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瓊,張建起,石 蕊
(武警后勤學院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162)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是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全身炎癥反應,患者由于體內的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炎性細胞被激活,炎癥遞質釋放量異常上升,增強了血管的通透性,并嚴重損害重要臟器的功能,最終導致一系列復雜的連鎖反應,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失調,遠處組織器官受損,甚至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嚴重危害了患者的生理健康及生存質量,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西醫(yī)仍缺乏特效方法治愈SIRS。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SIRS的主要病機多由外來之毒侵入機體,擾亂人體陰陽,損傷氣血,從而導致氣不運血,瘀血方生,并化生內生之毒,阻滯損傷脈絡[2],需給予養(yǎng)陰生津、復脈固脫、通絡活血等治療。本研究觀察了生脈注射液聯(lián)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SIRS的療效及對血管活性遞質的影響,旨在為進一步提高該疾病的整體治療質量提供指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IRS患者,均符合1992年美國胸科學會和危重病醫(yī)學會聯(lián)席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診斷標準[3];未進行血栓溶解或降低纖維蛋白原的治療;能遵照醫(yī)囑按時服藥,具有良好的依從性;入選前1個月內未參加其他藥物臨床研究;對研究相關的藥物未存在過敏史;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排除合并嚴重的身體重要器官及造血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病變者;已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者;哺乳期、妊娠期或有妊娠意愿的婦女;合并精神性疾病、嚴重神經功能缺損及因其他原因而無法判斷療效或配合治療者。100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其中觀察組男33例,女17例;年齡(48.25±3.11)歲;病程(3.51±1.10)d。對照組男30例,女10例;年齡(48.12±3.10)歲;病程(3.47±1.11)d。2組年齡、病程、性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包括預防與控制感染、處理呼吸衰竭、抗休克處理、維持機體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內環(huán)境穩(wěn)定、保護循環(huán)功能、重要臟器功能等。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生脈注射液(山西太行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4020812)25~60mL/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2組均以1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 按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的評定標準評定療效。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或有明顯的改善,實驗室檢查指標完全恢復正常或恢復至急性發(fā)作前的水平;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實驗室檢查指標水平有所恢復,但改善程度不足顯效;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未見任何改變或持續(xù)惡化,實驗室檢查指標仍未見恢復或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 血管活性遞質指標、心率、呼吸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個療程后記錄2組患者的呼吸、心率,并于清晨空腹時采集靜脈血3mL,檢測血漿中前列環(huán)素(PGI2)、血栓素A2(TXA2)、心鈉素(ANP)、內皮素(ET)水平,計算PGI2/TXA2,PGI2、TXA2的檢測試劑盒及ET檢測試劑盒均由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ANP檢測試劑盒由北京北方免疫試劑研究所提供;所有指標的檢測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3 不良反應 統(tǒng)計2組患者在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后心率、呼吸比較 2組治療前心率、呼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2組治療后心率、呼吸均顯著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心率、呼吸比較次/min)
2.3 2組治療前后血管活性遞質指標水平比較 2組治療前各項血管活性遞質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2組治療后PGI2、PGI2/TXA2水平均顯著提高(P均<0.05),TXA2、ANP、ET水平均顯著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指標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2.4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2組出現(xiàn)的所有不良反應均于停藥后自行消失,未見實驗室檢查指標異常及因不良反應而要求終止試驗者。
SIRS具體的發(fā)病機制較復雜,目前研究多認為與該疾病的發(fā)生和PGI2與TXA2之間的比例失調有密切關系[5]。在機體處于正常情況時,PGI2與TXA2二者處于動態(tài)平衡的循環(huán)狀態(tài),并起到對血小板功能、血管平滑肌及各種組織、細胞間正常生理機能的調節(jié)作用,若PGI2與TXA2二者之間平衡狀態(tài)出現(xiàn)異常,則會對血管內皮產生較大的破壞性,使其缺乏完整性,且微循環(huán)缺血程度進一步加重,最終引發(f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發(fā)生[6]。有研究已經證實,缺血-再灌注器官的PGI2水平顯著低于正常器官,TXB2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器官,且PGI2/TXA2比值顯著降低[7]。此外,ANP、ET水平的異常也是導致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8]。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管活性遞質指標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4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其中ANP作為一種肽類物質,在正常情況時由心房肌細胞合成與分泌并持續(xù)小劑量釋放,從而擴張冠脈血管,并具有利尿利鈉、促進細胞鈣穩(wěn)定、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9],而當發(fā)生SIRS時,ANP釋放量會出現(xiàn)異常升高,從而誘發(fā)缺血-再灌注損傷;ET對血管功能具有較強的收縮作用,而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發(fā)作時,則會使ET的合成量顯著上升,并被大量釋放[10]。目前國際上治療SIRS的重點措施是對失控的細胞因子、炎性遞質進行拮抗,例如使用皮質激素各種單克隆抗體、受體拮抗劑等,但在臨床上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且長期使用西藥治療該疾病容易出現(xiàn)較多的不良反應,從而影響了整體治療質量[11]。而中醫(yī)藥在改善SIRS的中醫(yī)癥狀、改善治療效果等方面均有獨特的優(yōu)勢且取得了滿意的效果[12]。
