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鑫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馬克思主義學術和史學取得長足發(fā)展,形成延安和重慶兩個研究中心。侯外廬學術觀成熟于重慶時期,其重要著述和基本思想觀點均成于此時。重慶時期馬克思主義學者學術活動較頻繁,周恩來組織“讀書會”,侯外廬、許滌新、胡繩、杜國庠、翦伯贊、王寅生等人常參加;侯外廬、郭沫若、翦伯贊、呂振羽、吳澤、華崗等組織“新史學會”并創(chuàng)辦刊物《理論與現實》。侯外廬與郭沫若、翦伯贊、呂振羽等相互影響,學術活動有強烈戰(zhàn)斗性和政治性。馬克思主義學者通過系列學術活動爭取民主人士,為中共統(tǒng)戰(zhàn)工作做出重要貢獻。
侯外廬在社會史研究領域成就卓著,重慶時期其中國社會史體系初步形成。侯外廬研究中國社會史有一重要特點,即深入研究比較馬克思社會經濟形態(tài)理論,準確把握馬克思本意,積極探索將唯物史觀和中國歷史實際結合,在世界史范圍內,在中外歷史比較視野下,運用社會經濟形態(tài)理論探索中國歷史發(fā)展道路與規(guī)律。與同時代其他馬克思主義史學家郭沫若、翦伯贊、范文瀾等人的中國通史著作相比,侯外廬有其獨特研究路徑。
侯外廬在中國史研究領域,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為指導,結合中國現實,致力于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中國化。并在研究思路、寫作方法、行文風格和邏輯架構等方面另辟蹊徑,其著作不僅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且能把握中國歷史特點,加速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1]。侯外廬治史重在社會史和思想史。張劍平在《侯外廬社會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成就》一文中言:
社會史和思想史是侯外廬學術研究主要陣地,社會史研究使侯外廬思想史論述有了堅實的社會基礎,思想史研究又豐富和深化了侯外廬對社會歷史的深刻認識,二者相得益彰。侯外廬社會史研究成果,集中體現在《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和《中國封建社會史論》兩部重要論著。他的思想史研究成果集中體現是五卷本《中國思想通史》。侯外廬研究以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探討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路徑和中國封建社會特點,他的思想史研究,注重用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分析中國思想家思想,他的治學方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顯著風格[2]。
白壽彝則對侯外廬社會史研究評價很高:
侯外廬的貢獻主要是在社會史方面而不是思想史方面,他的代表作應該是《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后來,《中國思想通史》寫得那么大,量那么多,但寫這書的史學思想是受《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指導的[3]。
《中國古典社會史論》是侯外廬史學奠基之作。20世紀30年代初,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出版,引起史學界關于中國社會史的論戰(zhàn),此為侯外廬學術切入點。早前著《中國古代社會與老子》一書是其轉入社會史、思想史的開端[4]。此后重要成果是于1941年完成、1943年出版的《中國古典社會史論》。侯外廬言:
在近十余年來,著者治學的諸科目之中,中國古代史一課題占居了重要的一部分。這里面分做了三個內容:一是亞細亞生產方法的確定概念。關于這種理論延長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經過著者的長期研究,相信把這一古代史的秘密得到一個結論了,想推翻這一結論頗不容易;二是中國古文獻學上的考釋,關于這部工作,著者在主要材料方面亦弄出些頭緒,而前我為斯學的王國維、郭沫若二先生是我的老師;三是理論與史料的結合說明,這一工作必須以獨創(chuàng)精神貫徹一個體系[5]。
侯外廬作《中國古典社會史論》動機始于此前十年中國史學界的論戰(zhàn),蘇聯學者將亞細亞生產方式作為“空白”史提出討論。侯外廬并未直接參與論戰(zhàn),而是于中國古代史領域潛心學術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觀照中國古代社會情況,為探索己路贏得了時間。《中國古典社會史論》引起學術界重視,原因在于:郭沫若從甲骨文和青銅銘文中發(fā)現奴隸社會,侯外廬從理論上加以論證。該書主要從亞細亞生產方式入手談各民族歷史發(fā)展路徑:
要研究一個社會發(fā)展階段的歷史,確定這一階段的生產方式總是先決條件。我在研究中,形成一個確定的認識,各民族所經歷的古代奴隸制,有著不同路徑,即有“古典的”和“亞細亞的”之別。“古典的古代”是革命的路徑,“亞細亞的古代”是改良的路徑。中國古代的奴隸制,是“人惟求舊,器惟求新”的“其命維新”的奴隸制。
