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王陽明指導人生教育的實證研究

2018-04-03 10:49劉兆偉
關(guān)鍵詞:天理陽明王陽明

劉兆偉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號陽明,明代浙江余姚人。其出身于世代讀書為官的名門望族,其三十四世祖王羲之及歷代先人多有志于天下,其曾祖、祖父、父親皆為進士出身的朝廷重臣。其二十八歲中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創(chuàng)立了“致良知”“知行合一”“親民”的理論學說。而其通過指導人生的教育去推廣傳播自己的學說,行之有效。

陽明先生是最優(yōu)秀、最高明的人生導師。其一生從三十四歲開始招收弟子,講明圣學。其所招收的弟子無論出身,共求圣道。王陽明三十六歲赴謫途中所經(jīng)地,凡有可講學傳道之處,就全心全意傳道解惑,指導人生。其三十七歲居龍場,在瘴氣流蕩、野獸出沒、蟲虺襲擾、無食無居、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本著“素夷狄,行乎夷狄”的圣則,盡快悟道明心,盡心與人為善,講學傳道。于是其在龍場東洞即今貴州修文縣陽明洞辦了書院,廣納各色人等導之從道從善。三十八歲被貴州提學副使席書聘主貴陽書院,三十九歲到江西廬陵任知縣、政教結(jié)合,同時辦書院。此后無論官職多變、休假、守喪,還是奸臣制造危機,都未能影響陽明先生講學、傳道、辦書院。直至1529年初,其五十七歲時去世前,講學、指導人生,從未間斷。被其教誨而有正風正氣者難以計數(shù)。經(jīng)其指導、教誨而能照行者,皆有所成就。其弟子在《明史》有傳者與合傳留名者四十余人,留名于后世者逾百人。更多的是未留下姓名,但在社會各項活動中都能以“致良知”“知行合一”為準則,去處世為人。王陽明對于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做出了隱性而巨大的貢獻。對維護搖蕩欲圯的后期明王朝,對堅持中華民族道統(tǒng)精髓,“致良知”講良心,愛人親民,民胞物與的道德情操與境界,王陽明及其弟子們都做出了杰出貢獻。尤其在指導人生教育方面堪稱楷模,其具體教誨指導人生的案例不勝枚舉。值得今日深入研究而借鑒之。

一、講學重在人生指導,“在事上磨”

陽明先生講學,重在指導人生,且善于在具體事上進行最恰切的指導。1508年王陽明為龍場弟子寫的《教條示龍場諸生》中,講“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且講,立志為善、立志有所作為,父母兄弟皆悅之,何樂而不為?講到“勤學。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于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從吾游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茍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之者乎?”“茍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講到“改過。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隱于狡詐偷刻之習者乎?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guī)飭也。諸生試內(nèi)省,萬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當以此自歉,遂餒于改過從善之心。但能一旦脫然洗滌舊染,雖昔為盜寇,今日不害為君子矣?!敝v到“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若先暴白其過惡,痛毀極底,使無所容,彼將發(fā)其愧恥憤恨之心;雖欲降以相從,而勢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為惡矣?!雹伲≒1072)陽明還講,凡是攻人之短,揭人家隱私以叫人說正直的人,都不能稱之為責善,所以他絕不能這么做,但是別人如以此攻擊他,那就是他的老師,“攻吾短者是吾師”。應該感謝人家,更不應怨恨。對老師別以為不可以指正批評,只不過要客氣一些,婉轉(zhuǎn)而正直罷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教學相長??梢婈柮飨壬v學、辦書院完全是為了育才興邦,其教育在育人上,時時想的是人的“良知”、人的發(fā)展。王陽明指導弟子“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基礎(chǔ)上,強調(diào)在事上磨,在事上練;削去虛榮,“務(wù)于切己處著實用力”。即“立志”也好,“勤學”也好,“改過、責善”也好,都必須與社會生活實際、工作實際結(jié)合起來,事事要落實,所思所想所學件件有著落。自己修養(yǎng)要在具體事上考驗,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問題要害,去打磨,去冶煉。陽明對弟子、朋友、子侄皆能及時指正,經(jīng)其指正后皆無誤入歧途者?!杜c陸元靜書》中,陽明先生教育弟子說:“必欲此心存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際不能也。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際,此正《中庸》‘戒慎恐懼’、《大學》‘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無別功矣?!雹伲≒74)如果一定要自己的心純粹是天理,而沒有一絲一毫私欲,那就必須要在事前防止在此事上可能產(chǎn)生的私心,而當事中一旦產(chǎn)生私心,就立即圍追阻截。事事如此,時時如此,每個人心中的天理明鏡,方可永遠明亮不朽。這正如《中庸》中所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雹冢≒105)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絕不做虧良心的事,恐懼傷害良知;在別人聽不到的地方,絕不做虧良心的事,唯恐自己不審慎。《大學》的格物、致知,講的本真就是格除己心之非良知部分,使內(nèi)心純正,以致良知,達乎天理。學子們?nèi)缒茏龅健胺烙谖疵?、克于方萌”“戒慎恐懼”“格物致知”,那學圣賢還有什么難的呢?顯然,陽明先生教誨弟子、學人,完全是從樹德立人,為國育才的宗旨出發(fā),不遺余力地指導教誨弟子學人堅守正道、為國為民、不茍人生。

