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路
漢晉時以四言為詩歌的正統(tǒng)體式,往往以之頌德言志,抒發(fā)較為正式嚴肅莊重的情感。五言詩則起源于街陌謠謳,往往為樂府民歌所采用,所以在當時人心目中五言就是流行歌曲,其表現(xiàn)的情感內(nèi)容也來自樂府,最初多以之描述羈旅行役、游子思婦、離別相思,游仙求道,感嘆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等私人的、非正式場合的或比較哀怨的情感內(nèi)容,抒情也較四言坦率。四言詩因其雅正的地位而題材固化,五言詩因其為俗調(diào)不受身份限制反而能容納更多的題材,一些新興的題材如詠史、詠物、詠懷、送別、贈答等亦以五言為之。這些題材往往表現(xiàn)知識人情懷,這樣五言詩逐漸亦能言志抒懷,其表現(xiàn)的題材亦遠超四言詩,而且格調(diào)不斷提高。但時人仍根據(jù)詩歌表現(xiàn)情感的雅俗等來選擇四言與五言,比如張華以四言寫《勵志詩》,而以五言寫兒女情多的《雜詩》《情詩》。同樣是贈答詩,陸機《贈馮文羆遷斥丘令》歌頌西晉以禮治國及馮文羆之才能,故以四言為之;五言《贈馮文羆》則是表達對馮文羆朋友間的思念。雖然時人心目中五言詩仍是流調(diào),但日常生活的大多數(shù)情感內(nèi)容的表達正由五言詩承擔(dān),故實際上已成為最主要的詩歌體裁,四言雖仍是雅正之體,但實際上使用面很窄。①有關(guān)漢兩晉南朝的五言詩雅俗觀變遷詳見陸路《論漢魏六朝五言詩雅俗觀的變遷》,《江漢論壇》2016年第2期。故本文對漢晉南朝五言詩雅俗觀僅據(jù)需要概述之。北朝本土文人五言詩雅俗觀既有對漢魏西晉五言詩雅俗觀的繼承,也源于在與南朝的交流中伴隨南朝詩歌的傳入而受到相應(yīng)文體觀的影響。最能體現(xiàn)詩歌體式雅俗之別的是詩人在表達不同內(nèi)容時對詩體的選擇,常常同一位作者在表達不同內(nèi)容時會選擇不同的詩體,當然這種選擇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受到當時社會約定俗成的對不同詩體雅與俗的認知的影響。所以分析詩人的詩體選擇,正是探究當時社會對不同詩體所持雅俗觀的途經(jīng),加之北朝文學(xué)理論留存極少,就更需借助具體作品的詩體選擇加以考索。因此本文擬結(jié)合具體作品研析北朝本土文人五言詩雅俗觀的變遷。
北朝前期文人亦繼承了漢晉文人的詩體觀,如贈答詩即以內(nèi)容選擇詩體。宗欽《贈高允》是歌頌高允的德行、文才、著述等。高允《答宗欽詩》稱贊宗欽的才能,以西晉平吳得二陸比魏平?jīng)龅米跉J。段承根《贈李寶詩》歌頌了李寶的德行、功業(yè)。三詩表現(xiàn)的皆是非常正式的內(nèi)容,并非私人間生活類的贈答,故皆使用四言詩。如果表現(xiàn)較為私人化情感的贈答詩,則傾向于選擇五言,如《魏書》卷五十二《胡叟傳》:“在益土五六載,北至楊難當,乃西入沮渠牧犍,遇之不重。叟亦本無附之之誠,乃為詩示所知廣平程伯達。其略曰:‘群犬吠新客,佞暗排疏賓。直途既以塞,曲路非所遵。望衛(wèi)惋祝鮀,眄楚悼靈均。何用宣憂懷,托翰寄輔仁。’”①[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150頁。胡叟是詩抒發(fā)懷才不遇的感懷,非關(guān)政教,故使用五言?!段簳肪砹俄n顯宗傳》:“韓顯宗既失意,遇信向洛,乃為五言詩贈御史中尉李彪曰:‘賈生謫長沙,董儒詣臨江。愧無若人跡,忽尋兩賢蹤。追昔渠閣游,策駑廁群龍。如何情愿奪,飄然獨遠從?痛哭去舊國,銜淚屆新邦。哀哉無援民,嗷然失侶鴻。彼蒼不我聞,千里告志同?!雹赱北齊]魏收:《魏書》,第1344頁。韓顯宗被免官,以詩贈中尉李彪,所表述的不得志的哀傷是私人化的情感,因此使用五言。而且五言表現(xiàn)這類情感較之四言,有流走之氣,所以五言表現(xiàn)私人化的情感,不僅有體式雅俗的原因,也因為以五言體式寫這些內(nèi)容抒情更為流暢。
