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方 張魁
摘 要:隨著文化轉(zhuǎn)向的產(chǎn)生,譯者主體性問題開始受到國內(nèi)外翻譯界的關(guān)注。而筆者采用斯坦納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中的翻譯四步驟,以《生死疲勞》的中英文本為語料,來分析葛浩文如何在翻譯過程中追求譯者主體性。期望研究結(jié)果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理解《生死疲勞》英譯本,并且能為翻譯研究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視角。
關(guān)鍵詞:譯者主體性 斯坦納闡釋學(xué)理論 葛浩文 《生死疲勞》
一、引言
譯者作為溝通原作者和目的語讀者,原文本和譯文,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橋梁,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但長期以來它卻一直被忽略。直到20世紀(jì)70年代,隨著 “文化轉(zhuǎn)向”的出現(xiàn),翻譯界開始將關(guān)注點由語言層面轉(zhuǎn)移到了文化層面。由此引發(fā)了許多以文化為出發(fā)點的翻譯理論對其的研究。以安德烈·勒菲弗爾、蘇姍·巴斯奈特(Sussan-Bassnett)、西奧赫曼斯( Theo Hermans)為代表的“操縱學(xué)派”(manipula-tion school) 理論就提出“翻譯就是文化改寫 ”,指出譯者是翻譯的主體,但是要受到譯語文化的社會規(guī)范和文學(xué)慣例的制約(Bassnet Sussan)。解構(gòu)理論則提出了文本中“譯者主體性”這一普遍現(xiàn)象,認(rèn)為譯者主體性不僅表現(xiàn)在對原文的闡釋、轉(zhuǎn)換以及再創(chuàng)造,更表現(xiàn)在譯者目的性對原文的操縱。除此以外,還有功能翻譯理論、接受美學(xué)理論、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等也都對此進行了研究。國內(nèi)對譯者主體性的關(guān)注源于20世紀(jì)90年代。袁莉首先提出譯者主體性應(yīng)從理論角度出發(fā)。之后許鈞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提出翻譯主體。在他看來,廣義上的翻譯主體有作者和讀者,但從狹義角度來看,譯者就是主體。而查建明、田雨在《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一文中,就給“譯者主體性”給出了自己的定義——譯者主體性是指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xiàn)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主觀能動性,但同時他們也提出譯者仍處于邊緣化的地位?;谝陨涎芯浚P者認(rèn)為譯者主體性存在非常大的研究價值,又鑒于翻譯界很少有從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角度入手,因此本文就借助該理論視角來研討譯者主體性。
二、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
闡釋學(xué)是一門理解和解釋文本意義的學(xué)科。作為20世紀(jì)6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種文化思潮,它歷經(jīng)“神學(xué)闡釋學(xué)”“古典闡釋學(xué)”“一般闡釋學(xué)”“本體闡釋學(xué)”四個階段,期間也涌現(xiàn)出了許多重要代表人物:施萊爾馬赫、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等。施萊爾馬赫作為闡釋學(xué)派的奠基人,確定了闡釋學(xué)的基本范疇;伽達默爾提出了偏見概念和視域融合的概念,奠定了現(xiàn)代哲學(xué)闡釋學(xué)的基礎(chǔ)。而喬治·斯坦納將哲學(xué)闡釋學(xué)運用到了翻譯研究當(dāng)中,形成了系統(tǒng)的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他提出的闡釋學(xué)理論主要就是翻譯四步驟——信任、侵入、吸收、補償。斯坦納在《通天塔之后》中提出“理解即翻譯”——語言的產(chǎn)生和理解都是翻譯的過程。而他的翻譯四步驟可以理解為譯者本著對作者或是文本的信任,從而嘗試突破語言等的限制,侵入原文,再將源語言和目標(biāo)語言進行轉(zhuǎn)換融合,取得一定的補償?shù)倪^程。筆者也主要以喬治·斯坦納的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為出發(fā)點,來分析《生死疲勞》英譯本中譯者主體性的體現(xiàn)。
三、從斯坦納闡釋視角下看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以葛浩文《生死疲勞》英譯本為例