二、積極用世,以正氣影響學生

陽明先生三十五歲時由于直諫,為戴銑等被陷害而鳴不平,被太監(jiān)劉瑾閹黨重打四十大板,死而復生,又被貶謫為貴州龍場驛驛丞。跋山涉水到了龍場,既無住房,又無食糧,瘴氣游蕩,蟲蛇襲擾。與當?shù)厝苏Z言不通,十分悲苦,隨去者皆病倒,而陽明歌詩唱詞,做粥使從者食??諘r坐石窩以思生路,悟道得生。據(jù)陽明先生所寫的《瘞旅文》中說:“自吾去父母鄉(xiāng)國而來此,二年矣,歷瘴毒而茍能自全,以吾未嘗一日之戚戚也?!雹伲≒1049)陽明先生心中有信念,有理想,無論奸佞想打死他,還是想以惡劣環(huán)境困其致死,他始終積極用世,毫不消沉。在難于生存的境遇中他想的不是埋怨社會、世道,而是思考世道人心如何向善,社會如何才能和諧,于是悟出“格物致知”之本真,乃格己心之非,致己心之良知。進亦憂國,退亦憂國;順亦思天下,逆亦思天下;樂亦律己,憂亦律己。以一腔之忠心,一身之正氣影響各地學子、學人,豈能不見成效。

陽明在龍場“玩易窩”悟道后,精神尤為振作,與當?shù)厝私煌宇l繁,于是當?shù)厝擞跂|洞,即今日龍崗山書院下的陽明洞,為陽明修造了何陋軒、君子亭,改善其居住環(huán)境。陽明竟然不分地域、民族,不論語言有何障礙者,將其聚在一起,講起圣人之道來??梢姡钦嬲`行了“有教無類”的圣教。他無論身心如何受摧殘,由于理想、信念決定了他無論何境,都能學圣人利天下,所以任何時候都有擔當精神。貴州地區(qū)人民的現(xiàn)狀,他認為自己有義不容辭的教化開導之責任。他的責任意識、表率風范就是最大的教育力量,就是最好的教科書。盡管在龍場、貴陽書院教學的時間都沒超過一年,但為貴州地區(qū)留下了不朽的陽明“知行合一”學說,留下了真正的師道學風,留下了擔當與責任精神。這種精神與學說影響之所以能留下來,就在于陽明先生積極用世之精神,表率風范之熏育,對弟子、學人的培養(yǎng)教育指導是非常成功的。

