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通道侗族”造物文化中藝術設計資源的發(fā)掘

2018-05-14 14:49胡波周輝煌
工業(yè)設計 2018年6期
關鍵詞:發(fā)掘

胡波 周輝煌

摘要:通道侗族地區(qū)造物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也蘊含著極為豐富的藝術設計資源。文章通過分析通道侗族建筑、織錦、剪紙和銀飾等四類代表性人造物,從地域文化再造與復興的角度探討了從通道侗族造物文化中發(fā)掘藝術資源的相關方法。

關鍵詞:通道侗族;造物文化;藝術設計資源;發(fā)掘

中國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8)06-0053-02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處,是我國侗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通道侗族人民充滿生活情趣、善于裝飾生活,在長期的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充滿智慧的、獨具特色的侗族文化,其中充滿藝術想象力的造物文化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作為通道侗族造物文化發(fā)表的鼓樓、風雨橋、侗錦、剪紙、銀飾等,無一不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中的瑰寶,體現(xiàn)了通道侗族人民高尚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他們獨特的審美理念和審美情趣。

但是,長期以來由于通道自治縣地處偏遠地區(qū),交通不便,經濟較為落后,是名副其實的貧困縣,其內涵豐富的造物文化并不為人所熟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一方面,我國設計力量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探索通過設計力量振興地域經濟的方法,于是通道侗族自治縣這一經濟相對落后,但地域文化保存完整且具有明顯特色的地區(qū)成為學界關注的對象;另一方面,在生存和發(fā)展的壓力下,全球化和現(xiàn)代化開始對通道侗族的地域文化產生沖擊,地域文化的特征開始逐漸消磨。因此,如何正面地代入本地化與全球化的觀念,將設計代入到地域文化中,形成地域文化的再創(chuàng)造與復興,是工作的重點之一[1]

總的來說,對于設計師而言,發(fā)掘和利用通道侗族造物文化中的藝術設計資源是進行地域文化設計實踐的關鍵步驟,對形成地域文化再創(chuàng)造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通道侗族豐富的造物文化是發(fā)掘藝術設計資源的寶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探索:

1通道侗族建筑中藝術設計資源的發(fā)掘

通道隨處可見獨具侗族特色的木構建筑,這些歷史悠久且文化底蘊厚重的木構建筑與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富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濃縮了數(shù)千年工匠們的智慧,高度體現(xiàn)了“技”與“藝”的統(tǒng)一,是侗族文化重要標識[2]。通道侗族建筑中最為重要的建筑當屬鼓樓、風雨橋和吊腳樓,在悠久的建造歷史當中,它們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建筑藝術特征,蘊含著極為豐碩的藝術設計資源。

通道侗族建筑營造的理念是十分先進的。從建筑的選址來看,通道侗族建筑通常是“依山傍水”而建,因地制宜的選址方式造就了侗族建筑與其所處環(huán)境完美融合的布局形態(tài),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侗族匠人熱愛生活、尊重自然的審美理念。侗族建筑在內部空間布局的規(guī)劃上,遵循“實用至上”的原則,無論是公共建筑的鼓樓、風雨橋還是私人民居吊腳樓的建造,都把空間的實用性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侗族建筑設計者根據(jù)鼓樓、風雨橋的公共建筑屬性,為便于集體活動的舉行,通常把底層設計成開闊、連續(xù)的空間;民居吊腳樓受多雨潮濕的氣候環(huán)境影響,把底層架空,用于圉養(yǎng)牲畜或是儲物,在防潮防濕的同時,又能起到充分利用空間的作用。通道侗族建筑在材料和結構的使用上也極為合理。材料上選擇當?shù)厥褂脧V泛并且具有豐富侗族文化內涵的杉木(杉樹在侗族文化中有神圣的象征身份),既能夠方便就地取材,又能夠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結構上,使用榫卯接合,充分發(fā)揮梁、柱、斗拱等結構件的力學性能,營造出外觀飄逸,空間通透的建筑形態(tài)。

