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繪澤
(山西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最早提出制度定型化問題的是鄧小平。他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提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1](p372)經過 19年的時間,2011年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上提出,我們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這標志著我國在制度定型化上取得了關鍵性的成果。2012年黨的十八大又一次提出制度定型化的問題,指出要“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fā)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盵2](p14)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wěn)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盵3]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提出:“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fā)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盵4](p21)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化的科學內涵、基本要求、歷史進程、階段特征等,對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化,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制度發(fā)展要求等都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符合中國國情,是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的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制度定型化,而是基于中國具體國情和現實要求提出的,具有特殊的內在規(guī)定性。
第一,制度定型化首先是要形成一個相對完備、穩(wěn)定和成熟的制度體系和高效的制度運行機制。這種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集中體現在黨的十八大提出和黨的十九大再次重申的“系統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更完備、更穩(wěn)定、更管用”等理念上。
首先,形成較為完備的制度體系。所謂“完備”主要是就其內容而言,有三層含義:一是從制度結構上要形成包括制度理念、制度價值、制度載體等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二是制度運行形態(tài)上要形成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體制度體制的制度體系,尤其是基礎性的制度體系;三是從制度內容上要形成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相互銜接、互相耦合的制度體系。完備制度體系的形成是制度定型化進程中的重要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尚存在制度供給不能滿足制度需求問題,尤其是有些領域的體制機制嚴重短板、滯后,制度定型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次,制度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和成熟性。所謂“相對穩(wěn)定性”,就是制度處于“高平”狀態(tài),相對不變的狀態(tài),制度供給能夠適應和滿足實踐和現實的制度需求,從而實現制度供給和制度需求基本平衡;所謂“相對成熟性”,就是在制度穩(wěn)定性的基礎上,形成科學規(guī)范的制度,能夠有效解決社會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而不發(fā)生大的起伏和波動,同時制度還能根據現實需要以及制度自身發(fā)展邏輯進行自覺調整或修正。制度穩(wěn)定性和成熟性是制度體系建立以后對制度建設的更高層次的和更嚴格的要求。
再次,形成高效的制度運行態(tài)勢。高效的制度運行態(tài)勢取決于三種要素:一是各種制度之間的協調性,不僅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制度之間能夠協調發(fā)展,而且各個領域制度體制機制內各要素之間能夠相互耦合、相輔相成,旨在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二是制度與其他與制度密切相關、對制度運行有較大影響的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能夠相互協調和促進,比如制度與文化、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制度與道德、制度與利益等。三是制度執(zhí)行力好,就是制度不能形同虛設,不能形成“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念在嘴上”,要有強有力的制度執(zhí)行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制度體系還要完善,但當前突出的問題在于很多制度沒得到嚴格執(zhí)行。……制度的生命力在執(zhí)行,有了制度沒有嚴格執(zhí)行就會形成‘破窗效應’?!盵2](719-720)
第二,制度定型化要使制度功能得到最大化實現,制度價值得到最大化體現,制度優(yōu)勢得到最大化發(fā)揮?!叭齻€最大化”是制度定型化的重要量度。
首先,制度功能得到最大化發(fā)揮。制度具有約束、激勵、規(guī)范等功能,制度作用主要體現在其功能的有效發(fā)揮上。制度定型化就是要突破制度功能實現困境,即制度價值的美好追求和制度短缺以及制度相互沖突和矛盾之間的困境;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合法行為和公共利益受損之間的困境;承擔制度義務和不享受制度受益或不承擔制度義務和享受制度受益的困境;共同不遵守制度而共同受益的困境。不能擺脫這些困境,就會形成制度異化和制度失靈,從而嚴重消解制度功能發(fā)揮。
其次,制度價值得到最大化體現。制度價值是制度功能的理念支持,制度價值不同直接導致制度功能定位差異。以人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價值。以人為本在制度發(fā)展和運行中具體體現為滿足群眾利益、實現成果共享、促進社會公平、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等。在具體環(huán)境和特定歷史階段,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以人為本價值體現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從總體看,制度逐步定型化的過程,是制度不斷趨于制度價值的過程,是制度價值逐步實現和展開以及制度價值得到最大化體現的過程。
再次,制度優(yōu)勢得到最大化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符合中國具體國情和現實情況,又反映人類制度文明發(fā)展的趨勢,是當代中國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顯然的優(yōu)勢和特色。比如,能夠激發(fā)社會創(chuàng)造力和社會活力;滿足人民利益,促進社會公平;實現高效有序的政治運行;實現集中力量辦大事;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國家統一;克服了短期化和功利化弊病;有效化解深刻的社會矛盾;能夠有效鏟除腐敗,體現執(zhí)政為公等。制度定型化就是要使這些制度優(yōu)勢得到最大化發(fā)揮,同時進一步凸顯其潛在的優(yōu)勢,從而達到“管用”的目的。