王陽明極其重視個人的自身修養(yǎng),內(nèi)心恪守純誠,但反對脫離社會現(xiàn)實的佛道式的靜坐修養(yǎng)。一定要活的修養(yǎng),一定要為解決內(nèi)心去私欲廣公心而修養(yǎng)。不離人間煙火,要顧及父母家眷的生活,要考慮人民的疾苦。自己修養(yǎng)好了,去做官,公平一些,減少一些人民的苦痛,這是很好的事,不應回避做良吏清官。在做官上修養(yǎng),在為民辦事上問問心中有愧否,也同樣可以修養(yǎng)。所以修養(yǎng)與當官不矛盾?!稌烊昱寰怼分校柮魅裘魅舭档貑l(fā)誘導弟子們?nèi)绾慰创烊昱辶T考之事。其中陽明先生用了無言之教,但亦映出他的教誨指導意思。陽明先生意思就是他本人的經(jīng)歷與努力。社會有問題,曾經(jīng)惡人幾度當?shù)?,不應成為不與社會合作的理由;與惡勢力抗爭,不能不考慮親人的安危生死,也不能不考慮父母的生活、感情;守節(jié)、抗爭不是脫離現(xiàn)實生活。要在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堅持理想、信念。正因為此,陽明先生對徐汝佩因試題有隱詆毀老師之嫌而罷考不以為然。徐汝佩氣節(jié)可嘉,關(guān)鍵時刻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钡狈潇o,對別人缺少包容,焉知攻擊老師者,一旦受教也會幡然改過?見別人攻擊老師,立即不能容忍。讀書多年,熱切盼望大考出頭露日,施展抱負,而想衛(wèi)師名以顯名節(jié),一怒棄考。陽明先生認為不可。①(P1016)因其不是坐而論道的思想家,而是正視現(xiàn)實,主張在事上修養(yǎng)的思想家,陽明先生顧及學生及其家庭生計、出路,為之惋惜,認為這種草率冒然棄考而顯節(jié)操的做法是不成熟的思想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對社會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與己意不合之事,缺乏容忍,怎么能逐漸改善?圣賢之道又怎么能傳播廣泛?

陽明先生,指導學生人生,由此可見一斑,所以其弟子多有考中進士而入仕者,并且皆為清正廉潔之士;也有弟子原本是進士出身的官員;還有一些秀才、舉人隨之求道者。無論何等出身,無論學后做什么,經(jīng)過陽明先生教誨、指導皆為良知、明達、忠誠信義之士,皆為進退以利民為重之士。