通道侗族建筑的裝飾文化耐人尋味。首先,通道侗族建筑裝飾元素多種多樣。祥禽瑞獸自古以來是我國建筑裝飾的重要元素,對于侗族建筑也不例外,侗族人民在建筑中經常使用的動物形象主要有:龍、鳳、牛、魚、烏和蜘蛛等。侗族人民也經常在建筑中使用具有民族特點的植物紋樣進行裝飾,如杉樹、葫蘆、南瓜、蓮藕等。在侗族建筑上,還可以看到品字圖案、幾何圖案、波浪紋圖案等裝飾元素。他們通過這些元素表達了渴望平安吉祥、豐衣足食、生活幸福、祖宗庇佑和種族昌盛的良好意愿。其次,通道侗族建筑裝飾的手法豐富多彩,最常見的主要包括:雕刻、彩繪和泥塑。侗族匠人喜歡在木材或石材的建筑構件上飾以圓雕或浮雕,通常在柱狀、條狀的構件上采用圓雕裝飾,而在板狀的部件上采用浮雕裝飾,雕刻的圖案則主要是南瓜、蓮花花瓣以及葫蘆。彩繪裝飾是另一種裝飾手法,通常以平涂和白描的方式應用于公共性建筑當中,彩繪的題材十分豐富,真實反映了侗民們的生活和信仰。在侗族建筑裝飾中,泥塑主要以烏的造型應用于建筑的屋脊與翹首上,除了裝飾功能以外,還有加固建筑結構的作用。此外,通道侗族建筑裝飾的部位靈活多變,不拘一格。主要的裝飾部位從上到下依次包括:屋脊、屋檐、房梁、柱頭、門窗、欄桿、柱礎和地面。通過對這些部位進行裝飾,提升了通道侗族建筑的藝術效果。

2通道侗錦中藝術資源的發(fā)掘

通道侗族織錦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織錦藝術其中的一類,是侗族文化藝術生活的物質載體,它將侗族的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如今仍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享譽國內[3]。發(fā)掘與通道侗錦相關的藝術設計資源,其首要任務在于對通道侗錦圖案藝術資源的發(fā)掘。

通道侗錦圖案具有多種顯著的特點:(1)形式獨特。侗錦圖案是侗族女匠人結合自身的審美理念,運用抽象、概括等思維方式思索、記錄大自然的獨特成果。由于受到該地區(qū)織錦工藝——經緯交織結構的限制,侗錦圖案大多以幾何形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常見的有人字形、十字形、口字形、之字形、米字形、萬字形等,采用二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等表現(xiàn)方式嘲;(2)內容豐富。侗錦圖案取材廣泛,內容豐富,包羅萬象,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天體、人物等等;(3)多元交融。通道女匠人在保持傳統(tǒng)織錦技藝特色的基礎上,通過對設備的改進、自身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與外界的交流,不斷對作品進行改良,將新的配色、圖案、構成要素等方案融入其中,形成了日益多樣化的侗錦圖案。

通道侗錦圖案還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侗錦圖案中的某些內容是侗民們圖騰崇拜的反映。如有源自侗民們水崇拜的水波紋,也有源自侗民們魚崇拜的魚形紋等等,這當中既有對自然圖騰的崇拜,也有對動物圖騰的崇拜,充分體現(xiàn)了侗民們在改造自然、與自然相處過程中豐富的想象力和借助想象力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侗錦圖案在一定程度上還扮演了“侗族文字”的角色(雖然侗族并沒有自己的文字),通過圖案記錄了族群在發(fā)展過程中的重大歷史演變,包括繁衍、傳說、戰(zhàn)爭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侗錦圖案成為了民俗文化傳承的載體,是侗民們歷史回憶和鄉(xiāng)土情結的一種反映。比如,侗族的蜘蛛紋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薩”文化的神話傳說。

此外,通道侗錦圖案中的色彩運用手法、錦面構圖手法也是值得我們發(fā)掘的藝術設計資源。侗族技師運用不同顏色的織錦絲線,編織出“素錦”和“彩錦”兩類。素錦圖案通常采用藍、黑、白三種顏色中的兩種進行配色,以白色的絲線作為經線,以藍色或黑色的絲線作為緯線,經緯交織互為花紋。彩錦則多采用暖色系的絲線制作,強調對比色和明快色調的使用??傮w來說,通道侗錦色彩素雅質樸,冷暖相宜。通道侗錦的錦面構圖具有結構對稱、主次分明的特點。侗族女匠人能夠在把握侗錦織造工藝的基礎上,結合形式美的法則以及圖案組合與設計的基本原理進行設計構圖,得到較好的錦面藝術效果。

