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經強
(福建師范大學 社會歷史學院,福州 350117)
陳寶琛(1848—1935),字伯潛,又字弢庵,號橘叟,晚號聽水老人,福州閩縣螺洲人(今福州市倉山區(qū)螺洲鎮(zhèn)),因擔任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而名震中外。光緒十一年,陳寶琛因“丁母憂歸,又以薦唐炯、徐延旭故部議降五級調用”[1]92。此后他看似隱歸在家,“賦詩聽水,罕見賓客”,長達二十四年。其實不然,陳寶琛是“隱而不閑”,期間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yè),成為福建近代教育轉型的開拓者。陳寶琛中年里居,遠離朝政二十余年,晚年卻能復仕,且高居帝師之位,不可謂清末政界傳奇。筆者擬就陳寶琛晚年的復仕緣起做一番梳理,并借此分析陳寶琛復仕原因。
陳寶琛之所以能在六十一歲高齡得以復仕,學界有不同的說法。一是張之洞力薦說。近代傳記名家王森然認為:“宣統(tǒng)御極,初以湖廣總督張之洞,同科及等進士,薦令入覲。”[2]18二是江蘇巡撫陳啟泰引薦說。這一說法否定張之洞推薦說,高拜石認為“張之洞與陳寶琛原為同屬清流,但張卻沒有薦引陳,而由時號稱‘植品端嚴,政聲卓著’的江蘇巡撫陳啟泰,專折薦舉”?!敖洿艘凰],優(yōu)游林下二十余的橘隱(寶琛自號)便應召入京了?!盵3]
上述二說各執(zhí)一詞,孰對孰錯?事實上,張之洞與陳啟泰均曾大力引薦陳寶琛復仕?!堕}縣陳公寶琛年譜》較為詳細地記載了陳啟泰上舉薦折:“查有降調內閣學士,從前侍直講帷,早邀知遇,邇來時事日棘,尤為特望所歸。閩省學務路政賴其主持,雖海外僑人亦莫不輸誠翕服。今年甫六十,精力強壯如初,可勝艱巨之任……曾與互以道義相砥,而確信其生平;以文字相知,藉識其行誼,洵足表率群倫,為時楨干。倘荷擢用,必有可觀?!盵4]95
民國筆記《花隨人圣庵摭憶》記載了張之洞的舉薦:“那拉后既歿,始重召為禮部侍郎,則南皮(張之洞)之力。”[5]《鄭孝胥日記》多處提到張之洞舉薦陳寶琛事宜。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記之:“得何梅生書?!吨型馊請蟆费?,江督(張之洞)薦舉張佩綸、陳寶琛、王先謙、沈曾植及余五人?!必ト沼钟浿骸澳掀?張之洞)言,善聯(福州將軍)來電,言有舉陳伯潛(陳寶琛)者。則報傳南洋(張之洞)所保,或可信也?!标悓氳∽匀牒擦趾螅c張之洞、張佩綸和寶廷志同道合,交情深厚,且敢言敢諫,不畏權貴,史稱“樞廷四諫官”,又有“清流黨”之名。其中,張之洞與陳寶琛訂交最早,情文相生,意氣相投,頗多書信詩文往來*二者書信往來參見:許全勝著《陳寶深致張之洞函犢輯注》,載《近代中國》2005年第6期。書信有關船政、書院、詩文、國情種種不一,在他閑賦時舉薦特別多人才至張之洞處。。陳寶琛青年時“遷官之速,尤過于張之洞”[2]17,其后中年歸隱二十多年,而張之洞在這期間官拜封疆大吏,功業(yè)卓然。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十四日,鄭孝胥日記記載:“南皮已薦伯潛,聞其丁憂,甚惜之?!惫饩w二十四年,張之洞剛從湖廣總督提任到朝廷中央任職,他即專折奏議,大力舉薦陳寶?。骸霸搯T才品兼長,學端志遠,辦事沈毅有為,向來講求洋務于兵輪商務工作等事,并皆熟習中外大局,均屬瞭然能見,其大不同侈談西學皮毛者?!盵6]陳寶琛赴京后,見了在京閩籍人士和舊友,其中最主要人物即張之洞?!