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俊
(山西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唐玄宗在蒲州置中都一事,由于史料記載時間不一,且維持半年即廢,歷來不為學界所多加措意。大家對于蒲州的地位或重要性的認識,多側重于唐后期。一般在述及唐初屈突通、堯君素等人對河東的拒守之后,就進入安史之亂以后的各個階段。*參見:張麗花《略論永濟在隋唐時期的戰(zhàn)略地位》,山西大學2004年碩士學位論文;任穎卮《唐代蒲州研究》,山東大學2014年博士學位論文;賈發(fā)義,史諍罡《試論蒲州在隋唐五代時期的特殊地位》,《山西檔案》2014年第4期;高顯《論蒲州在唐代軍事中的重要地位》,《運城學院學報》2015年第5期。史料所提供的依據(jù),也是如此傾向。至德二載(757),李泌建議肅宗在部署平叛計劃時,先令“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翊,入河東”,使叛軍“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shù)千里”,唐軍可以以逸待勞。[1]4633郭子儀也認為,“河東居兩京之間,得河東則兩京可圖”。[2]7135實踐證明,在收復兩京的過程中,河東郡的戰(zhàn)略地位更加凸顯。于是,同年,升河中防御使為河中節(jié)度使,領蒲、晉、絳、同等七州。*《新唐書》卷六六《方鎮(zhèn)表三》,第1836頁。《舊唐書·肅宗本紀》所載時間不同,曰“(乾元三年)二月癸巳朔,以右丞崔寓為蒲州刺史,充蒲、同、晉、絳等州節(jié)度使?!钡?58頁。乾元三年(760)三月,“甲申,以蒲州為河中府,其州縣官吏所置,同京兆、河南二府?!盵3]258寶應元年(762),為中都。元和三年(808),復為河中府。[4]卷68在此期間,李光弼與郭子儀都曾出鎮(zhèn)河中,河中由此成為拱衛(wèi)長安,防御河朔藩鎮(zhèn)的重要力量。有鑒于此,顏真卿描述蒲州為“堯舜所都,表里山河”,“扼秦晉之喉,撫幽并之背”。[5]3403大歷五年(770),元載上疏亦曰“長安去中都三百里,順流而東,邑居相望,有羊腸底柱之險,濁河孟門之限,以轘轅為襟帶,與關中為表里”。[3]297;[5]3743這類認識都是基于當時的客觀形勢或史實現(xiàn)狀而加以總結與深化的。但是實際上,蒲州的重要性或者特殊性,早在唐初就已經(jīng)為統(tǒng)治者所意識到。尤其是唐玄宗第一次在蒲州置中都,更是通盤考慮,其相關部署也直接影響到后期的二次置中都。
大業(yè)十三年(617),李淵自晉陽起兵,進入長安稱帝,建立唐朝。但是,作為大后方的山西地區(qū)并不穩(wěn)定。武德二年(619)閏二月,劉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進攻并州,隨后兵鋒南下。九月,裴寂與宋金剛戰(zhàn)于介州,敗績。李元吉奔逃京師,并州陷落。劉武周派遣宋金剛攻拔晉州,“進逼絳州,陷龍門”。十月,又陷澮州,“時王行本猶據(jù)蒲坂,未下,亦與武周相應,關中震駭”。[1]9;[3]3-9;[2]5850-5868面對如此形勢,李淵認為“賊勢如此,難與爭鋒”,打算放棄河東,謹守關西。秦王李世民上表曰:
太原王業(yè)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若舉而棄之,臣竊憤恨。愿假精兵三萬,必能平殄武周,克復汾、晉。[3]25
李世民之所以堅持太原與河東不可棄,是因為前者乃“王業(yè)所基”,后者乃“京邑所資”,即河東是京畿地區(qū)的重要糧食補給區(qū)。這里的河東并不等同于后來的整個河東道,也不僅限于隋代的河東郡、唐代的蒲州這一域*任穎卮認為,隋唐時期的河東地區(qū),其空間范圍定格在稷山以南,黃河以東、以北,中條山以西的運城盆地。(《唐代蒲州研究》,第24頁。),而是大致包括了太原以南汾河、涑河流域的蒲、絳、晉、汾諸州在內(nèi)。上述“克復汾、晉”即可視為概括之語。這種認知來自隋代以來關中地區(qū)的糧食供應狀況。