三、指導做官弟子如何修養(yǎng),如何節(jié)制

黃綰,字宗賢,原是王陽明的朋友,在論學過程中,認為王陽明比自己高明得多,乃納贄拜王陽明為師,稱門弟子。陽明先生于1527年,五十六歲出征廣西思州、田州前幾個月給黃綰寫了一封信——《與黃宗賢》。其中,集中對為官弟子進行了指導:“人在仕途,比之退處山林時,其工夫之難十倍,非得良友時時警發(fā)砥礪,則其平日之所志向,鮮有不潛移默奪,馳然日就于頹靡者。近與誠甫言,在京師相與者少,二君必須預先相約定,彼此但見微有動氣處,即須提起致良知話頭,互相規(guī)切。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fā)揚時,便翕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勝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然見得良知親切時,其工夫又自不難。緣此數(shù)病,良知之所本無,只因良知昏昧蔽塞而后有,若良知一提醒時,即如白日一出,而魍魎自消矣。”①(P244)黃綰與黃宗明是地位顯赫之京官。黃宗明,字誠甫,浙江寧波人。進士出身,官至南京刑部郎中、光祿寺卿、禮部左侍郎。黃綰,字宗賢,浙江溫嶺人。以祖蔭入官,官至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王陽明去世后,朝廷誤聽訛言,對陽明不表彰、不封謚,黃綰上書爭師名譽,得到朝廷認可。其后將女兒嫁給王陽明的小兒子王正億。如此作為的兩位朝廷顯官,多次得到陽明先生的真心指導。陽明先生認為做官比不做官時,嚴格要求自己、修養(yǎng)自己的難度要增加數(shù)倍。這是客觀事實,當了官就容易滋生壞毛病,因為少有人約束他,多有人恭維他,甚至吹捧他。王陽明對此十分了然。所以他十分關(guān)心當了官的學生修養(yǎng)狀況,防患于未然。當官者必須有真朋友切實地時時提醒敲打,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客氣地講些原則話,而應從根本上斥責、警示。不然的話,當初的志向很少有不被潛銷暗奪的,很快日益接近頹廢腐敗。這是社會規(guī)律,今日亦不能例外。陽明認為必須朋友間真正監(jiān)督互相責善,朋友間水平相當,不好掩蓋。而下級監(jiān)督上級不易監(jiān)督。王陽明指導黃綰與黃宗明要互相督責,“彼此但見微有動氣處,即須提起致良知話頭,互相規(guī)勸?!奔皶r指正。當講話講到興頭時,要注意是否有失于中,是否過分。工作有了成績,眾人表彰,興高采烈時,是否忘乎所以,是否樂以忘憂,發(fā)火無節(jié)制,嗜好無節(jié)制,斂財無節(jié)制,是否能改過從善,是否能懸崖勒馬。一般講這幾方面要痛改前非是極其困難的,但只要“致良知”,講良心,這幾個難改的問題會變得容易改變了。陽明教導當官的學生們要“知恥”?!吨杏埂氛f:“知恥近乎勇?!钡欢ㄒ靼?,“知恥,只是恥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睕Q不是言語不能勝人,意氣不能凌軋人,不能任性嗜欲而感到羞恥叫知恥。反之,有這幾點就障蔽了自己的良心、良知。如能真正知道不能致良知才是羞恥,并勇于去克服種種障蔽良知的事事物物,以使良知精純,才是真正的勇士、英雄。

在致良知的基礎(chǔ)上,當官者必須做到包容寬厚,與誰都能相處、共事,別人有才能,如同自己有才能;別人有功勞,如同自己立了功。王陽明引《尚書·秦誓》語:“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雹郏≒256)教導弟子說:“諸君智謀才略,自是超然出于眾人之上,所未能自信者,只是未能致得自己良知,未全得‘斷斷休休’體段耳?!雹伲≒245)多數(shù)人缺的是敦厚篤誠、包容寬和而已。

王陽明又強調(diào)指出,國家的問題很多,有賴官員去有效解決,官員責任重大。官員如不能真正地“致良知”,從自身強大起來做起,如何去承擔國家的大任。所以,王陽明教導弟子“諸君每相見時,幸默以此意規(guī)切之,須是克去己私,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實康濟得天下,挽回三代之治,方是不負如此圣明之君,方能報得如此知遇,不枉了因此一大事來出世一遭也?!币娒婢鸵詭熃袒ハ嘁?guī)切,克己私,奉公益,扭轉(zhuǎn)明中葉天下混亂狀況,使其和諧穩(wěn)定。這樣做才不枉讀書學圣賢,才不枉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信任,才不枉來世上走一遭。陽明先生對當官弟子的如此教誨,肯定會有顯效的。情理交融的教誨,方法的得當,原來的彼此關(guān)系基礎(chǔ)決定了受教育者一定刻骨銘心,且有互相督促的作用。所以王陽明指導當官的學生是有效的,能使當官的學生保持節(jié)操,不違良知。今日反腐倡廉之際,很應借鑒陽明先生思想,減少官員腐敗,逐漸杜絕腐敗的發(fā)生。