第三,制度定型化的外在表現是制度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持久的高度認同,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只有定型化的制度,才能產生高度的制度權威和持久的制度自信,才能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同。這里實際上涉及制度定型化的價值標準問題,也就是只有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持久滿意的制度才是定型化的制度。正從這個意義上,鄧小平指出,最終的決定權在于人民群眾。人民高興了,我們的制度是不會變的,要變的話,只會變得更好。也正因為如此,黨歷來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制度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群眾滿意不滿意的多元性和發(fā)展性決定了制度定型化是一個長期的發(fā)展過程,是不斷根據群眾需求的多元和發(fā)展而進行制度供給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guī)定,……使我們的制度安排更好體現社會主義公平正義原則,更加有利于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5](p98)
在國際上,制度定型化外在體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身具有其他制度不具備的特殊優(yōu)勢,比如,黨的領導、集中力量、強力反腐、協商民主等,這些優(yōu)勢能夠解決其他國家制度不能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并為其他國家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提供“中國元素”,另一方面,制度外在表現為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民族文化、發(fā)展模式以及外交方針等,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制度定型化就是使國家意識形態(tài)、民族文化等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制度的特色和優(yōu)勢,展現出強大的制度軟實力,才能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
制度定型化與制度認同相互支撐。制度認同能夠使制度得到群眾支持,能夠推進制度定型化;制度定型化能夠得到群眾支持,增強制度認同。制度定型化過程也是制度認同不斷增強的過程。
第四,制度定型化不是制度盡善盡美、停滯發(fā)展,而是要實現制度在發(fā)展中定型,在定型中發(fā)展的統一,形成制度自覺地“新陳代謝”的良好態(tài)勢。制度定型化和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內在統一的。
首先,制度定型化不是制度的盡善盡美,也不是制度停滯發(fā)展。從辯證法的角度看,制度不存在定型化的問題,因為制度始終處于變動之中,總是隨著實踐和時代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正如馬克思所言:“一切發(fā)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而發(fā)展只有在死亡時才結束?!盵6](p60)制度定型化是對建設和改革實踐經驗的固化,實踐展現的越充分,制度就越加完善。制度定型化是制度的相對完備、穩(wěn)定和成熟,而不是僵滯,制度總是要適應需求不斷更新和完善。
其次,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制度定型化的主要途徑,也是制度定型化后進一步完善的常態(tài)。制度定型化說到底是制度體制創(chuàng)新的問題。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表現在制度從產生到完善的過程中,表現在制度由一種形態(tài)向另一種形態(tài)的變遷中,它是制度定型化的主要途徑和方法。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都強調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和改革,破解發(fā)展新階段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發(fā)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度定型化后還存在制度的供給問題,還需要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促進制度完善,提高制度權威和制度績效。制度發(fā)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制度創(chuàng)新是制度定型化后進一步完善的常態(tài)。
再次,制度定型化和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機統一。制度定型化需要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目的是制度定型化。制度定型化的過程是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也是制度不斷定型化的過程,二者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制度定型化不僅是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成果,它反過來又保障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果。制度定型化也是與其他各種非制度性因素綜合發(fā)生作用的過程。制度定型化要防止“泛制度化”,走出制度“神話”,實現制度定型化與其他因素的有機統一,形成制度與相關各種要素自覺“新陳代謝”的良好態(tài)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化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每個階段都對制度定型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呈現出明顯的階段特征。
第一,制度框架構建:制度定型化的基始。新中國成立、“五四憲法”頒布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框架構建奠定了堅實基礎。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后,毛澤東對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制度進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為后來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改革探索奠定了思想和實踐基礎,但總體看當時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改革探索不論是思想上,還是實踐上都沒有擺脫蘇聯模式束縛。改革開放以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重新認識社會主義與非公有制經濟、市場經濟的關系,改革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體制,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為目標,改革完善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等各項民主政治制度;逐步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些探索成果基本構建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框架。1992年南方談話中鄧小平還明確闡述了制度定型化問題,認為形成一套更成熟、定型的制度需要三十年時間。
這一時期制度定型化顯著的階段特征是:理清方向,重點突破。也就是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基本框架,提出了制度進一步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思路,并在經濟體制改革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對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體體制機制進行了劃分,并強調分層次有序的系統改革,為制度改革探索提供了基本思路;提出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等關于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則問題;提出檢驗制度體制改革的幾個明確的價值標準;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一國兩制”等創(chuàng)造性構想,尤其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積極探索,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等。這些都為后來的制度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礎。當然,這一時期有些制度改革設想付諸實踐,有些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雖然沒有付諸實踐但為后來推進制度定型化提供了重要方向和根據。
