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勁芳
【摘要】 在現(xiàn)今的教育環(huán)境中,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方式有著不容忽視的優(yōu)勢。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獨立思考、操作條件,注重學生的心理與身體發(fā)展特點,讓學生的個性得到解放、張揚,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自由,通過發(fā)揮個性教學的魅力,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 開放 教學 學生 個性 自由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2-047-01
0
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我們的美術教學還是在重復著那曲滿堂灌的老歌。老師的教學內(nèi)容懸空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之上,教學方法簡單、粗暴,教學觀念陳舊,忽視學生的心理與身體發(fā)展特點,學生的個性得不到解放、張揚,學生的心靈得不到自由,完全禁錮在教師的教學中。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我們的教學要以“人”為本。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里,想學生之所想,教學生之所需;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自由,讓個性得到解放,畫心中之畫,表心中之情。下面我結合新課程標準理念談談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巧置情景,調(diào)動學生的感知欲
要讓學生喜歡美術,就必須要讓學生從心里對美術產(chǎn)生一種需要。所謂需要,就是一種機體自身或外部生活條件的要求在大腦中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重要動力。心理學、教育學認為:一切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都不能離開環(huán)境,兒童自出生后就會在社會生活、周圍環(huán)境及家庭中生活成長。由此可知,要了解學生的需要,要讓學生產(chǎn)生美術學習的需要,就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及生活。對于學生來講,他們的知識與技能是由經(jīng)驗中來的,特別繪畫活動更離不開兒童的直接經(jīng)驗,他們的繪畫內(nèi)容來源于自然,貼近于他們的真實生活。了解這一點,就了解了學生的心理需求。
二、體驗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
對于學生來講,他們所描繪的每一個點、每一條線都是一種內(nèi)心世界的反映,是一種情感的外在體現(xiàn)。作為美術教師應該認真地看待,悉心體驗,不可小視。在我們的美術教學中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在教師剛布置完作業(yè)一會兒就舉起自己的作業(yè)本讓老師看,“老師,你看我畫得怎么樣?”乍一看,他只是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了一些你不知名的點與線罷了。對于這種現(xiàn)象也許你會很氣憤,但如果教師了解學生的話,你就會知道這不是小孩的一時沖動,也不是他的故意作秀,他卻恰恰給你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這位學生開始喜歡上了美術,他只是在試探老師對于他們的態(tài)度,需要的是得到老師的表揚。這些看似亂七八糟的點與線,也許你一時看不懂,但學生自己很明白,做老師的不應該冒然打斷或批評,而應該站到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事理,切不可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理?,F(xiàn)代心理學表明:小學生的情感的實踐性和堅持性較差,依賴于成人的監(jiān)督,因此,對于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美術的喜愛之情和表現(xiàn)欲,教師千萬不要粗魯?shù)卮驍?,應給予正確引導、由衷的表揚。
三、積極引導,滿足學生的成功欲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滿足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讓他們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許多兒童常常會在各場合自發(fā)地旁若無人地作畫,并會長時間陶醉于這種樂趣之中。如《有趣的拓印》,在活動之初,我首先問學生:“你們看過魔術嗎?喜歡看嗎?”為引起學生興趣,再進一步告訴學生:“今天老師要變魔術”,有效的把學生注意力引到教師設置的活動中,通過變魔術,把學生最初的感興趣提升為“探索秘密的興趣”,為后面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打下基礎。接著我拿起手中的白紙,展示兩面都是空的:“現(xiàn)在老師要把一片樹葉變到紙上去,你想讓它變什么顏色?”學生的回答有變綠、變紅、變黃……,接著順應學生選擇的綠色,并悄悄的拿出另一片樹葉放在紙下,用蠟筆拓??; “瞧,一片新的綠葉變出來了”,“真漂亮,我也想變”。有學生情不自禁想用蠟筆在紙上畫出來?!按蠹蚁胫涝鯓幼儐??”我馬上移開紙,呈現(xiàn)紙下的樹葉,學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用樹葉印出來的,我也會印”,“我想印”,在我的鼓勵下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運用自主探究拓印的方法。接著引出生活中還有許多物品;如硬幣、樹皮、玻璃、花邊等材料,它們都可以拓印出美麗的紋理來,在分給小組各種材料拓印時,可用摸來體驗紋理,找出能拓印的物品,最后讓學生選擇想拓印的物品,自己探究拓印。這樣一來學生帶著興趣發(fā)現(xiàn)了秘密——拓印,知道在活動中不斷體驗拓印帶來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以學生為主體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中心,我們應該承認兒童自身存在的自主發(fā)展能力,大多數(shù)學生因個性等條件的差異會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獨立思考、操作條件,正確引導、啟發(fā)他們的想象力,鼓勵他們敢于去思考,敢于去實踐,敢于去創(chuàng)造。實踐證明,只有我們放開手腳,大膽地讓學生用畫筆表現(xiàn)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去表現(xiàn)他們的愛好,表現(xiàn)他們的追求,并給予恰當?shù)妮o導,會讓他們有一種成功感、滿足感?,F(xiàn)代教育心理學認為:怎樣使學生越來越熱情,越來越喜歡每門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千萬不要忽視他們心理需要,要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這實則滿足了學生心理上的成功需要,這種成功會促使他們會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總之,我們的美術教學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正確引導,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自由,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淋漓盡致的張揚,事事處于一種“隨心所欲”的自由狀態(tài),讓美術成為他們抒發(fā)情感、表現(xiàn)個性的載體,相信他們對美術學習的熱情會越來越高。
[ 參 考 文 獻 ]
[1]《教育學教程》,汕頭大學出版社.
[2]《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美術課程標準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