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小學古詩教學的“讀”

2018-02-26 15:26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8年5期
關鍵詞:音律古詩情感

王 賢 露

(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四川 成都 611731)

古詩,語言凝練,情感豐富,是文字的藝術、音律的杰作,也是審美的高峰、社會的濃縮。它的價值歷經滄桑,永不褪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底色,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永遠的瑰寶。但對于小學生而言,古詩有些高冷,字數雖少,但信息很多;音律雖美,但難以欣賞。如何讓這項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但達到“課程標準”,還能觸及學生內心深處,使其了解古詩、賞析古詩、喜歡古詩、好用古詩?“讀”是解題的鑰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關于小學古詩教學的目標是:第一學段: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第二學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第三學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聲調、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yōu)秀詩文60篇(段)。從由低到高三個學段的遞進式目標中可以看出,學習古詩,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古詩語言的優(yōu)美;然后領悟古詩大意;最后品味古詩的內容和情感。這個過程可以總結為:賞詩之美,悟詩之意,同詩之情。小學階段,要達到“美”“意”“情”三點,“讀”詩是首要方式??菰锏闹v解和乏味的分析,只會使學生與古詩的距離越來越遠?!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白x”是賞析古詩的基礎,“讀”是感悟詩歌意境和詩人情緒的途徑[1]。一言以蔽之:“讀”是有效地學習、欣賞、創(chuàng)作古詩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在重新審視了傳統教學習慣和方式之后,在教學中改變做法,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讀”促悟。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依次獲得賞詩之美、悟詩之意、同詩之情的能力。

本文將古詩教學的“讀”分為四個遞進式的層次:背景引讀,感知大意;語感朗讀,欣賞音律;情感誦讀,把握詩意;場景演讀,延伸感悟。

一、背景引讀,感知大意

古詩的情境性鮮明,在最初的導入教學階段,教師要借助多種媒體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對提升學生感知和學習興趣有積極作用[2]。教師入情入境地示范朗讀,包括了對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的適當介紹、相關故事的生動講述,配以多媒體展示的豐富圖片、音頻、視頻、動畫、文字等信息材料,創(chuàng)設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多種感官,促使學生快速入情入境。根據不同類型古詩的需要,古詩背景引讀可分為聲音導入、畫面導入和影視導入。

1.聲音導入引讀

有的古詩,本身就帶有聲音,如笛聲、琴聲等樂音,風聲、雨聲等自然界的聲音,教學這類古詩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直接播放聲音導入,引讀詩歌。例如,教學王維的《竹里館》時,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一段伴著古琴唱歌的音頻,然后跟學生講述:“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王維,來到一片幽靜的竹林,聽他一邊彈琴,一邊詠唱——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毕嘈怕犞徘侔樽嗟脑伋徒處熑肭槿刖车囊x,一定會激起學生們學習這首古詩的濃厚興趣。

2.畫面導入引讀

有的古詩畫面感極強,特別是寫景的古詩,教師可根據古詩里描繪的意象,借助多媒體,在導課時,一邊出示古詩相關意象的唯美圖片,一邊播放輕音樂,一邊朗讀古詩導入,借助圖片、音樂和朗讀,讓學生直接進入詩人描繪的畫面中去。例如,在教學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時,教師導入時可先抓住古詩中的意象:“無窮碧”的“蓮葉”和“別樣紅”的“荷花”,出示古詩中描繪的一望無際泛著碧綠的蓮葉、陽光下分外艷紅的荷花的西湖美景圖片,再一邊播放輕音樂,一邊引讀:“六月的一天早上,詩人楊萬里為了送好朋友林子方,走出凈慈寺,來到了西湖邊,面對朝陽下西湖的一片美景,忍不住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睂W生看著這色彩鮮明的畫面,聽著這對仗工整、音節(jié)協調的朗讀,就好像和詩人一樣,站在了西湖邊,欣賞到了這迷人的西湖景色。

3.影視導入引讀

有的古詩描繪的場景就好像一段電影一樣,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古詩大意,教師在教學古詩的導入階段,可以把這段“電影”從文字還原成影像,即播放出這首古詩描繪的場景,然后再朗讀古詩,又把“電影”還原成“文字”。例如,在教學清代詩人袁枚的《所見》時,教師可以直接播放視頻導入:夏日,野外林蔭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么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林都被他驚動了。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爸?,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下來呢!教師引讀:“這情景,全被詩人袁枚看在了眼里,寫進了詩中。同學們,這段視頻還原成詩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震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二、語感朗讀,欣賞音律

由于古詩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韻律,富于音律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非常注重結構的形式美,非常適合反復朗讀,體會其音律美。教師在運用各種方式引讀古詩之后,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已被調動起來。掃清了生字障礙之后,學生們開始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韻味——語感朗讀。為了使朗讀不顯得乏味,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初步感知古詩大意之后,通過反復朗讀古詩,來熟悉古詩,增強語感,欣賞古詩的音律美。由此,可將語感朗讀部分分為:明音律平仄、劃節(jié)奏朗讀和男女生分別朗讀三個步驟。

