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國
司馬遷在《史記》的自序中表達史學家必須“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文字著述歷史確立了標準。但文字的歷史在很多時候仍然撲朔迷離,很難讓人直觀的解讀,于是,在文字之外就產生了另一種情形,也就是張彥遠在他的《歷代名畫記》中所說的:“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chuàng)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有見其形,固有畫?!薄坝泜魉詳⑵涫拢荒茌d其容;贊頌有以詠其美,不能備其象。圖畫之制,所以兼之也?!崩L畫擔負起了將歷史賦予生命并進行永遠流傳的功能。無獨有偶,在西方的歷史中,從古希臘一直到今天,早已形成了由圖像撰寫歷史、佐證歷史的研究與實踐體系。也正因如此,歷史畫被譽為“最高貴的藝術”,一直處在所有繪畫類型的巔峰,即姚最所說的圖畫可以“立萬象于胸懷,傳千祀于毫翰”的特殊作用,以文字不可代替的方式,向人們展示著歷史的變遷和人性的浮沉。
2011年,湖南省文化廳啟動了“湖南百年”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在眾多選題中,藝術家喻昌農選擇了“譚嗣同就義”這一主題。就題材本身來講,歷史事件的選擇、人物的設定、藝術表現(xiàn)和發(fā)揮的自由度還是比較大的,但選擇什么表現(xiàn)切入點著實花費了藝術家的一番心思。其中最首要的任務就是了解譚嗣同的生平經歷,以及關于他的那段特定歷史。
眾所周知,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發(fā)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并開始大肆搜捕和屠殺維新派人物。譚嗣同當時拒絕了別人請他逃走的勸告(康有為經上海逃往香港,梁啟超經天津逃往日本),決心一死,愿以身殉法來喚醒和警策國人。北京半截胡同41號是他在朝為官時的故居,也是他被清政府逮捕的地方。1898年他參加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譚嗣同選擇英勇就義,充分表現(xiàn)了他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變法的決心,這無疑是對頑固派的有力沖擊,而且堅定了仁人志士變法救亡的決心。
譚嗣同(1865.3.10—1898.9.2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xiāng)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1日,西太后發(fā)動政變。慈禧連發(fā)諭旨,捉拿維新派。譚嗣同聽到政變消息后并不驚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顧,多方活動,籌謀營救光緒帝。但措手不及,計劃均告落空。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yè),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p>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4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
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并稱“戊戌六君子”。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他的遺骸被運回原籍,葬在湖南瀏陽城外石山下。
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給中國知識分子以極大的刺激,他們身感亡國滅種迫在眉睫,于是一場以救亡為目的的維新變法運動興起。具有強烈自信心和使命感的湖南人,經過深刻反省,更抱著“救中國必自湖南始”的殉道氣概投入變革,使湖南成為全國最具特點、最富生氣的一省。1898年譚嗣同赴京參加光緒“百日維新”,最后喋血京師,成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維新事業(yè)流血犧牲的第一人。他的獄中遺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所張揚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鼓舞著愛國圖強之士奮勇后繼,不惜拋頭灑血,參加推翻腐朽封建王朝的斗爭。
戊戌變法對中國最大的影響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中國人的思想。譚嗣同是戊戌變法中的先驅,是變法的主要發(fā)起者和領導人,是變法的主要思想者和組織者,在變法失敗后作為六君子之首英勇就義,召起了人們愛國的熱潮,點燃了日后革命的火種。要把這樣一位面對死亡立如山岳、傲視死神、大義凜然的民族英雄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并不容易。
對于歷史畫創(chuàng)作而言,其立意來源于歷史事實,但又不應單純是歷史原型的簡單再現(xiàn),借助典型的人物形象和特定的歷史事件,發(fā)掘題材內涵,彰顯歷史事件特殊價值,是美術創(chuàng)作者的重要使命。為了更好更準確地表現(xiàn)這一歷史事件,從構思到完成喻昌農先生花費了近一年半的時間。創(chuàng)作沿襲了他以往的表現(xiàn)手法,采用了開門見山的直觀方式和紀念碑式的構圖處理。畫面以厚重的歷史感、振人心魄的情景感,以及鮮明的個人風格和藝術創(chuàng)造表達了藝術家對于英雄的敬畏、歷史的悲愴和人性的光輝。
傅雷曾說:“如果一張作品完全棄絕造型美,而以表現(xiàn)內心生活為唯一的目標時,那么它就有可能流入極端與偏袒之徒,如果最高的情操沒有完美的形式來做他的外表,那么這情操就沒有激動人類心靈的力量。”的確,造型是否生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歷史畫的成敗。在《譚嗣同就義》這張作品中,藝術家用接近真人等大的比例,確定了畫面的主體。畫面中的人物形象,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現(xiàn)在譚嗣同即將就義的情景之下。背景和道具極少,卻也在最大程度上配合了主題的升華。人物的形體是簡潔概括的,摒棄了一切細枝末節(jié)的干擾,并采取強光照射的方式,增強形體的塑造感。譚嗣同作為主體人物,位于畫面中心偏左一些的位置。他身著白衣,手腳上都負著鐐銬。金字塔般的站姿使他的形象偉岸高大。他一手緊握鐐銬一手高高舉起,目視前方的吶喊震坼著寰宇。堅定的目光和硬朗的面容顯示了他不屈的意志。另一位就義者處在譚嗣同的身后,雖然面帶愁容,卻也緊握著拳頭。在強烈的光影配合下,他們的身形更加突出,背后的兵俑俞加的陰暗。藝術家也在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著光明與黑暗的對峙。在他們前方的劊子手,神情木訥,只有那冰冷的刑刀暗示著下一刻的悲壯。畫面中還有一些其他的次要人物:不論是端著斷魂酒的侍從,還是在旁圍觀的群眾,都沉默不語,悲愁萬分,他們的情狀也說明了對于英雄的嘆惋。藝術家將畫面的場景進行了最直白的表達,但也將人性的矛盾做了充分的暗示。
在作品中,喻昌農先生主要選用紅、黑和白的主觀色彩來表現(xiàn)譚嗣同悲壯從容的就義場景,并在主體的色彩的鋪設中追求豐富的變化。白的純潔與凄慘、紅的火熱與血腥、黑的沉穩(wěn)與陰暗,都在發(fā)揮著極豐富又矛盾的心理暗示,使觀者在強烈的視覺沖擊下產生情感的升華。
在繪畫語言上,喻昌農先生用細膩的油畫筆觸,借助強烈的明暗光影塑造刻畫人物形象,尤其是油畫厚涂疊加的方式達到再現(xiàn)物象的量感和質感。創(chuàng)作中他增強了油畫的筆觸痕跡,以求形成一種蒼涼的藝術效果。同時在整個畫面的構成上,他反復修改了很多次,特別是對畫面整體結構的處理、黑白灰的安排、中心人物的動態(tài)等,以便更好地傳達出譚嗣同就義前從容鎮(zhèn)定、大義凜然的情感訴求。
《譚嗣同就義》在重塑歷史真實的同時,更讓觀者近距離感受到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為了愛國救亡運動而英勇就義、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
畫家簡介
喻昌農,1971年生于江西,1991年畢業(yè)于宜春師范,2010年畢業(yè)于列賓美術學院,2012年畢業(yè)于2010屆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創(chuàng)作高級研究班。作品參加第12屆全國美展、全國壁畫大展、中國當代油畫名家邀請展、第六屆全國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列賓美術學院優(yōu)秀畢業(yè)創(chuàng)作展(獲當屆油畫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