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勁松
摘 要:基于“雙一流”大學建設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背景,剖析通識教育視域中大學美育的問題及本質內涵,提出大學美育應指向以美育人的審美價值與精神境界,要更加重視美育在人才培養(yǎng)和通識教育體系中的突出作用,構建閎約深美、創(chuàng)新協同的美育發(fā)展體系。
關鍵詞:大學美育;通識教育;審美價值;育人機制
在中國高等教育從超常規(guī)發(fā)展向內涵提升轉型的當下,在通識教育理念與體系逐步完善的過程中,有必要對美育進行深入剖析和反思,到底何為大學美育?大學美育何為?無論是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創(chuàng)新,還是“雙一流”大學建設視域下的人才培養(yǎng),都應當發(fā)掘美育內涵,探究美育本質,遵循美育規(guī)律,突破美育實踐中的共性瓶頸難題,將美育作為人才培養(yǎng)和通識教育體系中更加重要的方面,構建閎約深美、創(chuàng)新協同的美育發(fā)展體系。
大學美育應指向以美育人的審美價值與精神境界
歷史地看,西方古典哲學家強調美及美育對于生命個體的滋養(yǎng)、浸潤作用,突出美的超時空特征及藝術審美的教育、心靈凈化、精神享受等功能。例如:黑格爾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的論斷,他認為美是無限的,無限的美與理念通過感性交織聯系,在一個有限到無限的時空中呈現其“具體普遍性”,突出了美的無限超感性、超時間等特質與功能。18世紀90年代,德國美學家席勒曾寫給丹麥王子克里斯謙公爵27封信,整理為《美育書簡》出版,成為西方美育領域的經典論述。席勒認為,美的境界是“最崇高的人性的實現”,一個“審美的人”,由于超越了感性欲望和理性法則等方面的限制,便能通過與有限的感性物結合而提升為自由的人,從而進入無限的自由境界。在席勒看來,人只有在審美境界中,才能不斷完善自我人格,才能達成物質與精神、理性與感性、客觀與主觀等的統一。審美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追求人的本性完善,以及由美而生的理性的、精神的自由。
在中國,一百年前那個兵戈搶攘、風云動蕩的年代,蔡元培先生就極力主張“以美育代宗教”。1918年春,他專門書寫“閎約深美”贈與上海美術??茖W校校長劉海粟先生?!伴b約深美”這四個字,不僅成為上海美專的辦學理念與校訓,而且也成為此后一個世紀影響中國大學教育特別是美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事實上,中國的美育思想,以孔子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基礎,到近代“以美育代宗教”“閎約深美”等理念的發(fā)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育傳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系統地提出了“人生的藝術化”的美育思想。他認為,“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chuàng)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無創(chuàng)造、無欣賞的人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詞。”朱光潛先生把藝術和審美當作人生的“必需品”,把美育當作“人生的藝術化”的主要實現途徑,這既是他對現實人生及生命自由的體悟與關懷,也反映了他對生命個體藝術化人生的理想設計、期許和追求,對我國大學美育體系的建構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可是,在當下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觀體系中,美育的發(fā)展,正處于如下背景與問題之中。一是“雙一流”大學建設的宏大背景,使大學內外的目光,都容易聚焦和投射到那些戰(zhàn)略性的、有顯示度的“重大”議題,如學科、師資、創(chuàng)新平臺、高水平論文、科研與教學成果獎項、國際排名等指標。二是從大學教育改革和供給的視角看,幾乎每一所高校都將人才培養(yǎng)、立德樹人的重要性提高到了空前的地位,但體制機制上的創(chuàng)新、突破和成效,還有待進一步實踐和觀察。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寬口徑專業(yè)教育與通識教育的緊密結合,作為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其目的是為了擺脫專業(yè)教育的“狹窄”,進而轉向多學科、多視域、多層次,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核心能力素質提升的通識教育改革,而這些探索才剛剛起步。三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視域中,大學美育作為通識教育的重要方面,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前景與困境同在。
在上述背景下,大學美育何去何從?筆者以為,不僅應該從觀念認知上,回歸審美的核心與以美育人的本位,而且應該在大學通識教育體系中,讓美育教育占有更大的比重,給予其更多的重視。狹義地看,美育專指藝術教育或人文藝術素養(yǎng)教育,包括美感經驗、美學素養(yǎng)、審美體驗等。廣義地看,一切學科知識之中都涵蓋了美:哲學之美、科學之美、技術之美、人文之美、經典之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等。美學原理滲透于各個學科專業(yè)和教學領域。因而,某種程度上,高校所有的知識課程體系,都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認知與塑造能力,都能夠培育學生的審美理想、品格和素養(yǎng)。從這個角度理解,美育上升到了綜合素養(yǎng)與美學境界交融、整合層次,有利于強化美育介入日常生活、介入個體生命、介入詩性人生、介入精神價值。
為此,深化大學美育,理應指向以美育人的審美價值與精神境界。尤其應當注重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從中西優(yōu)秀文化傳統中發(fā)掘藝術審美價值的特殊性,拓展學生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二是面向人類文明積淀的共通性,使上述能力拓展為精神滋養(yǎng)、心靈浸潤、人格凈化的載體,進而提升為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與境界,最終為促進學生實現藝術化、審美化的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美育應成為大學通識教育更加重要的內涵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一直在探索作為專業(yè)教育補充的美育、素質教育、博雅教育或通識教育等的改革嘗試。從美育、素質教育、博雅教育到通識教育,不僅是簡單的稱謂以及公選課到核心通識課等課程體系的變化,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厚基礎、寬口徑、重素養(yǎng)”的育人理念逐漸被廣泛認知和踐行,在人才培養(yǎng)領域的推陳出新與不懈求索。
