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萍
【摘要】在中國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古詩是文化發(fā)展中不可分割、燦爛輝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先人留下來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是他們在長期生活中不斷積累的精神財富,它使得中華文化更加博大精深且富有生命力。因此,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和欣賞是小學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在小學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下面將就如何對小學古詩詞教學進行改進作淺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進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詩詞更是承載了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因此,對古詩詞進行繼承學習、發(fā)揚光大是當代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其次,新課標中也明確表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也成為當前眾多語文教師所需要研究和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重視教材的運用,在教材基礎上進行能力培養(yǎng)
課本是教學的基礎,課本的編寫是經大量專家潛心研究共同討論而成,具有極高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雖然考試中關于古詩詞的試題是學生沒有學過的古詩,但它一定是在課本的基礎上高于課本的古詩詞,因此老師應該重點對課本所挑選的古詩進行詳細講解和分析,讓學生在學習課本古詩詞過程中掌握古詩詞的賞析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古詩詞鑒賞能力。課本中古詩詞的挑選考慮到學生的年紀、認知能力和心理因素,在學習過程中不會讓學生覺得困難乏味,這樣也在很大程度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贈汪倫》一詩時,教師可以充分講解絕句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賞析方法,再就詩篇內容框架進行重點分析,最后讓學生搜集李白的一些其他詩歌,就李白的整體詩歌風格作分析。讓學生在課本的基礎上對古詩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二、重視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世界的認識較淺,三觀尚未形成,這就需要教師作大量的引導,讓他們進一步正確地認識這個世界。所以,在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方面,不能有絲毫怠慢。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積極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yǎng)和學術能力,保持對學生的愛心和關心,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語文的學習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尤為重要,古詩詞作為語文學習中的精華更是如此,它能使學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加對民族文化的認識,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力和自信心。而小學語文又處在古詩詞的啟蒙階段,這就對語文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師有一定能力,這樣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才能更高效、有質量地完成。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部分小學學生不喜歡學習古詩詞是因為沒有正確認識和了解古詩詞,一味地講解和背誦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學習興趣低。如果教師在教學模式中加以創(chuàng)新,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一定會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放松身心,也能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樣的環(huán)境對教師講解古詩詞,學生積極學習古詩詞是行之有效的。
比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一節(jié)課開始前讓學生依靠資料自主查找詩人的背景資料、生前遭遇等基本信息,再進行競相發(fā)言,讓學生在合作中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進一步增加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蛘哌M行問答競猜,老師提問,學生自主思考,在發(fā)言中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從而整合觀點,對古詩詞有更深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另外,在課堂上老師還可以組織一些關于古詩詞的活動,比如對詩比賽,采用接力的方式進行,采用積分制,得分高的同學可以受到獎勵。或者鼓勵學生自己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然后在班上朗讀,學生間再進行交流和討論。也可以比賽背詩,看誰知道的詩更多,看誰背的詩更多,勝出的人老師進行夸獎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競爭心理,形成良好的詩詞學習氛圍。
四、結合現(xiàn)代信息化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生活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學習的方式和途徑也越來越多樣化,所以教師可以在傳統(tǒng)課堂的基礎上引入現(xiàn)代信息化教具。比如多媒體,利用視覺聽覺的結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課前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關于詩詞的視頻或者歌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蛘吖膭顚W生觀看《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央視文化節(jié)目,讓他們在觀看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古詩詞的朗讀技巧,感受到中國古詩詞的文化魅力和博大精深。這樣既迎合了他們的興趣取向,同時也提高了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和熱情。
五、結語
如何培養(yǎng)及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這需要老師從自身做起,積極探索改進教學方法,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古詩詞是先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精神財富,學習并繼承它是每個學生的責任,而老師作為引路人,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使古詩詞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宋夕球.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J].新課程·上旬, 2015(12).
[2]宋夕球.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J].新課程·上旬,2015(11).
[3]朱艷.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關聯(lián)性的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6(9).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