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吾銘
李永
1978年生,江蘇沭陽人。2002年7月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yè),師從黃悖、蘇金海先生等;2008年7月畢業(yè)于西南大學文學院中國書法研究所,獲文學碩士學位,導師為周永健、曹建先生:201 5年6月畢業(yè)于暨南大學文學院,獲文藝學書法方向博士學位,導師為曹寶麟先生?,F(xiàn)為廣東嶺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書法學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廣東省教育廳“干百十”工程重點人才培養(yǎng)對象、廣東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多篇論文發(fā)表于《美術觀察》《中國書法》《書法》等專業(yè)性刊物,并曾入選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全國第七、九(獲三等獎)、十一屆書學研討會等。參與國家社科課題《晚清文集筆記中的書論整理》中葉昌熾書論部分的整理研究,主持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元代士人畫家儒家佛道觀與水墨精神》。
李永曾在南京藝術學院求學,其主打書風正是江南蕭散瓢魚—路,主要表現(xiàn)在行書上。他的行書以“二王”為根基,下及蘇、米諸家,此外對放翁、香光亦有涉獵,由魏晉而至宋、明,路子是極為正統(tǒng)的。按說,這是—條大眾化的習書之路,很難寫出自己的特色,君不見各大展覽中獲獎的行書中,取法這一路的何其多也。但又不得不承認李永很懂得取舍。他在學習過程中,選擇并發(fā)揮了更適合他自己性格中文質(zhì)彬彬的一面,形成了以清雅秀麗為基調(diào)的風格。翻閱他的作品,可以得到道媚峻拔的總體印象。他的用筆流暢灑脫,如行云流水,既精到細膩又不失矯健剛勁;節(jié)奏把握快慢自如,收放有度,足可窺其內(nèi)心淡定從容。其行書結體又偏于修長,更顯得氣息醇正,真有世家公子傲然不群、憑欄臨風的意象。如果說還有需要更進一步的話,那么我認為要是在此基礎上筆畫的輪廓變化能更加豐富一些,各種對比能更加突出些,就更臻完美了。
李永的隸書取法漢隸、簡牘,旁涉清代名家如鄧石如、伊秉綬等,但他依然寫出了自家面目。其根源仍在于其自身對范本獨特的取舍和豪爽一面的性格。他的隸書不關注點畫的外形輪廓,不斤斤于細枝末節(jié),而以取意為上,書寫率意任性而不粗野疏狂,既平和內(nèi)斂又不乏視覺張力;加之注重對學問的追求,使其隸書自有—股渾穆之氣,既不追慕精巧,更不故作拙態(tài),與時俗拉開了距離。在這一點上,我覺得他對范本獨特的理解和取舍意識,很值得我學習。
李永曾說,搞書法的手頭活計一定要做得好(大意如此)。他不是任情恣性、恃才使氣的狂人,而是十分注重技法錘煉的踏踏實實的人?!@一點大概是受南藝學風的影響。同時他又能放得開,不拘小節(jié),沖破約束。和他喝過酒的人才能了解他性格的兩面性,我以為不如此,不能理解他的書法。他的手粗大,但并不影響他寫一手細膩精美、俊秀含蓄的小楷,也不影響他拓—手精美絕倫的印章邊款。當然用起刀來,大手有力,大處小處都能兼顧,粗中有細;用起筆來,提按絞轉(zhuǎn)、方圓頓挫都能恰到好處,舉重若輕。李永說到做到,不故作妄語,身體力行,這一點又頗得學生的欽佩。
書法創(chuàng)作要隨心所欲。當然,隨心所欲必須依賴于熟練和高超的技巧。在這兩方面,我認為李永都做得很好。當然這種境界是無止境的,希望他繼續(xù)隨心任性,走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