北朝詩人諷諫匡正之作,繼承漢初韋孟以來的傳統(tǒng),亦多采用四言詩。如陽固《刺讒詩》《疾幸詩》,皆出于諷諫?!侗笔贰肪硭氖摺蛾柟虃鳌罚骸靶淠?,中尉王顯起宅既成,集僚屬饗宴。酒酣,問固曰:‘此宅何如?’固曰:‘晏嬰湫隘,流稱于今,豐屋生災(zāi),著于《周易》。此蓋同傳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默然。他日又謂固曰:‘吾作太府卿,府庫充實,卿以為何如?’固對曰:‘公收百官之祿四分之一,州郡贓贖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為多。且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豈不戒歟!’顯大不悅,以此銜固,又有人間固于顯,因奏固剩請米麥,免固官。遂闔門自守,著《演賾賦》以明幽微通塞之事。又作《刺讒疾嬖幸詩》二首?!雹踇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721-1722頁。陽固二詩是對聚斂之臣的諷刺,所以并非是簡單地個人情感的宣泄,而是關(guān)系到為政,是非常正式的內(nèi)容,固亦使用四言體式。
具有褒揚性質(zhì)的作品亦繼承漢魏傳統(tǒng)選取四言?!段簳肪砭攀读信畟鳌罚骸安7庾科蓿沓莿⑹吓?。成婚一夕,卓官于京師,后以事伏法。劉氏在家,忽然夢想,知卓已死,哀泣不輟。諸嫂喻之不止,經(jīng)旬,兇問果至,遂憤嘆而死。時人比之秦嘉妻。中書令高允念其義高而名不著,為之詩曰:……(即《詠貞婦彭城劉氏詩》)?!雹躘北齊]魏收:《魏書》,第1978頁。高允該詩贊劉氏之義,猶如褒獎詞,故亦使用四言。
高允《羅敷行》則繼承漢樂府《陌上桑》傳統(tǒng)使用五言,可見高允有明確的詩體雅俗觀?!稑犯娂分型活}名的排列是先南朝后北朝。以《羅敷行》為題,南朝以蕭子范為首,北朝以高允為首,蕭子范為齊豫章王蕭嶷第六子,時代上晚于高允(高允去世時,蕭子范僅兩歲),故高詩遠早于蕭詩。高允詩:“邑中有好女,姓秦字羅敷。巧笑美回盼,鬢發(fā)復(fù)凝膚。腳著花文履,耳穿明月珠。頭作墮馬髻,倒枕象牙梳。姌姌善趨步,襜襜曳長裾。王侯為之顧,駟馬自踟躕。”并亦如《陌上?!蜂仈⑶亓_敷之裝飾,保有民歌色彩。而蕭子范之作“城南日半上,微步弄妖姿。含情動燕俗,顧景笑齊眉。不愛柔桑盡,還意畏蠶饑。春風(fēng)若有顧,惟愿落花遲”,已采用五言八句新體詩,“春風(fēng)”兩句,更具有余不盡之味。此亦可見高允不僅詩體觀念上繼承漢晉傳統(tǒng),在表達方式上亦沿襲漢魏古詩的質(zhì)樸。
北朝釋奠詩亦繼承漢晉傳統(tǒng)使用四言,但作品留存極少,現(xiàn)存有北朝后期詩人李諧、袁曜等的《釋奠詩》,皆使用四言。
崔鴻《詠寶劍》、馮元興《浮萍詩》二詩繼承了蔡邕以五言詩詠物的傳統(tǒng)(蔡邕有《翠鳥詩》),二詩皆傳承了屈原《橘頌》的傳統(tǒng),以詠物述志,并未受到南朝新體詩但詠物以顯才的詠物詩風(fēng)的影響。