據(jù)《隋書·食貨志》記載,開皇三年(583),朝廷以京師倉廩尚虛,詔于蒲、陜、虢、熊等水次十三州,置募運米丁,“漕關東及汾、晉之粟,以給京師”。[6]683可見,汾、晉粟米是京師倉廩的重要來源之一,而蒲州則是這些粟米由河入渭的轉運地,部分運丁也出自這里。不僅如此,尋常庸調的運送也是同樣路徑。“諸州調物,每歲河南自潼關,河北自蒲阪,達于京師,相屬于路,晝夜不絕者數(shù)月。”[6]681-682這里的“河北”是指黃河以北地區(qū),主要包括河東道與河北道各州縣,其庸調物皆取路蒲坂,達于京師。嚴耕望先生指出,蒲津關地當關內(nèi)、河東、河南之交會處,為“河東、河北陸道進入關中之第一鎖鑰”。[7]99任穎厄也指出,隋唐之際,從蒲州渡河至關中的津渡由北向南依次有:龍門山與陜州韓城之間的龍門渡、蒲州河東城西的蒲津渡、河東城西南的風陵渡。其中,龍門渡、風陵渡水勢較為湍急,需乘船渡河,而蒲津渡口建有浮橋,水流平緩,是河東進入關中的最佳通道。[8]142元載所謂“長安去中都三百里,順流而東”,可謂是最佳寫照。[9]324
唐高宗咸亨三年(672),“關中饑,監(jiān)察御史王師順奏請運晉、絳州倉粟以贍之,上委以運職。河、渭之間,舟楫相繼”。[3]2113此次轉運規(guī)模應當很大,唐高宗專門設置運使,將晉、絳一帶粟米,經(jīng)蒲州由河入渭,運至關中。開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以裴耀卿為江淮轉運使,進行漕運改革,其首要目標雖然是擴大江淮租米的運送量,但是同時也“益漕晉、絳、魏、濮、邢、貝、濟、博之租輸諸倉,轉而入渭”。[1]1366可見晉、絳之粟仍然是京倉的重要補給來源,河南、河北沿河諸州也在其中。另外,根據(jù)開元《水部式》,“勝州轉運水手一百廿人,均出晉絳兩州?!眲僦菸挥邳S河向南大拐彎處,南下可達長安,東去河東道,據(jù)任艷艷推測,不僅勝州的轉運水手來自晉、絳二州,而且其轉運的糧食物資等一部分也來自河東。[10]也就是說,晉、絳兩州不僅是“京邑所資”,而且也兼具供軍功能。史念海先生指出,隋唐時期,黃河流域的富庶地區(qū),大致可以分為四處,最為廣大的當推黃河下游,其次為伊洛兩水的下游,第三為汾水下游和涑水流域,第四為涇渭兩水下游的關中平原。[11]82這里的汾水下游和涑水流域,具體就包括河東道的蒲、晉、絳、汾諸州。這些地域之所以富庶,除了本身河流眾多,土地肥沃之外,也是因為自唐初以來就注重農(nóng)業(yè)的恢復生產(chǎn),集中了眾多的水利工程。[12]尤其是絳州龍門縣,貞觀二十三年(649),縣令長孫恕鑿十石壚堰,“溉田良沃,畝收十石”。[1]1000-1001這樣的畝產(chǎn)量大約是當時平均畝產(chǎn)量的五倍以上。*楊際平認為,唐代中等旱土的畝產(chǎn)常在一石左右,上等旱土則可達到二石或二石以上。(《唐代尺步、畝制、畝產(chǎn)小議》,《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6年第2期。)而且,蒲、晉、絳、汾諸州作為汾水、涑水流域的富庶區(qū),人口密度也比較大,貞觀年間大致都在15人/km2以上,到天寶年間也普遍在50人/km2以上。[13]22
因此說,在唐前期,作為“京邑所資”的河東地區(qū),就其經(jīng)濟力量與實踐功能而言,當指山西中南部的黃河流域及其支流所在的蒲、晉、絳、汾諸州。其中,蒲州的特殊重要性還在于,它是黃河以北尤其是河東道與河北道租稅物進入關中的重要通道。
