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

2018-03-20 20:05:46魯文輝
關鍵詞:加害人附帶刑事案件

魯文輝

(南京師范大學 法學院,南京 210000)

一、問題的提出

損害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zhì)損害,一種是精神損害。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立法規(guī)定了受害人遭受精神損害后可以獲得賠償,但是并沒有對“精神損害”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學者們對精神損害的定義存在著很大的爭論,總體來說,“精神痛苦、肉體痛苦、知覺喪失以及生活樂趣的喪失”都是學者在給精神損害下定義時常用到的概念[1]?!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精神損害賠償?shù)乃痉ń忉尅返谌龡l規(guī)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在這里,司法解釋也將精神損害理解為精神痛苦。

精神損害通常發(fā)生在侵權案件中,刑事案件是較為嚴重的侵權案件。所以,毋庸置疑,刑事案件受害人可能會遭受嚴重的精神和肉體痛苦,受害人的正常心理、精神狀態(tài)會受到嚴重的損害。但是,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都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精神損害賠償予以否定?!缎淌略V訟法》第九十九條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刑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jīng)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jù)情況判處賠償經(jīng)濟損失”?!缎淌略V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第二款規(guī)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在面對被害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shù)恼埱髸r意見不一。有的法官對精神損害賠償、死亡賠償金等請求一律不予支持;有的法官僅支持死亡賠償金;也有的法官支持了精神撫慰金的請求(1)。

在理論上,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能否適用精神損害賠償?shù)膯栴}也同樣存在著爭論,有的學者持肯定論,認為在刑事案件中毫無疑問應該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有的學者持否定論,認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沒有精神損害賠償適用的空間,所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shù)臓幷?/h2>

在理論上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學者們基本形成了兩種意見。

肯定論認為:第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本質(zhì)上乃民事訴訟,適用的法律是民事法律規(guī)范而不是刑事法律規(guī)范,依民事法律規(guī)范就應賦予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人主張精神損害賠償?shù)臋嗬?。第二,根?jù)民事法律規(guī)定,涉及精神賠償?shù)那謾鄵p害,在刑事犯罪中同樣存在,也存在一個精神損失問題。第三,刑事犯罪中,精神損害是實實在在的傷害,對犯罪人處以刑罰,可以平復受害人的憤恨,對受害人精神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但不能替代對受害人的精神賠償。第四,實踐中,許多案例證實,受害人往往物質(zhì)損失極小,而精神損失巨大,法律卻舍大求小,既不能有效打擊犯罪,更談不上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第五,國際上許多國家早已從立法上將精神賠償納入附帶民事訴訟。例如,法國《刑事訴訟法》第 3 條規(guī)定,“民事訴訟可以包括作為起訴對象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zhì)的、肉體的及精神的全部損失”。國外的這些做法我們應該借鑒。

否定論認為:第一,附帶民事訴訟畢竟與一般民事訴訟不同,它是以犯罪行為為存在前提的,當事人雙方的身份、地位、權利、義務不完全對等,不能用民事法律債權的一般規(guī)范加以生搬硬套。第二,刑事犯罪造成的精神損害,應用刑罰加以懲處,而不是使用民事賠償?shù)氖侄?,刑事處罰已包含了精神賠償內(nèi)容。第三,精神賠償?shù)淖饔檬菗嵛?,對犯罪分子科以刑罰,就是對受害人精神的最好撫慰。第四,我國目前經(jīng)濟不夠發(fā)達,許多犯罪往往因貧窮而發(fā),如判精神賠償,罪犯無賠償能力,就會形成“法律白條”判如不判。第五,立法明確界定了附帶民事訴訟只能因遭受物質(zhì)損失而提起,不包括精神損失,不應將精神損害賠償擴大化[2]。

筆者認為肯定論和否定論都看到了這個問題的某一方面。刑事案件中確實存在精神損害的問題,所以對肯定論主張的應該適用精神損害賠償,筆者基本上持贊同意見。但是筆者認為,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畢竟是存在差別的,肯定論的問題在于沒有指出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區(qū)別所在,以及在辨明區(qū)別的基礎上如何具體地適用精神損害賠償。

