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英
(蘭州財經(jīng)大學 長青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公共精神的主體是公民,大學生是公民社會的重要建設力量。善治是政府國家與公民社會二者之間的最佳結合狀態(tài),這種治理模式需有公民公共精神的支持作為其內生驅動力,才可能得到實現(xiàn)。近年來,中國社會的轉型變遷與治理結構的變革,為善治理論和當代大學生公共精神培育提供了生長土壤,已然使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前導性話語和有效的分析范式。
善治(good governance),即良好的治理。中國傳統(tǒng)政治語境下,已有“善治”概念?!吧浦巍边@一譯名,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八章“正善治”。[1]該理論認為,對社會應以柔性管理為主,包括“天下神器”“為無為,則無不治”“以正治國”等在內的管理思想。社會的治理者,必須重視民生;要在民眾中形成淳樸的社會風氣;不可與民爭利,在利益面前要將自己擺在最后;管理民眾時,管理者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要“居其實不居其華”,還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2]董仲舒在《對賢良策》中寫到:“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當更化而不更化也?!边@里的“善治”即等同于“善政”(人們所期望的理想政治管理模式),意指好的政府和相應的好的治理手段。國內治理和善治理論公認的開拓者俞可平認為,善治的實現(xiàn)是政治制度的終極目的。作為當代國際社會科學前沿理論之一的善治理論,它強調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通過二者間最佳的良性互動,使得公共利益最大化,形成一種合而不同、合而共生的互促互進關系。從善政走向善治,通過國家權力向社會回歸、還政于民,引導公民自愿參與積極合作,賦予公民更多機會和權利參與政府公共政策活動,這是為滿足公民的合法期待而進行的治理范式轉變的結果之一。
公共精神(public spirit),是孕育在公共領域之中,隨著公共交往的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公共理性。西方學者羅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指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會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價值層面的以公民和社會為依歸的價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負責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價值命題”。[3]19它指向的是社會成員在公共生活領域內活動時,在觀念上能夠認同、確信公共生活領域內的各種規(guī)則規(guī)范,在行為上能夠按照規(guī)則規(guī)范的要求行事,其核心要旨是社會成員能夠以利他的方式關心公共利益。在這個一般意義上,我們強調,公共精神并不排斥個人利益,相反,它反而要建立在個體比較發(fā)達的基礎上,合理的或被稱之為“正確理解的自我利益”(泰利·庫柏引用托克維爾的話),[4]這事實上是公共精神的心理基礎。公共精神表現(xiàn)為獨立自由的個體對“私人領域”的超越和對公共生活的積極參與,包括民主法治精神、公平正義精神、獨立人格精神、社會公德意識、自律自制意識等,具有公共性、政治性、滲透性、開放性、時代性等特征。隨著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公共精神愈發(fā)凸顯其重要性。在當代,公共精神是公民倫理道德建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是反映社會公民素質和社會風俗的重要標識,更是彰顯一個民族文明風貌的重要標量。
公共精神是一個包含諸多相互聯(lián)系的觀念、價值和信念的有豐富意蘊的概念,它包括公共意識、公共關懷和公共參與。公共意識是公民自律、擔負責任與義務的理性根據(jù),是公共精神的內核和本質,公德、法治、協(xié)商、合作等意識都是其表現(xiàn)形式;公共關懷指向公民自覺自主關心和關注公共事物、公共秩序、公共利益及其價值的態(tài)度;公共參與是基于對共同利益和價值的體認、關懷而自覺發(fā)生的行為??梢?,公共精神是提高公民素質和完善道德人格的需要,它說明對公民利益和社會進步的關懷是政府最終價值之訴求。而政府善治是治理的最高標準,它適應了政治多元化、網(wǎng)絡信息化、公共生活空間得到極大拓展,平等、自由、民主、公平、正義等觀念意識日益增強的現(xiàn)代社會。在善治理論看來,“治理”不等于“統(tǒng)治”,治理的目的在于合理運用權力去引導和規(guī)范公民的各種活動,最大限度地增進公共利益。[5]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社會轉型期和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公共生活領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展,正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及生活方式,政府治理模式的轉變客觀上要求行政體制內各要素在和諧依存的基礎上實現(xiàn)社會的良好運轉,以公共責任與意識、政治民主參與以及自由平等為價值核心的公共素養(yǎng)的培育便成了政府實現(xiàn)善治的必然出路。