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根友
摘要:儒家思想傳統中有一些壓迫女性的觀念,但同時也有一些表達婦女解放思想的觀念,如“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陰陽平衡觀念,而“男女有別”的思想經過現代詮釋亦可有利于保護女性。儒家內部也有一些解放婦女的思想急先鋒,如李贄等。在當代女性解放的現實運動中,合理吸收儒家的積極的有關女性思想觀念,可以豐富當代女性解放的內涵。
關鍵詞:儒家;女性思想;陰陽平衡;男女有別;解放婦女
在現代文明出現之前,世界各大文明傳統里都有或多或少的歧視女性、貶低女性,甚至侮辱女性的思想與言論,儒家思想也不例外。像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夫為妻綱,要求婚前、婚后的女性單方面持守貞節(jié)的節(jié)烈觀,特別是廣為流傳的口號——“餓死事是小,失節(jié)是大”等,都是儒家思想傳統中不適宜現代社會的女性思想。這些陳舊的思想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受到廣泛的批判與聲討。而孔子的一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也受到很多的批評與垢病。上述這些儒家女性思想與傳統君主專制社會的制度、生活習俗結合在一起,曾經在人間制造出了無數女性人生與家庭生活的悲劇。今天我們不必為之辯護,而應該直言不諱的承認這是我們要摒棄的儒學思想傳統中不合時宜的思想內容。但儒家思想中有些間接與直接關系到女性的思想與行為,則是值得我們進行現代的轉換,如孔子說的“仁者愛人”的古典人文精神、“有教無類”的古典平等教育觀念,就內在地包含著尊重女性的思想在其中,至少從這些思想命題里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尊重女性的思想觀念。而《易傳》哲學中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可以為女性解放提供哲學的形上學根據。
—、一陰一陽之謂道
在天尊地卑、陽尊陰卑的思想傳統里,男權社會的確曾經構建了一整套壓抑、壓迫女性的思想體系。但儒家思想傳統里也有“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陰陽平衡思想,而這一思想是儒家精神傳統里更富有解釋力的思想原則。這一思想原則為女性的解放,女性在天地、社會之間擁有與男性一樣重要地位的理論與現實的訴求,提供了一個比較有解釋力的哲學形上學。此處我們僅引證明末思想家李贄的一些論述,就可以看出這一思想原則有利女性解放的地方。
李贄可謂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確地從理論上提倡男女價值平等思想的進步思想家。他有選擇地吸取傳統儒家經典《易傳》的說法,將夫婦看作是人倫之始,并進而將夫婦平等的新思想奠定在古老的《易傳》哲學基礎上,從經學傳統里開出了新的解放女性的思想。在《初潭集》《夫婦篇總論》一文中(后在《焚書》中又收入《夫婦論》一文),李贄說道:“夫婦,人之始也。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兄弟,有兄弟然后有上下。夫婦正,然后萬事無不出于正矣?!彼谂u為君主專制政治、倫理提供理論根據的“理一本說”時說道,萬物皆生于兩:“天地,一夫婦也,是故有天地然后有萬物,然則萬物皆生于兩,不生于一,明矣。而又謂一能生二,理能生氣,太極能生兩儀,何歟?夫厥初生人,惟是陰陽二氣,男女二命耳。初無所謂一與理也,而何太極之有?”所以,從社會哲學的層面看,李贄認為:“故吾究物始,而見夫婦之為造端也。是故但言夫婦二者而已,更不言一,亦不言理。”
可以這樣說,在傳統哲學的范圍內,從宇宙生成論,人類生成論的角度論證男女價值平等的觀念,在哲學的高度上基本上沒有人能超過李贄的上述論證水平。即使是20世紀初期的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其哲學的理論水平亦未超過李贄哲學思想所能達到的高度。
二、“男女有別”及其現代的活化