否定論第一個理由指出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不同,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將民事案件中的精神損害賠償直接拿到刑事案件中使用,但是否定論又沒有沿著這種進路進一步具體說明這種區(qū)別所在。第二點和第三點理由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芎湍康挠植粌H僅是懲罰和撫慰,精神損害賠償也要補償被害人因為精神損害所造成的損失。第四點理由認為,因為罪犯沒有賠償能力就對罪犯免于賠償,筆者認為這一點不能成為拒絕在刑事案件中進行精神損害賠償?shù)睦碛?。一方面來說在民事案件中也同樣存在著侵權人沒有賠償能力的情況,如果法官在案件中對于這樣的侵權人都免于賠償,法律也就不能起到預防和制止侵權行為發(fā)生的作用了。另一方面,法院判不判和受害人能不能獲得賠償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情形。否定論的第五個理由認為刑事案件中的精神損害賠償立法已經(jīng)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在這里筆者需要指出的是,理論上的探討和明確的立法規(guī)定存在不同,在理論上我們應當對這種規(guī)定的合理性進行討論。

上述兩種觀點在解決刑事案件應否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時固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雙方在各說各話,并不能真正地解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shù)膯栴}。本文認為,正因為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存在不同,所以兩種案件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也是存在差異的。這種不同也就是刑事案件中存在刑罰,刑罰具有其獨特的功能,而刑罰的功能和精神損害賠償中的部分功能存在著重合。所以筆者認為要想對刑事案件中的精神損害賠償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就要首先對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苓M行正確的認識,然后在精神損害賠償功能的基礎上對精神損害賠償進行類型上的劃分,最后在此基礎上結合刑罰去討論刑事案件中如何適用精神損害賠償?shù)膯栴}。

三、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芗肮δ芑A上的類型劃分

(一)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芗捌鋬?nèi)涵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埽煌膶W者有不同的見解。王利明認為,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苤饕菍κ芎θ说膿嵛亢蛯雍θ说闹撇??!耙环矫?,精神損害賠償旨在對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痛苦通過賠償而予以安慰。另一方面,精神損害賠償也會對不法行為人實施制裁?!盵3]程嘯認為,精神損害賠償有兩種功能,一種是補償功能,一種是撫慰功能?!熬駬p失損害賠償如同財產(chǎn)損害賠償一樣,都是建立在補償而非懲罰的思想之上的。……撫慰功能也稱滿足功能,該功能是建立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之上的,即加害人就其曾對受害人的所作所為負有使受害人滿意之義務?!盵4]江平主編的教材認為,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苤饕ㄈN,也就是補償功能、撫慰功能和懲罰功能[5]??傮w說來,撫慰功能、補償功能和懲罰功能是通說。

1.撫慰功能

撫慰功能也可以叫作安撫功能,簡單地說,就是加害人通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方式撫平被害人內(nèi)心對加害人的憤恨、怨恨的情緒。

關于撫慰功能存在著兩點爭議。首先,在德國侵權法上,有著關于撫慰功能是否是一種獨立的功能的爭論。反對意見如“Larenz教授認為,受害人通過精神損害賠償金創(chuàng)造的愉快或撫慰感,論其實質(zhì),也是一種補償。只不過這種損害賠償還具有撫慰的功能,即被害人對加害人就其導致的損害負賠償責任感到滿足和安慰,但它有別于制裁不法的刑罰思想;損害賠償制度的出發(fā)點在于損害填補,而非對加害人的非難,因此撫慰功能只能被視為是對被害人受侵害的情感的一種補償”[6]。不可否認,撫慰功能和懲罰功能以及補償功能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說懲罰功能和補償功能是第一性的功能,那么撫慰功能就是第二性的功能。從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計算的角度來說,撫慰功能確實沒有存在的必要,不具有獨立性。但是,撫慰和補償以及懲罰又確實是精神損害賠償所發(fā)揮的三種完全不同的功能。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受害人不僅可以從補償中得到撫慰,同樣也可以通過其他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獲得撫慰。比如,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同樣可以安撫被害人內(nèi)心的憤恨。所以,一味地強調(diào)撫慰功能的附屬地位也是不合理的。

