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雷
一
我出生在呼倫貝爾,在故鄉(xiāng)生活的二十八年里,我沒到過新巴爾虎右旗,沒到過俗稱“西旗”的這片神奇草原。
我真正踏上這片草原時,已是2007年的夏天,此時我已四十六歲。當(dāng)時我隨一個作家團出訪蒙古國,從海拉爾出發(fā),到西旗阿日哈沙特口岸過境出國,一周后又入境回國,這一去一回,累計在西旗停留三天。在這片草原上行走,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湖一河。湖,是碧波蕩漾的呼倫湖。河,是彎曲閃光的克魯倫河。
那個夏天干旱,已是七月上旬了,草原似冬眠未醒,憔悴不堪。放眼望去,綠少黃多,天地蒼茫。車窗外是連綿不絕的旱草原,過不多時,便引來視覺疲勞,昏昏欲睡……車在下坡路上一顛,我醒來眼前突然跳出一片醒目狹長的翠綠帶,這條跟著汽車不斷轉(zhuǎn)“S”彎兒的翠綠,韌性十足,向草原深處持續(xù)挺進,時而伸腰,時而舞蹈……我疲憊的情緒為之一振,問烏力吉師傅:為什么這兒的草原冒出一片狹長的綠?他告訴我:這是從蒙古國肯特山里流出的克魯倫河,它在西旗境內(nèi)流經(jīng)二百多公里,先入呼倫湖,再匯額爾古納河、黑龍江,最后注入大海。
在呼倫貝爾草原西部行走,最能濕潤我眼睛的就是這條不聲張、不炫耀的河。在我出國的七八天里,草原上除了牛羊馬群、不懼人的蓑羽鶴家族、暴走狂奔的黃羊群、傲然孤行的野駱駝外,我眼前就只有這條喘息的克魯倫河了,時而像一面鏡子,接納云霞,靈光閃閃,時而像牧人迎賓的五彩哈達,忽兒被蒼天染藍、被河柳描綠,忽兒又被岸畔蒙古包映白……我走過大草灘,穿越蒙古高原,沉靜的克魯倫河像老邁滄桑的父親,操著馬頭琴始終在我身邊歌吟,波光粼粼的氣韻,如熱血時時滋潤我的心。
二
十年之后,受西旗的邀請,我同幾位作家再次踏上這片美麗、遼闊、神奇的草原,再次來到克魯倫河畔。六月平常的一天,西旗文聯(lián)主席馬特先生引領(lǐng)著我們來到達賚蘇木雙駿牧戶烏斯日樂圖的牧場,體驗?zāi)寥思粞蛎D馬奶、煮手把肉的生活。
身著海藍色短袍、魁梧健壯的烏斯日樂圖,目光炯炯,一臉平和,話少音低。他所做的每件事,都在作家“掃描”的視野中。年輕的牧場主人,舉手投足,利落灑脫。他進入羊圈,羊們擁擠成堆、慌然躲閃著,咩咩喊叫著,對主人不宣而入頗感惶惑,它們很快擠成團兒,驚悸的眼睛齊刷刷地都盯著主人,意外、不解、驚恐、疑問叢生……他靠近騷動奔突的羊群,穩(wěn)步前移,不急不躁,躬腰伸手,一個閃電似的快動作,就把一只大綿羊拽出來,接著又一個揚臂翻腕的動作,這只八九十斤的大羊,就乖懵懵地倒仰在草地上,它四蹄懸空,目露無奈,幾秒鐘即被主人的繩子扎牢,剪刀沿著羊肋側(cè)走過,羊毛一片片落地,像雪花飄在夏日的草原上……
烏斯日樂圖的牧場,在距旗所在地阿拉坦額莫勒鎮(zhèn)約西北二十公里的大緩坡草原上,他是這片草原逐水草游牧的眾多牧戶之一。四季在他的鐵青馬蹄下流過,他的畜群散牧于坡下河邊。每天他趕著羊群馬群,晨牧夕歸,融入麗彩云幻的天邊。春夏秋冬,他的馬蹄驅(qū)散牧野的寒冷,他的牛羊暢飲草原的清風(fēng)。他走近濕地湖沼感知新綠,他趟過草灘驚醒露珠,他鑿開冰河飽蓄力量,他踏碎殘雪點燃篝火,他就這樣時時刻刻、日日年年,守護著這片豐饒潔凈的草原……他和鄉(xiāng)親們是舞動于克魯倫河兩岸最具活力的精靈。
在烏斯日樂圖的牧場周圍,沒有樹叢,沒有河流,沒有杭蓋,百靈鳥的歌吟一串串地傳來,把曠野弄得風(fēng)情萬種,春心浮動。遠遠望去,草原剛剛萌綠,幾朵祥和的白云,就在他家蒙古包頭上約會,相吸相擁,化成地平線的夢幻婚紗,義重情濃。這片草原漫無邊際的遼闊,把他的牧場、蒙古包、牛馬羊,都定格在寬裕富足的時空里,融入悠然前行的游牧長河中……這年輕的牧人之家,生活殷殷實實,財富日積月累,生活品質(zhì)飆升,這一切不會憑空而來,皆始于烏斯日樂圖勤勤懇懇地勞作,他深知自己能一路前行,靠的是耐力和信心。
當(dāng)我問他對未來生活有何愿望時,他望著遠方說,寶格德烏拉山在保佑我們呢,保護草原讓它四季健康,誠實勞動就能過好日子,我堅信我們的未來生活,就像克魯倫河的流水,越向遠方越亮堂,越向遠方越閃光……
三
在祭拜寶格德烏拉山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在小鎮(zhèn)上購買了哈達和糖果等祭品。拜山的當(dāng)天上午,我們走過一片克魯倫河擁攬的草原,又走訪了寶格德蘇木(鄉(xiāng))的“紅色堡壘牧戶”胡日亞的牧場。
