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霜 華玉婷
(曹 霜/華玉婷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3級音樂學1班)
聲音大歌的旋律、節(jié)奏和情緒,以及情緒的表達和情緒的流動都和當?shù)厝说纳钕⑾⑾嚓P。它追求的是與侗族的文化特質和性格互相融合,相互統(tǒng)一的和諧,特別是與旋律、節(jié)奏聲齊聲的侗族語。
聲音大歌在侗族中大歌只是一種統(tǒng)稱,它根據(jù)不同的演唱內(nèi)容來進行分類的話,可以分成六種,并且每一個歌種都各自擁有自己的名稱。其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結構一般較長
以下幾方面的特點能夠解釋為什么大歌中“大”的來源:聲音大歌的篇幅比較長,有很多段,其中“嘎所”是用來表示聲調(diào)的比較長之外,大多數(shù)是有六段或七段以上;一般情況下只有大歌隊或歌班才會來唱大歌,不會單獨演奏彈唱,基本上每首歌曲至少會分兩個聲部,其表演的人數(shù)較多也較隆重。
(2)具有獨特的音樂審美價值
侗族的聲音大歌重要的美在于聲音上與其他種類的大歌表達的美有所不同,其他的大歌把重心放在了內(nèi)容及表演方式方面,對于歌聲并不那么在意。聲音大歌重心放在歌聲的和諧,優(yōu)美。
(3)以聲音表現(xiàn)聲音
聲音大歌要想能夠使得聽者在語言不通方情況下依然能夠互通產(chǎn)生心中的共鳴,并且為了能夠擁有獨特的音韻,獲得相對較大的藝術感染力,在此基礎上在加上侗語言與旋律相互協(xié)和,恰到好處。
我們要了解侗族的音樂,有必要從音樂的本身去分析其特有的藝術特征?!抖备琛反蠖鄶?shù)是沒有音樂伴奏的,只有侗族的琵琶歌和笛子歌等有特定的伴奏樂器。聲音大歌的音高和節(jié)奏是其旋律的主要組成要素,模擬大自然的演唱是它旋律的主要特點。這個模擬大自然的演唱也在表演者的演唱得到了體現(xiàn)。
聲音大歌中的低音部分是聲部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高音和低音部分都具有婉約性,曲調(diào)悠揚,上下的起伏較小,一般不會超過一個八度。
在曲調(diào)方面雖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每一個片段在旋律上都是不同的,它的不同或者表現(xiàn)在主唱歌手的高聲旋律或在變化音中,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唱的臨場發(fā)揮。聲音大歌的段落通常是非常小的,通常在1到3段之間,它的音樂內(nèi)部的結構是有序的、平衡的,一般是有三個部分。
聲音大歌的句子部分和尾部分的邊界不是很明顯,這部分的內(nèi)容通常非常小,又非常緊湊,只有3到5個句子,有的時候甚至只是有一個句子。聲音大歌的歌聲和每一句歌詞結尾的拖腔演唱的幾乎是一個整體,不像其他的歌曲可以清晰地分開,一般出現(xiàn)“呃久”表歌曲演唱結束。
聲音大歌演唱結束的時候,都是帶有結束的拖腔尾腔,其目的是返回到它的主音“6”,另一方面也能聲音大歌的結束更具有結束感。也可以理解為兩段之間的連接部分,為下一段的到來做鋪墊。尾腔是它的主要部分,但是這部分幾乎都是虛詞。
聲音大歌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比較有特色的發(fā)生技巧,用來模仿自然界的各種蟲叫并且運用最多的是舌尖,運用舌尖來發(fā)出顫音也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具備特色的演唱方法,因而在侗族的聲音大歌中也是非常常見的,用來模仿蟬鳴的歌聲。因為聲音大歌具備擬聲性的特點,所以,侗家的歌隊能長時間的與大自然和平相處一起創(chuàng)造“和諧音響美”的過程。歌隊為了能夠使得模仿的蟬鳴聲跌宕起伏使得高潮部分非常有意境,給聽眾一種這邊剛剛唱完那邊就開始的一種演唱過程中的熱鬧場景,十分有趣生動。并且模仿用的方法是舌尖顫音在演奏過程中不斷地交替來進行模仿,這是歌唱隊的領唱在合唱的持續(xù)音作為背景的襯托下,分開來依次擔當?shù)摹?/p>
上個世紀50年代侗歌大歌的聲音大歌就已被外界的學者發(fā)現(xiàn)。在這之前,中國合唱音樂來自西方,而當時,中國沒有發(fā)現(xiàn)很多聲部的合唱,音樂界也這樣認為。直到侗族大歌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個定論。因此稱侗族大歌在我國的民間音樂上的造詣極高和極具特色的,也是無人能比的,在國際的民間音樂藝術舞臺上也綻放著光芒。
[1]崔玲玲.對民歌傳承活動的考察與思考——貴州省黔東南黎平縣部分地區(qū)侗族大歌現(xiàn)狀[J].人民音樂,2016,03:59-62.
[2]申茂平.侗族大歌賴以產(chǎn)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其嬗變與保護[J].貴州民族研究,2016,04:72-78.
[3]楊曉.親緣與地緣:侗族大歌與南侗傳統(tǒng)社會結構研究(上)[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4,01:29-40.
[4]徐亮.侗族大歌音樂特征的實地調(diào)查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