帕特南通過比較意大利南北方20個地區(qū)的制度績效,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政府之所以比較成功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而是因為它們有更強的公共精神”,[3]113還發(fā)現(xiàn)公共精神和公民傳統(tǒng)已成為當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強大的預測參照,遠超出經(jīng)濟發(fā)展本身預測的準確性,可見,公共精神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相關性就能夠說明,“公共精神既可以對制度績效產生很大作用,也對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福利產生重大影響”。[3]120所以說,公共精神能夠營造良好的經(jīng)濟生態(tài)環(huán)境。公共精神是社會得以良性運轉的一個重要支撐,凡是公共精神發(fā)育良好的地區(qū),其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政府運作效率也會比較高;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是政府行政的物質基礎,由強大的公共精神推動的經(jīng)濟發(fā)展無疑是政府善治的物質保障。
合法意味著人們對政府組織、權力、政策、行為等的認可、支持與服從,同時政府必須依法行政,國家通過法治來制約和限制政府的權力,保護公民的自由、平等及其他基本政治權利。善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合法性,它強調這樣一種性質狀態(tài),即社會秩序和權威能夠被自覺認同和服從。它追求管理機構、管理者和公民三者間對利益矛盾最大限度的協(xié)調,以換取公民對公共管理活動最大限度的支持和認可。所以,合法性是善治的前提與基礎。善治另一基本要素是回應性,即管理人員和機構必須對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時負責的反應,必要時應定期地、主動地向公民征詢意見、解釋政策。而實質上這種回應性就是對公共精神的要求所做出的有效反應,高回應性對應善治的高程度性,也就表明政府善治更高的合法性。
新媒體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95”后大學生,接受新事物新訊息的能力都普遍比較強,主動探求、探索和掌握知識和信息的技能也普遍比較好,但同時,“碎片化”時代也帶給他們更多的迷惘與“內心的不安”,表現(xiàn)在:一是學習目標一唯。只顧學習自己專業(yè)理論知識,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充耳不聞,對社會熱點漠不關心,不懂“勢”,沒有真正理解廣義意義上的“學習”以及懂得間接有用的知識和直接有用的知識二者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尤其是獨立學院學生,很多學生事實上還停留在“不會學習”和“不懂得大學里該怎樣去學習”的階段;二是權利意識單向度。只講權利而忽視義務,責任意識不強,看不到權利和義務的統(tǒng)一性,自我意識和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盲目追求自我權利,容易停留在“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的兩端,內心沒有建立起“大格局”,很多時候意識不到社會責任和自我責任的同一性。
大學生盡管處于“象牙塔”,但其成長成才的空間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是不斷得以延展和延伸的,大學生通過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參與和與周圍環(huán)境的有效互動進行“社會化”,這幫助他們往畢業(yè)后的“社會人”和“職業(yè)人”方向轉化。部分大學生與新媒體環(huán)境不能達到一種和諧共生的理想狀態(tài),產生馬克思所講的“勞動的異化”,人和物的本原關系倒置,“人”為“物”所役,缺少了與現(xiàn)實的人與物的交流和體驗,這必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多數(shù)大學生能夠將自己主動置于社會發(fā)展的滾滾洪流之中,但仍有部分學生基于自己的“有限”認知,囿于狹窄的領域,不愿主動關心、關注和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和社會實踐。
現(xiàn)今時代語境下,總體來講,多數(shù)大學生基本具備了自律意識,有自律觀念,但依然存在公共自律意識欠缺的問題,比如:考試花樣作弊層出不窮,惡意拖欠助學貸款;消費攀比,用于社交的時間過多;學習上怕吃苦,有急功近利傾向,總想“走捷徑”;隨意發(fā)布違法違規(guī)言論,盲目跟風轉發(fā)網(wǎng)絡虛假信息;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追逐打鬧,甚至有些人在公共場所打情罵俏、舉止失當卻不以為意;排隊插隊;花錢雇傭陌生同學上課點到,在自習室違規(guī)占座,甚至出現(xiàn)買賣自習室座位等行為。
公共精神追求公共利益和公共價值,是對狹隘的個人利益的超越,是人的類群生活最基本的精神品格和價值支撐。公共精神的培育非朝夕之事。大學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塑造,能幫助大學生更好把握當前社會發(fā)展的總體趨勢,更為清晰地認知自己的公民身份和公共生活空間中的自己、他人與社會的關系,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狹小天地,迎接更加敞亮廣闊的空間,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價值,從而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效融合。培育當代大學生的公共精神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及大學生自身的多方合力,才能取得實效。
