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西虎 方世南 徐雪閃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重大任務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需要加強黨的建設質量管理。黨的建設質量管理是中國共產黨以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核心,運用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管理方法提高黨的建設品質的管理實踐活動。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具有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地位的價值意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現實意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理論意蘊和以人民為導向的實踐意蘊,對于實現黨的建設總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偉大征程中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具有重要價值。
黨的建設質量管理是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下圍繞黨的建設質量提高,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升開展的一系列組織管理和機制建設活動,其重大使命就是以質量強黨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整體質量全面提升,圍繞執(zhí)政黨與人民的關系這個當代中國最核心、最重大、最關鍵的關系,履行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地位的莊嚴承諾,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是歷代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是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程中成長、發(fā)展和壯大起來的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將人民利益寫在黨的旗幟上、放在心坎上、兌現在實踐上,在九十多年矢志不渝的奮斗歷程中不斷地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的切身利益。黨領導下的艱苦卓絕的革命史、自力更生的建設史、波瀾壯闊的改革史雄辯地證明,始終將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是黨對人民的真切初心、崇高使命和價值追求。黨的十九大報告聚焦人民這個主題,嚴肅地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強調“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要“更加自覺地維護人民利益,堅決反對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并向廣大青年發(fā)出了“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的號召。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引領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強國征途中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和持之以恒的價值理念,是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的根本價值追求。
切實保障人民利益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內在邏輯的價值驅動。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或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的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不斷提升執(zhí)政本領和水平,為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根據時代和實踐的變化發(fā)展,以人民利益作為根本出發(fā)點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切實維護和保障人民利益。正是始終圍繞人民利益、以人民利益為內在邏輯的價值驅動,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中國共產黨才在歷史的長河中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堅定的領導核心,帶領我國人民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黨的建設是我國革命、社會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法寶,必須堅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政治路線,緊緊圍繞保障人民利益開展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在各級黨的建設過程中傾聽群眾聲音,對于不能滿足群眾需要、得不到群眾擁護、甚至危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進行及時干預控制,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充分保障人民利益,爭取人民衷心擁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是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的價值歸宿。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將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的政治訴求,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莊嚴承諾的價值理念、為人民謀幸福的價值目標和為人民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價值愿景,也是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的價值歸宿。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新時代黨面臨的挑戰(zhàn)概括為“兩個復雜”“三個不純”“四大考驗”和“四個危險”,這些挑戰(zhàn)對黨的長期執(zhí)政、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提出了更高的品質要求。打鐵必須自身硬,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緊緊圍繞黨的建設質量提升,樹立質量建黨和質量強黨理念,秉持愈大愈懼、愈強愈恐態(tài)度,以深入人心的質量理念、嚴格規(guī)范的質量規(guī)范不斷加強和改善的黨的建設,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在黨的建設中務求質量,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以黨的建設質量提升推動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純潔性建設,引領政治建設質量、經濟建設質量,文化建設質量、社會建設質量、生態(tài)建設質量提升,更好地實現人民福祉,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
將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既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也是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的總綱領。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的愿景就是在深刻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基礎上,推動黨的建設質量走向卓越,以內涵式的質量強黨之路引領經濟社會發(fā)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昭示了人民需要的巨大變遷。社會主要矛盾反映了不同時期我國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階段性特征,其變化昭示了人民需要水平和特征已經出現歷史性變遷。黨和國家正是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群眾不斷解決各類矛盾、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的。黨的八大結合實際將當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概括為“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在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作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從黨的八大到十八大,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基本上是一致的,成為指導當時我國各方面事業(yè)建設的理論依據。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黨的十九大立足于新的歷史方位,做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變?yōu)椤叭嗣袢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論斷。對不同時期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正確把握,深刻反映了人民需要隨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歷史發(fā)展所出現的巨大變遷。