《中國古典社會史論》完成后,侯外廬隨即轉向先秦諸子思想研究,開始寫作《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其言:“我寫《中國古典社會史論》時進一步感到,在亞細亞古代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探明的前提下,對先秦諸子思想學說產生、發(fā)展的背景和實質作出科學說明的條件已經具備。”[6]他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深入剖析中國古代社會,建立古代研究系統(tǒng),形成研究特色,實現思想史與社會史的貫通。
侯外廬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社會史雖困難重重,但從未中斷探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結合的道路,始終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以“韌”的精神書寫人生。其在《飽嘗甘苦的十年》中言道:
從翻譯《資本論》到研究史學的轉變,在我身上,過渡得十分自然。從少年時代起,我就癖好史學。三十年代初開始的中國社會史論戰(zhàn),以及郭沫若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研究,對我產生很大影響。從《資本論》中探得唯物史觀的真諦,誘發(fā)我萌生一個新的理想——用唯物史觀作工具,去探索中國歷史規(guī)律的奧秘。由此,我進入了中國社會史領域[7]。
侯外廬關注經濟狀況、生產方式、階級關系,以此考查社會歷史,并進一步考查思想史。此外,還強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作用影響人類歷史發(fā)展。侯外廬社會史研究體系此時漸趨成熟,對當時及以后史學界產生深遠影響,其重要理論意義可從三方面加以論述:
《資本論》翻譯對侯外廬社會史研究產生重要影響。他從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的高度概括中得到啟示,具體而言,社會形態(tài)是多因素綜合作用之果,社會生產方式是決定社會形態(tài)的根本性要素。因此,認識并解讀生產方式尤為重要,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它是一種“特殊方式和方法”,先由生產資料與勞動者分離,分離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的因素,然后在資本家手中將二者結合。在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方式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情況,侯外廬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史即從探討“亞細亞生產方式”性質入手。許蘇民在《早熟與滯后:侯外廬對中西文明形成和發(fā)展的途徑及現代思想啟蒙道路的比較研究》一文中言:
侯外廬不僅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理論運用于中國古代奴隸制社會的研究,而且把這一理論運用于中國封建社會研究,全面比較中西社會形成和發(fā)展歷史途徑的異同;此外,他還試圖參照西方近代社會歷史運動的規(guī)律,揭示中國社會走出中世紀的思想啟蒙的規(guī)律性。所有這一切,都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與特殊規(guī)律的統(tǒng)一的觀點[8]。
侯外廬以社會史為基礎構建其史學思想,在深度挖掘中國古代社會文獻資料基礎上,于1946年完成《中國古代社會史論》,該書在肯定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奴隸制社會性質前提下,提出“路徑說”。相對原始社會說、東方封建社會說、東方獨特社會說等不同觀點,“路徑說”更切合中國實際。
侯外廬此方面貢獻在于:首先,在辨?zhèn)巍⒖甲C基礎上,整理、爬梳古代社會原始資料及后人代表性論著,證實歷史記載中邦、封和城、國同義。不僅如此,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方法論原理,聯系中國古代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及政治文化狀況,揭示其中社會歷史內涵。其次,侯外廬比較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之異同,尤其以亞細亞生產方式為切入點,觀照奴隸制社會整體研究后指出,周人之“封建”不被認為是封建社會有多方面原因,除政治法律思想、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筑方面難與封建社會固有特征契合外,關鍵是其并無“以農村為出發(fā)點”的經濟基礎。再次,揭示都鄙制度即國野之分實質。與“革命路線”不同,中國“亞細亞的古代”走的是“維新路線”,中國歷史文化有自身特色,古代城市建立在“宗子維城”宗法政治基礎之上,形成農村與城市的特殊統(tǒng)一。居于城市的統(tǒng)治氏族與居于農村的被統(tǒng)治氏族間結成主奴關系,彼此依存、不可分割。較之“古典的古代”城市與農村相分離的歷史,判然有別。時至今日,侯外廬“路徑說”對中國古代史研究仍具一定參考價值。