(一)關(guān)于《生死疲勞》
《生死疲勞》是中國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該部小說以主人公六道輪回的經(jīng)歷為線索,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nóng)村五十年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農(nóng)民對生命無比執(zhí)著的頌歌和悲歌。魔幻與現(xiàn)實的結(jié)合,使得該部作品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guān)注。
(二)信任
信任是斯坦納闡釋過程中的第一階段。簡單來說,就是譯者對作者或是文本內(nèi)容能夠產(chǎn)生共鳴,認(rèn)為其存在翻譯的價值。葛浩文也說過:我就是喜歡自己感興趣的作家,翻譯也喜歡選擇自己鐘愛的作家的作品。而他選擇莫言,也恰好印證了對這位作家的欣賞,以及對其作品的認(rèn)可。這就為兩人的合作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
(三)侵入
在文本翻譯過程中,展現(xiàn)譯者主體性除了要突破本民族文化、語言等的限制,也要注意原文內(nèi)涵的忠實性和譯文的可讀性。這種種條件的限制,要求譯者不得不采取某些“侵入”措施。何為侵入?在斯坦納看來,侵入是對原作者意圖和視域無法避免的攻擊。也就是說侵入要求譯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原文進行適當(dāng)修改或是改寫,找出原文精髓所在。
例1:《生死疲勞》中人物名字的英譯:
以上表格中的四個人名——“藍解放”“黃互助”“黃合作”“龐抗美”,是非常具有時代感的名字,象征了新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在中國讀者看來,無非是與“解放戰(zhàn)爭”“互助合作”“抗美援朝”有關(guān)。而葛浩文在了解中國歷史的基礎(chǔ)上,也考慮到譯文讀者缺乏這一文化背景,故而直接采用拼音來展開翻譯。畢竟名字也只是讓讀者區(qū)分人物的代號,相比在故事開頭添加繁瑣的解釋,拼音翻譯反而更方便。
例2:“椅子旁邊,是八仙桌,桌上擺著文房四寶,桌后的墻上,掛著一幅五子祝壽圖。圖的后邊,就是夾壁墻,墻里藏著五十兩重的銀元寶四十個,一兩重的金錁子二十個……”
譯文:Next to that chair was an octagonal table… writing bush, ink stick, ink slab and paper…was a longevity scroll…in which forty silver coins weighing fifty ounces, twenty gold ingots each weighing an ounce…
在該例句中,原文出現(xiàn)了許多“中國化”的詞匯。例如源于虞氏時代的“八仙桌”;用于指代筆墨紙硯的“文房四寶”;代表長壽的“五子祝壽圖”;中國古代貨幣“銀元寶”“金錁子”。而這些詞匯對于英語國家讀者來說是確實無法理解,甚至無法想象的。因此葛浩文站在譯文讀者的角度,對這些詞匯進行了改寫翻譯。他采用歸化的方式,延伸和拓展這些詞匯的意義,使得譯文更加直白。“八仙”譯為“八邊”;“文房四寶”譯為“筆墨紙硯”;“五子祝壽圖”譯為“長壽”,就連“銀元寶”“金錁子”也用具體的貨幣單位來體現(xiàn)。這樣的翻譯手法,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原文內(nèi)涵,又不至于讓目的語讀者感到云里霧里。
(四)吸收
斯坦納闡釋學(xué)中的第三階段就是吸收。那么譯者要如何做到對原文的吸收呢?其實也就是通過移植的方式,把原文的形式和意思通過歸化或異化的方式表達出來。葛浩文曾說他努力地貼近原文的語言風(fēng)格、語法結(jié)構(gòu),但有時候為了文本的可讀性,譯者不得不把標(biāo)準(zhǔn)的漢語譯成標(biāo)準(zhǔn)的英語。而這其實就是譯者主體性的體現(xiàn)。在吸收階段,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會出現(xiàn)兩種效果:第一種是消化性的譯文,即譯者在了解原文后,為其注入新的活力;第二種是感染性的譯文,即譯文受到譯入語感染,某種程度上仍舊保持譯入語的用語,處于陌生和邊緣化的地位。因此筆者認(rèn)為應(yīng)辯證地看待譯文的消化和感染問題。
例3:“西門鬧,第一次土改時,你的小恩小惠、假仁假義蒙蔽了群眾,使你得以蒙混過關(guān),這次,你是煮熟的螃蟹難橫行了,你是甕中之鱉難逃脫了,你搜刮民財,剝削有方,搶男霸女,魚肉鄉(xiāng)里,罪大惡極……”
譯文:Ximen Nao…you managed to get by with your deceptive petty favors and phony charity, but this time youre a cooked crab that can not longer sidle your way around, a turtle in a jar with no way out.
