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華
摘 要:面對習作,學生一直存在畏難情緒。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如能抓住文章中話題的切入點,適時地引導學生通過補白、續(xù)寫、改寫、同題發(fā)問等形式就相關內容進行“微作文”創(chuàng)作,既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又能實現(xiàn)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關鍵詞:補白;續(xù)寫;改寫;同題發(fā)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5年版)》對中年級的習作教學目標明確寫道:“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绷曌鹘虒W難,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更難。這一直是小學階段中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永恒的話題。學生面對習作,普遍的畏難情緒來自因無內容可寫而無病呻吟,因無表達的欲望而又不得不表達。如何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如何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樂寫,進而想寫呢?在近20年的中高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將文本的“讀”和習作訓練中的“寫”有機結合,鼓勵學生進行“微作文”創(chuàng)作,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習作訓練方式。
一、補白激趣
學生所學的課本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無論是故事性還是文采性,都是可讀性很強的文章。在長期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記敘類的文章往往有很多出于詳略考慮而不明確敘述的地方,這些地方即為文章中的空白。這些空白給學生留下了大量的思維空間,教師在教學中如能恰當利用這一空白,引導學生補白,既能深化學生對課文的感知,又能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如在教學《中彩那天》(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5課)一課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經過艱難抉擇后,“我聽到父親進門的腳步聲,接著聽到他在撥電話號碼,是打給庫伯的。第二天,庫伯先生派人來,把奔馳汽車開走了。”讀到這里,我不失時機地問道:“父親是怎么打電話的?他說了什么?庫伯又有怎樣的反應……”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經提出,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安靜的教室頓時炸開了鍋,學生們情不自禁而又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我知道,機會來了。我要求他們寫一寫。學生寫得特快,沒有了平時的磨磨蹭蹭。不一會兒,學生的作品出爐了。他們互相展示,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二、續(xù)寫促思
學生在習作中,欠缺的是思考。沒有“袖手”的習作基本上是在為寫作文而作文。如何讓學生做個有思想的孩子,如何讓學生做到先思后寫進而“我手寫我心”?我認為,課例中的資源還是蠻多的,有很多的課文是可以讓學生通過續(xù)寫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
三、改寫謀篇
《龜兔賽跑》故事人人熟知,龜兔第二賽跑會怎樣呢?改寫龜兔賽跑是教師常用的習作訓練形式,其結果是學生作品個個妙筆生花。一向畏難的學生,一寫這個話題就有新的東西出現(xiàn),就有說不完的話。這說明合理利用文本資源讓學生改寫,也是不錯的學生習作訓練方式。《大自然的啟示》中《“打掃”森林》一文講述了林務官下令“把森林‘打掃干凈”,結果“樹林漸漸給毀了”。學到這里,每一個學生都知道,這是好心辦壞事,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后果。這時我問道:“林務官如果不這么做——遵循自然之道,結果又會如何呢?”學生的話匣子打開了,第二天交上來的微作文,紛紛述說著森林的美好。在《中彩那天》一文教學之后,我問學生:“如果父親昧著良心,瞞著庫伯,將中獎汽車據(jù)為己有,故事又會怎樣發(fā)展呢?”課堂頓時熱鬧起來,學生的習作個個見仁見智,學生的習作沒有了以往的蜻蜓點水,也沒有了以往的拘泥、放不開手腳,取而代之的是篇篇生動活潑的習作。這樣的改寫,學生不僅有內容可寫,而且受課文結構的影響,也開始了布局謀篇。這類寫法,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形式活潑、內容自由的習作訓練,學生寫起來當然也就得心應手了。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改寫這一“微作文”訓練,既能深化學生對課文的感知,又能促進學生的布局謀篇。
四、同題發(fā)問促常思
學生有時猶如一臺石磨,你推推,他才轉轉。怎么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思考,進而樂思、善思的習慣呢?同題發(fā)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同題發(fā)問,就是針對課文中的同一問題,引導學生解答。閱讀結束,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我發(fā)問道:“而今,我們諸生當為何而讀書?說出你的理由。”教室里炸開了鍋,有的因世界局部地區(qū)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立志為世界和平而讀書;有的立志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讀書等;學生人人有自己的想法,個個有自己選擇的理由,篇篇說得有理有據(jù)。稚嫩的文章中透著關切,透著俠義心腸。讀了他們的文章,你會不敢相信這是出自孩童之手。同題發(fā)問能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培養(yǎng)學生思考深度的同時,促進學生養(yǎng)成思的習慣。一個會思考的人,一個懂得思考的人,他們的習作一定是有鮮明個性品質的習作,也是有生命力的習作。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重在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讀、寫是其中重要的語文素養(yǎng)。讀是寫的前提,是寫的基礎;但寫又是讀的升華。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能恰如其分地抓住寫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微作文”創(chuàng)作,不但能激起學生習作的興趣,而且會對培養(yǎng)學生思的習慣、寫的行為起到很好的規(guī)范和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陽.小學低段應用繪本資源促進語文教學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張毅敏.我國小學校外培訓機構的教學模式研究[D].廣西大學,2013.
[3]朱迎春.基于有效教學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