其次,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精神損害賠償往往并不能安撫被害人的憤恨,所以精神損害賠償?shù)膿嵛抗δ懿⒉淮嬖凇J聦嵈_實如此,在諸如身體傷害或者其他傷害所造成的精神痛苦與金錢賠償之間并不能夠劃等號。很多人并不會因為獲得了金錢賠償就會原諒加害人。從理論上說,在這里所說的功能都是精神損害賠償應然意義的功能。也就是說精神損害賠償?shù)膿嵛抗δ苁蔷駬p害賠償所應實現(xiàn)的狀態(tài),但是實際上有些受害人并不能夠獲得撫慰,所以不能基于此就否認精神損害賠償?shù)膿嵛抗δ?。從實踐上說,在損害已經(jīng)發(fā)生的情況下,不可能使用“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等奴隸制時期的裁判原則,金錢賠償是不得已采取的安撫受害人的手段?!耙虼耍诮^大多數(shù)場合下,金錢賠償辦法乃是唯一的方法,而這也已成了法律在任何時候的主要救濟手段?!盵7]

2.補償功能

補償功能,或者填補功能,也就是說對受害人實際造成的精神痛苦進行直接的補償,從而彌補被害人的損失。大多數(shù)的學者都贊同精神損害賠償?shù)难a償功能,所以筆者在這里對補償功能具體內(nèi)容不再論述,在這里筆者想探討的是“補償功能究竟補償什么”?

補償?shù)脑瓌t是損失多少就補償多少。如在財產(chǎn)損害中財產(chǎn)損害了多少就補償多少;在身體傷害中,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都是損害多少就補償多少。所以,對于抽象的精神損害究竟應該補償什么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因為物質(zhì)損害中同樣存在著補償?shù)膯栴},所以明確“精神損害賠償中補償什么”避免精神損害賠償和物質(zhì)損害賠償混淆。而且,這個問題還關系到了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計算的問題。

有學者認為應該補償兩方面:“能夠完全或部分恢復原狀,即通過治療心理咨詢等手段完全或部分消除精神損害的,則相應的費用及誤工等損失應為其損害賠償數(shù)額;不能恢復原狀或不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即不能通過治療、心理咨詢等手段完全消除精神損害的,應根據(jù)損害程度給予相應的賠償”[1]32。也有學者認為補償?shù)氖蔷裢纯唷⑷怏w痛苦及其所帶來的生活中的愉悅喪失。

筆者在這里贊同精神損害賠償所補償?shù)氖恰熬裢纯?、肉體痛苦及其所帶來的生活樂趣的喪失”(2)。筆者在這里沒有將治療精神痛苦的花費納入其中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治療以及誤工的費用雖然是由精神損害所引起的,但是這些損害通過治療等方式又轉化成了實際的物質(zhì)損害,并通過金錢體現(xiàn)了出來。另一方面是因為如果將這種損害和生活樂趣喪失損害放在一起進行補償,可能會造成對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產(chǎn)生混亂,也會使人們對此造成一定的誤解。

3.懲罰功能

懲罰功能也稱為制裁功能,也就是通過精神損害賠償來預防和制止加害人和其他人發(fā)生類似的侵權行為。學者們對精神損害賠償是否具有懲罰功能莫衷一是,筆者在這里贊同精神損害賠償?shù)膽土P功能,理由主要如下:

首先,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并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制定本法”。從第一條中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預防和制裁侵權行為是侵權責任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說,精神損害制度設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預防和制裁侵權行為。