唐初定都長安,顯慶二年(657),洛陽正式成為東都。長壽元年(692),武則天置北都,改并州都督府為太原府。[4]1407-1409任艷艷認為,武周時期是唐代河東道政治、軍事地位提升的關鍵時期。[14]40-43這個認識值得重視。神龍元年(705),中宗即位,罷北都為并州大都督府[4]1409,依舊保留東都洛陽、西京長安的二京制。
河東道地位的進一步提升,或者說其經(jīng)濟、軍事等功能的再度凸顯,是在唐玄宗開元時期。唐玄宗即位初期面臨著兩大問題。第一,“錢谷不入。”這個問題與蒲州被置為中都有很大關系。第二,邊境問題。其中由突厥降戶所引發(fā)的北部防御格局的變化,應當與北都太原府的建立直接相關。這二者之間往往也互為因果。
開元二年(714)六月,吳兢上疏曰,“陛下承天后、和帝之亂,府庫未充,冗員尚繁,戶口流散”,他強調經(jīng)過武則天、唐中宗之后,唐玄宗首先面臨的是倉廩空虛的問題。[5]1801類似的言論在這一時期不斷出現(xiàn)。同年正月,靳恒為拾遺,曾言“陛下紹登大位,初啟中興”,“郡國凋敝,倉廩空虛”。[5]1622十月,蘇颋表諫玄宗親征吐蕃時也指出,“頻歲以來,百姓不足,岐隴河渭,動無儲廩”。[5]1536-1537這種糟糕的狀況承自中宗、睿宗兩朝。景龍三年(709),宰相韋嗣立諫曰,“今陛下倉庫之內(nèi),比稍空竭,尋常用度,不支一年”。[3]2870這是迄今為止對于當時財政狀況最為清晰的表述。睿宗景云二年(711),魏知古也進諫,“今風教頹替,日甚一日,府庫空虛,人力凋敝”,“太府之布帛以殫,太倉之米粟難給”。就連睿宗本人也認為,“府庫益竭”的狀態(tài)毫無好轉。[3]3062因此,玄宗即位,首先就要改變倉廩空虛、“錢谷不入”的狀態(tài)。
但是,正如孟憲實先生所言,姚崇執(zhí)政,對武則天以來的政策多有改革,但在財政方面并未采取擴大財源措施,最多只是減少開支而已。宋璟繼任,亦無改變。直到宇文融括戶為止,朝廷對地方的政策皆以清凈為主。[15]230這個概括非常準確。姚崇、宋璟之所以未采取大的開源措施。原因之一在于這一時期水、旱、蝗災相繼,百姓必須休養(yǎng)生息。[2]6785;[3]172-181其次,政治穩(wěn)定是首選。唐玄宗在財務行政方面開創(chuàng)新局面,是從開元八年(720)開始,其突出表現(xiàn)就是財政使職的興起與專業(yè)職能部門的整體發(fā)展。[16]97與此同時,唐玄宗也在其他方面進行著改革與嘗試。其中的舉措之一,就是在蒲州建立中都,改為河中府。
唐玄宗置中都的時間,史料記載不一,有開元元年正月、開元元年五月、開元六年、開元八年、開元九年正月八日、開元九年正月丙辰(九日)、開元九年五月共七種記述,停罷時間也各有不同。*《通典》卷三三《職官十五·州郡下》記在開元元年正月,“六月而罷”。(第903頁)《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二《河東道一》記在開元元年五月,“六月詔?!薄?324頁)《舊唐書》卷一八五下《姜師度傳》記在開元六年。(第4816頁)《舊唐書》卷三九《地理志二》與《新唐書》卷三九《地理志三》記在開元八年。(第1469頁,1000頁)《唐會要》卷六八《諸府尹》記在開元九年正月八日,六月三日停。(第1410頁)《舊唐書》卷八《玄宗本紀上》與《資治通鑒》卷二一二皆記在開元九年正月丙辰,即正月九日,不過罷停日載在不一,前者曰“七月戊申(三日)”罷,后者曰“六月己卯(三日)”罷。(第181-182頁,6862-6864頁)《通典》卷一七九記在開元九年五月建。(第4726頁)《太平寰宇記》卷四六《河東道七》記載,開元九年置,“七月詔?!?。(中華書局,2007年,第950頁。)嚴耕望先生認為,《舊唐書·玄宗本紀》與《資治通鑒》所載時間一致,故取開元九年正月九日丙辰。[7]104田尚先生認為,當以《舊唐書·玄宗本紀》、《唐會要》的記載為是,即開元九年正月八日或九日。[17]華林甫亦持此觀點,并且認為新舊《唐書·地理志》所錄開元八年是動議時間,也就是河中置府的申報年代。[18]總之,蒲州置中都并改河中府的時間,大致始于開元九年正月八、九日,終于同年六月三日,或七月三日。維持了大約半年的時間。