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黨的建設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即將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奔赴全體人民日夜祈盼的民族復興夢。新時代,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廣泛,不僅是物質文化生活方面,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另一方面,黨的十九大展望了全體人民共同的美好生活祈盼,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景象:“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將全面提升,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與此同時,黨的十九大也客觀分析了發(fā)展中事關人民切身利益、亟待解決的一些突出問題,如“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yè)、教育、醫(yī)療、居住、養(yǎng)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等。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沒有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只能是空想。正是基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黨的十九大提出了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嶄新課題和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
黨的建設質量管理愿景是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當前黨的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必須高度正視的突出問題,如黨的建設空白化和邊緣化導致黨的建設質量缺位,黨的建設能力不足導致黨的建設質量下降,黨的建設創(chuàng)新乏力影響黨的建設質量提升,黨的建設效能不高導致黨的建設質量較低等問題。黨的建設質量管理是黨組織有計劃地為達到黨的既定建設質量目標而開展的一系列緊密銜接的組織管理活動,是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在新時代有新氣象新作為、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整體發(fā)展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具有鮮明的政治性、人民性、功能性和價值性。新時代黨的建設必須按照黨的十九大的重要部署,加強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緊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總方針下,充分發(fā)揮各級黨組織在黨的建設質量全過程管理中的領導作用和人民的主體作用,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升,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整體發(fā)展進步,全面提升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紀律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共產黨人是堅定的歷史唯物主義論者,歷來秉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的態(tài)度,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并將實現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作為執(zhí)政理念和施政依據。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其實質就是中國共產黨尊重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黨的建設質量的根本標準,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人民主體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觀點。是否承認人民的主體地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是區(qū)別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重要標準。馬克思、恩格斯從社會存在、生產方式、生產力等范疇對人民主體思想做了系統(tǒng)闡述,認為現實中從事社會生產的人具有能動性、自為性、自主性,他們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代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都始終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強調人民的主體地位,將人民立場作為共產黨人的根本立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鄧小平認為國家的權力屬于全體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江澤民在世紀之交強調“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chuàng)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胡錦濤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指出“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懷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是歷史的主體和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觀點,強調“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執(zhí)政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治理活動,都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拜人民為師”。人民主體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立場,人民主體思想是我們黨開展一切工作的理論依據,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必須在堅持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展開。
