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侯 磊
我到山東東阿去參觀阿膠的生產(chǎn),在養(yǎng)殖場里手持一尺長的胡蘿卜喂那頭可愛的黑驢王子,我一邊逗它,一邊想起從前的事。小時候隨父親在郊區(qū)走夜路,四下里黑燈瞎火,我摸著前面一片熱乎乎軟乎乎的東西,好像是一面墻變軟了。我疑心自己學會了穿墻術(shù),待往旁邊一轉(zhuǎn),繞過去才看到,原來是頭大驢子的屁股!幸好,那驢子睡熟了,它沒尥蹶子踢我。
這便是最普通的驢子。當驢子和字號湊到一起時,便有了阿膠。
一
二
而想起那些過去的字號,多少有些心酸。想當年,北京城里東單、西四、鼓樓、前門、王府井、大柵欄,外加天橋、菜市口、花兒市,更有那一條條的舊貨街、皮貨街、繡花街、木器街、干鮮果子街、玉器街、燈籠街、圖書文化街……鱗次櫛比的老字號,排列出一部敢比《東京夢華錄》的北京版來。沿著街捋,挨著家逛,吃吧,買吧,玩吧,可著勁兒地造(浪費、花費)吧……一輩子也說不盡哪!
字號是有生命的,給它們命的是血汗,要它們命的是歷史。崇尚現(xiàn)代化生活的今天,老字號旋風般地退場。也就個別厭惡快餐并懷抱舊式光陰的人,才想著到“八大樓”“八大居”“八大堂”之類的飯館點哪個菜;還想著逢年過節(jié),給親戚提拉一稻香村的點心匣子。在穿衣方面,絕少有去瑞蚨祥、謙祥益買布現(xiàn)做,也不在家穿千層底布鞋,冬天也沒人穿毛窩(棉鞋)。不舒服了也去醫(yī)院,但是不去同仁堂找坐堂大夫;能用資生堂,就不用蛤蜊油雪花膏。洋字號代替了中華字號,洋貨代替了國貨,想起常四爺?shù)脑挘骸霸蹅円粋€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兒??!老劉,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煙,洋表,洋鞋大衫,洋布褲褂……”(見老舍話劇《茶館》第一幕)
我對老字號是留戀的,不論是逛老街還是看老照片,我喜歡看那些字號,看字號上的幌子和廣告語。
每種行業(yè)都有幌子,幌子也叫招幌。《清明上河圖》里就有幌子。民國時有個洋攝影家叫甘博,他拍了一通前門大街,照片里保留了許多老式幌子。最近見到街面上保存的老式幌子是在安陽老城區(qū),一家過去的藥鋪,現(xiàn)在已成民居?,F(xiàn)在幌子照舊,理發(fā)館是用圓筒的三色轉(zhuǎn)燈,東來順還是用火鍋,而茶葉鋪吳裕泰,立了個抹茶冰激凌道具當幌子。
每種行業(yè)都有過去的廣告語。那種用詞不上書本,只相當于民間俗語。典雅,內(nèi)斂,模擬對聯(lián)或四六句,它化自古人的思維方式?,F(xiàn)代人能模擬文言,但難模仿過去字號的習慣用語?!渡袝分噪y懂,也是用了上古時期的口語。
那些廣告語連帶字號名,都是用書法字體雕刻在磚石上的,也不乏民國書法家。舊京有位書法家叫張伯英,前門外的字號,大半出自他手。而天津有位書法家叫華世奎。他們大多是這樣寫的,比如一家藥鋪,在一間門面的上部有女兒墻,從右往左分別是:自辦各省,地道藥材,照□批發(fā);下一排,右起是泉香橋井,左起是春滿杏林;中間是字號:同□堂。
又有一家雜貨店,上下聯(lián)是:各種檳榔加工改造適口精良,奇品名煙批發(fā)各省與眾不同。橫批:檳榔□批發(fā)。
又一家叫福興居的飯館,來得干凈利落:福興居飯莊包辦南北酒席內(nèi)設(shè)旅館。那個飯字寫的是“飰”,用了個很少見的異體字。
如今不少廣告語連帶字號名都鏟掉或抹平了。當一個字號,手藝不是原來的,經(jīng)營不是原來的,氛圍更不是原來的,那也無從談承傳了。
我看阿膠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買賣,用巨大的金屬罐密封熬膠(過去也是用鍋熬制,用棍子慢慢攪拌),涼涼了切成“山楂片”來賣。沒法統(tǒng)計阿膠多送人還是自己用,反正放在錦盒里,拿得出手。
東阿能有個現(xiàn)代化的字號,一直興旺著,難得。
三
自家稱呼自家的字號,習慣叫“柜上”。我想起很多柜上的故事,也有些其他字號的故事。夏天我去過一趟福建,確切說是閩西,有個地方叫永定,土特產(chǎn)是土樓。從土樓群中鉆出來,我們來到一個小村,村里的文物叫虎豹別墅,是胡文虎、胡文豹家族的產(chǎn)業(yè)。
胡文虎這個人,是與陳嘉庚并稱的大慈善家,聽名字就很江湖氣。他出身江湖郎中家庭,文化不高,卻混跡江湖,仗義疏財。他有個殘疾兄弟叫胡文豹,兄弟感情頗深,他一直照顧兄弟,一向是虎豹并稱。他開創(chuàng)的品牌是萬金油、八卦丹等,在民國時暢銷一時。萬金油成了一個詞,現(xiàn)在還在使用。