皬埞⑦_時在軍機,與公(陳寶琛)睽近三十年,知公來,延在什剎海湖樓酒坐,共談往事,不勝欷歔?!盵4]100然而此時張之洞已病入膏肓,因政見異于當權者,“郁狂氣發(fā)”,病情日益加重。1909年10月4日,攝政王載灃前來看望氣息奄奄的張之洞。載灃走后陳寶琛進室探問。張之洞言之:“國運盡矣!”[7]當天張之洞溘然長逝。陳為張寫的墓志銘有云:“初,寶琛與公接膝京師,謬引同志。里居一訪公廣州,前后契闊,幾三十年。前歲入都,見公道孤志勵,氣郁慮煎,私用愾吧,孰知會邅而決遽哉!”[8]這些足可說明陳寶琛與張之洞交誼甚篤,二者共為國運擔當。張之洞對時局認知體悟甚于陳寶琛,最后見面也是舉薦者對被舉薦者的政治交待。
其實引薦陳寶琛的并不止張之洞和陳啟泰二人,陳還得到了多位在朝仕官的呼應?!靶y(tǒng)初年,疆吏交薦還朝。”[1]94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初六日,署理兩廣總督岑春煊舉薦:“留駐旬日,朝夕深談,語及時局,艱虞忠愛之誠溢于詞色,于中西政教得失及目前應辦各事指陳深切條理精密,均可見之施行,臣尤服其器量之沉毅,特議之和平?!盵9]同年十二月初七日,湖北臬臺梁鼎芬舉薦:“一代大師前內閣學士陳寶琛英敏忠勁,在翰林時最有聲望,家居二十年載,植厚生成,成就甚重,殫心時事,不辭勞瘁?!盵10]十二月十六日,兩廣總督張人俊向朝廷推薦陳寶琛:“益殫心經世之學,于中西法政靡不探討研究,窺見本原,每念時事日艱輒憂于色,身居原野心存君國,其忠愛之忱有足?!盵11]十二月二十四日,廣西巡撫張鳴岐奉旨薦舉陳寶琛:“振興國事必先簡拔人才”,陳寶琛“歸里二十年之身行事卓然不茍,士夫奉辦矜式,每念時艱,日丞益究心于中外經世之學,期有以上裨國以下益民生”[12]。光緒三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時隔不久,兩廣總督張人俊再次向朝廷舉薦,“學問淹通,敦尚氣節(jié)”,“圣主側席求賢如陳寶琛才識過人,守正不阿”[13]。同年二月二十四日,廣西巡撫張鳴岐也再次薦舉陳寶?。骸爸緫]忠純,踐履篤實,才猷練達,經濟閎深?!盵14]同年三月九日,熟知陳寶琛的閩浙總督松壽向朝廷大力舉薦:“每因地方公事接見陳寶琛與共商榷,聞其言論并熟察其為人,覺其學識純正,深有功于地方學務及一切公益有不能不為心折者……陳寶琛為閩學之領袖,首以端士習遏邪說為勸學之宗旨,其德望既足以服人,而嚴正懇摯之誠,尤為諸生所感悅?!盵15]宣統(tǒng)元年正月十二日,廣西巡撫張鳴岐第三次舉薦陳寶?。骸耙鏆椥慕浭乐畬W,江湖魏闕,忠愛肫然,其人品學術累經中外臣工保薦?!盵16]
由此看出,從光緒末年到宣統(tǒng)元年,陳寶琛得到了眾多地方大吏的推薦,其中張之洞的作用最為重要,其次是陳啟泰。從中亦可以看出陳寶琛學識與人品、能力與才干是當時朝廷內外公認的翹楚,這也是他晚年得以復出的主要因素。
年屆六十的陳寶琛本該頤養(yǎng)天年,為什么重返清末政治舞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陳寶琛并不是不了解晚清的政治生態(tài)、社會現狀及國際關系等,能夠讓他冒著政治風險,不計個人得失,下定決心作出復出的選擇,取決于清末治國人才狀況所需及個人深受儒家傳統(tǒng)“出處進退”觀影響兩個因素。