四、指導失官弟子如何修養(yǎng),如何奮進

陽明先生愛生如子,“愛生忠誨”。對學生的內(nèi)在修養(yǎng),外在踐行統(tǒng)觀施教,尤其當學生遇上不順,更加掛懷。不但時時關(guān)心為官者不能腐敗,更關(guān)心失去官職者,恐其氣餒?!锻蹶柮魅纺曜V載:“大吉入覲,見黜于時,致書先生,千數(shù)百言,勤勤懇懇,惟以得聞道為喜,急問學為事,恐卒不得為圣人為憂,略無一字及于得喪榮辱之間。先生讀之嘆曰:‘此非真有朝聞夕死之志者,未易以涉斯境也!’”①(P1434)王陽明在《答南元善》信件中飽含深情地開導鼓勵南元善。信中所言要使南大吉看到自己的優(yōu)長之處,激勵他避免萎靡?!拔寄巷L景,當與柴桑無異,而元善之識見興趣,則又有出于元亮之上者矣。”①(P234)陜西渭南風光與江西九江差不多,都是山清水秀,物產(chǎn)豐腴,人杰地靈。東晉的名士陶淵明即陶元亮辭官閑居于柴桑,寫詩作辭,即使不做官也會留有名聲的。王陽明唯恐弟子遇挫一蹶不振,故婉轉(zhuǎn)開導,使之“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雹冢≒139)有德之世,無論居于何境,皆可以“致良知”,皆可以學以至圣賢。陽明先生知道弟子,各個因材施教。對南大吉充分肯定與鼓勵后,又唯恐南大吉不能堅守“捐富貴,輕利害、棄爵祿”“致良知”的節(jié)操,于是講了幾方面的不能堅守節(jié)操的例子,用以激勵南大吉,要堅持自己的理想不動搖,永求“致良知”,做圣賢?!笆乐呖雇撝?,捐富貴,輕利害,棄爵祿,決然長往而不顧者,亦皆有之。彼其或從好于外道詭異之說,投情于詩酒山水技藝之樂,又或奮發(fā)于意氣,感激于憤悱,牽溺于嗜好,有待于物以相勝,是以去彼取此而后能。及其所之既倦,意衡心郁,情隨事移,則憂愁悲苦隨之而作。果能捐富貴,輕利害,棄爵祿,快然終身,無入而不自得已乎?”①(P235)一般人只是一時興趣、意氣所憤悱,而不考慮后果地拋棄富貴、丟了爵祿,當其興趣愛好、憤悱、倦怠平淡后,又想起了失去的地位、富貴,于是憂愁悲苦隨之而來。這當然不能快然終身了。王陽明認為南大吉當然不是這一般之士,南大吉能恪守終身,不忘初心。

王陽明轉(zhuǎn)論有道之士“真有以見其良知之昭明靈覺,圓融洞澈,廓然與太虛而同體?!雹伲≒235)與太虛同體之士自然沒有任何障礙……無一物能為太虛之障礙。其良知之體,“本無富貴之可慕,本無貧賤之可憂,本無得喪之可欣戚、愛憎之可取舍?!比缒礁毁F而忘正義,憂貧賤而丟仁愛,都是因為良知之上有了障蔽,如眼中生了翳、耳中塞了木楔。有道之士的工夫就是去掉眼中之翳、耳中之楔。王陽明說:“你南元善就是做這工夫的人,今日拋富貴而專心修道絕非一時之激昂,絕非久而氣餒之士。關(guān)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沈毅之質(zhì),明達英偉之器。四方之士吾見亦多矣,未有如關(guān)中之盛者也。然自橫渠之后,此學不講,或亦與四方無異矣。自此關(guān)中之士有所振發(fā)興起,進其文藝于道德之歸,變其氣節(jié)為圣賢之學,將必自吾元善昆季始也。今日之歸,謂天為無意乎?謂天為無意乎?”①(P236)王陽明認為,陜西省自古有道之士薈萃,勝于他鄉(xiāng)。然而從北宋張載之后,圣學不講,與他鄉(xiāng)沒什么兩樣了。從今日起陜西欲振發(fā)興起,使其文藝滿載道德,使其氣節(jié)為固守圣賢之學,這項重任南元善義不容辭,必將扛起復興關(guān)中圣道的大旗。王陽明如此指導失職的弟子,不但能使之不倒下,且使之相信自己的實力能有所成就。并為其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即“傳道授業(yè)解惑”,在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基礎(chǔ)上,弘揚“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圣人之道。這必將大有作為??梢娡蹶柮鬟@高明而優(yōu)秀的人生導師,真是能使人起死復生,化死路為活路,化萎靡為興起,化悖謬為順暢,化迷惑為通達。今之教師和官長當效法陽明先生,以正道正心開導學生和年輕人,以使各色人等形成正能量的合力。