金城宗欽、武威段承根、安定胡叟為河西詩人;高允出于渤海高氏、陽固出于北平陽氏、李諧出于頓丘李氏、馮元興為肥鄉(xiāng)人,皆是河北詩人;袁曜為河南詩人;崔鴻出于清河崔氏,居于臨淄一帶,屬齊魯詩人,而皆據(jù)表現(xiàn)內(nèi)容而選擇四言或五言,可知當時詩人普遍繼承漢晉人的四言、五言雅俗的看法。
在以謝靈運為代表的晉宋山水五古的影響下,北朝山水詩創(chuàng)作逐漸復(fù)興,代表詩人是鄭道昭。鄭道昭在永平間任光州刺史期間作有《于萊城東十里與諸門徒登青陽嶺太基山上四面及中頂掃石置仙壇》《與道俗□人出萊城東南九里登云峰山論經(jīng)書》《登云峰山觀海島》詩,三詩在山水描寫中敘述游覽路線,鋪敘景象,基本對仗,結(jié)尾處有時抒發(fā)玄理,多有謝靈運詩的影子。
北朝后期,隨著南北交流頻繁,以及詩歌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作用,五言詩已包含幾乎所有的重要題材(現(xiàn)存北朝后期詩歌絕大多數(shù)為五言詩),如贈答、游覽、詠物、公宴、詠懷、應(yīng)詔等。頌德、匡諫類的詩歌大幅度減少,這與四言詩的銳減互為因果。典重的四言詩在北朝后期很少見,一般在表達官方性的頌德內(nèi)容時才使用四言,比如北齊武平五年(574)陽休之抗表懸車之時,盧思道作《仰贈特進陽休之》,贊揚陽休之的德行、功業(yè),很有官方的褒揚意味,故采用四言。而盧思道《贈李若》《贈李行之》《贈別司馬幼之南聘》《贈劉儀同西聘》等表現(xiàn)的是私人間的情感,因此使用五言。可見盧思道非常清楚四言與五言詩表現(xiàn)內(nèi)容的不同,也隱含著傳統(tǒng)上對二者雅俗之別的認知。而應(yīng)詔等詩中的頌德內(nèi)容大多被移入了五言詩,因五言詩已成為主要的文人詩體裁,早非街陌謠謳,這類詩已非純粹頌德,且其頌德內(nèi)容與寫景等配合(如溫子升《從駕幸金墉城》、李德林《從駕巡游》等),與五言詩流暢的文體風(fēng)格相契合。有的贊頌類題材已轉(zhuǎn)為詠懷之作,則亦以五言詩表達,如《魏書》卷八十二《常景傳》:“(常)景淹滯門下積歲,不至顯官,以蜀司馬相如、王褒、嚴君平、揚子云等四賢,皆有高才而無重位,乃托意以贊之。其贊司馬相如曰:‘長卿有艷才,直致不群性。郁若春煙舉,皎如秋月映。游梁雖好仁,仕漢常稱病。清貞非我事,窮達委天命?!滟澩踝訙Y曰:‘王子挺秀質(zhì),逸氣干青云。明珠既絕俗,白鵠信驚群。才世茍不合,遇否途自分??胀鞅屉u命,徒獻金馬文?!滟潎谰皆唬骸畤拦w沉靜,立志明霜雪。味道綜微言,端蓍演妙說。才屈羅仲口,位結(jié)李強舌。素尚邁金貞,清標陵玉徹?!滟潛P子云曰:‘蜀江導(dǎo)清流,揚子挹余休。含光絕后彥,覃思邈前修。世輕久不賞,玄談物無求。當途謝權(quán)寵,置酒獨閑游?!雹賉北齊]魏收:《魏書》,第1802頁。詩中對四君的吟詠,是以四君的有高才而無重位,來抒發(fā)自己有才而不受重用的憤懣,此類哀怨的情感已與承擔(dān)頌德、教化功能的四言雅頌之音不合,亦非典重四言詩所能夠表達。四詩名為贊,但主要內(nèi)容是在詠史感懷,故選擇五言流調(diào)更為契合。鮑照《蜀四賢詠》:“渤渚水浴鳧,舂山玉抵鵲?;蕽h方盛明,群龍滿階閣。君平因世間,得還守寂寞。閉簾注道德,開封述天爵。相如達生旨,能屯復(fù)能躍。陵令無人事,毫墨時灑落。褒氣有逸倫,雅繢信炳博。如令圣納賢,金珰易羈絡(luò)。良庶神明游,豈伊覃思作。玄經(jīng)不期賞,蟲篆散憂樂。首路或參差,投駕均遠托。身表既非我,生內(nèi)任豐薄。”