葛浩文明確主張:忠實前提至關(guān)重要,但譯者也應(yīng)為目的語讀者而譯。例3恰好驗證了他這一觀點。例3出現(xiàn)了漢語中的成語和俗語?!靶《餍』荨敝附o人一些微小的好處以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假仁假義”表示假裝的仁義道德。葛浩文利用“deceptive”和“phony”精煉地表達了洪泰岳對西門鬧的控訴。俗語“煮熟的螃蟹難橫行”和“甕中之鱉難逃脫”表示無所遁形的意思。雖然葛浩文直接按照原文進行了翻譯,但“not longer sidle your way around”和“no way out”令譯文讀者在理解上不成問題。
例4:“閻王扔下一塊朱紅色的三角形令牌,用頗不耐煩的腔調(diào)說:‘牛頭馬面,送他回去吧!”
譯文:Lord Yama…commanded:“Ox Head and Horse Face, send him back.”
例5:“在他們前邊,是村里的牛鬼蛇神走資派。洪泰岳躲過了‘四清……”
譯文:They were preceded by the village ox-demons and snake-spirits, and the capitali-roaders. Hong Taiyue had managed to slip by during the Four Clean-ups…
“牛頭馬面”指迷信傳說中的兩個鬼卒,一個頭像牛,一個頭像馬。葛浩文把它譯成了“Ox Head and Horse Face”。在漢語讀者眼中,這是個很簡單的詞。對譯文讀者,譯文卻像是詞的拼湊,根本構(gòu)不成完整的意義。例5中“牛鬼蛇神”的翻譯也是同樣的效果?!芭9砩呱瘛钡淖g文居然是“ox-demons and snake-spirits”。這對目的語讀者來說是完全無法想象的?!八那濉钡姆g更加直白,即 “the Four Clean-ups”。但實際上“四清”是指1963年至1966年,在中國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主要運動內(nèi)容是“清工分,清賬目,清倉庫和清財物”。這樣的譯文讓那些缺乏有關(guān)中國文化背景的讀者在理解上會產(chǎn)生很大的難度。對此,葛浩文認(rèn)為譯者的責(zé)任就是“忠實再造”,他本人就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者”。以上兩個例子在堅持原文用語前提下,卻創(chuàng)造了譯入語文化中的“新詞”,體現(xiàn)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主體性。
(五)補償
在經(jīng)過侵入和吸收兩個步驟之后,譯文會出現(xiàn)偏向原文或者譯文的現(xiàn)象,也就是原語和譯入語之間沒有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這時譯者就要通過補償來消除不平衡。斯坦納承認(rèn)該階段是“翻譯行當(dāng)和翻譯品行的頭等要事”,可見它相當(dāng)重要。
例6:譯文:The Buddha said:“Transmigration wearies owing to mundane desires; Few desires and inaction bring peace to the mind.”
