李永菊,強連紅
摘 要:教師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根本上影響著一個國家教育的整體師資水平,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程度日益加深,這要求教師教育也要做出相應的策略調(diào)整,以增加教師的“文化回應”教學能力。文章在多元文化的視角下,對美國教師教育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美國;多元文化;教師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G451收稿日期:2017-12-02文章編號:2095-624X(2018)01-0069-01
作者簡介:趙若嵐,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師教育。
進入21世紀后,美國社會所面臨的民族和文化問題可謂更加復雜和深刻。教師作為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國基礎教育的排頭兵,更迫切地需要從教師教育的維度去提升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這需要教師站在超越學生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的高度去進行教學,以適應美國社會不斷增長的少數(shù)族裔人口所帶來的文化多樣性。
1.美國多元文化教師教育的背景
美國國家公共教育中心指出,到2050年,美國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人口將較2012年增加188%,亞裔和太平洋美屬島嶼的少數(shù)族裔人口較2012年將增加213%,非裔美國人的人口將增加71%,而非西班牙語世界的白種人人口將僅僅增加7%。這意味著截至21世紀前半葉,美國的民族多元化將進一步加深,而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上同步前進,并逐步消除白種人和少數(shù)族裔之間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現(xiàn)象。據(jù)相關統(tǒng)計,2004年,美國的公立學校里,少數(shù)族裔的學生人口占比在所有學生中達到43%,而在校教師中,卻有90.7%的教師是只使用英語這一門語言的白種人。
2.多元文化視角下教師教育面臨的問題
當前基礎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師教育面臨著一種“人口統(tǒng)計學上的勢在必行”,多元文化教師教育必須采取適用于當前美國社會的實踐措施來彌補出現(xiàn)在課堂上的“文化不一致”。在美國,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所享有的教育資源有著天壤之別,那些非歐洲裔或非白種學生聚集的學校相對于那些白種人為主的學校,嚴重缺乏資金和優(yōu)質(zhì)教師等資源,并且班級的規(guī)模更大。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少數(shù)族裔人口所帶來的文化多元性,教師教育項目必須著眼于使教師具有“文化回應”的教學能力。
1.教學中的文化身份認同
相關研究顯示,很多教師帶著“貧困視角”來看待有色人種的學生。所謂“貧困視角”是教師直接或間接地接受了一種價值觀,在這種價值觀里,有色人種或少數(shù)族裔的學生在社會文化中處于較低的位置,他們是需要被“修補”的“次品”。與此相對的是,對多元文化持積極觀點的教師則認為來自非統(tǒng)治階層的學生并非所謂“次品”,這些學生具備和他人同樣的學習能力,因此他們應接受同樣嚴格、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然而很多教師雖然面對著教學中的多元文化問題,可他們的教學中并沒有相應地反映出學生的多元文化背景,這就可能導致教師個人的意識和價值觀在無形中令多元文化背景的學生處于教育中的劣勢地位。因此在多元文化的視角下,美國教師教育強調(diào)教師理解學生的文化身份認同,從學生的多元文化視角出發(fā)來考察教育問題。基于此,美國的多元文化教師教育包括了一些如反思、家訪的內(nèi)容,使教師能設身處地理解學生的文化背景,產(chǎn)生文化同理心。
2.創(chuàng)設關懷課堂
多元文化教師教育還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一種“關懷課堂”,教師應避免和自己偏愛的學生建立小范圍的私人關系,多元文化教師應以開放的心態(tài)和學生發(fā)展一種基于“耐心、可持續(xù)、堅強有力并合乎教師職業(yè)道德”的互動式人際關系。 Ladson-Billings指出,一個具有“文化回應”教學能力的教師,應付出持續(xù)的努力,以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獨特性和重要性。也就是說,“關懷課堂”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理解和關愛的空間,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能感到自己的文化在這個課堂上被尊重,被平等地對待。這樣的關懷氛圍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具有主觀能動性,他們會更容易融入課堂,并積極參與學習。 蓋伊指出尤其是對那些被邊緣化的、成績落后、面臨失學風險的多元文化背景學生,教師在課堂中的持續(xù)關懷,會使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有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James A.Banks,王文麗.美國多元文化教育及公民教育——華盛頓大學多元文化教育中心James A.Banks教授訪談錄.當代教育與文化[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7(1).
[2]鄔春芹.美國教師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yè)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