第二,制度逐步豐富:制度定型化的重要步驟。黨的十四大以后,隨著黨對制度改革性質、方向與目標認識的逐步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化得以加速推進,從之前的重視理論突破、突出改革重點、解決現實問題逐漸向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健全和完善發(fā)展。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闡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黨的十五大首次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作了新的概括,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同時,各項民主政治制度建設也逐步推進,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逐步確立,尤其是2000年11月中央頒發(fā)推進城市社區(qū)建設的文件,在全國范圍內推進社區(qū)民主建設。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黨的十六大再次提到2020年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方略得到全面落實的法制建設目標。
這一時期制度定型化的顯著的階段特征是:深化發(fā)展,層級推進。也就是在堅持原有改革方向、思路和原則的基礎上,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改革,使原有的設想付諸實踐,把原來初步探索的制度向深入推進,比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以建立、基本政治制度得以豐富發(fā)展、依法治國方略得到落實、“一國兩制”付諸實施等。制度改革從經濟和政治領域向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科技體制、教育體制等全方位、寬領域延伸,從而呈現出多層次、系統化的制度建設模式。同時,制度定型化呈現出層次性,也就是在整個制度體系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上,由重點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延伸至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等改革上,既是同一具體制度改革內容上也遵循社會發(fā)展和制度運行規(guī)律有序層級逐步推進。
第三,制度體系形成:制度定型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制度建設規(guī)律認識更加深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逐步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推動政治協商的兩種方式的有效實踐,政黨制度逐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文化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提出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新的概念,重視社會制度建設和生態(tài)建設;黨內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黨的建設制度化、規(guī)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2011年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講話中,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已經形成,并闡述了這一制度體系的基本內容。
這一時期制度定型化的顯著的階段特征是:協調推進,優(yōu)勢凸顯。就是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針對發(fā)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強調統籌兼顧,全面協調。一是在推進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更加重視社會制度和文化體制改革,形成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制度的“四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其他體制機制改革和社會運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制度優(yōu)勢進一步凸顯。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五大優(yōu)勢,除此之外,制度優(yōu)勢還體現在能夠有效反腐、克服制度短期化和功利化弊病、實現動力與平衡機制的統一等方面。三是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內在邏輯進一步顯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過程中堅持的政黨主導、理論引領、以人為本、兼收并蓄和整體建構的邏輯逐步顯現,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互為一體,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chuàng)新,規(guī)定和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價值和優(yōu)勢。
第四,制度縱深推進:制度定型化的決勝節(jié)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我國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高度重視制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化進入決勝階段。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fā)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并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體制“五位一體”制度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p512),并確定了到2020年“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p514)的戰(zhàn)略任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依法治國作了戰(zhàn)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要實現國家治理活動的規(guī)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也就是實體和程序的全面制度化,而且其本身就深刻蘊涵和直接指向制度定型,同時也強調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和定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又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黨的十九大又根據新時代要求對制度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制定新的具體規(guī)劃。
這一時期制度定型化的顯著的階段特征是:縱深推進、補齊短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已經形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這種制度體系尚不完備、不穩(wěn)定、不成熟,尤其是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q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發(fā)展中遇到各種難題,遇到各種挑戰(zhàn)風險,這就需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制度改革進行拓展推進、全面安排,解決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5](p27)。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緊緊圍繞五大核心,深化五個領域體制改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fā)展理念,強調“在補齊短板上多用力”,突出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滯后領域,尤其是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社保、住房、醫(yī)療、生態(tài)等體制改革以及改善分配體制,促進社會公平。
