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月
摘 要: 戰(zhàn)國時荀子創(chuàng)立“明道、征圣、宗經(jīng)”的文學觀;西漢時期的揚雄,從儒家觀點出發(fā),明確地把“明道、征圣、宗經(jīng)”的思想作為文學主張加以闡述;南朝梁時劉勰又演變?yōu)椤拔脑诘馈?,“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論文必征于圣,征圣比宗于?jīng)”的觀點。本文就這一文學觀的內(nèi)涵及應用試論劉勰是如何繼承和發(fā)展荀子、揚雄觀點的。
關鍵詞:明道 征圣 宗經(jīng) 荀子 揚雄 劉勰
荀況,字卿,又名孫卿,是戰(zhàn)國末期杰出的儒學大師、傳經(jīng)大師。他提出“文以明道”、“征圣”、“宗經(jīng)”的文學觀,成為后來儒家傳統(tǒng)的文學觀,通過以揚雄、劉勰為代表的文人繼承和發(fā)展,成為封建社會對《詩經(jīng)》以及其他儒家經(jīng)典的研究指導。
一、明道
荀子提出“文以明道”,“道”的內(nèi)涵包含了從“天道” 到 “人道”,即從自然之道到有規(guī)律可循的禮儀之道;揚雄在其基礎上更加明確了“道”的文學觀傾向,其“道”的內(nèi)涵就相對縮小了范圍,但同時也更為重視“道”的指導作用;劉勰更是直接提出“文原于道”,并與其他觀點形成完善的文學理論體系。
(一)荀子“文以明道”的提出
劉延福在《荀子“道”論及其“明道”的文藝觀》①一文中有統(tǒng)計,《荀子》一書“道”字頻出,達到386次,可見荀子是極其推崇“道”的。荀子所認為的“道”的內(nèi)涵主要有天道,即自然之道和人道,即禮儀之道。
《天論》的開篇就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雹?06荀子認為,天有天道,天道是不為圣人或小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順應天道才會的“吉”,違反天道則會“兇”,又說“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shù)矣,君子有常體矣”②306,天、地、君子都是分開的,各行其是,人也有人道,天道的運行不受制于人,人道的施行也不關及于天,天道完全是一種自然之道。荀子認為“道”,有自然之道在其中,但是對于自然之道是否可遵循未明顯提及,且將自然之道與人道分離開。
荀子更為強調(diào)的是人道的內(nèi)涵,他說:“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以道也?!雹?22也就是說“道”是人為君子、人向善的方法途徑,是形成理想人格的指導方法。荀子還說:“道者,古今之正權也,離道而內(nèi)自擇,則不知禍福之所托?!雹?22進一步說明了道是古往今來人正確行為的衡量標準,是人們的行動指南,符合道的行為可以造福自己造福社會,偏離道則“不知禍?!薄\髯舆€進一步明確了人道的內(nèi)涵,即“禮”,“繩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規(guī)矩者,方圓之至;禮者,人道之極也?!雹?56運用這一系列排比,強調(diào)了“禮”的重要性,是人道的極致?!岸Y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②358在強調(diào)了“禮”的重要性基礎上,還論述應怎樣做到極致“禮”,從而達到人道的完備。
除了對道進行哲學層面的剖析,荀子還將道與文學理論進行關聯(lián),而先秦時期文學理論只有零星雛形,未成完整嚴密的體系,荀子可看作是那時文學理論的先聲之一?!氨嬲f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經(jīng)理也。心合于道,說合于心,辭合于說,正名而期,質(zhì)請而喻。辨異而不過,推類而不悖聽則合文,辨則盡故。以正道而辨奸,猶引繩以持曲直; 是故邪說不能亂,百家無所竄。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 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說行則天下正,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是圣人之辨說也”②422說明了“道”也是“言辭辯說”應遵循的標準,也就是“文”的標準,在荀子的年代,“文”代表的是如今廣義的概念,不僅指圣人所為經(jīng)典,還包括各式各類的文章,它們統(tǒng)稱為“文”,這里可以看作是文學創(chuàng)作甚至文學批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的一種雛形。道的具體內(nèi)涵在荀子看來就是自然法度在社會政治領域的典范表現(xiàn)?!拔囊悦鞯馈钡闹鲝垼褪且ㄟ^“文”來宣揚這種典范。符合這種典范的行為與文章即是優(yōu)秀的,值得提倡的。