其次,由于精神損害具有抽象性的特點,精神損害賠償也同樣具有很大的抽象性。法官在判處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的過程中也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所以很難做到“損失多少,補償多少”。法官所判處的精神撫慰金中自然而然帶有懲罰的性質(zhì)。

再次,精神損害賠償往往發(fā)生在人身損害賠償中(3),如果和在侵犯財產(chǎn)權案件中一樣不對加害人進行懲罰,加害人就可能通過損害補償?shù)姆绞綄κ芎θ诉M行任意的侵權(犯罪行為除外)。人身權作為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重要的權利,是不能被任意剝奪的。所以,在涉及人身權的案件中,對部分加害人進行懲罰是必要的。

(二)基于功能對精神損害賠償進行的類型劃分

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一件事物,對精神損害賠償?shù)膭澐忠彩菫榱烁玫卣J識精神損害賠償,從而更好地解決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m用問題。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芸梢詣澐譃閮深悾阂环N是抽象的功能,也就是精神損害賠償?shù)膿嵛抗δ?;另一種是具體的功能,也就是精神損害賠償?shù)难a償功能、懲罰功能?;诰駬p害賠償?shù)木唧w功能的不同,我們將精神損害賠償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補償性的精神損害賠償;另一種是懲罰性的精神損害賠償。筆者認為,這種劃分方法能夠很好地解決和解釋在司法實踐當中存在的問題(4)。

補償性精神損害賠償也就是實現(xiàn)補償功能的精神損害賠償。其對象是被害人因“精神痛苦、肉體痛苦及其所帶來的生活樂趣的喪失”。前文對此已經(jīng)進行了論述,在這里不再贅述。

懲罰性精神損害賠償也就是實現(xiàn)懲罰功能的精神損害賠償?!叭松韨r償?shù)闹攸c應當是在預防損害的發(fā)生上”,金錢并不能完全彌補創(chuàng)傷,因此,“與其在事后用錢來彌補,不如拿錢來預防事故的發(fā)生”[8]。筆者非常贊同這一觀點,其實對于所有的損害賠償來說都是“預防重于治療”。而懲罰的法律效果能夠實現(xiàn)特殊預防與一般預防之目的,即懲罰是實現(xiàn)預防的有效手段。僅以補償功能和撫慰功能并不足以達到遏制侵權、教育侵權人,并達到預防侵權的目的。在比較法上,英國、法國、奧地利、南非,尤其是美國法均明確承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在內(nèi)的損害賠償?shù)膽土P功能,“即侵權人應得到這樣的教訓:侵權得不償失”。而德國法至少歡迎預防功能作為損害賠償法一個價值追求的附屬效果[9]。

當然我們在這里也并不是說在所有的侵權案件中都可以主張懲罰性的精神損害賠償。原則上來說,精神損害賠償應當主要是對受害人進行精神損害補償為主,只有在侵權人的主觀惡性非常嚴重或者事后態(tài)度十分惡劣并且導致了嚴重精神損害的,才可以在判處給予被侵權人補償之外,再處一定的懲罰性數(shù)額,起到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的功能?!懊穹ū静粦哂袘土P功能,但是在精神損害賠償中,通過非財產(chǎn)損害賠償,而給予加害人一定懲罰,更加注重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以實現(xiàn)社會正義。”[5]456

四、功能類型劃分上的刑事附帶民事精神損害賠償

在前文對精神損害賠償功能劃分理解的基礎上,筆者認為,單純地否定或者肯定刑事案件中的精神損害賠償都是不妥當?shù)?。應該結合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軐π淌掳讣械木駬p害賠償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

首先,我們都知道刑罰的主要功能就是預防犯罪的發(fā)生。本文認為,對于精神損害賠償中的懲罰功能因為刑罰的作用已經(jīng)得到了實現(xiàn),所以就沒有必要再通過精神損害賠償懲罰加害人。刑罰通過剝奪罪犯的金錢、自由乃至生命的方式來實現(xiàn)其預防功能。所以懲罰類型的精神損害賠償在這里就沒有發(fā)揮作用的空間,而且還有違反“一事不再罰”的嫌疑。所以,懲罰性的精神損害賠償在刑事案件中沒有適用的必要。