“男女有別”的思想如果與傳統等級制度里男尊女卑的思想脫鉤,則在現代社會里就會具有較大的解釋空間。現代體育運動與競賽活動的絕大多數項目都是分男女組的,就是“男女有別”思想觀念的實踐與體現。尊重男女在生理、心理與體力上的不同,在社會制度設計層面先行安排一些有利于保護女性的制度性措施,就可以為更加全面、充分地落實男女平等的政治理念與道德訴求。比如說,現在及可預見的50年內,青年女性在婚后要承擔繁衍人類的生育任務,如何在全社會就業(yè)崗位的設置方面不讓青年女性因為生育問題而遭受潛在的就業(yè)歧視,與男性青年在實際上有同等的就業(yè)競爭力,就可以在遵循“男女有別”的生理差別原則之下,進一步在社會制度層面落實男女平等。北歐一些國家如挪威、瑞典讓已婚男性也分擔喂養(yǎng)嬰孩的勞動任務,并有與哺乳期內的女性有相同的假期,實際上就是在通過較為合理的人為制度設計化解“男女有別”可能導致不利于女性就業(yè)競爭的現象。如果在就業(yè)崗位的指標方面,某些單位或公司招收一女性工作者,可以給一個半或兩個崗位指標,而招收一個男性工作人員,只給一個指標,則青年女性因為生育問題而導致的不利于就業(yè)的壓力就會大大地緩解。
因此,“男女有別”的命題一旦擺脫了傳統男尊女卑的制度與文化傳統的習慣思維,在今天就會變成極富解釋力,且可以導向有利于實現男女平等的性別理想。
三、儒學內部產生的解放女性思想
晚明以降,從李贄到譚嗣同這一系列主張解放女性的思想家,多半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儒者,他們充當了中國傳統社會里解放女性的思想急先鋒。這表明,儒家思想傳統內部蘊含著自我批判的思想活力。李贄有關解放女性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同時代一些進步的作家,如馮夢龍,他在《閨智部總敘》中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教條進行了批駁,說道:“成周圣善,首推邑姜,孔子稱其才與九臣埒,不聞以才貶德也。夫才者智而已矣,不智則懵。無才而可以為德,則天下之懵婦人毋乃皆德類也乎?[1155在《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一篇中,馮氏極力歌頌蘇小妹的詩文才學,并肯定她以“才”為標準,自己擇婿的行為。
另外,馮夢龍在現實政治生活中也貫徹了他同情女性的思想。他在壽寧縣為官時,曾專門以官方文告的形式禁止福建地區(qū)溺殺女嬰之事。告示云:“壽寧縣正堂馮為嚴禁淹女以懲薄俗事。訪得壽民生女多不肯留養(yǎng),即時淹死,或拋棄路途。不知是何緣故,是何心腸。一般十月懷胎,吃盡辛苦,不論男女,總是骨血,何忍淹棄?……今后各鄉(xiāng)各堡,但有生女不肯留養(yǎng)欲行淹殺或拋棄者,許兩鄰舉首本縣,拿來男子重責三十,枷號一月,首人賞銀五錢。如容不報,他人舉發(fā),兩鄰同罪。或有他故必不能留,該圖呈明,許托另家有奶者抱養(yǎng),本縣量給賞錢三錢,以旌其善;仍給照,養(yǎng)大之后,不許本生父母來認。每月朔望,鄉(xiāng)頭結狀中并人‘本鄉(xiāng)并無淹女等語。事關風俗,毋視泛常,須至示者?!盵1]186-187由此,我們似乎可以這樣推論:在君主專制社會末世,女性的被歧視與被踐踏已經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從而激起了儒家思想傳統內部部分有識之士對女性生命及其社會地位的關懷。
清代詩人袁枚對于女性也寄予了極大的同情。他從三妹素文和女兒成姑的悲慘命運中,深切地體味了禮教中“貞節(jié)觀”對于女性的危害。他在《祭妹文》中,對素文從小“愛聽古人節(jié)義事”,到長大后躬身實踐,最后不幸早逝的人生結局,表示了否定。他哀嘆道:“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如是。”在《隨園隨筆》卷十三“改嫁”條說道:“三代以上,婦人改嫁不以為非?!辈⒘信e了歷史上大量改嫁的例子,如子思之母、韓愈之女、范仲淹之兒媳等,均改嫁。唐朝公主有二十位再嫁的,都“書之史冊,不以為恥。”[2]228從而為婦女改嫁的合法性進行論證,批評宋以后逐漸強化的貞節(jié)觀。