唐玄宗于蒲州置中都的原因,史籍未明。田尚認為,蒲州為京城東邊的軍事重鎮(zhèn),而且“富貴”,蒲州的得失,往往危及東西兩京的安全,故置中都。[17]這仍舊是側重于安史之亂以后蒲州的戰(zhàn)略地位。不過,他指出蒲州乃長安東邊的一個重鎮(zhèn),而且“富貴”,這是比較重要的。楊炎在《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中云,“開元初,上以中都稍食,省河漕之徭”,由是置使。[5]2553其重點在于強調蒲州的經(jīng)濟功能。第一,蒲州為“京邑所資”,具備糧食供應功能;第二,此地距長安比較近,漕運便利。這是相對于東都洛陽而言的。陳寅恪先生指出,“自隋唐以降,關中之地若值天災,農(nóng)產(chǎn)品不足以供給長安帝王宮衛(wèi)及百官俸食之需時,則帝王往往移幸洛陽,俟關中農(nóng)產(chǎn)豐收,然后復還長安。”[19]162因為洛陽更接近富饒多產(chǎn)的黃河下游平原以及南方地區(qū)[20]33,因而成為天子“逐糧”的首選之地。但是,就這一點而言,蒲州同樣具備類似的功能,不同之處在于它接收的是黃河以北的租稅物,而洛陽更易于接收黃河以南廣大地區(qū)的稅物。而且,蒲州地處長安、洛陽之間,無疑可以使皇帝在輾轉東幸或者西歸的途中有個中轉站,甚至直接多一個選擇,棄洛陽而選蒲州為目的地。更何況河東作為“勁銳強兵,盡出于是”的股肱郡,[5]1786-1787它在唐初折沖府數(shù)量居天下第二的軍事力量*谷霽光指出,貞觀十年,全國折沖府657府,關內(nèi)道288府,河東道164府,位居第二。(《府兵制度考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54頁。),也足以保障其作為一都的安全。另外,蒲州鹽池還負責供應京師*《新唐書》卷五四《食貨志四》:“蒲州安邑、解縣有池五,總曰‘兩池’,歲得鹽萬斛,以供京師?!钡?377頁。,其潛在的經(jīng)濟價值不言而喻。
因此,唐玄宗在開元九年正月置中都時,特以“頗知溝洫之利”的姜師度為河中尹。[3]4186其中大概有兩層考慮。第一,加速地方租稅物向中都、長安的集中與流動。在這方面,姜師度是有經(jīng)驗的。*《舊唐書》卷一八五《姜師度傳》:“開元初,遷陜州刺史。州西太原倉控兩京水陸二運,常自倉車載米至河際,然后登舟。師度遂鑿地道,自上注之,便至水次,所省萬計?!钡?816頁。第二,挖掘蒲州的鹽池之利,為解決“錢谷不入”問題增添新的收入渠道。畢竟唐朝沿襲隋代以來的政策,“鹽池鹽井與百姓共之”,不像北周那樣,“百姓取之,皆稅焉”。[6]679-681總之,朝廷在置中都的問題上一定是有所討論并最終獲得通過。根據(jù)《營繕令》,“諸在京營造及貯備雜物,每年諸司總料來年所須,申尚書省付度支,豫定出所科備。”[21]672換言之,若要營建中都,其人功、支料等都要提前一年申報,并且列入年度支用計劃。這個計劃應該始于開元八年,至次年才付諸實施,正式營建。
姜師度作為新任河中尹的工作之一,就是“繕緝府寺”,擴充官署,同時“置中都官僚,一準京兆、河南”。[2]6862根據(jù)《唐六典》記載,河中府若參照京兆府、河南府的標準,當置官員自河中尹以下,共28人。府、史、執(zhí)刀、典獄等雜職、雜任328人。相比之下,蒲州此前即使為上州,也僅置官員18人,雜職、雜任等胥吏214人。*趙璐璐指出,唐代州縣胥吏基本分為雜任和雜職兩類,其中雜職僅包含執(zhí)刀、典獄、問事、白直四類人員,余為雜任。(《唐代縣級政務運行機制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54-56頁。)也就是說,蒲州從州升府,所屬官吏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充一半。不僅如此,還要增加屬縣,從河東縣析置河西縣。蒲津渡口就在新析縣內(nèi)。[1]1000