堅持人民主體要求,在黨的各項工作中站穩(wěn)人民立場。人民是歷史主體既意味著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社會發(fā)展的力量源泉,是投身全面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實踐主體,更意味著要在實踐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人民群眾是改革發(fā)展成果的享有主體。2012年習近平剛當選黨的總書記時就向世界莊嚴宣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正式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要求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必須牢記和領會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思想,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尊重人民的社會主體地位、首創(chuàng)精神,做到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好、發(fā)展好、實現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人民主體為依據開展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近在咫尺,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指日可待,中國共產黨也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長期過程中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擁有近五百萬個黨組織的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沒有任何私利,但部分黨組織存在黨的建設質量不高的情況,極少數黨員干部沒有將人民主體思想貫徹到實踐中去,身上存在著庸、散、混,甚至“邪”的問題,與黨的建設總要求背道而馳,從根本上將質量與黨的建設進行了割裂,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帶來損失,影響黨和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和人民利益的實現。東南西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以黨的建設引領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黨的建設質量高與不高、好與不好最終將影響人民主體地位的實現。必須圍繞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和先進性純潔性建設的主線,以人民主體為依據開展黨的建設質量管理,推動黨的建設質量走向卓越。
四、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的路徑: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的實踐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其內含的實踐意蘊就是依靠全體黨員、群眾的力量,確立人民導向的黨的建設質量規(guī)范,推動人民導向的黨的建設質量問題發(fā)現、控制和改進機制建設,構建人民導向的黨的建設質量考核評價機制,以人民為中心做好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工作。
確立人民導向的黨的建設質量規(guī)范。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的開展有賴于黨的建設質量規(guī)范的確立和實踐。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系統(tǒng)工程,黨的建設質量既強調黨的建設整體質量,也注重各單項建設、專項實踐建設的質量,并隨著黨和人民事業(yè)的不斷推進而動態(tài)發(fā)展。因此,一是要在黨組織的領導下,以黨章和黨內法規(guī)為根本遵循,根據黨的建設層級、功能、任務、目標的不同而相應地確定黨的建設質量的具體規(guī)范。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宣言,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指導思想、奮斗綱領、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重要主張,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guī)范和根本遵循。黨內法規(guī)是以維護和實現人民利益為核心對黨的建設的重要補充,構成了黨的建設質量規(guī)范的重要內容。二是以高素質專業(yè)化的黨員干部隊伍推進規(guī)范實施。必須選優(yōu)配強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重點提拔樹立“四個意識”和堅定“四個自信”、有能力、肯擔當、忠誠干凈的黨員干部,提升黨員干部開展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工作、落實人民利益的能力。三是要完善黨員進出機制建設。在進一步強化質量思想,嚴把黨員干部進口質量關的同時,為群眾反映強烈的在黨不言黨、不愛黨、不為黨、不護黨的不能為、不愿為、不作為的已變質、不合格、對黨的建設質量規(guī)范產生嚴重負面影響的黨員設立退出機制,保證黨員隊伍的總體質量。
推動人民導向的黨的建設質量問題發(fā)現、質量規(guī)范控制和質量品質改進機制建設。黨的建設質量管理要求在黨的建設全過程開展計劃組織、問題發(fā)現、質量控制和品質改進等一系列組織管理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必須在黨的建設質量管理中關注人民群眾的意見和需求,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汲取人民智慧,建立黨組織、人民群眾、第三方組織共同參與的黨的建設質量問題發(fā)現、質量控制和品質改進機制。應充分發(fā)揮各級黨組織在黨的建設質量全過程管理中的領導作用,對照黨的建設目標,依據黨章黨規(guī)和黨的建設質量規(guī)范,認真及時地審視黨的建設情況。人民群眾作為社會的主體,既是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的重要參與者,也是根本受益者;人民群眾參與黨的建設質量問題發(fā)現、質量規(guī)范控制和質量品質改進是黨的監(jiān)督制度的重要體現。社會第三方組織一方面可以以社會組織的身份參與對黨的建設質量的監(jiān)督,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民意調查、調研的形式反映人民群眾對黨的建設質量的滿意程度和不足之處,從而提出黨的建設質量問題,對于發(fā)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控制,保證黨的建設質量符合預期目標。各地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已經探索出許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途徑,應進一步探索黨、人民、社會共同參與的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工作機制,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問題發(fā)現、質量規(guī)范控制、質量品質改進的及時性、有效性、透明性。
構建人民導向的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機制。人民導向的黨的建設質量評價機制首先意味著黨組織和黨員在思想上自覺將黨的建設質量與人民利益統(tǒng)一起來,這是遵循黨的建設基本規(guī)律、推動黨的建設質量走向卓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認識基礎,對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的開展具有基礎性、滲透性、引領性作用,有利于在全黨范圍內營造嚴格按照黨章、黨內法規(guī)、黨的政策方針要求開展黨的建設的氛圍,形成以質量為標桿,而非專注于形式、規(guī)模、數量、投入,向優(yōu)秀共產黨員、高質量的工作和服務看齊的質量文化。二是在具體工作中以堅定的人民立場、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動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就是強調和鼓勵黨組織和黨員要以人民利益為核心在實踐中勇敢探索、多做貢獻。三是黨的建設質量高不高、黨的建設質量效果好不好,最終要由人民群眾來評定。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管理必須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傾聽群眾的聲音,將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評價作為黨的建設質量管理的根本依據。
黨的建設質量管理是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落實新時代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任務的重要舉措,具有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地位的價值意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現實意蘊、堅持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理論意蘊、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的實踐意蘊,對于實現黨的建設總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偉大征程中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具有重要價值。必須尊重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構建人民導向的黨的建設質量管理,以質量強黨之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建設整體高質量發(fā)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責任編輯 矯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