(二)揚雄的“玄道”
揚雄的“明道、征圣、宗經(jīng)”論主要見于《太玄》和《法言》,《漢書·揚雄傳》說他“以為經(jīng)莫大于《易》,故作《太玄》; 傳莫大于《論語》,作《法言》”③,揚雄所論“道”之內(nèi)涵,發(fā)展了荀子的觀點,認為道不僅是人道,更具體為圣人之道,而客觀來說,道又是萬事萬物遵循的規(guī)律。
揚雄也認為道有天道之內(nèi)涵,但他認為天道即圣人之道,而圣人之道即是儒學,他發(fā)問:“天之道不在仲尼乎? 仲尼駕說者也,不在茲儒乎?”④6又說道是無所不通的,將圣人之道具體在孔子、堯、舜、文王這樣的賢明的君主身上,“或問: 道? 曰: 道也者,通也,無不通也。或曰: 可以適它與? 曰: 適堯、舜、文王者為正道,非堯、舜、文王者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雹?09在此基礎上,楊雄提出“道”的評判標準?!按笕酥畬W也,為道; 小人之學也,為利。”“舍《五經(jīng)》而濟夫道者,末矣?!雹?1尊圣人之學就是為道,不學五經(jīng)還稱得道的,也是道之最末端。也就是以五經(jīng)為代表的儒學是揚雄認為的道的內(nèi)容。
除此之外,揚雄還論述了道的重要性,它是人、事、物運行應遵循的法則?!盎騿枺?道? 曰: 道若涂若川,車航混混,不舍晝夜?!钡朗切旭倳r應遵循的路線,也即萬事萬物應遵循的法則?!暗馈⒌?、仁、義、禮,譬諸身乎? 夫道以導之,德以得之,仁以人之,義以宜之,禮以體之,天也?!钡朗怯脕硪龑?、事、物的?!盎騿枺?道有因無因乎? 曰: 可則因,否則革?!?“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雹?09-136承認道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并且這種法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繼承也有變革?!肮史虻婪翘烊唬瑧獣r而造者,損益可知也?!雹?44進一步說明道是順時而造,因此不是神秘莫測的,它的損益也能被人所探求。
由此可見,揚雄所認為的“道”源于荀子,而又變于荀子。他將“道”的內(nèi)涵縮小而具體化,即圣人之道、儒家經(jīng)典。并且這個“道”不是如荀子所認為,孤立在人、事、物以外,而是有規(guī)律可循,可以被人類掌握,從而指導人類實踐,是一種法則。具體到文學理論層面,則是“夫作者,貴其有循而體自然也”,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要遵循和體現(xiàn)這種道,這與文學作品表現(xiàn)得充實、渾厚息息相關。汪文學、劉蘇曉的《揚雄文學“明道”論之內(nèi)涵及其對劉勰的影響》⑤中明確提出“劉勰論文重“原道”,其“道”既是天地之道或自然之道,亦是儒家之道,三者異名而同義,并無根本之沖突,其理論淵源正是揚雄的“明道”論。”
(三)劉勰對“明道”的繼承與發(fā)展
1.劉勰的“文原于道”
劉勰在前兩位的基礎之上提出原道第一,用完整一篇的筆墨來論述文之來源。
劉勰的“文原于道”中的道側重強調(diào)的是自然之道、天地之道,甚至可以直接被視為自然?!拔闹疄榈乱泊笠樱c天地并生者,何哉?……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⑥2文章的功教、價值是很重要的,它與天地是并生的,天地萬物產(chǎn)生的時候,就已產(chǎn)生了文,文是自然萬物的描繪,是自然本身形成的,不是外界所加的雕飾?!叭宋闹?,肇自太極”⑥11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文章的開端,起源于道,太極這里指的是道,而道的內(nèi)涵則是自然。“爰自風姓,暨于孔氏,玄圣創(chuàng)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⑥24則認為從伏羲到孔子,都是遵循自然之道為文的。同時高度贊揚這種自然之道,“贊曰:道心惟微,神理設教。光采玄圣,炳耀仁孝。龍圖獻體,龜書呈貌。天文斯觀,民胥以效。”⑥30深切揭示了自然之道雖然神秘,卻也不是精深不可循的,人類要挖掘這種自然之道,并遵循它,為文才可精彩。