以上工作可能并未徹底完成,因為朝中很快出現(xiàn)了反對意見。麗正殿學士韓覃上疏,請求“罷事中都”。其緣由大致如下:
曩者韋氏稱制,萬邦憂惶,實賴陛下神武,克復社稷。其初也,賤珍寶,禁奢華,罷土功,敦樸素……奈何簡易未幾,而又興建中都乎?……頃年已來,水旱不節(jié),天下虛竭,兆庶困窮。戶口逃散,流離艱苦,鞏洛暴水,所喪尤多,江淮赤地,饑餒者眾。加以東北有不賓之寇,西涼有喪失之軍,干戈歲增,疆場騷動。近又胡羯逆命,征發(fā)不寧,料事度宜,豈應更建中都乎?至若兩都,雖舊制矣,然而分守官眾多矣,費耗用度,尚以為損,豈況更建中都乎?夫河東者,國之股肱郡也,勁銳強兵,盡出於是,其地隘狹,今又置都,十萬之戶,將安投乎?夫惟所造城闕,爰及苑囿,毀拆閭閻,令其別創(chuàng),損壞冢墓,令其改卜,殷富者破其產(chǎn)業(yè),貧窶者莫知所從。……且陋東都而幸西都,自西都而造中都,取樂一君之欲,以遺萬人之患。務在都國之多,不恤危亡之變;悅在游幸之麗,不顧兆庶之困,非所以建深根固蒂不拔之長策矣?!加拚\愿陛下發(fā)德音,垂明詔,深恤黎庶,罷事中都,則福履無疆,天下幸甚。[5]1786-1787
韓覃的核心論點大致有三。第一,“頃年已來,水旱不節(jié)”,百姓困窮,加上邊境“干戈歲增”,“征發(fā)不寧”,從國家用度來看,不宜營建中都。第二,長安、洛陽作為帝王巡幸之都,已經(jīng)足夠,且官員眾多,耗費過大,不宜再復置一個與洛陽功能類似的中都。第三,河東“隘狹”,若置中都,百姓有可能喪失安身之所。主要還是從反對營造之功,反對帝王為追求享樂而增加百姓負擔的角度來論述的。這屬于傳統(tǒng)觀點。這種觀點如果當時能夠發(fā)揮作用,那么營建中都的計劃就不會付諸實踐。*田尚認為,玄宗罷中都的原因,是考慮蒲州地狹人多,修建宮殿供自己巡幸娛樂??植⑽辞兄兄髦?。(前揭文,第93頁)唐玄宗之所以同意在半年之后罷中都,關鍵原因在于出現(xiàn)了新的不利狀況,也就是韓覃諫表中所提到的邊境形勢的變化。
開元四年(716),突厥默啜死,毗伽可汗新立,突厥降戶相繼叛歸。開元五年七月,并州長史張嘉貞奏請于并州置天兵軍,“集兵八萬”,以鎮(zhèn)撫太原以北的突厥部落。開元八年,改天兵軍大使為天兵軍節(jié)度使。[22]405-406但是與此同時,朔方大使王晙卻采取不同策略。六月,計誘突厥降戶于受降城,殺八百余人,“河曲降戶殆盡”。隨后,在王晙的主導下,唐朝對突厥展開主動進攻,西發(fā)拔悉密,東發(fā)奚、契丹,共襲毗伽可汗牙帳,但是結果連兵失敗,毗伽可汗大振,“盡有默啜之眾”,時在開元八年九月。到開元九年四月,蘭池胡康待賓反叛,攻陷六胡州,有眾七萬,進逼夏州。此即韓覃所云“近又胡羯逆命,征發(fā)不寧”的由來。玄宗令朔方大總管王晙、隴右節(jié)度使郭知運共討之,天兵軍大使張說也協(xié)同作戰(zhàn)。[3]181-182戰(zhàn)爭規(guī)模擴大,成為朝廷當務之急。
突厥毗伽可汗的崛起,以及康待賓等降胡的反叛,迫使唐朝重新將戰(zhàn)略防御重心轉回北部邊境。天兵軍大使張嘉貞、張說先后入朝為相,也足以說明這一點。*據(jù)《舊唐書·玄宗本紀上》記載,開元八年正月,并州長時張嘉貞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五月,為中書令;開元九年九月,并州長史張說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第181-182頁)直到開元十年九月,張說擒康待賓余黨康原子,并將河曲六州殘胡移置河南、山南等道的許、汝、唐、鄧諸州,這個問題才算告一段落。[3]181-184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唐玄宗選擇增置邊兵,棄置中都。開元九年,唐朝正式設置朔方節(jié)度使,“領單于都護府,夏、鹽等六州,定遠、豐安二軍,三受降城”。而太原作為北方的軍事重鎮(zhèn),張嘉貞、張說兩位宰相出將入相之地,其地位也凌駕于深入中原腹地的蒲州之上,于開元十一年(723)置北都,并置太原以北節(jié)度使,“領太原、遼、石、嵐、汾、代、忻、朔、蔚、云十州”。[2]6874