先后詠蜀地嚴君平、司馬相如、王褒、揚雄四位賢者,每位賢者以四句詠之,借詠四位賢者有高才而不被重用的遭遇感嘆自身的有大才而志難酬??梢姵>啊端木潯吩谒木倪x擇和抒發(fā)的情感上皆受到鮑照的影響,此外還受到以詠歷史人物抒己之懷抱的顏延之《五君詠》(據(jù)《宋書》卷七十三《顏延之傳》,顏延之出為永嘉太守,甚憤懣而作是五詩)的影響,如顏延之《五君詠》之《阮步兵》:“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沈醉似埋照,寓辭類托諷。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笨芍>啊端木潯吩诮Y(jié)構(gòu)上亦受到顏延之《五君詠》的影響,一首詠一位歷史人物,首二句總述所詠人物,此后四句描述所詠人物主要特點,末二句評論所詠人物,詠己之懷。當時南北交流頻繁,顏延之、鮑照詩傳到北朝是很自然的。一方面常景是模仿了顏延之的詩,但另一方面,北朝文人本繼承了漢魏以來的文體意識,詠史懷古之作本以五言為之,《四君贊》之贊其實相當于詠,是詠史感懷之作,故本當使用五言。詠懷感遇之作,則連鮮卑文人亦知當以五言為之,如北魏孝莊帝元子攸《臨終詩》、北魏濟陰王元暉業(yè)《感遇詩》、北魏中山王元熙《絕命詩》等。
受到南朝民歌影響的圓美流轉(zhuǎn)的齊梁新體產(chǎn)生后,與早已文人化且日益顯現(xiàn)繁冗板滯的晉宋五言古詩之間又產(chǎn)生了表現(xiàn)情感、內(nèi)容的雅俗之別。最初新體詩相對于古體詩而言是俗調(diào),所以齊梁文人將閨情、詠物寫入新體詩中(詠物在五古中本不興盛,同時齊梁時期詠物詩越來越宮廷化,所詠物越來越細小化,亦鮮有寄托,很多詠物詩已經(jīng)與閨情相聯(lián)系,所以與閨情一起最先寫入新體很正常)。原先五言詩是民歌,經(jīng)常表現(xiàn)男女之情,五言詩文人化逐漸成為詩歌的主要形式后,閨情倒是成了樂府詩、七言詩等俗調(diào)的專屬,不適合五言正體了,齊梁文人將閨情寫入新體詩中,也與新體詩相對于五古來說較俗有關(guān)。齊梁詩人在體裁選擇上正體現(xiàn)了五古與新體詩的雅俗之別。如謝朓詩中山水行旅、贈答等題材主要采用古體,而詠物、閨情等題材則基本使用永明新體。
在南北文化交流過程中,齊梁新體及五古與新體間的雅俗之別亦影響到北朝本土文人。由于北朝后期,五古已占詩歌主流,且隨著表現(xiàn)范圍的擴大,文體地位亦不斷提高,故有關(guān)五古與永明新體表現(xiàn)內(nèi)容不同、有雅俗之別的文體觀也很易于為北朝文人所接受。如陽休之《春日詩》(8句)、《秋詩》(4句)、《詠萱草詩》(6句)描寫景物細小亦幾無寄托,故使用新體詩。溫子升《從駕幸金墉城》(20句)采用五古,而《春日臨池》(8句)、《詠花蝶》(8句)使用新體詩,可見溫子升以五古寫應(yīng)詔、游覽等題材,而以新體詩寫景(尤其是細小的景物)、詠物。裴讓之《從北征》使用新體詩,由于邊塞詩原屬樂府,近于俗調(diào),故以新體為之,而其《公館燕酬南使徐陵》(24句),寫接待使者,這是非常正式莊重的內(nèi)容,故以已經(jīng)雅化的古體為之。邢劭以古體詠懷,如《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館》(30句)、《冬日傷志篇》(18句),而以新體詩寫閨情、詠物之作,如《七夕詩》(12句)、《應(yīng)召甘露詩》(6句)。魏收現(xiàn)存的詩歌主要是詠物、寫景之作,故主要使用永明新體。