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琴
【摘 要】目的:探討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治療中口腔正畸修復結合方法的應用價值。方法:擇選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n=37)和對照組(n=36)。傳統(tǒng)牙齒修復方式于對照組實施,先正畸后修復方法于觀察組實施。對兩種治療方式的價值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在治療成功率和滿意度指標上,相比較對照組而言,均明顯更優(yōu),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將口腔正畸修復結合方法于其治療中應用,可有效的促進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的提升,因此,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口腔正畸;錯牙合;牙列缺損
【中圖分類號】R53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1-03--01
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是口腔科診療中的常見病之一,近年來,物質消費水平的提升,促使人們對牙齒健康和美觀提出的要求不斷增加。同時,牙齒修補材料的不斷推陳出新以及修補技術的不斷提高也為錯牙合伴牙列缺損的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1]。但是由于錯牙合伴牙列缺損的形成機制復雜,故而在矯正過程中,仍存在較大的難度。當前,部分學者在實驗研究中指出,將口腔正畸修復結合方法于其治療中應用,收效顯著,鑒于此,本文特此展開探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選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n=37)和對照組(n=36)。對照組男18例、女18例,年齡區(qū)間20-45歲,平均年齡(32.47±1.01)歲,缺損部位:后牙13例、前牙17例、前后牙6例;觀察組男19例、女18例,年齡區(qū)間19=44歲,平均年齡(32.44±1.02)歲,缺損部位:后牙14例、前牙15例、前后牙8例。在基本資料的比對上,兩組均借助SPSS軟件完成,差異無明顯性(P>0.05),實驗可行。
1.2 方法
傳統(tǒng)牙齒修復方式于對照組實施[2]。先正畸后修復方法于觀察組實施,具體操作如下:患者病情的觀察借助于X射線全景片完成,并以此為依據(jù),制定模型。對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詳盡測量,以此來確定適合患者使用的治療方案。(1)錯牙合:予以MBT直絲弓正畸技術支持,將牙列扶正,對缺損牙列進行修復,保持器于矯正過程中使用,將義齒固定,時間約為1個月,結束正畸治療,以修復的情況為依據(jù),完成烤瓷橋或烤瓷冠的制作,完成牙齒修復。(2)反牙合:在活動矯治器、牙合墊及其固定矯治器的輔助下完成反牙合的修復。(3)牙齒傾斜:在進行治療和修復前,首先進行傾斜牙齒的復位 、正軸及其直立,然后進行治療和修復。(4)牙齒深覆牙合與覆蓋,在活動矯治器的輔助下,采用平導的方式完成咬合牙的打開,改善牙齒深覆牙合與覆蓋[3]。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治療成功率和滿意度指標進行評價分析和比對。
1.4 評價標準
治療效果評判依據(jù):臨床癥狀表現(xiàn)消失,X射片結果提示根尖組織正常,則判定為治療成功,反之則說明治療失敗。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的輔助下完成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表述方式為“構成比”,檢驗方法為卡方,且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的條件。
2 結果
觀察組在治療成功率和滿意度指標上,相比較對照組而言,均明顯更優(yōu),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細數(shù)據(jù)資料如表1記載所示。
3 討論
所謂的牙列損傷,主要是指因部分牙齒缺損所致的牙列不整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牙列缺損對患者正常的發(fā)音、咀嚼及其美觀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會對患者的口腔健康產生威脅。通常情況下,針對此進行干預的方式通常為牙列修復,但是不同的修復方式對治療效果也存在差異。所以必須擇選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干預。現(xiàn)階段,針對錯牙合伴牙列缺損進行治療的主要方式即為口腔正畸結合修復,但若單一的使用其中的一種方式干預,所取得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在進行口腔正畸結合修復的整個環(huán)節(jié),首先需要進行的操作是矯正患者口腔內剩余的牙齒,但是由于患者個性化差異的特點,具體操作也會存在差異;除此之外,患者不斷增加的年齡與其自身的機體免疫力之間的負相關關系,也會直接的影響患者的機體骨組織整體代謝能力,因此,在進行牙齒移動的幅度和范圍上,也存在相當大的難度,所以,針對成年患者而言,移動幅度較小[4]。
在筆者的此次試驗探究中,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分析實驗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結果后可知,觀察組在治療成功率和滿意度指標上,相比較對照組而言,均明顯更優(yōu),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由此實驗結果不難看出,針對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將口腔正畸修復結合方法于其治療中應用,可有效的促進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的提升,因此,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何文娟. 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60例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 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5,22(3):132-133.
鄧斌. 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牙合)伴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探討[J].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5(3):105-107.
沈乃波. 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效果分析[J]. 中外醫(yī)療, 2015,21(2):54-55.
孔潔. 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的臨床療效探討[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21(3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