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燕
摘 要:音樂欣賞是整個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起著關鍵作用。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學生全面素質的發(fā)展,要達到有效的音樂欣賞教學效果,就必須在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轉變教學模式。
關鍵詞:音樂欣賞;新課改;教學手段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读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音樂感受與鑒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彼?,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他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音樂欣賞活動中。
一、引導小學生走進欣賞境界的幾點認識
(一)創(chuàng)建和諧的小學音樂欣賞模式
音樂欣賞模式的基本階段是音樂教學過程。它用于選擇題材、提高教師活動、設計課程的基本框架,目的是為音樂教學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可操作性的程序。
1.音樂欣賞課一般程序
縱觀音樂欣賞課,無非以下七個程序:組織教學—引入新課內容—初步整體欣賞感受—以學生為主,教師補充—分樂段欣賞—進一步理解音樂作品內涵—深入性整體欣賞。
2.積極引導學生走進欣賞境界
第一,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安靜的欣賞環(huán)境。音樂欣賞強調“靜”。只有在安靜的環(huán)境氛圍下,自身內心平靜了,才能感受最佳的聽覺效果。比如欣賞《豐收鑼鼓》這首樂曲學生剛開始聽就說太吵了,不好聽。于是我立刻關掉音響,改變以往慣用的欣賞模式,我就先描述一下這首樂曲所表現的歡樂場面,讓學生先了解這一樂曲表達的內涵,讓學生帶著想象去欣賞這一作品,在安靜的氣氛中學生感悟到民族樂隊獨特的魅力,也感受到樂曲表現出人們慶豐收的熱烈場面。充分顯示了在不同氛圍下聽賞音樂而產生的不一樣的效果。
第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學生最好的老師便是興趣。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如在欣賞《病中吟》教師只需簡單地用課件展示作者的生平以及樂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啟發(fā)學生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傾聽這首樂曲?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情緒情感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作品,那么學生自然就會認真地去欣賞音樂了。
第三,選擇各式優(yōu)秀的經典音樂作品,以拓展學生的課外欣賞內容。
(1)欣賞民族民間音樂作品
民族民間音樂屹立于世界音樂之林,有著深遠的歷史傳統(tǒng),成為最珍貴的世界民族音樂文化遺產之一,往往可以成為人類認識世界、認識各個民族的窗口。中國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魅力的歷史語言、文化內容等,各民族音樂也各具異彩。案例:欣賞《潑水節(jié)》時,我讓學生先完整地聆聽音樂,初步感受傣族音樂特有的韻味;在復聽樂曲分段欣賞時,我引導學生用拍手、跺腳、打擊樂等方式來模仿這首音樂作品里的典型節(jié)奏,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傣族人民歡慶潑水節(jié)的熱鬧場面。學生在自己演奏樂曲的過程中,同時能夠享受到與同學間協(xié)作的快樂,陶醉在所欣賞的音樂聲中。
(2)欣賞中國戲曲音樂作品
中國戲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尤其是京劇這一國粹,它集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于一身,集百家之川、納百家之長,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在給學生教授戲曲單元時,可以先擺放出各式各樣的臉譜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作品浩如煙海,而音樂課堂的時間卻很有限,我們應鼓勵學生善于利用課外的時間來欣賞經典音樂作品,讓課內欣賞延續(xù)發(fā)展,從而讓學生對作品的印象得以加深,培養(yǎng)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陶冶學生的高尚藝術情操,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二)運用現代網絡手段
音樂融入實踐,音樂走進生活,現代網絡則充分地挖掘了學生的心理潛能,學生在聽、看、說、唱、玩、做、尋、演、創(chuàng)、查中體會音樂的美、感悟音樂的美、創(chuàng)作音樂的美,從而得到知識上的滿足、審美上的滿足、情感上的滿足,運用網絡可以使學生喜愛動腦創(chuàng)作,也可以更使學生的欣賞視野得到開闊。
二、對于上好音樂欣賞課的總結
(一)教師要做到用情感去感染學生
(二)培養(yǎng)學生傾聽習慣
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于聽覺。音樂是一門實踐藝術,是一門聽覺藝術,“聽”是音樂欣賞的基礎,也是音樂欣賞的基本途徑,讓學生不僅能聽,還要會聽音樂、喜愛聽。
(三)積極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
音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有助于打開學生的想象之門。由于每個人的生活背景、文化素養(yǎng)不同、所處生活環(huán)境、地域環(huán)境也不同,因此對音樂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例如:在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這一音樂作品時,學生會被里面的各種樂器所發(fā)出的不同音色所感染,會用自己的聲音去模仿這些樂器的聲音,然后根據這些音色的特點去聯(lián)想發(fā)出這一音色的樂器所塑造的不同動物的形象,不同年紀、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這就是聯(lián)想和想象發(fā)揮作用的結果。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插上聯(lián)想和想象的翅膀,使他們在音樂的王國里自由翱翔。
(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音樂
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隨音樂做身體律動,似乎是人類的自然反應。音樂欣賞教學應善于運用這種天性,讓學生隨音樂自主律動。大多數學生都能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音高特點、旋律線條特點做出相應的身勢。在音樂上,個體對音樂的身體反應是直覺的、自然的、即興的。
音樂欣賞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音樂欣賞,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記憶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通過欣賞我國民族音樂作品,有助于弘揚民族音樂藝術,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通過音樂欣賞,可以使學生接觸古今中外、風格各異的經典之作。
總之,在欣賞教學中,最根本的是教師要結合學情本著新課程理念精心設計教學計劃,作為一名音樂教育者一定要認真研究音樂欣賞教育的方法和有效途徑,創(chuàng)造性地做好音樂教育工作。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