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強
秦朝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的15年,但秦人為之奮斗的歷程卻長達千年,秦文化對中國的影響也持續(xù)至今。從某種意義上說,秦歷史文化是探索中國歷史文化的一把鑰匙。秦人的歷史大致可以劃分為東方時期、甘肅時期和陜西時期三個大的時段,其中東方時期和甘肅時期屬于早期秦史。由于年代久遠,資料稀缺,致使早期秦史缺環(huán)甚多,分歧甚大。近20年間,隨著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圓頂山秦貴族墓地、鸞亭山祭祀遺址等一系列考古發(fā)現(xiàn),早期秦史再度成為史學界關(guān)注的焦點。近日,天水師范學院雍際春教授的《秦早期歷史研究》一書正式出版,這是一部秦早期歷史研究的最新力作。
夏居中原,商由東方進入中原,周從西方進入中原,唯有秦先由東向西,再從西朝東挺進中原;也唯有秦人與夏商周三代相始終,其遷徙范圍之廣,時間跨度之大,歷經(jīng)磨難之多,起伏跌宕之巨,舉世罕見。該書從嬴姓起源入手,辨嬴秦族屬,探嬴秦始祖,考嬴秦西遷,論秦人建國,為我們?nèi)嫦到y(tǒng)地展示了早期秦人屢仆屢起、波瀾壯闊的奮斗史。
雍際春教授采用三重證據(jù)法,充分利用了文獻資料、考古資料和民俗資料,既有《左傳》、《戰(zhàn)國策》、《國語》、《世本》、《管子》、《商君書》、《呂氏春秋》等先秦典籍,又有《史記》、《漢書》等漢代史書,還有圖騰崇拜、英雄傳說、神靈祭祀、民間信仰、禮儀習俗與禁忌等民俗資料,尤其是對墓葬、城址、建筑、青銅器、陶器、石刻、工具、武器等各類遺址與文物資料的運用,起到了補正史不足和補史實缺環(huán)的作用。對各類史料的充分占有,使得該書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此外,雍際春教授充分吸收和借鑒了王國維、顧頡剛、林劍鳴、馬非百等諸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積薪而上,使得該書成為早期秦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該書包括九章,除第一章綜述秦早期歷史研究狀況及意義外,其余八章分別為嬴秦的起源與族屬、嬴秦始祖探微、夏商時代的嬴秦歷史、嬴秦西遷歷史探微、天水“兩河流域”秦早期文化的考古發(fā)現(xiàn)、秦人的興起、秦的建國與東進關(guān)中,顯然是以梳理嬴秦歷史變遷為主線。但在每一章里,又有大量具體問題的考釋與論證,例如嬴秦起源問題的東、西之爭、嬴秦為華族考、費邑通考、畢族尋蹤、西垂與犬丘名實考辨、不其簋與秦莊公、秦公簋及“十又二公”考,等等,這樣就將縱向研究與橫向研究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使得全書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內(nèi)涵充實豐富。
以往認為,早期秦史終于秦襄公立國。雍際春教授則將早期秦史延后至德公遷雍,因為“德公遷都雍城后,其發(fā)展目標和追求,已與此前建成一個完全意義上的諸侯國家的目標大不相同了。這表明,秦國由此進入了一個超越關(guān)中,放眼中原,建立霸業(yè)的新的歷史階段,這也就意味著秦早期歷史由此終結(jié)?!笔聦嵣希骞?,襄公、文公等幾代秦公仍奔波于陜甘之間,直到定都平陽尤其是雍城后,秦人才“飲馬于河”,真正在關(guān)中站穩(wěn)腳跟,并且開始圖謀中原。
通常認為,秦人非常落后,尤其是早期秦人與戎人無異,秦文化至今仍未取得應有地位。雍際春教授認為,秦人“兼收并蓄,多元薈萃,集三代文化之大成,撮六國文化精華于一體,匯華夏戎狄文化于一爐,整合集成、創(chuàng)新升華、開基立制,實現(xiàn)了文化、民族、地域由多元到一體的整合,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一統(tǒng)的文化、民族和國家由此形成。”給予秦文化極高的評價。秦人由嬴姓族人、商奄之民、戎人和周人融合而成,可謂多元一體。秦文化由東夷文化、周文化和西戎文化融合而成,其遠源是遠古時期的炎黃文化,近源是商周文化。秦文化是多元文化和大一統(tǒng)文化。
該書探討了秦人源自何方,是東來還是西來,屬于華族抑或戎狄,有無西遷,西遷路線與過程,秦戎關(guān)系與秦的興起,社會面貌與國家性質(zhì),秦與夏商周關(guān)系,嬴姓源流與秦之本義,秦公世系與何時稱公,秦文化的來源、內(nèi)涵與特征等一系列問題,觀點平實,論證扎實。俗話說:“文如其人”,信哉斯言。
不妨以“嬴秦為華族考”為例。雍際春教授對嬴秦進行了文獻學、考古學和人類學三個維度的觀察,指出“秦人自稱華夏族”,“周與六國認同秦為華族”,“秦雜戎俗但非戎族”,“早自夏初以來就已經(jīng)活動于中原地區(qū),與夏、商、周遺址保持密切關(guān)系并廣泛參與文化創(chuàng)造活動的嬴秦,卻長期被視為戎狄而排斥于華夏之外,實為一大謬誤?!毖灾袚?jù),頗見功力。再以“秦公簋器主及‘十又二公’考”為例。雍際春教授從秦公簋銘文信息分析判斷,認為銘文載明作器者為秦襄公,又從秦公簋與盄和鐘顯系同一器主,秦公簋與太公廟秦公镈、鐘并非同一時代,不能拘泥于秦人首領(lǐng)何時稱公,秦人立國時早已具備鑄鼎刻銘的實力和技術(shù)等方面綜合研判,最終得出“所謂‘十又二公’,即是自中潏至莊公十二位秦人首領(lǐng),秦公簋器主應為秦襄公”的結(jié)論,抽絲剝繭,令人信服。
作為早期秦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秦早期歷史研究》一書的有些觀點仍可商榷,有些考釋也略嫌繁瑣,有些結(jié)論還有待新的材料來證實或證偽。另外,雍際春教授考慮出版時篇幅較大,加之對秦早期文化的部分論述尚需進一步修改,于是,為了突出重點,便將書稿一分為二,按秦人早期歷史和早期文化單獨出版。期待作者《秦早期文化研究》早日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