這句話只出現(xiàn)在《生死疲勞》英譯本的開頭處。仔細對照翻譯原文和譯文,會發(fā)現(xiàn)原文中根本不存在該句話。而葛浩文卻將它添加到了譯本中,實際就是主體性的發(fā)揮。在中國佛教文化較為廣泛,但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像基督教一類的宗教信仰。葛浩文這一補償手法不僅為譯文讀者理解文本內(nèi)容做了鋪墊,也用“輪回”一詞提示了故事發(fā)展的主要線索。
例7:“你這個六親不認(rèn)、恩將仇報的地主羔子!”
譯文:Youre a landlords kid with no sense of friendship, someone who repays kindness with hatred.
例7是譯者具體化補償手法的體現(xiàn)。具體化就是將原文中模糊化或者廣泛化的詞語譯得更加準(zhǔn)確?!傲H不認(rèn)”原義是不重天倫,不通人情,不認(rèn)親朋好友,對親屬都不顧。葛浩文把“六親”直接改成了
“friendship”,展現(xiàn)了“西門金龍”和“我”之間的友誼關(guān)系,讓故事人物的情感更有指向性。
例8:“我身受酷刑而絕不改悔,掙得了一個硬漢子的名聲?!?/p>
譯文:Not a word of repentance escaped my lips …
for which I gained the reputation of an iron man.
例8中“硬漢子”改譯為“iron man”是替換補償方式。譯文讀者可能不理解“硬漢”,但談到“iron man”,想必一個偉岸的形象會立馬浮現(xiàn)在腦海。選用替換翻譯方法,葛浩文更能喚起譯文讀者的共鳴。
四、結(jié)語
譯者作為語言之間重要的傳輸者,對原文和譯文擔(dān)負(fù)著極大的責(zé)任,因此就需要時刻發(fā)揮主體性作用。本文在斯坦納闡釋學(xué)理論上,對《生死疲勞》中英文本開展了具體案例分析,以期得到更多有關(guān)譯者主體性的實例舉證。但該理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理論更多停留在語言等表象問題上,缺乏實際可操作性。通過本文,筆者希望闡釋學(xué)理論能在將來為翻譯活動提供更好的指導(dǎo)。
參考文獻:
[1] Bassnett, Susan p[ed.]. General editors preface [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C].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2:7-8.
[2] 方夢之. 譯學(xué)辭典[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 Goldblatt, Howard, tr.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A Novel [Z]. By Mo Yan. 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 2008.
[4] 金敬紅,李思國. 斯坦納和勒代雷的闡釋翻譯理論評介[J]. 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3(9):44-47.
[5] 盧峰. 淺析斯坦納的翻譯理論[J]. 文教資料,2011(5):32-33.
[6] 劉暢. 闡釋學(xué)理論視野下譯者主體性的彰顯[J].上海翻譯,2016(4):15-20.
[7] 藍紅軍. 譯者主體性困境與翻譯主體性建構(gòu)[J].上海翻譯,2017(3):21-27.
[8] 莫言. 生死疲勞[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9] 孟祥春. 葛浩文論譯者——基于葛浩文講座與訪談的批評性闡釋[J].中國翻譯,2014(3):72-77.
[10] 孟祥春. Glocal Chimerican 葛浩文英譯研究[J].外國語,2015(4):77-87.
[11] Steiner, G.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M]. 上海:上海外語教學(xué)出版社,2001.
[12] 唐培. 從闡釋學(xué)視角探討譯者的主體性[J]. 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3(6):68-72.
[13] 屠國元. 譯者主體性:闡釋學(xué)的闡釋[J]. 中國翻譯,2003(6):8-14.
[14] 許鈞. “創(chuàng)造性叛逆”和翻譯主體性的確立[J]. 中國翻譯,2003(1):6-11.
[15] 查明建,田雨. 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中國翻譯,2003(1):19-24.
[16] 仲偉合,周靜. 譯者的極限與底線——試論譯者主體性與譯者的天職[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6(7):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