在具體的適用過程中,因為刑罰也存在著很大的區(qū)別。因其主觀惡性的不同,可以分為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前文已經(jīng)明確認為精神損害賠償中的懲罰功能主要是對于主觀惡性比較嚴重的故意侵權來說的。那么在刑事案件中也同樣如此,所以對于刑事案件來說,不管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都有刑罰進行懲罰,這兩類的案件都不需要懲罰性的精神損害賠償。

刑罰同樣有很多種,是否是任何一種刑罰都可以替代精神損害賠償中的懲罰性精神損害賠償。筆者認為,任何一種刑罰都可以替代精神損害賠償中的懲罰性精神損害賠償。第一,就以刑罰主刑中最輕的管制來說,犯罪嫌疑人被宣告管制以后,其要到居住地的社區(qū)進行矯正。其生活以及其他活動會受到限制,這一犯罪記錄會伴隨其終身。所以對于犯罪嫌疑人來說,其自然是受到了懲罰。即使是只判處了附加刑,不管是罰金還是沒收財產(chǎn)其都因犯罪行為受到了懲罰。第二,對于任何一種刑罰來說,其是否能夠實現(xiàn)預防犯罪的目的都是值得商榷的,所以我們不能因為個案而拋棄整體的公平正義問題,而且這同樣也是應然和實然之間的區(qū)別。第三,一個犯罪行為被處以何種處罰也是根據(jù)其行為的惡劣程度所做出來的。就如同在民事案件中判處多少的金錢賠償自然也是基于預防的目的所作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地認為較輕的刑罰就不能實現(xiàn)懲罰和預防的目的。

其次,刑罰無法替代補償性精神損害賠償,所以補償性精神損害賠償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有適用的空間。刑罰無論是生命刑、自由刑和財產(chǎn)刑都是國家對犯罪人的懲罰。對于受害人來說,其內(nèi)心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撫慰。但是這種撫慰并不能解決一些受害人死亡后其預期利益的損失,也不能解決被害人殘疾后收入的減少,更不能解決他們的被扶養(yǎng)人的生活費問題。而且在一些嚴重的侵犯人身權利的案件中,可能被害人實際上損害相對較小,但是其遭受的精神損害確實非常之大,如強奸案件。這種嚴重的精神痛苦和肉體痛苦所帶來的生活樂趣的喪失往往能夠影響受害人一生的工作和生活,同樣也是刑罰所不能改變的。

在這里,我們先不談補償性精神損害的賠償問題,就是一些物質(zhì)損害在我國的刑事案件中可能也不能獲得賠償。因為刑事立法和民事立法之間缺乏溝通,使得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害人的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和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得不到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器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這里的物質(zhì)損失賠償?shù)姆秶黠@是參照了《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內(nèi)容,但《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和新修改的《侵權責任法》已經(jīng)改變了之前的做法。而且從學理上來說,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和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作為預期利益損失也很難納入到精神損害賠償之中,所以這些損害應該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盡快地確立起來。

回到補償性精神損害賠償?shù)膯栴}上,刑罰雖然讓加害人受到了懲罰,但是被害人的生活還要繼續(xù)。很多被害人在巨大的精神痛苦和肉體痛苦的折磨下,根本不可能回到以前正常的生活,也不可能像往常一樣工作,例如“因工作糾紛被軟禁,56歲的王某的臨床表現(xiàn)為:緊張恐懼、擔心有人抓、怕到工作場所、不敢回家、頭痛惡心、進食少、影響生活不能工作”[1]361,這些精神痛苦難道不應該讓加害人給予補償嗎?影響工作和生活帶來的損失難道不應該由加害人給予補償嗎?如果更進一步來看,如果這個案例中的侵權人因為情節(jié)達不到非法拘禁罪的要求,在民事案件中其自然會被要求給予精神損害賠償。但是如果在刑事案件中反而不需要精神損害賠償,情節(jié)更重,但受害人得到的賠償卻更少,嚴重地破壞了法律所應有的公平正義。

