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湖南省懷化市鶴翔學校 湖南 懷化 418000)
音樂的魅力主要在于能夠為人們情感宣泄提供渠道,同時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為人們枯燥乏味的生活提供一些新鮮感和樂趣。歌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授課內容主要是旋律、唱法以及音準的掌握。而欣賞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帶領學生對音樂進行理解和感受,學生在對各類音樂欣賞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明確的理解各類唱法的演唱效果,同時能夠提升小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一)欣賞教學和歌唱教學相互促進。歌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目的主要是鍛煉小學生對于各類節(jié)奏、旋律以及音準的掌握,同時還需教授小學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小學生在對歌唱技巧有一定的學習掌握之后對于音樂欣賞教學的感悟也會更加成熟全面[1]。欣賞教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實施能夠促進學生提升對于音樂節(jié)奏以及音樂旋律的理解,同時在欣賞的過程中對音準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欣賞教學和歌唱教學的相互配合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比如,在《小小足球賽》一課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內容是教會學生演唱《小小足球賽》,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演唱的時候飽含激情,深切感受本節(jié)課程所要傳達的情感,感受運動的樂趣,融入到歡快的運動氛圍之中,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可以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奧運會運動員入場的視頻,通過視頻的方式欣賞《運動員進行曲》并向學生介紹《運動員進行曲》的創(chuàng)作歷程及其在各大運動盛會中的作用,體會運動精神,提升學生對于運動的激情。《運動員進行曲》欣賞了解完后,教師為學生播放本節(jié)課學唱的《小小足球賽》,并帶領學生進行跟唱。通過對《運動員進行曲》的欣賞和了解能夠幫助學生投入到歌曲學習之中,以豐富的情感進行學習。
欣賞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傳統(tǒng)教學氛圍帶來新鮮感,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教學環(huán)境。小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對于各種事物的興趣較為濃厚,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材料選取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接受能力,既要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身心成長,還要確保在小學生可以承受理解范圍之內[2]。在小學生審美能力范圍內選擇輕松明快、積極向上的歌曲帶領其進行感受欣賞。
比如,在《小小鼓號手》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帶領學生一起學唱本課學唱曲目《小小鼓號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介紹本首歌曲中的各類伴奏器樂以及歌曲特點,學習完成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首鼓號樂曲,讓學生在聆聽完之后指出自己都聽到了哪些聲音,帶領學生體會耳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樂趣。通過音樂教學的基礎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欣賞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又如,在音樂家海頓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海頓的著名曲目《小夜曲》、《告別交響曲》以及《驚愕交響曲》,欣賞完成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討論該樂曲的特點,請學生自由發(fā)揮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對學生多加鼓勵。在討論的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不同樂曲的類型及特點,同時帶領學生了解認識弦樂四重奏等樂曲類型。
歌唱教學以及欣賞教學的主要目的都是對小學生的藝術潛力進行開發(fā),進而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點教學措施就是實踐,不管是歌唱教學還是欣賞教學都必須落實在實際活動之中[3]。歌唱教學作為欣賞教學的另外一種實踐形式是提升小學生欣賞水平的重要渠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帶領學生接觸學習不同類型的音樂及演奏形式,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積累。
比如,在《我的家鄉(xiāng)日客則》的教學中,便是教師豐富學生音樂積累的機會,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是想學生介紹藏族的音樂類型,藏族的音樂和舞蹈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帶領學生對藏族音樂及舞蹈進行接觸學習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各個民族之間的特色,拓寬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藏族的《卓瑪》,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進行模仿,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景,帶領學生體會藏族的音樂類型,帶領學生學唱《我的家鄉(xiāng)日客則》學唱完成后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藏族的風土人情,比如拜神湖、撒風馬旗等,為學生播放藏族本土的民謠歌曲。課程最后教師可以對教學進行延伸拓展,讓學生談談對自己了解的各民族的文化類型及歌曲特點進行探討,在輕松歡快的課程氛圍中結束教學,達到豐富學生音樂積累提升欣賞水平的教學目的。
綜上可知,不管是歌唱教學還是欣賞教學都是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兩種教學形式進行穿插融合,以發(fā)揮各自最大的教學價值,在提升小學生歌唱能力的同時豐富小學生的音樂積累,提升音樂欣賞審美能力,實現(xiàn)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