五、指導子、侄、諸弟謙恭篤誠,以道為心

陽明先生指導其子王正憲、弟弟、妻侄,皆無例外,與學生、下屬一樣指導。為大兒子正憲寫的扇面文字:“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傲則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為子而傲,必不能孝;為弟而傲,必不能弟;為臣而傲,必不能忠……汝曹為學,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進?!痢礊椤t’,‘謙’字便是對癥之藥。非但是外貌卑遜,須是中心恭敬,撙節(jié)退讓,常見自己不是,真能虛己受人。”①(P311)《易》六十四卦中,謙卦最佳,山在地中,不彰顯自己,謙遜謹慎,是最大的吉。陽明先生此指導完全適用于眾人。傳播圣人之道,望諸人謙恭和諧,社會禮讓有序。這就是圣賢之道德宗旨。

王陽明主張年輕人不要急于求功名,而要努力學好圣賢之志,厚積圣賢之德,然后求仕為官,傳圣賢之道,踐行圣人之道。王陽明在給其內(nèi)弟儲用明寫的信中說:“階、陽諸侄,聞去歲皆出投試,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豈不誤卻此生耶?凡后生美質(zhì),須令晦養(yǎng)厚積。天道不翕聚,則不能發(fā)散,況人乎?花之千葉者無實,為其華美太發(fā)露耳。諸賢侄不以吾言為迂,便當有進步處矣?!雹伲≒166)儲階、儲陽兩位賢侄去年就參加了鄉(xiāng)試,王陽明表示不是不喜歡其少年有志,但內(nèi)心總覺得急于出名,容易影響打基礎(chǔ)。如真的考中了,被安排了官職,就沒有時間再充實自己。真正有高素質(zhì)的年輕人,皆須潛滋暗養(yǎng),厚積道德。天道,不集聚則不能發(fā)散,人道亦然?;ㄩ_得美,就不結(jié)果實,因花開得美耗去了大量營養(yǎng)。一個人修養(yǎng)學圣賢不要華而不實,而要打好基礎(chǔ),充實內(nèi)涵,然后為社會做實事。萬不可求虛榮,求空名,而忽略了真本事的積累。

陽明先生為其親弟弟王守文寫的《示弟立志說》,對弟弟們進行指導,強調(diào)指出立志重要,而更重要的是立什么志,要立學圣人之志,志在“存天理,去人欲”“圣人之所以為圣人,惟以其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欲,則我之欲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欲耳。欲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欲,則必去人欲而存天理。務(wù)去人欲而存天理,則必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則必‘正諸先覺,考諸古訓’,而凡所謂學問之功者,然后可得而講,而亦有所不容已矣?!雹伲≒289)立志學圣人,就要純粹天理而去掉非分之欲,那么去掉人的非分之欲,而心里只存有天理就要誠心誠意拜先知先覺的有德之士為師,凡事求得師長的指導,即“正諸先覺”。“則當專心致志,惟先覺之為聽。言有不合,不得棄置,必從而思之;思之不得,又從而辨之,務(wù)求了釋,不敢輒生疑惑。故記曰:‘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垷o尊崇篤信之心,則必有輕忽慢易之意。言之而聽之不審,猶不聽也;聽之而思之不慎,猶不思也;是則雖曰師之,猶不師也?!雹伲≒289)既然拜先知先覺者為師,就要專心致志聽其教誨,對老師的指導如有不同看法,應該反復思考,不要輕易否定老師所論。慎思明辨,務(wù)求明晰。要理解從嚴要求的老師是優(yōu)秀的老師,老師不嚴格要求,圣人之道就走了樣,圣道不能保持尊嚴,人民就失去敬畏。所以一定要明白嚴格授業(yè)傳道的教師是必須要尊重的。如沒有尊敬崇尚篤誠信仰之心,對什么事都會輕忽草率,沒有任何思想精神約束,必然放肆,“聽之不審,思之不慎”聽也不認真,思也不認真,表面是從師學道,實際上不要師教,私心無節(jié)制,隨意游蕩,不能去私心存天理,也不能學圣人之道。所以必須篤誠恭敬地向老師學習,請老師端正學子的身心。