關于亞細亞生產方式的討論,一波三折。1958年到1961年極“左”思潮沖擊學術界,侯外廬因研究亞細亞生產方式受到攻擊。改革開放后,史學界重新討論亞細亞生產方式,有不同以往的背景和動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優(yōu)良學風,當然也與此時批判封建專制主義有關,學術界更重視解讀馬克思恩格斯經典、尤其是《資本主義生產以前的各種形式》一文,此外還受六七十年代國外學術界有關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研究成果影響,此次爭論取得前所未有的學術成果。
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結合中國客觀實際,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運用于研究中國封建社會史,是侯外廬史學研究一大特色?!昂钔鈴]認為馬克思主義關于封建生產關系的普遍原理,不但適用于西方封建社會制度研究,同樣適用于中國封建社會史和制度史研究,諸如封建土地權力結構決定并制約品級結構,封建土地占有權和使用權劃分等?!盵9]中國封建制產生有其復雜內外部因素,侯外廬在史學研究中,非常重視社會經濟條件對社會形態(tài)性質的影響,他結合馬克思主義關于封建生產關系普遍原理研究中國封建社會史,并探索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xù)的原因。
封建生產關系根本問題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問題。馬克思把“封建的土地占有”看作“占有私有財產的基礎”?;诖?,侯外廬的中國封建社會史研究重在探討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問題,并同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問題聯系[10]。為此,侯外廬根據封建土地所有權普遍原理,深入考查秦漢以來歷代土地制度,指出:封建土地國有制是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的形式。他所言封建土地國有制,是指“皇權壟斷的土地所有制”[11]。中唐以前,其以軍事政治統(tǒng)治形式為主;中唐以后,則以經濟所有形式為主;至明末清初,最終結束此土地所有制歷史[12]。侯外廬并不否認封建土地國有制下私有土地的存在[13]。但他認為,在皇權支配下,土地私有權隨時有被剝奪危險,因此不穩(wěn)固。侯外廬提出封建土地國有論,是為闡明中國封建專制主義長期存在的真實社會經濟根源,此為中西方封建社會主要區(qū)別所在?,F今而言,侯外廬提出封建土地國有論的意義不僅在于理論本身,還在于其引發(fā)的思考和討論,引導人們研究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和中國封建社會史相關問題,促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歷史實際結合。侯外廬中國封建社會史研究十分重視封建社會品級結構問題,認為此為建立在土地權力之上封建地主階級形態(tài)的特色所在。按“身份性”,中國封建地主階級可分為:皇族、豪族和庶族三階層。無論豪族地主還是庶族地主,均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皇權。因此,豪族地主與庶族地主勢力此消彼長,反映封建社會不同階段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政治和經濟發(fā)展特點,是中國封建社會由前期向后期轉變的重要標志。顯然,階層分析更能深刻反映封建地主階級內部各派之間相互關系的本質。
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戰(zhàn)爭問題,是侯外廬研究的另一重點。他試圖從社會史與思想史結合角度,分析不同時期農民戰(zhàn)爭綱領口號,揭示其基本特點,指出中國封建社會前期封建剝削方式主要是徭役地租,通過暴力手段和宗法關系形式使農民附著于土地而實現[14]。此時期農民戰(zhàn)爭主要表現為反徭役、爭人身權,其口號往往包含狂暴式的“財產共有”或“共同勞動”的教義[15]。在后期,封建剝削方式主要是實物地租,通過租佃關系實現。此時期農民戰(zhàn)爭主要表現為反對封建特權和爭取土地,其口號不限于爭取人身權,還包含爭取平等權和平分土地要求[16]。關于農民戰(zhàn)爭的歷史作用,后來用“拆散”兩字概括,認為它“打亂了”封建統(tǒng)治秩序,起“拆散”作用,可又無法依靠自身力量徹底摧毀整個封建制度而代之以新的社會制度。即便如此,農民反抗剝削壓迫的思想,是封建時代的革命思想,也是我國優(yōu)秀思想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侯外廬關于農民戰(zhàn)爭歷史作用的評價,對當前歷史研究仍有重要啟示。
