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芳
摘要:求助者皮皮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頻繁吸吮手指,引起了老師的關注。老師向家長詳細了解情況,并結合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和理論,指導家長正確對待問題并充分理解孩子,要關注孩子行為背后的情緒和心理需求。經過一學期持續(xù)不斷的關注,家長和老師的緊密配合,皮皮吸吮手指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并且能自信地與同學們一起學習和玩耍了。
關鍵詞:焦慮;接納;情緒;心理需求
第一章 求助者的信息
皮皮 男孩 6歲 一年級的小學生
求助者皮皮的問題表現(xiàn):最近一年半多的時間,在家和學校,皮皮自覺或不自覺的吸吮手指,次數(shù)多,時間長。皮皮能夠意識到吸吮手指是不好的現(xiàn)象。但在家中,父母提醒皮皮不要吸吮手指時,皮皮會發(fā)脾氣。有時候,爸爸媽媽提醒皮皮不要吸吮手指,皮皮反而對著干,偏把手伸進嘴巴里。
皮皮比較敏感,在父母和奶奶面前,比較任性。皮皮非常在意對和錯,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拒絕說對不起,我錯了之類的話。
第二章 求助者的故事
皮皮媽媽孕晚期臥床保胎三個月,缺少足夠的運動,藥品補鈣。足月順產,產程快。
從出生到七個月,媽媽和奶奶一起撫養(yǎng)皮皮,母乳喂養(yǎng)。七個月以后,媽媽去上班。停母乳,皮皮開始吃奶粉。白天,奶奶獨自一個人帶皮皮。奶奶愛出去玩,找人聊天,所以幾乎每天帶皮皮出門。奶奶疼愛和溺愛皮皮,經常會說聽皮皮的,都聽皮皮的。但皮皮發(fā)脾氣鬧得厲害的時候,奶奶會急躁、沒有耐心。晚上,媽媽下班之后,主力帶娃。陪皮皮玩耍,讀書和講故事等。晚上和周末的時間,爸爸有時能輔助帶娃,就這樣一直到三歲的時候。皮皮有兩三個固定的好伙伴。
從一歲開始,父母發(fā)現(xiàn)皮皮吃飯和睡覺習慣不好。也是之前家長沒有有意識的培養(yǎng)皮皮吃飯的好習慣。吃飯費勁,吃得少,奶奶喂和追著喂次數(shù)多。皮皮從小鬧覺,一放到床上就醒。幾個月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白天幾乎抱著睡。餓的時候,困的時候,皮皮一般不說,不會表達出來,大多數(shù)時候會發(fā)脾氣。
皮皮三歲的時候,搬家,固定玩耍的小伙伴發(fā)生了變化。緊接著,皮皮就上幼兒園。沒有因為入園問題哭過,順利過渡。小班的時候,一直很愛去幼兒園。據幼兒園的老師說,皮皮在幼兒園比較聽話,午睡好,吃飯還可以,就是有點慢。中班的時候,皮皮會說有位老師態(tài)度比較兇,有兩個小朋友愛打人。有次從幼兒園回家,皮皮哭著說,自己沒有犯錯,那位老師很大聲對著他吼。知道了生病等情況可以不去幼兒園之后,皮皮有時會找理由不去幼兒園。經常說喜歡周五、周六和周日,因為可以不去幼兒園,最不喜歡周一。但一般情況下,爸爸媽媽堅持讓皮皮去幼兒園。
小的時候,皮皮很少吸吮手指,但從中班下半學期,發(fā)現(xiàn)皮皮有吸吮手指現(xiàn)象。一段時間內,持續(xù)頻繁,次數(shù)多,時間長。皮皮經常,習慣性把手放到嘴巴里。
皮皮的生日是八月份,在班級里幾乎是最小的孩子。班級里,月份大的孩子在動手和表達方面能力強,經常被老師表揚。皮皮產生強烈的落差。皮皮敏感,慢熱,靦腆。另一方面,皮皮好勝心又特別強,游戲中很在意輸贏。在幼兒園中班,因為游戲被淘汰,發(fā)過好大的脾氣。自從上幼兒園,皮皮喜歡和經常被老師表揚的幾個小女孩一起玩耍。
奶奶負責幼兒園的接送,放學后帶著皮皮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皮皮發(fā)脾氣,不聽話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奶奶會說,警察來了,警察來抓不聽話的小孩。家人對皮皮稍有過度保護,較寵溺。媽媽從小會給皮皮選擇權,比如,讓皮皮選擇去公園還是商場的游樂園玩,或者是今天穿藍色衣服還是黃色衣服等等。慢慢一度演變成皮皮以自我為中心,家人必須聽他的。父母有及時干預制止,但皮皮很倔強,不接受批評,做錯事情不認錯。
一直以來,在家的時候,家人以皮皮為中心。皮皮習慣家人陪伴著玩耍和學習。除了看動畫片,很少能一個人自己玩耍。通常,玩一會兒,皮皮就會喊媽媽,來陪我一起,或者媽媽,快來看我呀。媽媽不在時候,找奶奶。如果一段時間,爸爸陪伴的多的話,皮皮也會找爸爸。父母對皮皮鼓勵和夸獎較多。
皮皮的父母給人的感覺比較細致謹慎,不是很健談的人。皮皮對媽媽依賴多一些。奶奶開朗、話多、爭強好勝、性格固執(zhí)倔強。對于皮皮小時候的喂養(yǎng)和照顧等,奶奶和媽媽婆媳倆會有爭執(zhí)和爭吵。大概皮皮三四歲的時候,父母意識到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注意調節(jié)家庭氛圍,婆媳關系逐漸緩和,爭吵次數(shù)減少。
第三章 吸吮手指成因分析
1、生理成因
無
2、社會成因和家庭因素