在“正諸先覺”基礎(chǔ)上,要“考諸古訓”。《四書》《五經(jīng)》就是最好的最正確的古訓,“吾惟欲去吾之人欲,存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則其展卷之際,真如饑者之于食,求飽而已;病者之于藥,求愈而已;暗者之于燈,求照而已;跛者之于杖,求行而已。”①(P290)讀《四書》《五經(jīng)》就是要解決“存天理,去人欲”的大問題,求飽、求愈、求照、求行。就是要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只是為了記誦講說,炫耀口耳。所以讀《四書》《五經(jīng)》一定要明白宗旨,明白要“存天理,去人欲”,要廓然大公,掃去非分之欲;要“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要“致良知”,要“知行合一”。

陽明先生指導其弟亦十分嚴格地說:“凡一私欲之萌,只責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聽一毫客氣之動,只責此志不立,即客氣便消除?;虻⌒纳?,責此志,即不??;忽心生,責此志,即不忽;懆心生,責此志,即不懆;妒心生,責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責此志,即不忿;貪心生,責此志,即不貪;傲心生,責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責此志,即不吝。蓋無一息而非立志責志之時,無一事而非立志責志之地。故責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陽一出,而魍魎潛消也?!雹伲≒290)所立之學圣人之志,“存天理,去人欲”如能堅守,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出現(xiàn)了私欲,都會被天理之良知所驅(qū)逐。怠心、忽心、懆心、妒心、忿心、貪心、傲心、吝心八種非分之心,只有天理良知之志才能克制、克服。所以只要堅守圣人之志,天理良知無論何種非分之私心、私欲都會望風披靡。但如天理良知有所閃失,一切鬼怪皆會上身,所以王陽明教育弟子一定要堅守圣人之志,永遠要“存天理,去人欲”。

綜上五點,可以有力說明陽明先生對尚未入仕的學生、對任官者、對失官者、對子弟、對一般人都是最優(yōu)秀、最高明的人生導師。其道、其情、其方法均可作為今之導人者之圭臬。今之各級教師、各級領(lǐng)導對陽明先生教育培養(yǎng)人才、指導人生,當有效借鑒,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與質(zhì)量,對社會、對國家都會有大的裨益。

注釋:

①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②劉兆偉.大學·中庸詮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③十三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M].北京:中華書局,1982.

猜你喜歡
天理陽明王陽明
高中生物錯題集建立的實踐研究
中醫(yī)導引法——八段錦(一) 兩手托天理三焦
天理與國法:災異譴告話語中的慎刑之道
杲杲冬日陽明暖好時光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羅陽明:大瑤山里的年輕博士
淺析王陽明“知行合一”說
關(guān)于王陽明的入仕之道
王陽明研究的知識進路
王陽明的著述觀及表現(xiàn)
石阡县| 海兴县| 长治市| 任丘市| 麻栗坡县| 海口市| 永年县| 遵义市| 依兰县| 乐都县| 江陵县| 广西| 肃宁县| 黎川县| 郧西县| 错那县| 潼关县| 杂多县| 肃北| 武功县| 古丈县| 宜都市| 东安县| 来安县| 青海省| 南宁市| 峡江县| 尚义县| 瓮安县| 涿州市| 合作市| 珠海市| 二手房| 余干县| 秦安县| 吴江市| 英德市| 神木县| 本溪| 中江县|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