近幾年,通識教育的概念和模式,在許多高校得以推行實施。2015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共同發(fā)起創(chuàng)立了“大學通識教育聯盟”。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三屆大學通識教育聯盟年會達成了諸多共識,如認為建設“雙一流”大學應該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兩條腿”走路;通識教育不僅是大學教育自身發(fā)展階段的要求,更是民族文化發(fā)展的要求;通識教育沒有統一的模式和標準的范本,其核心是育人,應該服務于各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探索特色通識教育之路等。應該說,從整體上看,當前我國的大學通識教育在克服專業(yè)教育狹隘性、致力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普及和實施,取得了顯著進展。
但從局部或分支看,美育作為大學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內核之一,其受重視程度和發(fā)展狀況卻不容樂觀。一方面,在本科教育階段,無論專業(yè)課程還是通識教育課程,都是一個龐大的體系,都需要在有限的學時總數基礎上進行調整優(yōu)化?,F實中,通識教育容易受到專業(yè)教育的“擠壓”,通識課程數量的增加、質量的提升、高水平師資配備等,在各高校都存在諸多困境。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在進行通識教育改革和探索的過程中,比較突出和強調模塊化、體系化設計與分類。例如:上海交通大學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分為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數學或邏輯學四個模塊;復旦大學形成了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社會研究與當代中國、科學探索與技術創(chuàng)新、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生命關懷、藝術探索與審美體驗七大模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初步構建了經典研讀、人文素養(yǎng)、社會科學、科技文明四大模塊的核心通識課程體系。觀察我國高校的通識課程體系設計和實踐狀況,雖然模塊分類不盡相同,但大致都存在涵蓋面較廣與優(yōu)質課程深度開發(fā)不足的矛盾,特別是某些領域,如美育類課程,課程比較薄弱甚至嚴重缺失,亟待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切實的改進舉措。
在“雙一流”建設的“潮流”中,必須更加理性地意識到,美育作為大學通識教育的重要內涵,有助于大學生知識結構的優(yōu)化、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生修為的完善。美育的成效,一定程度是隱性的,其“潛伏期”較長,甚至不可測度、不可量化。但長期以來,在高校專業(yè)和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現實構建與調整中,美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不可替代性,往往容易被忽視,或被簡單地替代或刪減。這種現狀或傾向的存在,并未引起高校管理層的高度重視,或者已經部分意識到了,卻辦法不多、措施不力、改善不夠。
讓美育真正成為通識教育的重要內涵,意義十分重大。高校應該在探索如何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教育教學經驗與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有效地融合專業(yè)能力、通識基礎和人文藝術素養(yǎng)教育等方面的優(yōu)勢,將“閎約深美、創(chuàng)新協同”的美育理念貫穿到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構建“閎約深美、創(chuàng)新協同”的大學美育發(fā)展體系
在大學中,美的氣息無處不在,審美的意蘊像空氣一樣滋養(yǎng)校園時空。大學美育,不僅是在通識教育中設置一些人文、藝術、美學類課程,而且還應該注重在所有通識類甚至專業(yè)課程中,凝練審美的特征、賦予審美的質地,更要發(fā)揮校園博物館、藝術館、音樂廳、文化景觀等載體的美育職能。要充分認識到,美育在人才培養(yǎng)和人的智力開發(fā)中,有著專業(yè)教育和其他課程教育無法替代的作用。所謂科學源自想象、藝術喚起情感、審美涵養(yǎng)生命,美育之深、之博、之廣,是大學育人激蕩智慧、啟發(fā)心靈、闡發(fā)詩意的本質訴求,是培育一種使人“慢下來”的能力,以及求真、向善、向美的“氣質”與“眼光”。
構建適應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大學美育發(fā)展體系,首先應進一步樹立“閎約深美”的理念?!伴b約深美”,不僅意味著面對廣博知識的選擇、吸收與內化,而且還意味著在此過程中的審美追求、感悟、體驗與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探索,特別是從哲學與審美的視域與世界悟對,從生命成長、運動的狀態(tài)中探究美的價值、意義及精神境界。這些中國本土的美育文化精髓,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繼承和轉化。在高校課程體系中,要重視培育學生對科學之美、人文之美、實踐之美、創(chuàng)造之美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藝術的理解能力和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思辨力、鑒賞力、表現力和交流溝通能力,使審美教育更加具有適切性、通達性,成為一種育人自覺與常態(tài)。
構建適應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大學美育發(fā)展體系,還應著力構建“創(chuàng)新協同”的育人機制。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美育發(fā)展規(guī)劃,夯實美育作為大學育人內核之一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進一步明確通識教育總體構架下美育模塊的目標及實踐路徑,不斷豐富完善美育核心通識課程體系;三是加強校內外聯動,注重發(fā)揮校外文化藝術專家的作用,吸引其以駐校藝術家、講座教授等多種形式和途徑進校園,舉辦系列課程、報告,或舉辦展覽、展演活動等,形成濃郁的審美教育與藝術傳播氛圍;四是在學校層面建立美育發(fā)展協調聯動機制,打通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工作部門、文化場館和相關院系之間的隔閡,形成穩(wěn)定持續(xù)、靈活高效的美育工作模式和良好的支撐保障體系。
(作者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責任編輯: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