從分析明清之際資本主義萌芽入手,結合整個封建社會尤其是封建社會中后期社會經濟發(fā)展情況,在中西比較視角下,探索中國社會近代化的難產及早期啟蒙思想晚出原因,是侯外廬運用唯物史觀理論研究中國史的重點課題。自明朝中后期至鴉片戰(zhàn)爭前夕,自然經濟在社會經濟中仍占據主導地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發(fā)展在中國封建社會舉步維艱,主要體現在封建國家限制甚至打壓私商貿易。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言:“世界商業(yè)與世界市場是在十六世紀開始資本的近代生活史的?!盵17]十六世紀的中國,封建社會盛極而衰。資本主義社會在中國為何行不通,存在許多錯綜復雜原因,歸根結底是與中國國情不合。毛澤東在研究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后認為:“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fā)展到資本主義社會。”[18]
與范文瀾等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一樣,侯外廬既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又重視分析中國歷史資料;既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歷史問題的論斷,又充分關注立足于歐洲歷史的經典作家觀點。他們既承認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tài)理論的普遍意義,又重視探討中國歷史自身特點。因此,他們既有別于當時處于主流地位的史料考據學派,亦非教條主義者,而是真正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歷史實際結合的歷史學家。如林甘泉所言:
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歷史實際相結合,根本目的在于闡明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侯外廬同志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一向比較注意歷史發(fā)展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的辯證關系,并把揭示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特殊規(guī)律列為自己的重要課題……他既反對以公式對公式、教條對教條,不以中國的史料做基本立足點,也反對在形式上占有一些古代的材料,實際上卻忽略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法則。他希望使歷史科學中關于古代社會規(guī)律的理論中國化,并且用中國的具體材料來豐富和發(fā)展這個理論[19]。
又如劉寶才所言:
侯老的科學態(tài)度集中表現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歷史實際的結合上。他既不孤立地用馬克思主義的某個結論代替對中國歷史的具體分析,也不輕易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普遍性原理適用于中國。他以中國歷史實際作為基本立足點,探討中國社會的基本法則,重視掌握中國豐富的歷史資料,把它與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做統(tǒng)一的研究,從中總結出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歷史特點[19]。
就此而言,比較同時代其他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侯外廬更關注歷史重大問題和關節(jié)點,其了解馬克思經典作家關于亞細亞生產方式和東方社會理論的探討、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發(fā)展路徑、剖析與闡述封建社會土地制度等,無一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引之下,結合中國歷史實際,經過深入研究和獨立思考提出看法。
總而言之,研究中國社會史涉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各方面因素,許多馬克思主義學者均經過深入縷析與探討。侯外廬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古代社會生產關系的普遍原理,運用地上資料與地下文獻參照考證的學術研究方法論,結合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歷程及盛衰原因,在探究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用功甚勤,為中國社會史研究做出杰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