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于共同犯罪中止形態(tài),我國刑法并沒有做出具體的規(guī)定,由此導致了理論與實務界對其認定方面的較大爭議。共同犯罪的中止形態(tài)是共同犯罪和犯罪中止形態(tài)的交匯理論,相對于單獨犯罪來說其有獨特的地方,在認定上相比一般案件更有其復雜性。因此,本篇論文緊緊圍繞共同犯罪中止形態(tài)有關的問題,司法認定及其缺陷,立法完善等方面展開。
【關鍵詞】共同犯罪;中止形態(tài);缺陷;立法建議
一、共同犯罪中止形態(tài)之基本問題
(一)共同犯罪與中止形態(tài)
1.共同犯罪。犯罪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具有法益侵犯性的社會危害行為,以犯罪主體的數(shù)量為劃分標準,犯罪活動分為單獨犯罪和共同犯罪。前者是指一個人獨立實施的犯罪活動:后者是指兩個人或者兩個人以上去共同故意的實施犯罪。這一點也在我國刑法典25條中得以具體體現(xiàn),理論上一般認為,共同犯罪的成立,須同時具備以下要件:①主體為二人以上。這里所指的是兩個以上的自然人、自然人和單位、或者是單位與單位中。②必須出于共同故意。就常見的一般情況主體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一起去實施犯罪,若是一個人去實施的犯罪,就不成立共同犯罪。③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即兩個人要均到刑事責任年齡且有刑事責任能力。如二人中有一人未到刑事責任年齡或者是無刑事責任能力時,則他們的行為就不屬于共同犯罪。
2.犯罪中止形態(tài)。在我們國家,一般將其列為兩種,第一種是自己主動的停止犯罪,第二種是自己主動有效的使犯罪結(jié)果沒有出現(xiàn)。
犯罪人對于犯罪行為的停止和放棄。關于犯罪行為的停止,成立需要三個條件:①時空性,犯罪停止的形成是在犯罪著手之后到犯罪既遂之間,達到犯罪既遂的不能認為是犯罪中止狀態(tài)。②自動性,行為的中止必須是行為人自己主動放棄,而不是客觀形式的脅迫,即能達目的而不欲。同時應注意,在犯罪人誤認為犯罪行為已經(jīng)達到目的已經(jīng)既遂的情況下,反生認識錯誤進而終止犯罪行為的,不是中止。③徹底性,要求行為人要完全放棄之前的犯罪行為。他在客觀和主觀上都不再繼續(xù)進行此項犯罪。
(二)共同犯罪中止形態(tài)的成立要件
1.共同犯罪中止的時空性和自動性。
共同犯罪中止與一般犯罪中止在時空性上相同要求在著手以后既遂以前。這也是共同犯罪中止性的最重要的一點,而且這一點與個人犯罪中止并無二致。
共同犯罪中止的自動性,指的是犯罪人除了要消除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的危害結(jié)果,還需要有效的阻止其他的共犯人產(chǎn)生危害后果,使犯罪結(jié)果沒有發(fā)生。
2.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
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是指行為人有效果的阻止了犯罪后果的出現(xiàn),使犯罪未達到既遂,而且也需要其中止行為和犯罪結(jié)果之間是不會有因果關系的。若是行為人積極地希望阻止犯罪結(jié)果的出現(xiàn),但是危害后果還是出現(xiàn)了,或是這個犯罪結(jié)果未出現(xiàn)不是因為其原因,這兩個方面都不可以認為行為人是犯罪中止,應該認為其是既遂或是未遂。但是也不能否認行為人所做出的積極地努力,因此在量刑上應該做從寬情節(jié)的考慮。
二、共同犯罪中止之法律中的完善
(一)共同犯罪中止成立標準的完善
1.共同犯罪中止具有有效性,這也是其形成的客觀要件
共同犯罪人首先是真正的放棄了本身的犯罪行為,并且主動的制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繼續(xù)進行犯罪的行為,或是自動有效的行為使犯罪后果沒有出現(xiàn)。有效性的認定要從主觀和客觀這兩個地方來全方位來理解。在共同犯罪中,行為人為其他犯罪人提供了客觀上和主觀上兩個條件。行為人要想構(gòu)成共同犯罪中止,要在主觀和客觀上都有阻止的意識。具體來說,在客觀上,必須要主動地停止犯罪,采用有效果的措施,制止其他犯罪人利用條件繼續(xù)去實施犯罪行為,或是成功制止了犯罪結(jié)果的出現(xiàn)。在主觀方面,不僅要有不繼續(xù)去實行的意思,與其他共同犯罪人不再聯(lián)系,使其他共同犯罪人明確的失去了與該行為人的配合。有這兩個方面后,盡管其他的共同犯罪人是既遂,該行為人也是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
2.共同犯罪中止具有自動性,這是共同犯罪中止的主觀前提
第一,行為人認為當時可以完成犯罪或可以繼續(xù)實施犯罪,可是其沒有繼續(xù)進行犯罪使犯罪沒有既遂,這個條件也是自動性的前提條件。第二,行為人由于本身的想法而停止的犯罪,這種情況是自動性形成的重要條件。
3.共同犯罪中止的時間性
在刑法中,共同犯罪的中止一定會要求中止的時間性,它就是要求中止行為出現(xiàn)在“犯罪過程中”,這是中止認定中違法性減少、有責性減少的必然要求。
要從立法這一角度來看,分清楚共同犯罪與一般犯罪的犯罪中止這兩者的不同,把共同犯罪的中止定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的問題上也要采納“共犯脫離”這一理論,就是說在共同犯罪的部分犯罪人應該按照具體的情況進行處罰。
(二)立法完善的具體建議
我們要充分的認識到對于共同犯罪中止問題立法完善的必要性,基于以上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議。
1.將單獨犯罪、共同犯罪進行分開規(guī)定。由于單獨犯罪的單一性,其無法包含共同犯罪的一些比較復雜的情形,如果按照刑法中關于單獨犯罪的一些規(guī)定來處罰共同犯罪的情形,必然會導致行為人在法益上的侵害。所以,刑法中將二者單獨規(guī)定是非常有必要和價值的。
2.同法機關及時制定專門的司法解釋。由于犯罪中止不斷出現(xiàn)的新種類和內(nèi)容與法律本身所固有的滯后性存在一定的沖突,司法集合和立法機關應該及時的制定相應的司法解釋,這樣才能更好指導司法實踐。做到有法可依,充分的發(fā)揮出刑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