在《金震方先生問律例書》中,袁枚借助其先人對有關男女關系及其法律處罰問題的討論,曲折地表達了他帶有近代人道主義氣息的法律思想。既批判了傳統社會貞節(jié)觀對女性的誤導,也批判了以維護風化而不顧法律處罰條例內在一致性,從而導致草菅人命的法律處罰的不適當性。此處僅舉兩條為例。在“調奸不成本婦自盡者,擬絞”條里,袁枚認為,婦女受到男子的調戲,不是女子的過錯,因而根本不需要從維護貞節(jié)的高度輕意喪身,法律對于那些因受到調戲而輕身的女性也不應該表彰。理由是生命高于貞節(jié)觀。袁枚引證說:“女不受調,本無死法。律旌節(jié)婦,不旌烈婦,所以重民命也。調奸自盡,較殉夫之烈婦,猶有遜焉。而既予之旌,又能抵其死,不教天下女子以輕生乎?”[2]228在“律注內始強終和者,乃以和論”條里,袁枚一方面批評了該法律條文的不通之處,另一方面又為不幸被強暴的婦女在倫理觀念上爭取道義上的生存權。他引證說“夫死生亦大矣,自非孔子之所謂剛者,誰能輕死!女果清貞,偶為強暴所污,如浮云翳白日,無所為非?;蛏嫌芯斯?,下有孩稚,此身甚重,先王原未嘗以必死責之”[3]1460
袁枚之外,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和李汝珍,也為女性的解放呼吁、吶喊。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借作品中人物杜少卿之口,對男子娶妾行為提出嚴厲的批評,認為這是“最傷天理”的,“天下只不過這些人,一個人占了幾個婦人,天下必有幾個無妻之客。”[4]405使天下徒增了許多鰥夫。在《鏡花緣》中,作家借筆下兩面國的女強盜頭子痛打要娶妾的丈夫,直到要打得他心里冒出一具“忠恕”來,否則得先為他娶一個“男妾”的故事,表達女性對傳統社會不平等的兩性倫理的反抗意識。吳敬梓還為女子爭取接受教育,參與政治等權利發(fā)出吶喊聲,鼓勵婦女走出家庭、走向社會。這些文學家以小說形式表達的婦女解放思想與哲學家戴震提出的“以情絜情”的“仁道”理想有共通之處。在中國專制社會晚期,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逐漸在理論上強化了二元倫理標準。男子可以多妻(一妻一妾或多妾),而女子則只能忠于一個男子,哪怕是僅有婚約而無實質婚姻的未婚女子也要堅守所謂的“烈女不嫁二夫”的貞節(jié)之道。在晚清社會里,思想家俞正燮對這一二元倫理觀提出了非常尖銳的批判,認為這些言論乃是“無恥之論”。在《節(jié)婦說》一文中,俞正燮旁征博引,對《禮記·郊特牲》所說的“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的觀點,進行了反復考察,認為《禮記》中的說法不可靠。他進而申論道:如果要求女子在丈夫死后不嫁人,男人也就不能再娶妻,如果一味地“苛求婦人,遂為偏義。古禮,夫婦合體同尊卑,乃或卑其妻。古言‘終身不改,言身,則男女同也。七事出妻,乃七改矣。妻死再娶,乃八改矣。男子理義無涯涘,而深文以罔婦人,是無恥之論也。”[5]629
俞正燮特別反對未婚女子為未婚夫守節(jié)的做法,他通過禮制自身邏輯一致性的分析,揭示后人提出這一要求的荒唐性。他說:“未同衾而同穴謂之無害,則又何必親迎,何必廟見,何必為酒食以召鄉(xiāng)黨僚友,世又何必有男女之分乎?此蓋賢者未思之過?!盵5]631在此思想原則指導下,他還批評了漢代經學大家鄭玄在《禮記·曾子問》注文中堅持未婚女子為未婚婦守三年之喪的觀點。不過,俞正燮對婦人守節(jié)行為的復雜有較深刻的認識。他認為對于自愿守節(jié)的婦人,人們也不能以各種理由強迫她們改嫁。他引《通典》道:“《通典·禮十九》云:‘唐貞觀元年二月,詔其庶人妻喪,達制之后,孀居服制已除,并須申以婚媾,令其好合。若守志貞潔,并任其情,無勞抑以嫁娶?!庇嵴频挠^點是:“其再嫁者,不當非之;不再嫁者,敬禮之斯可矣?!盵5]630-631這種通達的觀點,恰恰表達了對婦女個人權利的尊重,體現了近現代的人道主義精神。