由此可見,唐玄宗政策重心從中都向北都轉移,其實涉及朝廷的政策選擇。如果邊防狀況有變,朝廷需要前壓式防守,那么北出長城與陰山大漠相連的太原就顯得更為重要。如果采取收縮性防守,則河中就變得重要。安史之亂以后在蒲州再置中都,就屬于收縮性防守總體態(tài)勢下的舉措。它來源于唐玄宗對于蒲州的持續(xù)經(jīng)營,也進一步驗證了唐玄宗的戰(zhàn)略眼光。
罷都之后,唐玄宗并沒有徹底放棄蒲州,而是進行下一步調整。他選擇將蒲州回收,與關中連為一體的政策,從而使蒲州成為京師長安的東大門,蒲州地位也穩(wěn)步上升?!杜f唐書·地理志》記載道,“其年,罷中都,依舊為蒲州,又與陜、鄭、汴、懷、魏為‘六雄’。十二年,升為‘四輔’。”[3]1469可見,蒲州在罷中都后,很快就升為“六雄”州之一。根據(jù)劉禹錫的理解,“大凡環(huán)天子之居為雄州”。[5]6121但是就開元六雄州而言,環(huán)居二字并不足以涵蓋其全部要義。這六州當中,蒲州是由河入渭、由河東進入關中的最佳通道,陜州有太原倉,又有三門之險,懷州與鄭州緊鄰河南洛陽,又靠近河口,汴州僅次鄭州之東,也是汴渠的重要運段,而魏州雖然在河北道,但同樣毗鄰黃河。也就是說,這六個州都是黃河沿岸最重要的糧食轉運樞紐,也是黃河流域最富庶的地域,它們都是京師的主要供應地。至于沈亞之所云,“蒲河中界三京,左雍三百里,且以天子在雍,故其地益雄?!盵23]4251仍然屬于唐后期對于蒲州之“雄”的認識。唐玄宗首先在經(jīng)濟功能上把蒲州與關中連為一體,這一點必須重視?!短茣肪砦寰拧堕L春宮使》記載道:
開元九年十二月十七日敕:“同、蒲、絳、河東西并沙苑內(nèi),無問新舊注田蒲萑,并宜收入長春宮,仍令長春宮使檢校?!盵4]1222
所謂注田蒲萑,是指水澤邊可被改造的灘涂荒地等。長春宮與沙苑都在同州界內(nèi)。[9]36-38沙苑為畜牧養(yǎng)馬之地,長春宮亦有屯田*據(jù)《唐六典》卷七《尚書工部》,長春宮有十一屯。(第223頁)又據(jù)《唐會要》卷五九《長春宮使》,開元八年六月始置長春宮使。(第1221頁)。這道敕文之意為,位于黃河東西兩岸的蒲、絳、同三州,其界內(nèi)的水澤灘涂等地,與沙苑之地一并歸入長春宮使管理,用以擴充屯田。這顯然是增加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而蒲、絳兩州的沿河之地則被跨地域納入關內(nèi)道的使職進行管理。類似狀況在軍事方面也是如此。
開元十一年,張說于京兆府與蒲、同、岐、華四州募兵十二萬以宿衛(wèi)京師,號為“長從宿衛(wèi)”,后更名彍騎。[2]6876其中唯有蒲州隸屬河東道,其余皆在關內(nèi)。次年,蒲州的地位再次上升,與同、華、岐三州共為“四輔州”?!短屏洹诽貏e注明,“蒲新升入”。[24]66蒲州正式具備輔翊京師的地位。而且,也正是在開元十二年,玄宗下詔修建新的蒲津浮橋,用鐵鏈串聯(lián)船只,兩岸各鑄鐵牛四尊,“一人策之,牛下有山,皆鐵也,夾岸以維浮梁”。[1]1000蒲州入關中的交通更有保障。另外,根據(jù)《唐六典》記載,“凡關內(nèi)團結兵,京兆府六千三百二十七人,同州六千七百三十六人,華州五千二百二十三人,蒲州二千七百三十五人?!盵24]157可見,團結兵與彍騎的兵源相似,只是少了京師西翼的岐州。任穎卮認為,唐人視蒲州為關內(nèi),所以才會在統(tǒng)計“關內(nèi)團結兵”時,把蒲州列入其中。[8]27這與唐玄宗對于蒲州的一系列部署與規(guī)劃,顯然是高度關聯(lián)的。蒲州在罷中都之后,雖然在行政區(qū)劃上仍舊隸屬河東道,但是實際上在經(jīng)濟與軍事職能上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跨河西屬,與關中連為一體,正式成為長安的東大門。這就是元載所謂的蒲州“與關中為表里”的緣由。