1.明音律平仄

古詩是中華民族漢字文學的高級形式,它的特點特色都溯源于漢語文的特點特色。古詩的寫作與朗讀必須符合平仄。平仄是構成詩歌文學最基本的音調聲律的重要因子[3]。古人寫詩,依據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平聲綿長而沒有升降,上、去、入三聲則短促而有升降。因此,所謂平仄,就是古人根據漢語四種聲調的特點,將其歸納為“平”“仄”兩大類:“平”即平聲,“仄”同 “側”,含“不平、傾斜”之意,指的是上、去、入三聲。今天,以現代漢語的聲調來分,陰平和陽平(第一聲和第二聲)是平聲,上聲和去聲(第三聲和第四聲)是仄聲,入聲已分散到了這四聲之中。

漢語文本身具有的這一“內在特質”四聲平仄,經過了文學大師們長期的運用實踐,在聲韻之學的啟示下,詩人們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極具音律美的詩歌。從這個意義來講,歷史上的詩人們都是偉大的語言音律藝術大師。為了讓學生們在初讀古詩時能感受和欣賞到古詩的音律美,我們認為,低中段教師事先要弄清楚這首古詩的音律平仄,再教學生朗讀;高段教師可教學生一些簡單的平仄知識,讓學生對古詩的音律平仄有個初步的認識。

2.劃節(jié)奏朗讀

大多數古詩可以分為五言和七言,為了使學生更容易地掌握古詩的節(jié)奏,在學生初讀古詩階段,把五言詩的節(jié)奏停頓劃分為:“二、三”;七言詩的節(jié)奏停頓劃分為:“二、二、三”。為了表示一首詩的完結,要求學生們將每首詩的結尾一句的最后三個字的節(jié)奏要讀得稍慢一些。例如,在教學寇準的五言絕句《華山》時,教學生劃節(jié)奏初讀: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在教學賀知章的七言絕句《詠柳》時,教學生劃節(jié)奏初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3.男女生分別朗讀

根據男女不同音色,結合詩句表達的不同情感,將古詩分為男女生兩種角色來朗讀。這樣既避免了反復齊聲朗讀的單一和枯燥,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根據古詩的不同特點,分角色朗讀古詩可分為以下三種:男女生交換讀古詩的前后半句(如杜甫的《絕句》);男女生交換讀奇數句和偶數句(如張志和的《漁歌子》);男女生“二重誦”(如白居易的《憶江南》)。

三、情感誦讀,把握詩意

古詩是非常注重情感表達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既是語言的藝術,也是抒情的藝術,古詩較其他文學樣式更適合誦讀,古詩誦讀是一個從解讀到表達的過程。葉圣陶也說:“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盵4]通過反復誦讀,既可以積累語言,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也可以讓學生更快更深入地把握詩意、進入詩境,領略那震撼心靈的思想美、圖畫美和音律美,受到美的熏陶,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學生通過第二部分多種形式的語感朗讀古詩之后,對古詩已經比較熟悉,能夠感知古詩大意。接下來,是在對古詩品詞析句、把握詩意后,加入自己的情感,入情入境地誦讀古詩。

1.品詞

由于古詩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情感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所以很多字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吃力。在古詩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詩中難點字詞的意思,是學生把握詩意的前提。教學時,教師可先根據學情,出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字詞意思,讓學生根據重難點字詞的意思,誦讀古詩,理解詩意。

根據學情,教學中總結出的學生不太理解的字詞有以下四類:古今異義、較生僻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通假字。例如,白居易《暮江吟》中“可憐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憐”不是“值得憐惜”而是“可愛”的意思;在“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的意思不是“坐下、坐著”而是“因為”的意思;《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之”是“去、往、到”的意思;《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是形容詞作動詞,意思是“吹綠”;陸游《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中的“元”字是通假字,與“原”相同;《敕勒歌》“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見”,通“現”,意思是“出現、顯現”,連讀音都要改變。教師在范讀古詩時,也要有意識地將古詩中的重點字詞、語調讀得稍微重一些,情感讀得更投入一些。

2.析句

為了讓學生更準確地把握詩意、體會古詩情感,在弄懂了字詞意思、了解了古詩意思之后,教師有時還需要對古詩中某些特殊句式進行賞析,通過賞析和反復品味誦讀,讀出古詩傳達的情感[5]。

