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高中歷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五單元《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第二課。本課在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立意下,以《新文化運動》背景為例探索教師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歷史;核心素養(yǎng);微課設(shè)計;新文化運動
歷史學科素養(yǎng)是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必備品格和關(guān)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
以下是《新文化運動》背景教學設(shè)計。在設(shè)計和實施過程中體現(xiàn)了歷史核心素養(yǎng)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文化運動的先覺者們充滿了家國憂思與情懷
在民族危機、救亡圖存的背景下,20世紀初的中國在政治上發(fā)生了什么大事?辛亥革命使大清國變成了“中華民國”。這個政權(quán)推翻了專制,建立了什么制度?(參考答案: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可是很快,社會的風氣發(fā)生了變化。人們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材料:1912年9月20日,袁世凱頒布《整飭倫常令》,宣稱“中華民國,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人道之大經(jīng)”。1914年9月25日,袁世凱頒發(fā)祭孔告令說:“孔子之道,亙古常新,與天無極?!贝撕笤绖P發(fā)布的還有《大總統(tǒng)發(fā)布尊孔典禮令》《大總統(tǒng)發(fā)布崇圣典禮令》《大總統(tǒng)發(fā)布親臨祀孔典禮令》等。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
教師:命令一道接著一道。在思想領(lǐng)域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社會上尊孔復古思潮的開始泛濫,甚至有人想把儒家思想寫入憲法之中,袁世凱到底想做什么?袁世凱稱帝了,建立了中華帝國?;叵?,1911年辛亥革命,真的是革命了嗎?
材料:無量金錢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浩劫茫茫何日了,自慚無策濟斯民?!虧瘛稌鴳崱?/p>
這首詩反映了國人怎樣的心情?這是假共和,這是失望的共和。很快,袁世凱倒臺之后,擁兵自重的軍閥割據(jù)一方,國家陷入內(nèi)亂之中。求索的艱辛、救國的使命促使了知識分子進行深刻的思考:“辛亥革命后,為什么現(xiàn)代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無法在中國落地生根?”我們也帶著這個思考,看看20世紀初,在共和國里生活著怎樣的人。
二、新文化運動的教學設(shè)計中體現(xiàn)了史料實證的歷史學習方法
1912年,袁世凱向身邊的英文秘書顧維鈞提出一個問題:
“中國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共和國,像中國這樣的情況,實現(xiàn)共和意味著什么?”袁接著問:“共和的含義是什么?”顧維鈞意識到,“袁世凱不懂得共和國是個什么樣子,也不知道共和國為什么一定比其他形式的政體優(yōu)越……他不只是不了解共和國需要什么或民主如何起作用,看來他根本沒有實現(xiàn)共和或民主的愿望。”
——《顧維鈞回憶錄》
教師講述:顧維鈞的判斷是正確的。袁世凱稱帝了。他作為一個大清國的舊臣子,他不懂得什么是共和,他更不懂民主共和的意義。作為清末的政治精英袁世凱不懂得什么是共和,普通的下層百姓懂得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嗎?舉國上下又有幾個人真正懂得共和到底是什么?我們進入巴金筆下的《家》了解20世紀初國人的思想狀態(tài)。讀過巴金的《家》嗎?我們看看高家里的一些事情。
高家孝的教育要求“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都摇?/p>
高家對孝子覺新的人生安排——四世同堂,拈鬮指婚,“血光之災”,產(chǎn)婦外遷。孝子覺新的命運——作揖主義和不抵抗主義,事事順從,不敢反抗。只會蒙被大哭。失去了幸福追求,也失去了妻子。
家里的長子長孫覺新娶了年輕、善良的瑞玨為妻。瑞玨就要生產(chǎn)了。這時,高老太爺去世了,靈柩停在家里。這件事情引起了陳姨太、四太太、五太太的議論,因為血光之災。家里有人生產(chǎn),那么產(chǎn)婦的血就會沖犯到死者身上,死者身上就出血。唯一的方法是把產(chǎn)婦遷到城外。這事對覺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他還是接受了,瑞玨搬到了一個荒涼的郊區(qū),她在凄厲的叫喊聲中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是大家庭中的悲劇,這個悲劇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參考答案:封建倫理綱常思想束縛。)家中的人是當時中國人的縮影。普遍充滿了忠君愚孝、愚昧迷信的思想。但是他們卻如此順從,不敢反抗。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巴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當這篇小說開始在上海連載之際,生活中的巴金結(jié)束了他的生命。
三、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體現(xiàn)了中西文化沖突與融合的大時空背景
回到剛才的問題:辛亥革命后,為什么現(xiàn)代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無法在中國落地生根?
材料:“數(shù)年以來,創(chuàng)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說良心話,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腦子里不裝著帝制時代舊思想的,能有幾人?”——陳獨秀《舊思想與國體問題》
千年帝制留下的舊思想造成了怎樣的中國人?(參考答案:服從他人。順從他人。沒有獨立的人格,缺乏對自由的渴望。)胡適說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所以,可以用新體制和舊思想的沖突來回答“為什么現(xiàn)代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不能在中國落地生根”的問題。
我們又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西方國家是真共和、真民主?看西方國家經(jīng)歷了什么?(參考答案:經(jīng)過了文藝復興以來近五百年的思想解放的歷程。)
哪些思想與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參考答案:民主、幸福、權(quán)利、自由、獨立人格、科學精神等。)肯定了人的價值。人是目的,人是意義,人是中心。只有認識到有自我價值的人才能建立維護一個保障人權(quán)的共和國。因此,先覺者認識到要想救國,要想救共和,要像西方一樣,中國必須也要進行一次思想解放,只有這樣帝制不再發(fā)生,共和可以安穩(wěn),中國才有希望,中華民族才有希望。
參考文獻:
何成剛.史學閱讀與微課設(shè)計:史料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