中年牧人胡日亞和妻子玉珍,承包了5450畝草場,他的牧場離寶格德烏拉山不足十公里,站在這里可以看見大敖包似的圣山。
胡日亞說,我們年年祭拜寶格德烏拉山,祈求它保佑牧場風(fēng)調(diào)雨順,它賜福我家的一百多頭牛、一百多只羊,無病無災(zāi),健康肥壯,日日瘋長。身著藏藍蒙古袍、頭扎白絲巾、一臉慈善的玉珍告訴我,這些年她和丈夫在草原上,擇季而牧,逐水而居,辛辛苦苦、勤勤懇懇,日子過得快樂而充實,他們家的畜群不斷壯大,羊啊馬啊的出欄率出售率都高,家里生活年年都有新變化。去年,他們家的草場喜獲豐收,僅打草賣牧草一項,就收入23萬元,成了鄉(xiāng)里遠近聞名的富裕牧戶。
日子像草原上的薩日朗花,靜靜開在無聲處,其芳香早已迎風(fēng)飄過十里八村。胡日亞夫婦日子過好了,老兩口心里想著如何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牧民。中年牧民三達道爾吉,由于早年承包大片牧場,經(jīng)營出現(xiàn)困難,又不慎被草場販子鉆了空子,他不僅喪失了屬于自己的草原,還因還不起人家的高利貸,導(dǎo)致他的六口之家陷入困境。胡日亞和玉珍出面找來三達道爾吉,讓他兩口子到胡家來幫助照料牧場,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兒,玉珍按月給他們發(fā)放生活費和工資。
三達道爾吉夫婦來到胡家牧場后,放羊、打草、撿牛糞、擠牛奶、修馬鞍,見到活兒就搶著干,把所有的活兒都力求做得沒有失誤、盡善盡美。他們靠實干靠勤勞,贏得了胡日亞夫婦的愛戴和信任,就這樣兩年干下來,三達道爾吉一家的生活困境開始慢慢化解,他們有工作干了,生活也充實了,兩顆冰冷的心,開始變得暖意融融了,于是他們開始重塑生活信心,重振生活勇氣。
三達道爾吉在胡日亞的牧場,找到自己堅強生活下去的理由,他的元氣正在慢慢恢復(fù)……玉珍說,自己是黨員,她和丈夫是鄉(xiāng)里樹起來的紅色模范牧戶,幫助貧困牧民,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才是自己最愿意干的事兒。這位樸實的牧人之妻,話語不多,亦沒有豪言壯語。胡日亞能成為這一帶牧民致富的帶頭人,一定與這位臉頰紅潤的妻子玉珍息息相關(guān),她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早已證明了這一切。
四
走出胡日亞的牧場,穿越一片平坦草原之后,我們來到寶格德烏拉山的腳下,這座海拔不高的圣山,在方圓幾百公里內(nèi)的大草原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敬,盡管它同國內(nèi)任何名山都不可相比,小而無奇、缺少精彩,尤其在我國的三山五岳面前,在神州華夏的大版圖中,它幾乎小得無足掛齒、無足輕重……但若要把這寶格德烏拉山放在廣袤無邊、一馬平川的大草原上,這方圓幾百公里內(nèi),沒有比它更高的山峰,沒有比它更奇特的地貌??梢韵胂?,在草原渾然開闊處的大平野中,走著走著,我們的眼前陡然兀立一座海拔九百多米高的圓潤孤山,其視覺沖擊力是何等強烈、何等震撼……
三百多年來,這座圣山滋養(yǎng)著萬千牧民。早已形成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祭拜文化,文化給這座普通的山注入了“靈”,于是,這座草原之山實現(xiàn)了鳳凰涅槃,變成了寶格德烏拉圣山,草原人年年祭拜它,就是叩謝上蒼把呼倫湖、烏蘭泡、克魯倫河饋贈于草原,牧人三百年來祭拜它,就是叩謝這片遼闊大地賜福牧民世世代代的富裕生活……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是這座圣山的兩個黃金祭拜日,現(xiàn)已成為呼倫貝爾各族牧民的節(jié)日。
寶格德烏拉山,經(jīng)過幾個世紀(jì)的孕育,已變成萬眾牧民心中的一座精神圣山……它是吉祥安康、團結(jié)幸福的象征。
呼倫貝爾民歌《在寶格德山上》,表達了牧人心靈深處的情感,人們唱道:
四面都是平草灘,敦敦實實的杭蓋喲多好看;
四個部族的人們啊,團團圍贊保佑牧人的寶格德圣山。
八面都是平草灘,圓圓正正的杭蓋喲真好看;
八個部族的人們啊,殷殷叩拜賜福草原的寶格德圣山。
今天,我在呼倫湖畔,在寶格德圣山之巔,為它獻上一束藍哈達,目送一行鴻雁上青天,耳畔蕩起悠揚的牧歌,這豐厚美妙的深情,已將天堂草原潤澤,克魯倫河光影婆娑……
責(zé)任編輯 王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