學校是大學生主要的學習和生活場所,承擔著知識傳播、德育、美育等重要職能,課堂是教育的基本細胞,課堂教學最終是要服務于現(xiàn)實社會的。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公共精神培育的起點和主陣地?,F(xiàn)實境遇下的思政課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開闊眼界開拓思維,更多地關注現(xiàn)實社會,盡量避免由于單純教授理論知識而使公共精神脫離社會實踐,拋棄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中規(guī)中矩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僵化”思維,引導學生熱愛閱讀、探尋真理、思考和關切社會,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智慧和能力;立足大一大二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結合省情、校情、班情實際,因地因時制宜,因材施教,既面向全體又不忽視個體,對公共精神進行文本細讀,將分解開來穿插、融入到具體的思政課教學之中;注重教學內容盡量貼近公共生活,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或具象實踐體驗等方式,讓不同年級段學生深刻認識到真正有效有用的思政課就是“大思政”,它一定是融合了現(xiàn)實的公共生活的有生命力的,并在此基礎上體驗、闡發(fā)、思考和體悟;引導學生積極體驗公共生活、深刻認同公共思想、主動承擔公共責任,注重自我但不僅僅只注重自我,而是要將“自我”放置在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中,變“小我”為“大我”,更多地關注人們關注社會;激勵學生更強的參與意識和民主意識,重視現(xiàn)實,對人文精神要踐履。
當前大學生公共精神存在知行統(tǒng)一性、獨立人格、社會公德意識的缺乏,動機信念性與功利性取向并存,對公共事務參與的形式多樣但效能感偏低,社會公德意識主流較好但失范行為仍有發(fā)生的情形。網(wǎng)絡化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95后”大學生公共生活空間更大,他們擁有更多的公共生活選擇?;诖?,積極發(fā)展公民社會組織,拓展公共領域空間不失為一個重要渠道。一是,以校園社團活動的展開為主渠道,社團組織是大學生發(fā)出聲音、表達意見、展示才華的重要舞臺,在交流碰撞中能夠幫助他們形成寬容、協(xié)商等公共精神所要求的意識和能力;二是,拓展學生參與學校管理事務的空間,高校要清除學生參與校園管理事物的障礙,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價值,高校應積極開拓虛擬或現(xiàn)實途徑,把學生對學校規(guī)則的制訂、學校管理的參與常規(guī)化,不斷拓展校園公共空間。
教育歸根結底是自我的教育。人是環(huán)境和教育的產物不假,但人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非常重要,所以馬克思講“環(huán)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這句話閃爍著真理的灼灼之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都是外因,大學生自我的教育才是內因。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要努力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通過自我領悟、自我覺醒、自我反思的教育方式使他們主動探究公共精神的魅力之所在,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方式深化公共精神的價值內涵,以啟發(fā)式情境體驗式教育教學方法發(fā)揮他們的自我教育功能,自愛、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有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具備獨立思考的智慧和能力,主動抵制錯誤思潮的侵襲,如此,才能求真、向善、至美,達到心理和諧,在日?;墓采畹捏w驗和公共思想的碰撞和認同中,在公共責任的理性驅動下,大學生個人素質和修養(yǎng)的提升才成為可能。
[1] 楊伯俊.老子·莊子·列子[M].長沙:岳麓書社,1989:37.
[2] 張尚仁.《道德經(jīng)》“善治”的社會管理論[J].思想戰(zhàn)線,2012(2):31.
[3] 帕特南.使民主運轉起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 Terry Cooper.AnEthnicofCitizenshipforPublicAdministration[M].Prentice Hall,Englewood Cliffs Jersey,1991:135.
[5] 俞可平.治理與善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46.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中央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