2.劉勰對“明道”的繼承
一是“道”的思想來源。荀子是最早提出“明道”、“征圣”、“宗經(jīng)”觀點的。他認為“道”是一切思想言行、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批評的標準,這在前文已提及。荀子眼中的“道”較之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道”,范圍要更加寬泛,是宇宙萬物的自然規(guī)律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典范表現(xiàn),不僅是仁義法度,還是帶有自身規(guī)律的規(guī)范人們言行思想的典范。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的“文原于道”也是來源于這種思想。《原道》說:“傍及萬品,動植皆文;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夫豈外飾,蓋自然耳?!雹?文原于道,也就是文原于自然,天地萬物有道,人模仿天地萬物,得到其中的“道”,掌握了天地萬物的規(guī)律,就可以為文。這里,道指的就是存在在自然中的內(nèi)在規(guī)律。
而揚雄受西漢大一統(tǒng)時代下“獨尊儒術”思想的影響,他的“明道”思想多源于荀子思想中的政教部分,受自然論影響較小。因而劉勰“明道”思想與荀子應屬一脈,而與揚雄相去略遠。
劉勰另一個對荀子、揚雄的繼承便是“明道”的歸宿。三人提出“明道”觀點都是為“征圣”、“宗經(jīng)”做準備。圣人之所以為圣人、經(jīng)典之所以為經(jīng)典,是因為圣人能認識到萬事萬物的內(nèi)在規(guī)律,他們能掌握“道”的奧秘,因而圣人的行為、思想就成為楷模,人們向圣人學習并不斷積累就能完善自己、造福社會;經(jīng)典又是記錄圣人言行思想的著作,更成為人們學習的典范、規(guī)范自己的標準。雖然劉勰認為文原于自然,自然是不斷變化的,然而圣人、經(jīng)典又掌握了“道”,遵循了自然、社會之道,掌握了其中的不變之法,“妙極生知,睿哲惟宰。精理為文,秀氣成采。鑒懸日月,辭富山海。百齡影徂,千載心在?!雹?3這就是“征圣”之后所達到的效果。揚雄更是明確提出了“道”是只有圣人才能掌握的。因而在劉勰的觀點中,“故《春秋》一字以褒貶,《喪服》舉輕以包重,此簡言以達旨也。《邠詩》聯(lián)章以積句,《儒行》縟說以繁辭,此博文以該情也。書契決斷以象夬,文章昭晰以象離,此明理以立體也。四象精義以曲隱,五例微辭以婉晦,此隱義以藏用也。故知繁略殊形,隱顯異術,抑引隨時,變通適會,征之周孔,則文有師矣。是以論文必征于圣,窺圣必宗于經(jīng)?!雹?0經(jīng)也有如此多絕妙之處,在文章創(chuàng)作上有無數(shù)值得借鑒的地方。所以“明道”以后要“征圣”、“宗經(jīng)”。
3.劉勰對“明道”的發(fā)展
荀子“文以明道”的“道”雖然吸收了儒家、道家、法家思想,但還是強調(diào)儒家政教的禮義法度,強調(diào)“道”的社會教化作用,通過禮義法度規(guī)范人們思想行為,為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而服務。這與戰(zhàn)國末期禮樂崩壞、國家四分五裂的社會現(xiàn)實有關。而揚雄的“道”是站在儒家經(jīng)學的角度,是其對“道”賦予的時代意義,也是為其征圣做的鋪墊,但已經(jīng)明顯有了文學觀的思想雛形在其中。進一步明確其為文學主張的是揚雄,其創(chuàng)作實踐也是遵循著自己的文學理論進行創(chuàng)作。無論是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或是文學創(chuàng)作,都可以看出從揚雄的時代起,已經(jīng)慢慢開始進入文學自覺的時代。
