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彭忠富
每年五到十月,在成都平原的田間地頭,二荊條辣椒水靈靈地掛在辣椒樹枝頭,紅得鮮艷,綠得養(yǎng)眼,半紅半紫的含情脈脈。它們形狀細長、狀如魚鉤,似乎在地里大聲地呼喚,來采摘我吧,我成熟了!
辣椒是川菜的靈魂。對四川人來說,辣椒就是他們生命里的火焰,沒有辣椒,就如同火紅的玫瑰失去了艷麗的色彩,不再鮮活靈動。雖然都是辣椒,但由于地域的分割,四川各地的人偏愛的辣椒也都不一樣。川東北人性格剛猛,吃飯時總要佐以辣勁十足的朝天椒;深受成都平原與都江堰滋潤的川西北人,性情相對溫和,所以鐘愛微辣濃香的二荊條;而川南人則對辣味醇厚的小米椒情有獨鐘。
每年五到十月,在成都平原的田間地頭,二荊條辣椒水靈靈地掛在辣椒樹枝頭,紅得鮮艷,綠得養(yǎng)眼,半紅半紫的含情脈脈。它們形狀細長、狀如魚鉤,似乎在地里大聲地呼喚,來采摘我吧,我成熟了!二荊條辣椒微辣濃香,可炒食,如青椒回鍋肉;可腌漬,如泡椒;可加工豆瓣,郫縣豆瓣就是以二荊條辣椒為主料;可干制成干椒,那些如辮子般懸掛于農(nóng)家屋檐的辣椒串,無疑彰顯著農(nóng)家的富足;可制成辣椒粉,熟油辣子,是很好的調(diào)味品。
在四川泡菜中,泡辣椒毫無疑問是壇中之王,不僅是佐酒下飯的碟中美味,川菜中的泡椒系列菜品,更是要靠它才能有滋有味。泡辣椒還孕育出川菜獨有的魚香味,一盤魚香肉絲,若離開這一枚枚泡辣椒,菜中就不會無魚卻有魚香。所以,泡辣椒又被四川人親切地稱為“魚辣子”。魚辣子也是烹制魚肴的必備品,大家都愛吃的酸菜魚,其中肯定少不了酸姜酸辣子。
河魚一般都生長在腐植質(zhì)較多的池塘、河川、湖泊里,由于細菌的緣故,魚肉都會產(chǎn)生一股土腥味。要想吃到河魚的鮮味兒,就得壓住或祛除這股土腥味兒,于是魚辣子、姜蔥蒜等香辛料就派上了用場。不管烹制什么魚菜,都得用料酒、姜片等碼味,就是此理。
魚頭以前不受人待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近年來卻跟兔頭一般,成為廣受食客追捧的食材?;鸨榇蠼媳钡淖T魚頭,由于需求量大,甚至把鰱魚頭價格都炒高了不少。其實這也正常,現(xiàn)代人不僅講究吃飽,還講究吃得營養(yǎng)健康。魚頭富含多種氨基酸、鈣、磷、卵磷脂和一些不飽和脂肪酸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具有養(yǎng)腦保健之功效,自然會成為大家的鐘愛之物。
行家吃魚頭,連鰓殼表面那層灰黑的薄皮都不會放過,然后才直指魚唇。唇,自有唇的特質(zhì),魚也不例外。它不是肉,又不是筋,卻在滑膩柔順間不失韌性與筋道。至于魚眼,很多人不愿意吃,認為咬破眼球,內(nèi)里就是一汪水而已。但魚眼的核心,是珍珠一樣的白球。你輕輕地咬,表層的鈣質(zhì)就會層層剝落,沒什么味道,卻會給你一種直搗虎穴的完成感。
魚頭可以烹制多種菜肴,譬如紅酒燴魚頭、剁椒魚頭、魚頭豆腐湯、清蒸魚頭等,而二荊條燴魚頭鮮辣味美,則是一種地道的家常魚肴。首先將魚頭去鱗去鰓,洗凈,用刀劈成兩片;二荊條辣椒洗凈斜切成粗絲,蔥、生姜分別揀洗干凈,并切成蔥段、姜絲待用。接著燒鍋上火,燒熱放油,燒至五成熱時將魚頭放入,兩面煎勻,下蔥段、姜絲、老抽、鹽、紹酒、紅醋、二荊條辣椒,另加清水漫過魚頭,用大火燒沸,用大圓盤裝起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