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冉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實驗小學)
在向小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要充分的結合學生所處的現(xiàn)實生活來開展相應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用生活的熟悉感、意義感讓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真正變得鮮活立體起來。面向小學生開展的德育活動,可以結合相應的課程來開展,但同時,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來說,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都是自己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要讓小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德育教學工作,充分的認識自己,建立對自己的正確認知,接納自己,養(yǎng)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在生活中做一個自立自強,勇往直前的人。不過,在德育工作的實踐中,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做到正視,只有首先正視這些問題,才能夠提出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將小學德育工作,真正有效的開展下去。
1.學校德育工作,在社會道德環(huán)境復雜的情況下顯得力不從心。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教學中,道德教育的環(huán)境相對復雜。如今這樣一個價值觀多元的社會,而且是一個信息極度發(fā)達的社會,我們的小學生有很多的機會去接觸社會上的一些陰暗面,很容易受到一些錯誤思想價值觀念的影響。所以,小學生在學校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容易受到這些錯誤思想的干擾。而目前學校在解決這一困擾方面還沒有什么有效的措施。
2.學校道德教育效果低下,受到社會詬病。當前,學校道德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困境,而社會群眾往往對學校的德育工作,寄予更高的期望。當學校德育工作,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就容易招來一些社會輿論的聲討。而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更多是因為人們對道德教育發(fā)生作用的機制誤解所產(chǎn)生的。因為道德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配合,任何一方面都無法獨立承擔所有的道德教育任務;同時道德教育不可能解決所有的道德問題,有些問題必須依靠法制或制度去約束。因此,如果社會公眾把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這本身就是非常不合理的。尤其在這其中,很多家長也加入到聲討的隊伍,這實際上也是推卸責任的表現(xiàn)。
3.道德理論知識灌輸情況普遍存在,影響道德教育效果。雖然我國的素質教育已經(jīng)推進了多年,可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很多教師仍然找不到要領,還大多是以課堂講授的道德灌輸為主。老師的講授與人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脫節(jié),論調高高在上,而學生在實踐中很難應用下去。這就直接影響到了道德教育的效果,雖然數(shù)量眾多,而質量實在不敢恭維。
4.很多學校對道德教育工作不夠重視。道德教育在學校工作中往往不受重視,這從課時的分配上就能明顯的體現(xiàn)出來,另外,在道德教育的工作開展方面也比較傳統(tǒng)單一,創(chuàng)新性較少。這直接導致了道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相對滯后,影響了我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1.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開展道德教育活動。生活是教育教學的源泉,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是不能夠與生活相脫節(jié)。學生在學校學習,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主要還是要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進行實踐,讓學生通過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去分析現(xiàn)實生活當中的問題。真正在他們的生活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讓學生可以在應用課堂所學的這些思想道德理論知識的時候,內(nèi)心充滿自信,提高他們的自我滿意度。
2.激發(fā)學生對德育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思想道德教育課堂活動中。開展德育工作,也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進行指導,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主體性,這樣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種道德問題時,就能夠根據(jù)自身的道德素質,自如處理各種道德問題,從而達到道德教育的最終目標——學生以道德理念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假如錯誤的觀點不改正,只能把問題滯留起來,在學生走入社會后,做出不道德的行為。
總之,當前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的確存在很多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教育工作者要保持一顆冷靜的頭腦。只有首先正視這些問題,并積極的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要提高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在業(yè)務素質方面不斷提高,學習先進的德育工作方法,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為我國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做出切實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侯斌斌.小學德育主題活動有效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2]李君.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4.
[3]謝浩泉.小學德育教育游戲的研發(fā)與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4.
[4]康冬梅.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研究[D].吉首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