蒲州罷中都之后,除了唐玄宗對于它的部署調整之外,還有一項工作對于后期的行政運作也影響深遠,那就是姜師度對于安邑鹽池的治理以及相關政策的變化。《舊唐書·姜師度傳》記載道:“先是,安邑鹽池漸涸,師度發(fā)卒開拓,疏決水道,置為鹽屯,公私大收其利。”[3]4816其他史料的記述也基本一致。[4]1901-1902;[25]5591姜師度的做法,應該是先開溝引水。張澤咸先生指出,池鹽的生產(chǎn)是墾地為畦,按畦依次灌水,鹽鹵經(jīng)日光照射,水分得到蒸發(fā)而成鹽。[26]158安邑鹽池此前漸趨干涸,因此姜師度用兵卒開畦灌水,至于曬鹽等工作,可能也是招募百姓為屯丁,所以才“公私大收其利”。*吉成名也認為,蒲州鹽池的勞動者可能是招募來的百姓。(《唐代鹽業(yè)經(jīng)營方式》,《鹽業(yè)史研究》2001年第3期。)其收益若是參照屯田的比例計算,據(jù)《晉書·傅玄傳》記載,官方的純收益在50%以上*《晉書》卷四七《傅玄傳》:“舊,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與官中分,施行來久,眾心安之?!钡?321頁。,安邑鹽屯的收益比例大概也相距不遠。
安邑鹽池的具體收益數(shù)字應當是年底才上報中央的。按照制度規(guī)定,各州刺史及上佐為朝集使,每年十月二十五日至京都,十一月一日于戶部引見,將其年終勾賬即一年的財務賬,送至戶部與比部接受審計,然后方“集于考堂,應考績之事”。[24]79;[27]129-130正因為安邑鹽池獲利驚人,于是十一月五日,左拾遺劉彤上表,建議效法漢武帝,“煮海為鹽,采山鑄錢”,“詔鹽鐵木等官收興利”。于是,皇帝召集宰相與群臣商議,皆以為“鹽鐵之利,甚益國用,遂令將作大匠姜師度、戶部侍郎強循俱攝御史中丞,與諸道按察使檢責海內(nèi)鹽鐵之課”。[3]2106-2107
唐玄宗命姜師度與強循等人“檢責海內(nèi)鹽鐵之課”,應該是打算將安邑鹽屯的做法在全國推廣。李錦繡先生就持同樣的看法。[28]175進一步講,還是想通過官屯的方法,將全國食鹽的生產(chǎn)進行統(tǒng)一監(jiān)管,以擴大中央的財政收益。但是,事情的進展并不順利?!短茣酚涊d道:
(開元)十年八月十日,敕:諸州所造鹽鐵,每年合有官課,比令使人勾當,除此更無別求。在外不細委知,如聞稍有侵克,宜令本州刺史、上佐一人檢校,依令式收稅。如有落帳欺沒,仍委按察糾覺奏聞。其姜師度除蒲州鹽池以外,自余處更不須巡檢。[4]1902
這道敕文看似回歸原政策,但也不盡然。它首先透漏了一個信息,“使人勾當”時出現(xiàn)了“稍有侵克”的現(xiàn)象,這其實反映的是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就是地方政府不配合,與宇文融括戶時所遇到的問題一樣。[29]敕文云,此前各產(chǎn)鹽州只需交納數(shù)量不多的鹽課,其余收益很可能在當?shù)毓俑c“富強者”之間分享。*例如,《魏書》卷一一〇《食貨志》記載:“河東郡有鹽池,舊立官司以收稅利。至是(顯祖皇興時)罷之,而民有富強者專擅其用,貧弱者不得資益?!钡?862頁。如今派遣使人檢責,一定會壓縮他們的這部分利益。故巡檢工作遇到阻力,朝廷不得不適當讓步。需要指出的是,姜師度等人檢責海內(nèi)鹽鐵之課,與宇文融括戶是同時進行的。后者之所以幾經(jīng)周折,終于在開元十二年獲得成功*《資治通鑒》卷二一二開元十二年,“凡得客戶八十余萬,田亦稱是。