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先生:
您好!給您寫這封信的時候,您已經(jīng)不在這個世界了。有人說:人這輩子一共會死三次。第一次是心臟停止跳動,第二次是在葬禮上,第三次是在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也離開這個世界,那才是生命真正的終結(jié)。
我相信,在很多很多年后,還會有很多人閱讀您的作品,記住您的名字,您用文字打敗了時間。
1982年,您發(fā)表了中篇小說《人生》。《人生》獲全國第二屆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并被改編成電影。此后,您一夜成名。作為名人,您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對很多人來說,是多么至高的榮耀??蓮哪男偶?,我卻感到:這樣的榮耀對您來說,反而是一種負(fù)擔(dān)。
一個純粹熱愛寫作的人,覺得寫作本身已是最好的回報,寫作本身已經(jīng)給他(她)帶來無限的快樂。如果可以,除了寫作之外,他(她)最好不需要站在聚光燈下,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人是容易被這樣突然到來的成功沖昏頭腦的,然而您并沒有。在創(chuàng)作出《人生》之后,您在1988年5月25日終于完成了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是影響了一代人的偉大作品。
路遙先生,給您寫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jīng)寫了十多年的小說,做了三年多的文字編輯,創(chuàng)作的道路還很長。我是個不敢保證什么的人,也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沒有太多信心,我唯一擁有的信心是:寫作,是我愿意用一生堅持的事。
當(dāng)我們的生命都化作一把燃燒的骨頭,真正能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東西,少之又少。謝謝您用作品照亮了那么多人的生命,甚至照亮了一個時代。是您以及像您一樣優(yōu)秀的作家們讓我堅信,在這個世上,有一種力量能夠打敗時間。
哪怕只是一瞬間,也是光照進來的樣子!
少年博覽編輯部 疏星
2018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