人才是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第一資源。滿清能夠以極少數人力北下奪得天下并治理龐大國家,得益于重視人才的結果。進入十九世紀以來,清朝外受侵辱,內政腐敗,龔自珍、魏源等進步知識分子紛紛提出人才救國,龔自珍發(fā)出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人才任之”呼喊,對晚清科舉選拔人才制度提出強烈的抨擊。經歷過鴉片戰(zhàn)爭的魏源對于人才的認識超越了前輩,他認為國家治理人才要不恥向西方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平定太平天國的晚清杰出大吏曾國藩對于人才更是有切膚之感,他始終將人放于第一位,認為“人才有轉移之道”,“國家強,以得人為強”,“戰(zhàn)勝攻取,仍在人,不在器”。然而,曾國潘這樣的大才能夠救清政府一時,卻難以挽救晚清傾覆之勢。
清末陷入體制內人才極度缺乏、體制外有人才不敢用的困境。光緒末年至宣統(tǒng)初年,體制內人才缺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宗室及八旗子弟作為滿族政治的核心力量日愈式微,不堪重用。他們隨著世代受祿,慢慢慵懶,文不能文,戰(zhàn)不能戰(zhàn),在晚清時優(yōu)秀的滿旗將領幾無出現,與清初有著天壤之別。載灃作為攝政王執(zhí)政已是清廷最后的茍喘,卻仍一味地加強皇族權力,組建新式廷內衛(wèi),任命自己兩個毫無軍事經驗的弟弟——二十四歲載洵為籌辦海軍大臣,二十二歲載濤管理軍咨處事務,進一步加速“滿漢畛域”。二是晚清選人捐納制極大地影響體制內人才選拔途徑。捐納制本是為了解決政府財政困難,卻滋生出更大問題。無法正常從科舉入官者通過捐納金錢,獲取官位后變本加勵,收刮百姓錢財,導致社會動蕩不安,官民對峙矛盾更加嚴峻。王韜對此指出:“捐納之弊,大者病國殃民,小者空糜廩祿,故不廢捐納,天下終不得治?!盵17]三是體制內的人才流向發(fā)生轉變,體制外人才涌現。有研究者指出晚清受西學影響日愈加強,人才流向發(fā)生了根本變化,朝廷內部分流,由朝廷內向朝廷外分流,形成以西式學堂為中心的人才集中地[18]。
“同光中興”一批老臣干將尤其是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堂、李鴻章和張之洞相繼離開人世,他們對于晚清政權的持續(xù)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之后,戴鴻慈、孫家鼐、鹿傳霖一批饒有治國經驗的大臣也相繼離世,以及像榮祿這樣有能力的清宗室權貴大臣也面臨后續(xù)無人的困境,人才問題加速了滿清王朝的倒臺。治國人才、扛鼎大臣,能夠熟悉中外事務杰出管理人才是晚清最為急切需要的。光緒三十三年九月,朝旨明確要求各級官吏負有推薦人才之職責。陳寶琛青年仕時即典學試事、海疆軍務,中年時創(chuàng)辦新學,主持鐵路等洋務,是清末王朝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因此,當權者不得不啟用一批如陳寶琛這類忠誠肯干的老臣,并委以重任。
當今社會花甲復仕是少見的,然而對于封建士大夫而言是時有發(fā)生的事,他們主要受儒家傳統(tǒng)文化“出處進退”觀的影響。孔子曰:“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他最早提出知識分子仕隱的問題,中國士人深受影響。知識分子要積極投身政治生活,為國為民建功立業(yè),做到孟子提倡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以至士人們不論是主動“隱”或被動“隱”,心態(tài)上總體是健康的,有些不再從仕,隱退到底;有些仍在等待著明君的呼喚,從容再仕。從唐朝白居易在廟堂與山林之間徘徊,魏晉謝靈運入仕求祿與退隱,北宋蘇東坡多次出處進退,元代名臣張養(yǎng)浩隱而再仕,陳寶琛父親、祖父都是先仕后隱,也都影響著他的“出處進退”觀,因此,陳寶琛沿襲儒家傳統(tǒng)“出處進退”觀,抱著皆可以為國家、社會服務的積極心態(tài)。