同樣是醫(yī)藥,還有個相對小成本,但一時爆款的東西:北京長春堂的避瘟散。民國時日本的袪暑藥人丹一時流行。人丹的包裝上是個留著日本胡子的男人(有個詞叫人丹胡)。那正是人們在心理上抵制日貨,但表面上不得不用的階段。北京長春堂的老板孫崇善(人稱孫老道)抓住時機,頂著人丹發(fā)明了避瘟散,避瘟散的包裝是個打坐的年長道士。避瘟散本著能治虎列拉(霍亂),也本著民族情緒,在民國時非常暢銷。后來便完成使命,退出舞臺了。
四
老字號的制度與現(xiàn)在不一樣,它是伙東制和學徒制的混合體,浸透了中國家庭倫理?;飽|制是東家出錢,請一位山西人當掌柜的,也便是現(xiàn)在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和CEO。舊京時期,山西人善于經(jīng)營,多是請他們來做。這制度講的是規(guī)矩、人情和倫理。東家沒分家時,整個大家庭都靠這個買賣來吃飯,全家的錢便是柜上的錢。另一個制度是學徒制。學徒在字號里干活,用不著上學。多是十幾歲跟著做學徒三年,學手藝成后便出徒,但多數(shù)徒弟會留在柜上繼續(xù)當伙計,這樣二十年下來,即便是個伙計,也能在鄉(xiāng)下買房子置地了。
作為一家字號的伙計,在過去并不容易?;镉嬁隙〞樽痔柗找簧ㄒ膊粫蓜e的)。但學徒的時候,多是受難受氣的三年,多是伺候師傅一家,受盡委屈。老舍先生的《我這一輩子》,里面寫到當巡警的主人公是裱糊匠學徒出身,開頭幾章寫盡了學徒之苦?!澳芡^這么三年,頂倔強的人也得軟了,頂軟和的人也得硬了……一個學徒的脾氣不是天生帶來的,而是被板子打出來的?!钡鳛闁|家,徒弟太老實了意味著笨得要死,而如果太聰明了肯定會干活偷手,保不齊卷鋪蓋跳槽。唉,東家也沒有余糧啊。
⊙ 何大草· 手持利斧的齊白石
我的祖父念了幾年私塾,念至十二歲起,在前門外的鼎仁當鋪(這個字號名得家里的說法,并未考證)學徒三年,學成了便回來干自家的買賣,跟著曾祖學習照相。問家里人,為什么去當鋪?答曰:當鋪吃得好,不挨打,條件在各種鋪子中算好的。
我們侯家經(jīng)營過三個字號:德容、愛翠樓、松竹林,一個是照相館,另兩個是酒樓;另外在一些別的字號里有點股份??刹坏揭荒昀?,伯祖父和曾祖父先后殯天,家里沒多久就賣了三進的小院,從南鑼鼓巷的黑芝麻胡同,搬到我現(xiàn)在居住的北新橋,這是一九五一年四月的事了。原因是欠的債還不上,家里沒人挑大梁。待我出生時,家已窮得窗紙都糊不起了。這仨字號干了起碼有四十年,公私合營也有六十年了。我總是在想象祖父、曾祖父、叔伯祖父們?nèi)绾涡量嗟毓苁拢麄兩仙舷孪碌孛β抵?。我不忘家中的字號,它們養(yǎng)育了祖先也養(yǎng)育了我,否則我不會被生到這個世界上。
五
過去北京人的生活,是與字號綁定在一起的。北京人習慣請客或收徒弟,去鴻賓樓;做買賣開張去東興樓;考試中了去泰豐樓(在南方可去狀元樓);而有好事了,去致美齋;純屬聚會雅集,來同春園或同和居……去哪個飯館,請誰,吃什么,與人的生活綁在一起?!邦^頂馬聚源(帽子),腳踩內(nèi)聯(lián)升(鞋),身穿八大祥(八家大綢緞莊,都是山東孟氏家族經(jīng)營),腰纏四大恒(指四家銀號的銀票)”。過去的生活,不能不用老字號,而現(xiàn)在模式都變了,老字號用不用,都不吃勁了。
當然,老字號不用了,會換作新一輪的洋字號。護膚品是蘭蔻和雅詩蘭黛,家居是宜家,吃飯是肯德基與金拱門,穿運動鞋要耐克或彪馬,襯衫要托米和阿瑪尼,而太陽鏡都要雷朋。西洋字號不題匾額也不寫對聯(lián),生生地少了文人的財路。為了這些西洋老字號,中國人活得多累啊!千辛萬苦攢足幾年的錢,千方百計找出國的機會,再從國外背回來。那所謂的奢侈品,就為了個牌子。
原先,我們的老字號消費的群體很穩(wěn)定,穩(wěn)定到能不用現(xiàn)金,多是在年中、年關(guān)時才結(jié)賬,體現(xiàn)的叫品牌忠誠度。熟識的買賣人,談事多是君子協(xié)定,不必簽合同,完全靠口頭。一說就這么定了,就這么執(zhí)行,現(xiàn)代社會不一樣。過去是人情社會,是一個道德社會,現(xiàn)代是契約社會。契約可以撕毀,但道德與人情不能違背,就像中國的禮教。
其實,老字號最終面對的,是社會和消費者的變化。以前阿膠是有錢人用的,比如生孩子的婦人為了補營養(yǎng)才用,而現(xiàn)在普通人也用得起。過去人活得好好不會送人參,都是人落了炕快不行了,送上人參熬湯,再硬撐一段。不像現(xiàn)在有了西洋參,沒事嘴里含著。就這一點,我相信中國字號也能到國外大賣,要看我們怎樣經(jīng)營。比如馬應龍是研制藥膏的,研發(fā)的眼藥和痔瘡藥都極為好用,被美國人捧為靈丹妙藥。我希望阿膠同樣廣泛地走出國門,賣給勞苦大眾,賣給原本不信中醫(yī)的人,讓好東西恩濟所有的地球人。
愿所有的字號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