劉勰的“文原于道”主要是站在文論角度,針對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批評所提出的純文學思想。其理論淵源是荀子“文以明道”,過渡是揚雄“明道”的文學觀。“文原于道”的“道”側重強調(diào)的是自然之道,也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是自然中萬事萬物的規(guī)律,或者可以說指的就是自然。這里的“道”實際上超越了“征圣”、“宗經(jīng)”的范圍,更帶有崇尚性靈的意味。它強調(diào)的是文章來源于大自然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等等,也就是文章來源于自然。那么,人為文章也應該是自然而然的。這一觀點成為重自然、重自我、重抒情文學觀的思想基礎。在劉勰的文論中進一步發(fā)展為,以人體各個組成部分來比擬文藝特征,如“氣”、“風骨”、“體”、“神”等等。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到劉勰時,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思想已經(jīng)有了雛形。
二、征圣
明確了三家對“道”的認識與理解,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征圣”的觀點。
(一)荀子的“征圣”觀
這里仍然是荀子首次提出“征圣”觀點,在文以明道的基礎之上,荀子又提出“征圣”的觀點。他說:“圣人備道,全美者也,是縣天下之權稱也?!雹?25圣人是具有完備的禮義法度,是十全十美的,是衡量人們行為、思想的一桿秤,所以人們的言談舉止應以圣人為楷模,以圣人為標準,“故凡言議期命,是非以圣王為師”②342言談舉止,都要學習圣人、賢明的君王。
怎樣“征圣”以達到與圣人一樣具有全面的知識、純粹的品德、完美的志向、崇高的德行,達到圣人之道,荀子認為需要通過學習積累?!胺灿碇詾橛碚撸云錇槿柿x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zhì),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而其可以為禹明矣?!雹?43禹之所以為圣人,是因為他“仁義法正”,而“仁義法正”不是不可知的,當人們通過積累學習通曉了圣人的“仁義法正之質(zhì)”便也可能成為禹這樣的圣人,具備這樣的品德素養(yǎng)。
還論述怎樣的人才能為圣人,具備所有高的道德標準的人才能成為圣人,“故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旦暮積謂之歲,至高謂之天,至下謂之地,宇中六指謂之極,涂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為之而后成,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積也。人積耨耕而為農(nóng)夫,積斲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②144尤其強調(diào)了積累禮義對為君子、圣人的重要性。但是“縱性情,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放縱本性,不通過后天努力向圣人學習,也就成不了才。
(二)揚雄的“征圣”觀
首先,揚雄論述了“圣人之言”的重要性,“大哉! 圣人言之至也。開之,廓然見四海; 閉之,閛然不睹墻之里。圣人之言似水火?;騿枺?水火。曰: 水,測之而益深,窮之而益遠; 火,用之而彌明,宿之而彌壯?!雹?15從圣人之言的廣和深這兩個角度進一步強調(diào)圣人之言的重要性?!笆ト酥o渾渾若川,順則便,逆則否者,其惟川乎? ”④163說“圣人之言”如川而又不止像川,也是說明“圣人之言”的博大精深和重要性。普通人是不可能窮盡圣人的語言和文字的,這便是圣人之所以為圣人之處。