中醫(yī)理論認為,SIRS的癥狀與外感熱病、溫病有許諸多類似之處,故可將本病歸為溫病的范疇。SIRS多由久病不愈、重病纏身,而損耗人之元氣;或因年老體衰、身虛多病、氣血不足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使元氣與臟腑功能不足,氣血失和,陰陽失衡,邪毒乘虛而入;或因嚴重外傷手術,使機體內犯于熱毒瘀濕、熱在血分,迫血妄行、經絡不通,導致血離經脈,停留體內,未能及時消散或排出體外,正氣已虛而邪實仍在,氣機逆亂,脈絡阻滯,陰陽兩虛,甚至陰陽離絕[13]??梢奡IRS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氣虛血瘀具有重要的關系?!皻鉃檠畮洠獮闅庵浮?,“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虛無力行血而致血行瘀滯,血瘀于內,阻遏氣機,導致水津不升。正如王清任《醫(yī)林改錯》云:“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惫蕦Ρ静〉闹委煈裱a氣、活血、扶助正氣法則。
生脈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人參、麥冬、五味子,其中人參能培補元氣、健脾養(yǎng)肺、滋陰生津、養(yǎng)心安神,再配以麥冬、五味子益氣生津養(yǎng)陰,且五味子五味俱備,能防肝脈寒滯,則補養(yǎng)肝血,肝血充足。以上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固脫、養(yǎng)陰生津之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生脈注射液方中的人參所含的人參皂苷可通過改善肌肉營養(yǎng)和代謝,提高體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可同時調節(jié)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功能和抑制功能;麥冬能通過對炎癥啟動因子的表達進行抑制,從而減輕機體的炎癥狀態(tài);五味子能促進人體抵抗各種有害物質的刺激,并具有緩解疲勞、減輕應激反應、增加局部血液供應、抗氧化自由基、提高免疫力等諸多作用[14]。結合三藥的藥理作用,生脈注射液可以有效增加局部血液供應、提高氧的利用率,從而改善血流動力學,并控制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15],從而有效降低體內TXA2、ANP、ET水平,并通過提高PGI2水平,從而改善微循環(huán)環(huán)境,最終起到保護臟器功能的作用,防止SIRS的病情進一步惡化發(fā)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PGI2、PGI2/TXA2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呼吸、心率、TXA2、ANP、E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生脈注射液聯(lián)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療效確切,可顯著調節(jié)血管活性遞質水平,從而保護臟器功能,且用藥安全性高。但本研究未能對患者進行遠期隨訪,尚需進一步研究。
[1] 姚令良,肖揚,譚華清,等.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發(fā)病機制理性辨析[J]. 醫(yī)學與哲學,2016,37(2):79-81
[2] 陳風華,胡嗣欽,陳林,等.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中醫(yī)治療進展[J]. 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32):99-100
[3]BoneRC,BalkRA,CerraFB,etal. (TheACCP/SCCMConsensusConferenceCommittee.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So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Definitionsforsepsisandorganfailureandguidelinesfortheuseofinnovativetherapiesinsepsis[J].Chest,1992,101:1644-1655
[4]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33
[5] 常玉光,李鵬利.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評估及治療研究現(xiàn)狀[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23):194-196
[6] 楊彬,余麗娟,王佳,等. 全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層PGI2和TXA2時程變化特征[J]. 中國藥理學通報,2013,29(12):1667-1671
[7] 李浩,吳嵐,劉開祥,等. 青藤堿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TXA2/PGI2的影響[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10):1671-1673
[8] 甄拴平,李莉萍,王華,等. 降鈣素原、白細胞介素-6及內毒素對兒童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早期診斷價值研究[J]. 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27(6):70-72
[9] 崔百日,卞超超,洪蘭,等. 缺氧條件下L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對內皮素1調控ANP分泌作用的影響[J].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5,12(10):1792
[10] 郁峰. 血清降鈣素原和內毒素檢測在小兒SIRS的意義[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5):62-64
[11] 王小榮,李琳琳,牛春雨,等.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防治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3):2899-2902
[12] 李志翔,胡英娜. 血必凈對大腸癌術后SIRS患者TNF-α、IL-6、APACHEⅡ、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的影響[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9):980-981
[13] 高迪,張勇,賈斌,等.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中醫(yī)證型的聚類分析[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21(1):27-28
[14] 王楠,全吉淑,呂士杰,等. 五味子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2016,37(3):213-216
[15] 黃海球,熊進文,黃勇平,等. 丹參和生脈注射液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及白介質素的影響[J]. 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2,7(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