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
(達川區(qū)人民醫(yī)院,四川 達州 635000)
心力衰竭是臨床上的常見病。此病患者的心肌可出現(xiàn)損傷,使其心肌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出現(xiàn)異常,進而導致其心臟的泵血功能低下。此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呼吸困難、乏力和體液潴留。臨床上將心力衰竭分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兩種類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持續(xù)存在心力衰竭的狀態(tài),其預后較差。老年人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高發(fā)人群。近年來,我國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如何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一直是臨床上研究的熱門課題[1]。研究發(fā)現(xiàn),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與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2]。故臨床上常用這兩個指標評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為了進一步探討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檢測法在評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中的應用價值,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達川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同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140例健康老人。將這3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設(shè)為病例組,將這140例健康老人設(shè)為對照組。在病例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0例,女性患者100例;其年齡為65~80歲,平均年齡為(70.1±3.9)歲。本組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guān)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在這些患者中,原發(fā)病為缺血性心臟病的患者有105例,為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患者有50例,為冠心病的患者有75例,為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有61例,為心房顫動的患者有9例;其NYHA心功能分級為Ⅱ級的患者有108例,為Ⅲ級的患者有103例,為Ⅳ級的患者有89例。在對照組受檢者中,有男性受檢者90例,女性受檢者50例;其年齡為65~83歲,平均年齡為(74.1±3.6)歲。兩組受檢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分別抽取兩組受檢者的空腹靜脈血(每人4ml)。病例組患者抽取空腹靜脈血的時間為入院當日、治療3周后,對照組受檢者抽取空腹靜脈血的時間為體檢當日。將采集到的空腹靜脈血標本放到離心機中進行離心處理,時間為10min。使用sysmexsn 2800型分析儀測定兩組受檢者血清標本的紅細胞分布寬度。使用日立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兩組受檢者血清尿酸的水平(檢測方法為尿酸酶-過氧化物酶法)。
在病例組患者入院后,為其使用呋塞米、硝酸甘油、美托洛爾進行治療。呋塞米的用法是:初始劑量為20~40 mg,每日服1次。必要時可在6~8 h后追加20~40 mg。硝酸甘油的用法是:舌下含服,每次服0.25~0.5 mg,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可在5min后再給藥1次。美托洛爾的用法是:在進行治療的前2周,每次服23.75 mg,每日服1次。在進行治療的第3周,每次服47.5 mg,每日服1次。上述藥物的使用時間要超過3周。
1)兩組受檢者在入院時其紅細胞分布寬度與血清尿酸的水平;2)不同心功能分級的病例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的水平;3)不同治療效果的病例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的水平。
1)顯效:經(jīng)治療,患者的心功能改善Ⅱ級及Ⅱ級以上或其心功能恢復至Ⅰ級。2)有效:經(jīng)治療,患者的心功能改善Ⅰ~Ⅱ級。3)無效:經(jīng)治療,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級。
使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入院時,病例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受檢者(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受檢者在入院時其紅細胞分布寬度與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較(±s )
表1 兩組受檢者在入院時其紅細胞分布寬度與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shù) 紅細胞分布寬度(%) 尿酸(μmol/L)病例組 300 16.01±1.89 466.79±76.49對照組 140 10.01±0.81 218.85±50.02 t值 46.614 40.573 P值?。?.05?。?.05
在不同心功能分級的病例組患者中,心功能分級為IV級患者的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的水平最高(P<0.05),心功能分級為Ⅱ級患者的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的水平最低(P<0.05)。詳情見表2。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級的病例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較(±s )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級的病例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較(±s )
心功能分級 例數(shù) 紅細胞分布寬度(%) 尿酸(μmol/L)II級 108 12.88±1.01 259.22±60.48 III級 103 14.99±1.21 375.33±89.56 IV 級 89 16.11±2.67 422.71±95.38
進行治療后,在病例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有效、無效的患者分別有123例、159例、18例。其中,治療效果為顯效患者的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的水平最低(P<0.05),治療效果為無效患者的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的水平最高(P<0.05)。詳情見表3。
表3 不同治療效果的病例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較(±s )
表3 不同治療效果的病例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較(±s )
治療效果 例數(shù) 紅細胞分布寬度(%) 尿酸(μmol/L)顯效 123 10.98±0.58 216.99±49.47有效 159 11.74±1.01 257.83±62.21無效 18 17.32±1.28 420.15±95.30
近年來,我國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紅細胞分布寬度是反映紅細胞體積大小的變異性參數(shù)。臨床上常用血細胞分析儀來檢測紅細胞分布寬度的水平。該指標多被用于鑒別診斷不同類型的貧血。研究發(fā)現(xiàn),紅細胞分布寬度水平的升高是導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的水平每升高1%,其死亡率會隨之增加1%。降低紅細胞分布寬度的水平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相關(guān)動物實驗的結(jié)果證實,血尿酸的水平若過高,可影響心室的重構(gòu)。尿酸是一種炎性介質(zhì)。該物質(zhì)可參與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機體的炎性反應中,多被用于評估此病患者心功能惡化的程度[3-4]。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紅細胞分布寬度與血清尿酸水平的檢測,可有效地評估其預后。
[1]王芹,鄭剛,王靜.紅細胞分布寬度的變化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2):55-56.
[2]董建新,王寶芝,董建新,等.紅細胞分布寬度等相關(guān)指標水平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6,18(6):842-844.
[3]衣欣,胡奉環(huán).紅細胞分布寬度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21):1859-1861.
[4]王中良,趙蘭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及血清總膽紅素、尿酸水平與心功能分級的關(guān)系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