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校本課程個性化實施

2018-02-24 15:49:05
新課程 2018年5期
關鍵詞:孝德校本德育

張 慧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青園小學,湖南 長沙)

德育校本課程主要指學校為了達到德育目的,結合學校自身條件、特點、性質以及可以開發(fā)和利用的資源,由個人或者學校教育人員合作開發(fā)的一種課程。開發(fā)德育校本課程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德育校本課程的構建原則以及開發(fā)策略展開論述。

一、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構建原則

在小學教育中,德育與智育有著同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現(xiàn)階段很多學校的教育存在知德分離的情況,小學生學習成績優(yōu)異,但是綜合素質較低,這種情況不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探索更為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模式,應當對學校德育的潛力進行充分挖掘,將師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在此基礎上達到提升德育工作實效和德育質量的目的。

1.多元性與單一性相結合原則

在構建德育校本課程過程中,學校要根據單項內容以及年級的特點體現(xiàn)出較強的針對性,還要從多個切入點和不同的角度將多元化的教育功能有效發(fā)揮出來,達到多元性與單一性有機結合的目的,這樣可以讓德育校本課程體系看起來更具有立體感[1]。

2.個性與共性相結合原則

開發(fā)德育校本課程,不僅要針對共性問題進行解決,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適當的引導將特立獨行的探索以及個性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揚光大??偠灾?,小學德育校本課程內容既要包括共性的學習內容,同時還要包含個性化的指導內容。

3.生成性與預成性相結合原則

教育過程在實際的教育環(huán)境中會產生生成性課程,這些課程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結果。雖然生成性課程具有非預期性的特點,卻不能否定其價值。生成性課程是課程創(chuàng)新取向以及實踐性質的直接體現(xiàn),對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2]。雖然德育校本課程具有生成性的特點,但是其教學過程、教學內容以及課程目標應當以穩(wěn)定的課程體系為主要的框架。因此,在對小學德育校本課程進行開發(fā)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生成性與預成性相結合的原則。

二、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策略

1.教學方式由模擬體驗轉為實踐體驗

德育校本課程主要使用戲劇表演和講述式的方式對孝德故事進行體驗,對于高中生和大學生來說,只要通過講述式的方式對孝德故事進行講述就能收獲很好的效果,但是對于小學生卻很難收獲同樣的效果。小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理解能力比較低,所以需要采取戲劇表演這種更為形象生動的內化方式和體驗方式,通過承擔不同的角色讓小學生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德育校本課程中,利用角色扮演可以讓小學生產生情感共鳴,鮮明的人物性格可以給學生帶來情緒感染,引發(fā)學生產生同理心。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戲劇表演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改變小學生先前存在的不正確孝德思想,還能激發(fā)學生自身正確孝德情感的覺醒與萌發(fā),讓小學生獲得孝德的濡染。

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設置“做一做”環(huán)節(jié),通過與家長的互動以及課后實踐進一步加強孝德,達到“在做中學”的目的。道德知識不是通過道德推理證成和獲取的,也不是靠道德推理去獲取的,而是利用人們道德生活體認和體驗獲得的,換言之,通過心靈感性和親切的情感來生成和傳遞的[3]。在戲劇表演的環(huán)境中,如果學生產生的間接道德體驗缺少父母情感的反饋以及與家長的互動,這種體驗就難以從戲劇故事中有效遷移到實際生活中,也就無法轉化成學生的道德行為。因此,在德育校本課程開發(fā)過程中,針對教學方式的設置,一定要從模擬體驗轉化為實踐體驗。

當前的人才應學習和研究真理,需要具備一定素質。如某學校周圍有大棚蔬菜種植基地,例如擁有豐富的社區(qū)科技教育資源。這個學校在這方面大膽開拓,銳意改革,與種植基地建立了友好的合作關系,學校定期安排學生參觀基地,走訪種植大戶。這些學生將種植工人團團圍住,相互提問。在種植技術人員的耐心講解下,學生對相關情況有所了解,對科學種植充滿了好奇心??茖W的種子已經在學生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了。因地制宜地開發(fā)社區(qū)科技教育資源,利用這種方式不僅節(jié)約人力、物力、財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活動中,學生豐富了知識,培養(yǎng)了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道德品質,有利于學生后續(xù)的成長。

2.選取的孝德故事應當貼近小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開發(fā)德育校本課程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生活閱歷、性格特點等因素,選取的孝德故事要貼近小學生生活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鬃拥茏有⒌滦⑸乒适戮哂辛己玫慕逃饬x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將其作為德育校本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可行性。這些故事耐人尋味、感人至深、倫理價值深厚,可以將儒家的倫理秩序以及倫理路徑充分體現(xiàn)出來,無論是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還是陶冶學生的心靈都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可以讓學生身心得到凈化。雖然這些故事都是發(fā)生在古代,但是和現(xiàn)代小學生的生活有著很多的共通之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十分貼近。通過這些孝德故事,學生很容易將自己從某些事以及某些人獲得的體驗投射、拓展到自己身邊的親人身上并獲得情感共鳴,從而實現(xiàn)對自身行為的進一步轉變。