盧思道以五古寫游覽之作,如《游梁城》(16句)、《從駕經(jīng)大慈照》(20句),而閨情之作則以新體詩為之,如《夜聞鄰妓》(8句)、《賦得珠簾》(8句)。李德林以五古寫游覽之作,如《從駕巡游》(20句)、《從駕還京》(16句),而以新體詩詠物,如《詠松樹》(8句)?,F(xiàn)存魏澹之詩主要是寫景(細小之景)、詠物之作,故基本使用新體。李孝貞以五古寫較為正式的官場間的唱和之作,如《奉和從叔光祿愔元日早朝》(16句),而以新體寫閨情、詠物,如《酬蕭侍中春園聽妓》(8句)、《園中雜詠橘樹》(8句)。隋煬帝楊廣以五古寫有關(guān)朝會的內(nèi)容,如《冬至乾陽殿受朝》(20句),而以新體寫景詠物,如《晚春》(8句)、《悲秋》(8句)、《冬夜》(8句)、《詠鷹》(12句)、《北鄉(xiāng)古松樹》(8句)等。陽休之出自北平陽氏、邢劭出自河間邢氏、魏收及魏澹出自巨鹿魏氏、盧思道出自范陽盧氏、李孝貞出自趙郡李氏、李德林為博陵安平人,皆是河北詩人;裴讓之出自河?xùn)|裴氏,是河?xùn)|詩人;溫子升原籍太原,但其祖父居于濟陰遂為濟陰人,可見北朝詩人已普遍接受南朝詩人對五古與齊梁體表現(xiàn)內(nèi)容的定位。北朝詩人在學(xué)習(xí)新體詩時,有時只是采用其形式,在風(fēng)格上仍保有北朝特點,如元子攸《臨終詩》:“權(quán)去生道促,憂來死路長。懷恨出國門,含悲入鬼鄉(xiāng)。隧門一時閉,幽庭豈復(fù)光。思鳥吟青松,哀風(fēng)吹白楊。昔來聞死苦,何言身自當。”形式上是新體詩,質(zhì)樸的語言、感嘆人命危淺又具有漢魏五古之風(fēng),別有特色。鷹作為一種猛禽并未成為在南朝文化氛圍中成熟的傳統(tǒng)詠物詩的歌詠對象,隋煬帝《詠鷹》是現(xiàn)可知較早的詠鷹之作,是北朝雄武貞剛的文化土壤的產(chǎn)物。
北朝文人傾向于以五古抒寫較為正式的情感,描寫較為壯麗的景象,而以新體詩寫細小、清新的景象以及詠物、閨情之作。從中可見北朝文人在接受齊梁新體詩時,對其特點有十分明晰的認識。這樣的文體觀亦影響到唐初文人的詩體選擇,如唐太宗即以古體寫重大的題材、述懷言志(《經(jīng)破薛舉戰(zhàn)地》《登三臺言志》等),而以新體詩詠物(《詠燭》《賦得櫻桃》等)、寫景尤其是纖細之景(《初秋夜坐》《賦得夏首啟節(jié)》等),同樣是寫雪古體詩《喜雪》(22句)用賦的手法鋪陳雪花落在樓宇、樹木等形成的不同景象,表現(xiàn)了帝王對瑞雪兆豐年的喜悅,不管是寫作手法還是題材皆適合使用古體,而《詠雪》(8句)僅描寫雪花紛飛之貌,并無鋪敘亦無寄托,故采用新體。魏徵《述懷》(20句)紀行中描繪隋末戰(zhàn)亂殘破之景,抒發(fā)施展抱負的慷慨之志,手法和題材上皆適用古體,而《暮秋言懷》(8句)則抒發(fā)淡淡的鄉(xiāng)愁,情感細微,較為私性化,故使用新體。李世民是關(guān)隴集團文人,魏徵出于巨鹿魏氏按籍貫為河北文人,可見北朝文人五言詩古體、新體的文體觀的延續(xù)性。
南朝后期文人以新體寫樂府詩,打通了樂府和新體。如謝朓《鼓吹曲》十首、《永明樂》十首,已初步嘗試將永明新體詩運用到樂府詩中,且讓它承擔(dān)原先屬四言詩的頌德責(zé)任。蕭綱詩中詠物、閨情、宮體詩幾乎全使用新體詩(這類詩本身就是蕭綱詩歌的主體),而且新體詩還可以寫談佛論道、詠史(其父蕭衍、其兄蕭統(tǒng)基本以五古寫這類內(nèi)容)、山水行旅等原先較多由五古寫的內(nèi)容。這樣就擴大新體詩的表現(xiàn)范圍,提升了新體詩的格調(diào)。北朝文人亦有此做法,如溫子升《白鼻騧》(橫吹曲辭)、《結(jié)襪子》(雜曲歌辭)、《安定侯曲》(雜曲歌辭)采用新體五言四句,偏于游俠題材?!