從“圣人之言”到“圣人”,揚雄認為這樣的人才能成為圣人。“天地簡易,而圣人法之。”④262天地雖然不復雜,但是也只有圣人才能得天地之道,也即得天地之道的人能為圣人?!盎騿枺?圣人占天乎? 曰: 占天地。若此,則史也何異? 曰: 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雹?64同樣是論述了得天地之道的人能為圣人。“觀乎賢人,則見眾人; 觀乎圣人,則見賢人; 觀乎天地,則見圣人。”④104將人分為眾人、賢人、圣人三類,而圣人是可以觀乎天地的這類人?!笆ト酥模斓匾?; 次,山陵川泉也; 次,鳥獸草木也?!雹?82了解天地的人可為圣人之材?!盎蛟唬?圣人之道若天,天則有常矣。奚圣人之多變也? 曰: ……圣人之書、言、行,天也,天其少變乎?”④509圣人之道要是像天一樣,則天就有規(guī)律可循,而圣人之道與天道一樣,都是變幻莫測的。除了掌握天地之道以外,擁有至高無上的智慧也是成為圣人的條件之一:“天下有三門: 由于情欲,入自獸門。由于禮義,入自人門。由于獨智,入自圣門?!雹?04這里與荀子觀點稍有不同,荀子認為積累良好的禮義就能為圣人,而揚雄認為僅僅這樣還不夠,還要有“獨智”。
在征圣方面,揚雄推崇孔子,將孔子賦予得天地之道和智慧的圣人形象,因此,他說: “圣人聰明淵懿,繼天測靈,冠乎群倫。”④566圣人之所以能夠的天之道,成為超群的人,就在于他擁有“獨智”。所以,他的“征圣”觀,富有明顯的理性主義精神。
(三)劉勰對“征圣”的繼承與發(fā)展
劉勰先闡釋什么樣的人是圣人,“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則圣人之情,見乎文辭矣?!雹?3即能夠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為圣,圣人的情感思想,也能從其文辭中窺見。接著說到孔子所認為的有才德的人應具備的修養(yǎng):“泛論君子,則云‘情欲信,辭欲巧:此修身貴文之征也?!雹?7即情感要真摯,言辭要精巧。再舉例說明優(yōu)秀的文章應具有的特點,并總結征周公、孔子等圣人,為文就找到了老師:“故知繁略殊形,隱顯異術,抑引隨時,變通適會,征之周孔,則文有師矣。”⑥45這體現(xiàn)了劉勰對征圣作用的認識。又通過例證說明征圣的必要性:“是以子政論文必征于圣”?!绑w要與微辭偕通,正言共精義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見也……然則圣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天道難聞,猶或鉆仰;文章可見,胡寧勿思?若征圣立言,則文其庶矣?!雹?8圣人的文章是優(yōu)秀文章的標準,想要鉆研難以把握的天道,研讀圣人的文章即可,如果能根據(jù)圣人的著作來進行寫作,那做的文章就接近于成功了。
從以上可以看出劉勰強調(diào)“征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從為文的角度,已完全拋棄了荀子、揚雄所認為的“征圣”具有的教化作用。因為是從如何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角度入手,在論述“征圣”必要性的同時,劉勰將儒家經(jīng)典與其“征圣”觀緊密結合,常將這些經(jīng)典作為“征圣”必要的例證。
除此之外,劉勰、揚雄把“征圣”的對象重點放在孔子身上,荀子在“征圣”時常以圣明的君主為例,而揚雄、劉勰雖有提及周文王,其重點還是在孔子身上。揚雄認為孔子是真理、智慧的掌握者和傳承者,因而要征圣,他說:“仲尼,圣人也”、“仲尼之道,猶四瀆也,經(jīng)營中國,終入大海。”;劉勰更是深得孔子精神,他在《序志》篇就提到撰寫《文心雕龍》的動機就是夢到孔子“隨仲尼而南行”,“搦筆和墨,乃始論文”。
三、宗經(jīng)
“宗經(jīng)”可以說是與“征圣”緊密聯(lián)系的,因為經(jīng)典即為圣人所作,“宗經(jīng)”便是“征圣”的必然結果。
(一)荀子之“宗經(jīng)”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詩》、《書》、《禮》、《樂》之道歸是矣?!雹?33“宗經(jīng)”就是宗法經(jīng)典,要求以五經(jīng)為著述發(fā)論,思想行為的依據(jù)。荀子認為五經(jīng)記錄或闡述了圣人的言行舉止、思想內(nèi)涵等等,天下之道盡在其中:“《詩》言是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風》之所以為不逐者,取是以節(jié)之也,《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頌》之所以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畢是矣。鄉(xiāng)是者臧,倍是者亡;鄉(xiāng)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嘗有也?!雹?33五經(jīng)分別記錄了圣人的志、事、行、和、微,都表現(xiàn)的是圣人之道,尤其強調(diào)了《詩經(jīng)》的巨大作用,不僅是文章的典范,同時也是道德行為的典范。因此,要“宗經(jīng)”。