制度定型化的主要途徑和基本原則就是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解決現存制度中的缺陷和弊端,達到制度供給和制度需求的均衡,充分體現制度價值和制度優(yōu)勢。具體而言,主要實現四個有機統一。
第一,制度定型化中重點領域和其他領域的有機統一。制度定型化最關鍵的是重要領域的制度定型化,從而帶動其他領域的制度定型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因此當前尤其要注重制度定型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使“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绷暯娇倳浽谡劦饺嫔罨母飼r也指出,要注重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重要領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關系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關鍵環(huán)節(jié)“一子落而滿盤活”,關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點。因此,制度定型化在實踐中不是要全面推進,滿地開花,而是要遵循制度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體現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層次性、先后性。當前制度定型化中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是經濟體制改革,因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對社會其他領域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牽引作用,能為其他領域改革提供強大推力,影響其他各方面改革相應推進。
第二,制度定型化中真理追求和價值追求的有機統一。制度定型化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真理追求,就是把制度創(chuàng)新定位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矛盾框架中,體現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制度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同時又綜合考慮文化、社會等多重因素對制度創(chuàng)新的影響;要依據中國實際,堅持實踐標準,把制度定型化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中國具體實踐基礎之上,同時把改革開放實踐作為制度定型化的根本標準,對制度進行對照、反思和修正;要克服傳統社會主義制度和西方制度文明的種種弊端,展現出強大的制度優(yōu)勢,體現制度文明發(fā)展趨勢。真理追求說到底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遵循制度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使制度符合中國自己特點,又體現制度文明發(fā)展趨勢。價值追求就是使制度定型化以制度價值為指引,充分體現和趨于制度價值,就是以制度價值為規(guī)范,糾正制度創(chuàng)新中不符合制度價值的體制機制。價值追求說到底就是按照制度價值進行制度供給,使制度供給充分體現出制度價值。真理追求體現制度定型化中的客體尺度的存在和作用,主張追求和服從規(guī)律;價值追求體現制度定型化中主體尺度的存在和作用,主張人的需要和人的追求。真理追求是價值追求的基礎,價值追求是真理追求的目的和歸宿,二者相互引導,內在統一。
第三,制度定型化中頂層設計和基層推動的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化過程中的頂層設計主要是指黨和政府從國家穩(wěn)定發(fā)展的最高利益出發(fā),對制度進行宏觀性的、全局性的設計和規(guī)劃,并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解決根本性、方向性問題。它不僅表現在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堅持和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改革的正確的政治方向,而且表現在不斷通過開動腦筋,更新觀念,對涉及全局性、關鍵性問題進行科學判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個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頂層設計主要是抓全局性、宏觀性、根本性、核心性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綱舉目張,為解決其他問題鋪平道路。同時,頂層設計并不排斥基層的、群眾的自發(fā)制度創(chuàng)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的成功探索,關鍵在于改革領導者對群眾意愿的深度關切和對基層實踐經驗的及時總結。而且,更為常見的是,黨和政府主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chuàng)新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響應,這正是制度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取得成功的基本推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突破了只側重摸著石頭過河而對頂層設計重視不夠的局限,在依靠和支持基層創(chuàng)造性推動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和重視黨和政府在制度創(chuàng)新中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等功能和作用。
第四,制度定型化過程中傳統制度文化吸收和西方制度文明借鑒的有機統一。制度定型化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時應積極吸收和借鑒中國傳統制度文化和外國制度文明,創(chuàng)新制度體制機制。中國傳統制度文化具有鮮明的農業(yè)宗法制的特征,但是也有諸多有益的成分,成為制度創(chuàng)新和定型的重要思想和制度來源,比如,“我國古代很早就有監(jiān)察、御史、彈劾、諫官等方面的制度。這些制度有不少在歷代反腐倡廉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對我們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具有借鑒意義?!盵7](p124)西方制度文明帶有與社會主義制度不兼容的特性,但是也有諸多優(yōu)于當前我國具體的體制機制,對制度定型化具有重要借鑒作用。比如,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等國家都強調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制度化、法治化,重視用法律制度調節(jié)人與自然的關系,并采取政府、市場與社會力量“多中心”共同治理,實行公眾參與、監(jiān)督、制約制度和公民訴訟制度,對我國生態(tài)文明制度建設具有重要啟發(fā)。中國傳統制度文化和西方制度文明各有優(yōu)劣,在制度定型化過程中要克服二者的不利和不適因素,吸收和借鑒二者中積極的有益的成分,實現二者在制度定型化過程中的相互補充、有機統一,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化。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3]習近平.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N].人民日報,2014-02-18.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