歲終,增緡錢數(shù)百萬,悉進入宮;(宇文融)由是有寵。”第6880頁。,而前者只能中途暫停,原因還是在于檢括逃戶與隱匿之田屬于國家正稅范疇,而鹽鐵之利并非正規(guī)的國家稅目。仁井田陞所復原的唐令中有一條,曰“山川藪澤之利,公私共之”[30]783-784,雖然用語不夠明確,年代也不詳,但是至少不像漢代那樣,“山川園池市肆租稅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湯沐邑,皆各為私奉養(yǎng)”[31]1127,帝室財政與政府財政截然分開。因此,玄宗君臣盡管皆知“鹽鐵之利,甚益國用”,但是在實施上還是會遇到現(xiàn)有制度上的不便與掣肘。
不過,開元十年的敕文表明,姜師度等人此番檢責海內(nèi)鹽鐵之課,并非對現(xiàn)行制度沒有推進。首先,玄宗保留姜師度巡檢蒲州鹽池的權力,安邑鹽池依然由中央派遣鹽池使進行檢校。其次,其他產(chǎn)鹽州雖然將使職召回,但是“令本州刺史、上佐一人檢校,依令式收稅?!边@里的“依令式收稅”,大概是延續(xù)之前官收商稅的老辦法[32]113,但是“令本州刺史、上佐一人檢校”,顯然是新規(guī)定。這可以歸結為財務行政中的事權上移與專知官現(xiàn)象。
事權上移,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吳宗國先生指出,唐宋以后官僚政治體制重大變化之一是行政權的擴大和分化,宰相在行政權擴大的同時,事權開始下移,分層決策進一步發(fā)展。[15]9但是就各級行政機構而言,恰恰出現(xiàn)了事權的上移。這種現(xiàn)象始于皇權對于重點政務的集中把控。開元三年敕曰:“錢谷刑獄等事,有宣付諸司處置者,宜更令覆奏,候旨敕施行。”[4]1091這說明錢谷、刑獄作為國家的兩項重要政務,其最高決斷權收歸皇帝手中。而鹽鐵作為錢谷之務中的新加事項,由州一級長官專知,同樣屬于事權的上移。這種趨勢在開元天寶時期日益明顯?!短茣酚涊d道:
(開元)十六年七月敕:“諸州稅及地稅等,宜令州郡長吏專勾當,依限征納訖,具所納數(shù)及征官名品申省。如征納違限,及檢覆不實,所由官并先與替,仍準法科懲。”[4]1816
租稅物的征收本由州倉曹具體負責[24]卷30,747,但是如今改由“州郡長吏專勾當”,換言之,州郡長官成為財稅事務的專知官。專知官的特點就是躬親事務,它屬于唐后期的行政運作體系,其萌芽在開天時期。[33]35-40吐魯番文書中出現(xiàn)的較早的專知官,是開元九年的一塊庸調布上所寫的“主簿苑”[34],他顯然不屬于州縣長官。財政專知官的層級上移,首次出現(xiàn)于開元十年的鹽鐵管理,它屬于新加事務,然后就是開元十六年敕旨。到天寶三載(744),又制曰:“太守縣令兼能勾當租庸,每載加數(shù)成分者,特賜以中上考。”[35]22這就更加強調,州縣長官當以檢校租稅為第一要務,其中“賜以中上考”的做法,與使職系統(tǒng)中的論功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關使職系統(tǒng)中的論功原則,筆者擬另著專文討論。
總而言之,唐玄宗開元九年在蒲州置中都,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蒲州在稅物集中與轉運方面具備東都洛陽的類似功能。而且有地近之便。但是由于邊境形勢的變化,唐朝采取前壓式防守政策,故棄中都,改置北都。不過,蒲州在唐玄宗的持續(xù)經(jīng)營下,逐步實現(xiàn)了跨河西屬,與關內(nèi)連為一體,成為京師長安的東大門。其地位也同步上升,成為“四輔州”之一。與此同時,安邑鹽池以及相關事務在管理模式上的變化,尤其是事權的上移與專知官現(xiàn)象,開啟了唐代財務行政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