小學階段古詩中偶爾會出現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和倒裝句。在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時,為了押韻形成韻律美,有時會省略一些詞語,這樣的句子就是“省略句”。教師要把這些被省略的詞語補充出來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例如,《題西林壁》中的“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遠(看)近(看)高低各不同”就是一個省略句。另外,古詩為了展現對仗美、音律美,詞語順序有時會與現代漢語的詞句不一樣,這就形成了“倒裝句”。教師需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對詩句進行調整。例如,《春曉》里的“處處聞啼鳥”應為“處處聞鳥啼”;《早發(fā)白帝城》中“兩岸猿聲啼不住”應為“兩岸猿聲不住啼”。

3.入畫

要想把古詩讀出情感,首先要讓學生進入到古詩情境中,入情入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在讀古詩時在頭腦里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6]。每一首詩背后,都有一幅畫,一幅有情感的畫,或喜悅或憂傷,或愛國或懷鄉(xiāng),或北風凜冽,或春暖花開,或久別重逢,或長亭送別……在學生品詞析句、了解了古詩大意之后,就能在大腦形成一個畫面,這個畫面便是作者描繪的意境。學生可以通過語言描述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具象的圖畫,此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邊朗誦邊想象畫面,有助于學生在朗誦時更好地投入情感。例如,在教學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時,教師先是通過背景引讀導入: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李白被流放夜郎,剛走到白帝城時,突然聽說自己被赦免,驚喜交加,寫下了這首詩[7]。然后,教師點撥幾個重點字詞的意思,讓學生理解詩歌大意,發(fā):出發(fā);辭:告別;啼不住:不停地啼叫。學生理解了詩歌大意之后,再聽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詩歌,應該能想象出詩人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坐著輕快的小舟,從地勢很高的三峽群山中,順流直下的畫面,也能感受到詩人那歡暢輕快的心情。最后,讓學生模仿教師,一邊想象畫面,一邊有感情地誦讀出自己的感悟。

四、場景演讀,延伸感悟

有的古詩情景性強,非常適合表演朗讀,從這個意義來講,“場景演讀”和“情景教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8]。在了解了古詩大意、體悟了詩人情感的基礎上,學生更希望把古詩表現的場景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演出來,一邊演,一邊讀。由于要上臺展示,學生會盡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準備表演的過程其實就是復習鞏固的過程:學生既要把古詩里的場景弄清楚,還要加入適當的動作和臺詞,這實際上就是學生的一個內化過程。為了表現出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和感悟,還要求學生在表演時做到入情入境地、有感情地朗誦。

根據古詩內容不同,場景演讀分為動作演讀和角色演讀。一些含有較多動作或者可以加入較多動作的古詩,比較適合動作演讀,一邊感情誦讀,一邊著力表現動作。例如,李紳的《鋤禾》,學生在臺上一邊表演農民伯伯拿著鋤頭挖地的動作,一邊感情誦讀“鋤禾日當午”;一邊彎著腰用手擦拭頭上的汗水,一邊誦讀“汗滴禾下土”。一些有明確人物角色劃分的古詩,比較適合角色演讀,進入情境,進入角色,一邊演一邊有感情誦讀。例如,李白的《贈汪倫》,兩個學生表演,一個演李白,另一個演汪倫,邊演邊誦讀“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著力演出汪倫一邊打著節(jié)拍一邊唱著送別歌為李白送行的場景;當誦讀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時,學生可自行加入兩人互相擁抱、依依不舍等動作,來表現李白和汪倫那真摯的友情。

古詩教學中,“讀”是理解、賞析、品味古詩的鑰匙,背景引讀是感知大意的激趣,語感誦讀是欣賞音律的初讀,情感誦讀是把握詩意的品讀,而場景演讀則是延伸感悟的外顯。教師要根據低、中、高不同學段學生的學情特點,靈活處理古詩教學的側重點,多一些體悟式的“讀”,少一些灌輸式的“講”,多一些開口的“讀”,少一些沉默的“閱”,建立起學生對古典詩歌學習的樂趣,提高語文素養(yǎng)[9]。

[參 考 文 獻]

[1] 徐衛(wèi)東.《天凈沙·秋思》三個不同教案的啟示[J].語文建設,2006(5):37-39.

[2] 鄭繼敏.淺談小學古詩教學[J].才智,2008(24):97,145.

[3] 唐圭璋.唐宋詞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1.

[4]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3.

[5] 孔蕙萍.小學古詩教學的幾點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2):93-94.

[6] 肖婷.淺談新課改下小學古詩的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2(36):180.

[7] 俞平伯.唐詩鑒賞辭典(第2版)[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372.

[8] 王晶.小學古詩教學的基本步驟[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2(12):25-27.

[9] 徐衛(wèi)東.古詩吟誦:返璞歸真的天籟[J].語文建設,2015(16):43-45.

猜你喜歡
音律古詩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聽美之音律,奏人生華章
“擬古詩”之我見
情感
中日兩國諺語音律的比較
詩歌與情感的斷想
品讀古詩
品讀古詩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品讀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