譚嗣同是近代中國最為激烈的反傳統綱常倫理的思想家之一。他對處于社會最低層的女性及其悲慘命運給予了極大的同情。對傳統專制政治體制下舊式家庭內種種壓迫的不合理現象進行了深刻地揭露,試圖以“平等”的理想對治專制社會里家庭內的壓迫,以及婦女在不同形式下所遭受的壓迫。他引進西方基督教思想,認為:父子之名,雖為天合,但亦僅“泥于體魄之言也,不見靈魂者也?!逼鋵?,“子為天之子,父亦為天之子,父非人所得而襲取也,平等也。且天又以元統之,人亦非天所得而陵壓也,平等也?!睆母缸?、天人皆平等的理想出發(fā),他對傳統家庭內的各種壓迫現象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尤其是對村婦被惡劣的婆婆壓迫而社會無法對弱者給予幫助的現象給予了猛烈的批判。他認為,如果說父子之間有體魄可據,父親對兒子還可以有某種程度上的權威性的話,但婆媳之間就不應該有任何理由的不平等??墒谴迮飲D,見戕于姑惡,何可勝道?父母兄弟,茹終身之痛,無術以援之,而卒不聞有人焉攘臂而出,昌言以正其義。又況后母之于前子,庶妾之于嫡子,主人之于奴婢,其于體魄皆無關,而黑暗或有過此者乎?三綱之懾人,足以破其膽,而殺其靈魂,有如此矣。”[6]348
與以前的思想不同,譚嗣同解放婦女的思想直接表現為對傳統“三綱”觀念的批判,并將對“夫為婦綱”之倫的批判與對整個專制制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使得他的婦女解放思想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刻性與強大的震撼力。他說:“君臣之禍亟,而父子、夫婦之倫遂各以名勢相制為當然矣。此皆三綱之名為害也。名之所在,不惟關其口,使不敢昌言,乃并錮其心,使不敢涉想?!盵6]348而首先破壞“夫婦之倫”的人正是那些專制的君主們,他說:“自秦垂暴法,于會稽刻石,宋儒煬之,妄為‘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之瞽說,直于室家施申、韓、閨闥為岸獄,是何不幸而為婦人,乃為人申、韓之,岸獄之!”更為可惡者,“彼君主者,獨兼三綱而據其上,父子夫婦之間,視為錐刃地耳?!比欢爸袊鴦右詡惓W择娈?,而疾視外人,而為之君者,乃真無復倫?!??!坝瓤蓱嵳?,己則瀆亂夫婦之倫,妃御多至不可計,而偏喜絕人之夫婦,如所謂割勢之閹寺與幽閉之宮人,其殘暴無人理,雖禽獸不逮焉。而工于獻媚者,又曲為廣嗣續(xù)之說,以文其惡。”[6]349譚嗣同要沖決三綱之羅網,以“朋友之倫”取代五倫,倡平等、自由、不失自主之權的近代政治關系、倫理關系,而且企圖融合孔、耶、佛三大家的思想,為開創(chuàng)人類未來的太平世界。
所以,他大膽地提出如此驚天動地的論斷:“五倫中于人生最無弊而有益,無纖毫之苦,有淡水之樂,其惟朋友乎?!?/p>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朋友之交,“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節(jié)宣惟意。總括其義,曰不失自主之權而已矣”[6]350。由此,譚嗣同更進一步地提出了“四倫咸以明友之道貫之,是四倫可廢也”倫理學革命的主張!
結語
值得重視的是,在漢以后的思想傳統里,盡管有《女誡》《女四書》《女論語》之類的嚴重控制女性心智的作品,但不可忽視的是,由儒家學者發(fā)明的《列女傳》的史學傳統,對于保存女性的活動史與精神史,亦具有較大的歷史意義。《列女傳》之類的女性生活史與精神史的著作,內容雖不及正史豐富、系統,且在一系列的正史著作里,作為政治附庸的后與妃之類的女性史,也深深地打上了男權世界價值的烙印,但通過剝離這些男權歷史的偏見之后,中國傳統社會有關女性的生活史與精神史,還是極其豐富的,而且這也是應當繼承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當今中國社會,應當有屬于自己時代的巾幗史。
【參考文獻】
[1]馮夢龍.馮夢龍詩文.橘君,輯注.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5.
[2]袁枚.袁枚全集: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3]袁枚.小倉山房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吳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5]俞正燮.俞正燮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5.
[6]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