3通道侗族銀飾中a術設計資源的發(fā)掘

通道侗族銀飾是侗族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通道侗族文化中,銀飾以多、重、巧為美,是社會財富和地位的象征,具有辟邪納福之功效。通道侗族銀飾中的藝術設計資源主要體現(xiàn)在其豐富的種類、精巧的圖案裝飾以及精細的造型工藝上。侗族銀飾的種類豐富,按品種可分為5種: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簪子、銀梳子、銀插花);耳飾(包括耳釘、耳環(huán)、耳吊);項飾(包括項鏈和項圈);手飾(包括戒指、手鐲、手鏈);足飾(代表物有腳鏈等)[5]。不同的銀飾類別,由于其佩戴的部位、方式有所不同,其呈現(xiàn)的造型特征也就各不相同。侗族銀飾的裝飾講究細致、精巧,通過特定的裝飾紋樣,表達不同的文化內涵。比如,通常在兒童銀飾上飾以“菩薩紋”或“圓圈紋”,用來祈求神靈保佑,守護兒女健康成長;在女性的婚慶銀飾上飾以“中國結”或“蝴蝶”圖案造型,則表達了永結同心、白頭偕老的美好意愿。侗族銀飾的造型工藝手法主要包括捶打、拉伸、拉線、纏繞、沖壓、模壓、雕刻、焊接、拋光等,通過豐富的造型工藝手法,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銀飾。

4通道侗族剪紙中藝術設計資源的發(fā)掘

侗族的剪紙藝術是一項重要的非物質遺產。在通道侗族地區(qū),剪紙藝術長期作為刺繡的基礎而存在,是侗族刺繡制作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侗族刺繡的制作上,往往需要將通過剪紙所得的圖案粘貼在布上,然后根據(jù)剪紙的輪廓造型進行刺繡,如此一來,就形成了豐富的剪紙藝術設計資源。祥瑞是剪紙圖案永恒的主題,剪紙手工藝人通過各種動物和植物形象來表達自己的美好愿望。通道侗族匠人在剪紙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比如,利用剪紙藝術結合刺繡藝術來進行特色字體的設計,通過對漢字筆畫進行剪紙與刺繡的圖案化設計,同時引入不同的材料質感,創(chuàng)造了書法與剪紙、刺繡藝術融為一體的特色字體。在塑造剪紙圖案形象的過程中,匠人們運用或寫實、或夸張的手法創(chuàng)造出了一系列的生動形象。這種寫實與夸張變形相結合的造型形象活潑,靈動多姿,使剪紙藝術品展現(xiàn)出一種浪漫奇特,氣韻生動的美感。

5結語

以建筑、侗錦、剪紙和銀飾為代表的通道侗族造物文化博大精深,從選材、配色、裝飾、制作上都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體現(xiàn)出了侗族人民獨特的審美理念和價值觀念,蘊含著極為豐富的藝術設計資源。筆者認為,在通道侗族藝術設計資源的發(fā)掘方面,一方面要重視“有形”的藝術設計資源的發(fā)掘,如材料、造型、裝飾、工藝等物質上的資源;另一方面還要在深入研究造物文化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掘“無形”的藝術設計資源,如設計理念、審美意識、民族信仰等。只有把這兩種資源結合在一起,才能在設計實踐中更好的理解和利用這些資源,從而設計出更有特色的藝術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何人可,郭寅曼,侯謝,蔣友燏.基于社區(qū)的文化創(chuàng)新:“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chuàng)新項目[J].公共藝術,2016 (05):14-21.

[2]張賽娟,蔣衛(wèi)平湘西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傳承與創(chuàng)新探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7,38(07):84-87.

[3]喬松.湖南通道侗族織錦藝術研究——以傳承人粟田梅作品為例[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6.

[4]劉瓊,成雪敏侗錦圖案文化內涵研究[J].民族論壇,2015 (02):62-65.

[5]鄭陽,譚湘琳.以湖南侗族民族形象為例的玩偶創(chuàng)新設計[J].包裝工程,2013,34 (20):103-106.

猜你喜歡
發(fā)掘
校園紅色文化資源的發(fā)掘和宣傳探討
小學美術個性化教學的策略研究
考古發(fā)掘之后的文物保護探討
美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作文立意的探究
淺談農村幼兒教育中本土資源的利用
發(fā)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陶冶學生高尚情操
开封市| 江华| 微山县| 兴业县| 客服| 邓州市| 扎鲁特旗| 县级市| 灌南县| 建瓯市| 兴山县| 盐边县| 宜川县| 镇原县| 伊宁市| 南开区| 阿克| 永靖县| 九龙坡区| 高唐县| 南乐县| 会昌县| 托克托县| 观塘区| 永仁县| 西华县| 崇文区| 龙口市| 吐鲁番市| 东明县| 长顺县| 瓦房店市| 罗平县| 娱乐| 常熟市| 云霄县| 武穴市| 来凤县| 冕宁县| 且末县|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