首先,陳寶琛雖寄于山水二十余年,但對于出仕仍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他關心社稷大事,可謂遠離廟堂,心系天下。他的摯友陳衍有精到的論述:“弢庵是館閣中人,雖罷官居鄉(xiāng)二十余年,究與真村夫野老不同。滄趣名樓,則滄江青瑣之思,亦詩人循例事也。”[19]陳寶琛將其居所冠名為滄趣樓,其詩詞名之為《滄趣樓詩文》。“青瑣”原指皇宮門窗雕琢青色連環(huán)花紋,后借指宮廷。陳寶琛一直以來有意愿復出,在這之前有三次復出機會,第一次是光緒二十年,由李鴻章引薦,卻因父親去世守服無法出仕;第二次是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薦他,后因戊戌政變發(fā)生而遺憾未出;第三次是光緒二十六年,張佩綸向李鴻章推薦,但終因榮祿從中作梗難以奏用[20]。尤其是清廷甲午戰(zhàn)敗,陳寶琛憂憤不已,更激發(fā)了他報國救國之心。
其次,他世代簪纓,先君先賢忠君愛國精神激勵他要有所作為。陳寶琛是世家弟子,曾祖父陳若霖為刑部尚書,祖父陳景亮曾任云南布政使,父親陳承裘進士出身,候選郎中,曾分發(fā)刑部浙江司行走。世受皇恩,忠于朝廷,陳寶琛對清廷特別有感情。即使中年遭罷黜,也未影響其忠君之心。1908年光緒、慈禧去世,以忠孝自勵的陳寶琛聞訊悲慟,并作詩致哀,踐行了儒家“臣事君以忠”的思想。愛國的“國”在陳寶琛眼里即指清王朝,維護清王朝一統(tǒng)天下是臣子應盡的責任。對清王朝山河破碎、外侮內患,他深懷關切,希望能夠與民族存亡共榮辱。
最后,他才干突出,希望彌補中年壯士末酬之遺憾。陳寶琛少年得志,是封建社會培養(yǎng)的優(yōu)秀仕人,十三歲中秀才,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一歲成進士,之后入翰林,只不過十年時間,官到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其遷官之速甚至超過了張之洞。陳寶琛參與草擬詔書、敇令等機要工作,并以清流之勢指點江山,在防邊、用兵、御侮、進退大臣等方面大膽進言,會辦江蘇軍辦、署理南洋大臣,深受當朝器重,頗有成就。正當如日中天之際,他卻因鋒芒過露,以“薦人失察”之過被“嚴加議處”,受部議連降五級,賦閑里居。這對于志致救國、做大事業(yè)的人,是多么無奈遺憾之事。因此能夠復出,力求一番偉業(yè),是陳寶琛彌補這一遺憾的重要機會。
此外,陳寶琛身體健康,精力過人。在封建社會,六十固然不年輕,他能夠在其時復出,與他身體健康程度也緊密相關。江蘇巡撫陳啟泰舉薦陳寶琛特別強調其“今年甫六十,精力強壯如初,可勝艱巨之任”。他平時注重養(yǎng)生,做人沉穩(wěn),做事大氣,熱愛爬山玩水,勤練書法,才得以高壽。
陳寶琛晚年復仕始于宣統(tǒng)元年二月十四日。六十一歲的陳寶琛接到了宣統(tǒng)皇帝的圣旨:“前內閣學士陳寶琛,著來京予備召見。欽此?!盵21]當月,陳寶琛風塵仆仆趕赴京城預備覲見。從此陳寶琛的命運便與宣統(tǒng)皇帝溥儀牽縛在一起,長達二十六年,歷經帝師、遺老、復辟、反偽滿階段。陳臨終泣言:“求為陸秀夫而不可得”[4]152,晚年大節(jié)有守,但其情亦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