因為立法上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存在著嚴重問題,在司法上就出現(xiàn)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嚴重地損害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所以,立法需要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有一個全面的反思,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法律的公平正義。

五、結論

筆者認為,精神損害賠償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有適用的必要。因為刑罰的存在使得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只有補償性精神損害賠償適用的空間,但是,補償性的精神損害卻往往被我們所忽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能否適用精神損害賠償?shù)膯栴}原本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現(xiàn)在之所以在理論和實踐上存在巨大的爭議,除了因為立法存在不合理之處外,還因為學者們關于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本身還存在著眾多的爭議,如精神損害賠償?shù)墓δ芎驮瓌t;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法律人無論在理論還是實務上對于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只能是一知半解。如果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合理的解決,那么在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精神損害賠償?shù)膯栴}自然也就得到了解決。懲罰和補償是精神損害賠償中的難題,也是精神損害賠償應該關注的重點。

注釋:

(1)筆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對刑事案件中精神損害賠償判決書進行了查閱,得出的以上結論。參見案例: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楊福林故意殺人二審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2015)陜刑二終字第00065號;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段青山交通肇事再審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2014)吉刑再終字第2號;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紅水河故意傷害罪二審刑事判決書》(2015)粵高法刑一終字第203號;安徽省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被告人李永琴等人犯搶劫罪一審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2015)宜刑初字第00002號。

(2)這里只是辨明了精神損害賠償補償功能的對象,也就是說“精神痛苦、肉體痛苦及其所帶來的生活樂趣的喪失”是精神損害賠償應該考慮的一個對象,具體如何計算需要通過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的研究來解決?!吧顦啡适А毕嚓P研究參見:劉春梅:《美國人身傷害之訴中“享樂損害”制度研究》,載《河北法學》2009年第9期。

(3)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第四條: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4)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計算方法有一種思路認為將懲罰性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分開。筆者在這里認為精神損害賠償中具有懲罰功能,但是筆者贊同在計算精神損害賠償時將懲罰性精神損害賠償和補償性的精神損害賠償分開計算。也就是看加害人的過錯程度,過錯大的適用懲罰性精神損害賠償同時適用補償性精神損害賠償。如果過錯較小,只適用補償性精神損害賠償。參見:項先權:《論我國人身傷害中精神損害賠償?shù)臄?shù)額》,載《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瞿靈敏:《精神損害賠償懲罰性與懲罰性賠償補償性之批判——兼論精神損害賠償與懲罰性賠償?shù)牧⒎ㄍ晟啤?,載《東方法學》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歡
加害人附帶刑事案件
走近加害人家屬
方圓(2022年6期)2022-06-13 18:51:39
我國興奮劑刑事案件司法解釋之評價研究
被害人怠于采取公力救濟原因探析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權利保護研究
公安機關刑事案件偵查中的假說、推理和證據(jù)
關于盜竊刑事案件認定的幾點思考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權利保護研究
第二語言詞匯附帶習得研究30年述評
對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diào)查制度的思考
損失補償之債:一種新型的法定之債——《侵權責任法》第87條評析*
阿城市| 东宁县| 富平县| 石嘴山市| 麻栗坡县| 凌海市| 明星| 鹤峰县| 台中县| 登封市| 广灵县| 太湖县| 海丰县| 潮安县| 澄迈县| 商洛市| 道真| 柏乡县| 明星| 景洪市| 沁阳市| 辽宁省| 九江市| 梨树县| 府谷县| 嵊泗县| 古浪县| 德保县| 无为县| 买车| 保靖县| 新巴尔虎右旗| 黔西| 永清县| 光泽县| 横山县| 滦南县| 宿州市| 康保县| 九龙城区|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