(二)揚雄之“宗經(jīng)”
揚雄把五經(jīng)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并充分肯定了五經(jīng)明辨事理、判斷是非的特點?!盎騿枺何褰?jīng)有辯乎?曰:惟五經(jīng)為辯。說天者莫辯乎易,說事者莫辯乎書,說體者莫辯乎禮,說志者莫辯乎詩,說理者莫辯乎春秋?!雹?15分別分析了《易》《書》《禮》《詩》《春秋》能闡釋清楚天、事、體、志、禮的特點,因而五經(jīng)具有巨大的探索價值。揚雄還認為經(jīng)并不僅僅是為文的標準,也是日常生活、品德培養(yǎng)的準繩。他宣稱:“書不經(jīng),非書也; 言不經(jīng),非言也?!奔囱孕信e止、文學創(chuàng)作都要以“宗經(jīng)”為原則。
(三)劉勰對“宗經(jīng)”的繼承與發(fā)展
荀子對五經(jīng)的肯定將五經(jīng)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它不僅提到五經(jīng)言辭方面值得借鑒之處,還強調(diào)了應學習五經(jīng)的“志”、“事”、“行”、“和”、“微”。不僅肯定了五經(jīng)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剖析五經(jīng)思想層面為人與社會所用的地方?!啊省稌氛?,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雹?2而揚雄基本也延續(xù)了荀子的看法,將“宗經(jīng)”為文之用與教化之用所占比重重新進行了劃分,即多肯定“宗經(jīng)”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用,略微弱化了其對品德行為培養(yǎng)的教化作用。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也有對五經(jīng)思想層面的界定:“經(jīng)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雹?6也是將五經(jīng)作為宣揚封建政治倫理道德的工具,也對其政教價值進行肯定。但事實上,劉勰強調(diào)的是從這種政教作用中發(fā)現(xiàn)符合時代的新內(nèi)容,為當時的人們、社會所用,并不是一味死板地“宗經(jīng)”。因此他這樣說道:“……是以往者雖舊,余味日新,后進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可謂泰山遍雨,河潤千里者也?!雹?7后人借鑒經(jīng)典并不晚。
在另一方面,劉勰強調(diào)要以“經(jīng)”為一切文章的模式,“故論說辭序,則《易》統(tǒng)其首;詔策章奏,則《書》發(fā)其源;賦頌歌贊,則《詩》立其本;銘誄箴祝,則《禮》總其端;紀傳銘檄,則《春秋》為根:并窮高以樹表,極遠以啟疆,所以百家騰躍,終入環(huán)內(nèi)者也。”⑥78從文體論的角度說明五經(jīng)是后代一切文體的始祖。此外,文章的寫法也要遵循五經(jīng),既然一切文體都從五經(jīng)來,而五經(jīng)各自特點不同,各類文章應遵循不同的寫法。“夫《易》惟談天,入神致用。故《系》稱旨遠辭文,言中事隱;韋編三絕,固哲人之驪淵也?!稌穼嵱浹?,而訓詁茫昧,通乎爾雅,則文意曉然。故子夏嘆《書》,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詩》主言志,詁訓同《書》,摛風裁興,藻辭譎喻,溫柔在誦,故最附深衷矣?!抖Y》以立體,據(jù)事制范,章條纖曲,執(zhí)而后顯,采掇片言,莫非寶也?!洞呵铩繁胬恚蛔忠娏x,五石六鹢,以詳備成文;雉門兩觀,以先后顯旨;其婉章志晦,諒以邃矣?!渡袝穭t覽文如詭,而尋理即暢;《春秋》則觀辭立曉,而訪義方隱?!雹?8《易》的寫作特點是“旨遠辭文,言中事隱”,那么論說辭序一類的文章就要遵循這個寫法來寫作;《書》的特點是“覽文如詭,而尋理即暢”,那么詔策章奏一類的文章要以此為標準;《詩》的特點是“摛風裁興,藻辭譎喻,溫柔在誦,故最附深衷矣”,那么賦頌歌贊也要遵循其辭藻隱喻、溫柔敦厚的特點;《禮》的特點是“據(jù)事制范,章條纖曲,執(zhí)而后顯,采掇片言”,同樣銘誄箴祝要依照這個特點來創(chuàng)作;《春秋》的特點是“一字見義”、“以詳備成文”、“婉章志晦”,因此紀傳銘檄一類文章要遵循。所有問題的寫法都能在五經(jīng)中找到相應的規(guī)范。