队兴肌窛h鐃歌之一本為雜言寫閨情,南朝文人劉繪、王融等將其改為新體(五言八句)依然寫閨情,北朝文人如裴讓之、盧思道亦接受這一改編,亦采用新體(五言八句)?!端脊印罚s曲歌辭)王融首創(chuàng)以五言四句新體為之,邢劭亦用新體五言四句并詠本題,但更突出思婦對游子的思念?!妒駠摇罚s曲歌辭)約為梁簡文帝創(chuàng)調(diào),詠蜀地事,采用五古體,有二十句,蕭綱將詠史題材拓展到樂府,大約因詠史傳統(tǒng)上使用五古,故在創(chuàng)該調(diào)時以五古作之,但盧思道以新體為之改為五言八句,則是將詠史題材拓展到新體詩中。蕭詩因用長篇古體,對蜀地之事,多有鋪敘,盧詩使用新體短章,側(cè)重于寫錦官城,僅以結(jié)尾兩句“琴心若易解,令客豈難要”寫卓文君司馬相如事,余音繞梁,啟人遐思??梢姳R思道熟悉新體詩文體的特點?!抖谈栊小凡懿偎鶆?chuàng)原為四言,此后所作亦為四言,北周徐謙、隋辛德源以新體詩寫該曲,二詩皆五言十句,辛德源在北齊待詔文林館,其詩亦有可能作于北齊時,所以徐、辛二人孰先以新體寫《短歌行》難以判斷。徐詩表友朋之情,辛詩述及時行樂?!垛⑻m操》(琴曲歌辭)采用四言,傳為孔子所作,寫高雅脫俗而不為時所用,辛德源以新體寫之(五言八句),也抒發(fā)超凡脫俗的情懷?!冻蛇B》(琴曲歌辭)約是辛德源的創(chuàng)調(diào),采用新體五言八句,寫征夫思婦這一傳統(tǒng)題材。《芙蓉花》(雜曲歌辭)亦約為辛德源的創(chuàng)調(diào),采用新體五言八句,題材為詠芙蓉花??梢姳背娜艘孕麦w改編樂府舊體或創(chuàng)新調(diào),包含以往五言詩的主要題材,如詠物、詠史、詠懷、閨情、邊塞、游俠等,不僅拓展了新體詩的題材,而且以新體寫樂府,極大開拓了新體詩的使用面。
綜上所述,北朝前期本土文人對五言詩的雅俗觀,是沿襲漢晉以來的傳統(tǒng),以四言為雅正之體,主要表現(xiàn)頌德、進諫等比較正式、嚴肅的內(nèi)容,五言為俗調(diào),主要表現(xiàn)私人化的或不是非常正式的內(nèi)容。以贈答詩為例,高允表達莊重、嚴肅的內(nèi)容選擇四言,而私人化的輕松的內(nèi)容選擇五言,與陸機贈答詩對四言與五言的選擇如出一轍。是時北魏都城尚在平城,南北亦尚缺乏交流,高氏又為河北舊族,高允四言、五言的雅俗觀當然是來自他所熟悉的漢晉傳統(tǒng)。北朝后期,四言詩雖仍有雅正之名,其實使用面很窄。在南北交流中,五言詩雖無雅體之名,但格調(diào)已大大提高,已成為文人詩最主要的體裁,幾乎可以表現(xiàn)各種主要內(nèi)容,如贈答、游覽、詠物、公宴、詠懷、應(yīng)詔等。齊梁新體傳入北朝后,北朝文人亦接受了南朝在新體產(chǎn)生后形成的五古與深受南朝民歌影響下的新體詩之間的雅俗之別,詠物(主要是詠細小之物、鮮有寄托、為顯才而作)、閨情等往往以新體詩為之。部分文人又接受了蕭綱等擴大新體詩表現(xiàn)范圍以提升其格調(diào)的做法,將傳統(tǒng)的詠物、詠史、詠懷亦寫入新體詩,提升了新體詩的品格。經(jīng)過南北朝文人共同的創(chuàng)作實踐,到南北朝末期,五言新體詩幾乎可以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情感的的方方面面,五古和新體間的雅俗進一步模糊,二者的不同更主要是表現(xiàn)在風(fēng)格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