3.構建科學完善的課程評價模式

作為德育校本課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課程評價模式的構建也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首先,要將發(fā)展性評價凸顯出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德育習慣是小學德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最終目的,而學生的發(fā)展具有發(fā)展性和動態(tài)性,因此,課程評價模式的構建也要將發(fā)展性原則凸顯出來,重點評價學生參與課程中獲得的感悟以及形成的體驗。其次,要側重多個評價維度,主要包括價值觀、態(tài)度和情感等,而不是僅僅將眼光放在知識與技能這一目標層面。

4.利用學科滲透促進德育校本課程的個性化實施

培養(yǎng)學科能力、傳授學科知識并不是學科教學的全部任務,學科教學任務還包括對學生進行德育以及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重視知識載體的作用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德育知識作為載體,可以最大限度體現(xiàn)出教學與教育、教師與育人、道德與知識的統(tǒng)一。加上學科教學是小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中的主體部分,占據著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因此,德育工作不能脫離這一主陣地,應當通過滲透德育讓學生一邊接受知識,一邊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與熏陶,這與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更加符合,可以促進學生的消化和吸收。

各個學科教學內容都包含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思想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思想。利用部分學科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樹立唯物主義宇宙觀和物質觀,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可以讓德育有血有肉、可知可感,有著較強的可接受性。通過學科滲透進行德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當使用多樣化的手段和形式去進行。通過學科去滲透德育,不會給人空洞說教的感覺,是教書育人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一個基本渠道。

5.利用實踐活動促進德育校本課程的個性化實施

如果德育僅僅停留在理論教育上就失去了真正的德育意義,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也會因此走進死胡同。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社會道德和思想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僅僅依靠理論上的教育顯然是不夠的,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道德實踐進行強化,在這個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既能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有符合社會要求的綜合素質,即社會實踐能力。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加上很多小學生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從小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長大,所以很多學生對父母為了供養(yǎng)自己上學所吃的苦往往不理解。這種情況下,很多小學生在花錢上表現(xiàn)得大手大腳,存在嚴重的浪費現(xiàn)象。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專題片,通過這些專題片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或者,教師可以邀請一些外來務工的家長來校談一談在外地務工的艱辛,讓小學生知道勤儉節(jié)約,學會感恩,做一個合格的社會小公民。

6.利用動態(tài)生成資源促進德育校本課程的個性化實施

在開發(fā)德育校本課程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校園生活中生成的德育資源。這種德育資源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性,主要是教師和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產生的資源。比如,與周圍人或者同學關系處理的過程、對垃圾的處理方法、面對落葉時的態(tài)度等,這些都是一種動態(tài)生成資源。這種德育資源是鮮活的、生動的,將其滲透到德育過程中,可以讓德育工作獲得良好的效果。在素質教育深化的背景下,學校要重視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個性化實施,遵循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協(xié)調性、生活實際性、活動生成性以及踐行性等原則,在此基礎上形成多樣化的德育校本課程,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某個學校的教師在走廊上無意間聽到保潔阿姨的對話,其中一位保潔阿姨抱怨小學生缺少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上完廁所之后經常不沖廁,所以她每隔一個小時就要沖洗廁所。為了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糾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這位教師讓學生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展開調查,調查的內容就是本校師生上完廁所之后主動沖廁的比例,以十個人為一個調查小組,每個小組制作一個調查樣本。在收集數據的同時,學生也深受感染,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感官上都對上完廁所后主動沖廁這個問題進行了重視。在學生調查結束之后,教師再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教育,“學會主動沖廁”便是這次教育的主要訓練點。最后,教師再開展一次主題活動,主題為“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jié)”,讓學生根據這個主題展開社會調查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行動,大多數學生都養(yǎng)成了“注意生活細節(jié)”的良好習慣,道德素質也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對教師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均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要結合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在此基礎上構建具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達到豐富德育內容、增強德育效果的目的。對德育校本課程進行開發(fā)是學校構建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學生德育質量和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同時,開發(fā)德育校本課程可以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慶.校本課程開發(fā)是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好形式[J].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1):53-54.

[2]吳剛平,王策鴻.我國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探索及其意義[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0(4):16-17.

[3]袁利平,劉曉艷.我國民族地區(qū)高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時代意義與路徑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18(1):49-50.

猜你喜歡
孝德校本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孝德教育與學校德育結合的必要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以閩江環(huán)境保護校本開發(fā)為例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試論王陽明的孝德觀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40
元朗区| 汝城县| 和静县| 阳城县| 凌源市| 青铜峡市| 瑞昌市| 体育| 兴文县| 北票市| 姚安县| 平定县| 凤阳县| 山东省| 海口市| 丹凤县| 嘉峪关市| 石景山区| 闸北区| 桦南县| 双辽市| 修水县| 克什克腾旗| 丽江市| 万宁市| 丰城市| 滦南县| 望谟县| 遂川县| 海门市| 壤塘县| 金溪县| 石泉县| 丰镇市| 阆中市| 彰武县| 莱芜市| 双城市| 邵武市| 旌德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