“宗經(jīng)”規(guī)定了文章的模式、寫法,更能達到使文章歸于“雅正”的目的?!肮饰哪茏诮?jīng),體有六義:一則情深而不詭,二則風清而不雜,三則事信而不誕,四則義直而不回,五則體約而不蕪,六則文麗而不淫?!雹?3只有做到了“宗經(jīng)”,文章才能在體貌上達到恰到好處的程度:感情深摯而不詭譎,文風純正而不雜亂,敘事真實可信而不虛誕,義理正直而不歪曲,文章的體制結構簡約而不繁雜,文辭華麗而不過分。前四個方面屬于文章內(nèi)容方面的,“宗經(jīng)”就能是文章內(nèi)容趨向“雅正”,后兩個方面屬于文章的形式方面,“不蕪”、“不淫”也體現(xiàn)了劉勰對文章形式“雅正”的追求。
四、結語
《荀子》一書作為荀子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對后世的哲學、政治、文學思想都有很大的影響。就其文學思想而言,一方面有宏觀的理論指導,另一方面又有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斗ㄑ浴贰短肥菗P雄文論思想的主要結晶,這兩部作品可以看作是先秦到魏晉南北朝文學理論的過渡之作,可以說沒有揚雄的思想,劉勰也無法成就這樣體系完備的文學理論。劉勰的《文心雕龍》對前兩位的文學思想多有繼承和發(fā)展,尤其是對“明道、征圣、宗經(jīng)”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更是奠定了后世文論思想的基礎,在文學思想史上熠熠生輝。
注釋
① 劉延福.荀子“道”論及其“明道”的文藝觀[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9(11).
② 王先謙.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8.
③ (漢)班固,撰.漢書[G].北京:中華書局,1962:3583.
④ 汪榮寶,撰.法言義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7.
⑤ 汪文學,劉蘇曉.揚雄文學“明道”論之內(nèi)涵及其對劉勰的影響[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
⑥ 詹锳.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參考文獻
[1] 王先謙.荀子集解(全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8.
[2] (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8.
[3] 夏傳才.詩經(jīng)研究史概要[M].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
[4]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6.
[5] 詹锳.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 劉延福.荀子“道”論及其“明道”的文藝觀[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9(11).
[7] 張少康.荀學與文心雕龍[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
[8] 吳致寧.文心雕龍中對荀子的批評[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5).
[9] 汪文學,劉蘇曉.揚雄文學“明道”論之內(nèi)涵及其對劉勰的影響[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