皮皮在一歲前,很少吸吮手指。在幼兒園,看到別的小朋友吸吮手指,會模仿。中班,有位老師態(tài)度比較兇,有兩個小朋友愛打人。皮皮敏感和要強,小孩子內在應對適應不了這種緊張嚴苛的氛圍,退行變成像嬰兒一樣,開始吸吮手指,緩解焦慮情緒。
父母和奶奶的教養(yǎng)態(tài)度不同,皮皮在奶奶處“一切由著他”的行為在父母處受阻,也使他產生了一種焦慮感。皮皮就是希望通過吮吸手指來安慰自己,從而減輕緊張的心情。
家人從小對皮皮保護稍稍過度,對他鼓勵和夸獎偏多,盡可能滿足皮皮的需求,以皮皮的需求為中心,造成皮皮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皮皮本身又敏感,接受不了別人對他比較兇的態(tài)度。家庭對待孩子的方式影響孩子的性格。皮皮的父母很寵愛他,但是不能真正很好的理解孩子。皮皮吸吮手指,是因為非常焦慮。皮皮就是希望通過吮手指來安慰自己,減輕緊張的心情。這需要父母的支持、安撫和保護。父母沒有理解皮皮,沒有理解吸吮手指的原因,認為這是孩子發(fā)展的一種毛病。父母見了皮皮吸吮手指,就嚴厲訓斥,令皮皮更緊張,反而會進一步加劇孩子吸吮手指的情況。
第四章 輔導過程
1、輔導目標
父母和皮皮都能夠正確看待吸吮手指這一現(xiàn)象。皮皮減少焦慮感,增強安全感和自信心,逐漸減少吸吮手指次數(shù),直至不吸吮手指。
2、輔導方法
和父母溝通,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指導父母正確對待和理解孩子。
當我發(fā)現(xiàn)皮皮課上課下經常吸吮手指,引起了我的重視。我向家長詳細了解情況。同時,結合教育心理學所學知識和理論,了解吸吮手指這一現(xiàn)象。我也嘗試和孩子聊天,問為什么吸吮手指,是不是因為聽課不懂,有什么困難還是有什么不高興的事情,皮皮的回答是肯定的。
孩子年齡較小,所以我主要通過家訪,做家長工作來輔導。與皮皮父母溝通孩子吸吮手指的真正成因,建議他們要用正確的眼光來對待孩子吸吮手指的問題。比如說,要關注孩子行為背后的情緒和心理需求,有的放矢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減緩焦慮情緒,而不是過分關注孩子外在的行為。建議父母在孩子放學之后,多陪孩子談心,一起講故事,一起做游戲;睡前,多安撫孩子;上學前,媽媽多抱抱孩子,鼓勵孩子等等。貴在堅持。父母盡可能不再提吸吮手指的事情。告訴孩子,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爸爸媽媽都是你強有力的后盾,爸爸媽媽會很好的保護你、支持你之類的話。父母一定一定要堅持一段時間。
輔導之后,我還會經常與皮皮的父母聯(lián)系,及時溝通反饋孩子的在校情況,也請皮皮父母告訴我有沒有其他困難困惑等。
3、輔導效果
經過一學期持續(xù)不間斷的工作,家長和老師的配合,皮皮吸吮手指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了。能自信、大膽的與同學們一起學習和玩耍了。
第五章 輔導感悟-心得體會
吸吮手指從心理健康上講,屬于行為偏差。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或教育,會逐漸消失,但會給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帶來較多的麻煩,嚴重時會影響兒童身體發(fā)育或形成不良的性格、習慣。還對孩子的牙齒發(fā)育也有影響。父母無法及時滿足孩子愛的需求,獨生子女缺少同齡伙伴,緊張焦慮情緒,如受到父母的責罵或懲罰,回避困難等,都有可能是形成吸吮手指的原因。
針對兒童吸吮手指和啃指甲的問題,正確的應對方式是:了解孩子的恐懼或困難,與他并肩作戰(zhàn)。在孩子無事做時,最容易不知覺的去吸吮手指,因此要豐富孩子的生活(如看書、玩玩具、動手疊紙等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生活上盡量讓他把精力集中在游戲和學習上。多帶孩子玩保持平衡之類的游戲,緩解焦慮。
正確認識兒童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兒童內心世界的一種真實再現(xiàn)。在逆反期內,家長尤其不要跟孩子斗氣較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尊重孩子,給孩子辯解的機會和改錯的時間。父母對孩子缺乏理解,孩子內在的焦慮沒有得到釋放或減緩,必然在行為表現(xiàn)出來。
為人師表,是天底下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需要不斷學習。把握好愛的尺度。給孩子恰當?shù)膼?。對孩子,需要無條件接納、真誠、積極關注和傾聽。只要用心去了解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真正原因,而非膚淺的表層事件,解決起來更加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苑媛.《做溫暖的父母》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莫雷.《教育心理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