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芙康
四川渠縣,是我老家,很久很久的從前,便被異地人輕蔑,喚作“稀飯縣”。少年記憶里,老家傳來的故事,不是田薄地瘦,就是缺油少鹽。打柴、割草的難,是孩童憂恐的啟蒙;苕窖、米缸的空,是大人嘆息的主題。
三年前,適逢秋果下樹,赴一場文學(xué)聚會,平生初次,我走進老家縣城。
當晚飯桌上,有人起哄,鼓動一位笑嘻嘻的人講故事。年過半百的他,推辭不過,慢條斯理說將起來。先是一段爹媽相擁,博得滿堂叫好;接著一段叔嫂巧遇,煽起群情振奮;最后一段嬌妻賣萌,終叫現(xiàn)場失控,一片拍桌子打板凳。
名叫李明春的此君,以令人樂不可支的講述,讓我深切知道,老家的故事,早已推陳出新,遠離吃糠咽菜了。
此后兩三天里,始終有李明春的故事作伴。看得出,頭天晚上,因熟人較少,出手的,多為雅俗共賞的輕喜劇,隨擁躉增多,漸入佳境。他的搖唇鼓舌,庫存豐富,似乎取之不盡;揉搓方言,嫻熟準確,堪比能工巧匠?;蚴巧鐣牟恍?,或是時弊的不堪,或是生活的幸運,或是世道的溫暖,段段談資,對應(yīng)當下,猶如面面明鏡,叫人五味雜陳。
接觸中,居然曾有念頭一閃,李明春的口頭講述,若是轉(zhuǎn)換成文字,該有何等精彩。仿佛“想有就有”的童話,活動結(jié)束頭天,獲贈他著作兩種,全是談天說地的中、短篇小說。當晚展讀,不忍釋卷,李明春鋪陳故事的從容與機趣,并未隨唾沫飄散,而以白紙黑字“存檔”。欣慰之余,再生欣喜。他的小說與口述相比,起承轉(zhuǎn)合更有章法。文字彈跳,視角刁貼,取材講究,無不有斤有兩地,敲擊出閱讀的興奮。到了這般地步,對李明春的刮目相看,亦就順理成章了。
北歸不久,又收讀他剛剛出版的長篇小說,仍是地地道道的故鄉(xiāng)傳聞,耳熟能詳?shù)姆窖酝琳Z。這樣,他的作品,無論短長,通通讓人偏愛不已。我兩歲離鄉(xiāng),然數(shù)十年來,改不掉的毛病是,鄉(xiāng)音入耳,端詳對方,能瞬間縮短距離。最近幾年,別有所悟,年紀愈高,視野愈窄,淡漠了先前的關(guān)注天下,常常心回老家。故而,我與明春,有一見如故的親近。說得功利些,他能用他的故事,幫助一名漂零游子,每每跨越時空,憶想老屋已不復(fù)存留的雞鳴狗吠。
前不久,李明春小說《山盟》面世,被歸類于“扶貧”題材,遂由成都叫響,京城兩番研討,再反彈回四川,波及開來?;乜词脦啄?,文壇對扶貧的反應(yīng),向來遲鈍,即或有“配合”式的觸碰,至多隔靴揉癢。不少閉門造車的寫手,自說自話,只拿扶貧字眼兒為應(yīng)差的標簽。而《山盟》新奇,社會進步與田園凋敝的矛盾,人口增長與人氣蕭索的反差,給人莫名的困惑。李明春點染真切的鄉(xiāng)村景觀,想必就是為告訴讀者,為民眾謀取權(quán)益的扶貧,不應(yīng)視為單純送錢贈物的扶危濟困,更要緊的,是精神撐腰,是扶弱抑強、扶正祛邪,努力營造農(nóng)舍、田疇的興旺與詳和。高妙的文字里,鮮活的人物,有我鄉(xiāng)親的原型;意外的沖突,有我熟悉的纏斗;觸目的病灶,有我曾經(jīng)的思慮。尤為可貴的,作品貢獻的幫扶套路,契合蜀地民情,順乎百姓心思,具有現(xiàn)實操作功能。小說結(jié)尾,雖已浮現(xiàn)出脫貧告捷的亮色,但亦讓人縈繞前路漫漫的感傷,從而消融你的無動于衷,引領(lǐng)你滋生一種“鄉(xiāng)村敬畏”。
三四年前的四川文壇,業(yè)余作者李明春,名不見經(jīng)傳。他周身浸透的故事天分,尚不曾有過紙頁的展露,因入錯了行,數(shù)十年間,輾轉(zhuǎn)于若干崗位。而他權(quán)力在握的那些職務(wù),可以干事情,但不方便寫小說。這對于擅長故事的人才,客觀上成為尷尬的耽擱。但李明春特殊,有志不在年高,終于歸隊,大器晚成,以驕健步履,入得小說高手的行列。通覽悄然問世的百萬字作品,區(qū)別于不少川籍作家的,是他素樸而執(zhí)著地,延續(xù)了現(xiàn)代巴蜀文學(xué)傳統(tǒng)。其遣詞造句的作派,悲天憫人的氣象,虔誠敦厚的情懷,大有李劼人、沙汀、艾蕪、周克芹的遺風。
對李明春創(chuàng)作的觀感,多位文壇一線評家,丟棄慣有矜持,不吝各抒己見。在一個評論人坐無虛席的場合,施戰(zhàn)軍字斟句酌地認為,“突然”冒出的李明春,對鄉(xiāng)土小說題材、主題、內(nèi)容、手法的把握,讓人有久違之感,顯然超越了不少魯獎獲得者,甚而超越了某些茅獎獲得者。聞聽此言,我下意識地直視施氏。因這類場合,耳聞目睹,盛行逢場作秀、草上添花。施戰(zhàn)軍干凈的目光,素靜的語氣,讓人確信,他對基層作者的理性認可,自會多層面地,攪動起許多同行心潮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