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燕
摘要: 構建高效的中考歷史復習課堂,就像一部好的電影,需要好的腳本,需要好的編劇。教師如編劇,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中,需要設計好課堂的腳本。靈感、線索、情節(jié)、模式、特性、結局,是一個好腳本的要素,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
關鍵詞: 編劇 ;腳本 ;高效課堂 ;中考歷史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達到最大化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教師遵循教育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恰當?shù)慕逃椒?、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力獲得更大的發(fā)展。
高效課堂中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教師。教師在現(xiàn)在的歷史課堂里,不是主角,但卻擔任著重要的三個角色——編劇、導演與演員,可謂“一身三任”。編劇是決定一部好電影的前提與基礎。那么,教師應該如何當好編劇,構建一堂高效的中考歷史復習課堂?
一、靈感——深入鉆研中考考綱,準確解讀能級要求
“考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中考命題的源泉,是教師備課上課的指南針,也是教師作為編劇的靈感。中考能級要求則是對學習要點的不同層次的要求,識記、理解還是運用,一名好的編劇,必須要正確解讀,突出重點、難點,方能取得高效。
以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為例,考綱要求的知識點包括:(1)中國局部抗戰(zhàn)開始的時間及標志,(2)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的意義,(3)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開始的時間及標志,(4)南京大屠殺,(5)血戰(zhàn)臺兒莊和百團大戰(zhàn),(6)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意義,其中,要求識記的(1)、(3)知識點,要求理解的是(2)(4)、(5)、(6)知識點。不同的能級要求,就要有不同的教學設計。對于識記要求的,不必“錦上添花”,通過知識點的回顧、背誦,利用填空題或問答默寫鞏固即可。而“理解”和“運用”的知識點,應作為上課的重難點,作為編劇要濃墨重彩突出的部分,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探究等方法,并結合中考真題,引領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邁向深層次的思維領域。比如對于“南京大屠殺”這一考點,學生要掌握的不僅是時間、經過等,更需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并且銘記住南京大屠殺給我們留下的精神遺產是什么?
二、線索——“點-線”結合,搭建知識脈絡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最突出的特點,“是在課程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上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即在堅持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堅持歷史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課程中的地位,強調歷史學科的時序性特征,從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按照時間順序,精選最基本的史實,采取了‘點-線的呈現(xiàn)方式”。①“點”,即知識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史實;“線”,即歷史發(fā)展的線索。不管是電視還是電影中,編劇都會利用一條線索,故事才得以發(fā)展。歷史復習課堂更是如此,都必須有一條清晰明了的線索,點-線結合,方能搭建完整的知識脈絡。
以《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為例,我設計了如下的知識脈絡:
本單元的線索有兩條:日本的侵華事件與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再解讀標題:“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意在突出這場戰(zhàn)爭的全民性和民族性,因此,在腳本的設計中,我著重突出的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過程”這一條主線,突出整個中華民族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領導下,實行全民族抗戰(zhàn),并最終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這樣的腳本設計,既突出了歷史事件的時序性,又凸顯了歷史發(fā)展的主線,把單元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突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復習的內容依據(jù)歷史的發(fā)展線索循序漸進地展開,讓學生在掌握歷史史實的同時又理解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幫助學生減輕負擔,達到復習的高效。
三、情節(jié)——推陳出新,營造樂學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歷史復習課不是新授課,容易出現(xiàn)“炒冷飯”的現(xiàn)象,教師呈現(xiàn)一個又一個知識點,做習題,默寫,枯燥而無聊。如果學生感到畏懼,復習課就成了低效的課。歷史課貴在創(chuàng)新,如何把已經學過的內容重新整合,設計一個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腳本,是值得探討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心理動因,也是課堂效率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以《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為例,我充分運用與時俱進的素材。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典禮的視頻,在課堂上重溫,拉近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貼近了學生生活,增強了學生對國情的了解和對祖國日益強大的自豪感。其次,我對課本內容重新整合,“第一篇章,重溫喜悅挺脊梁”,通過幾組豐富的史料,包括圖片、文字、漫畫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重溫抗戰(zhàn)勝利的喜悅,學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隨后設置懸念,引出問題,讓學生探究:抗戰(zhàn)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什么?既符合學生先果后因的認知規(guī)律,也能快速地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集中其注意力,活躍其思維,從而使學生以高昂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接下去的復習中去。
作為編劇的我們,可以有效的選用適合復習課的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出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把復習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并把復習課上升到一定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提升學生閱讀史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模式——以導學案為載體,重視教師主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提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和對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強調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的理念。但是,學生高效的學習離不開教師有效的指導和引導。
導學案,即以學案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模式。在歷史復習課堂中,導學案是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導,就是啟發(fā)與引導,學,就是學生自主學習,案,就是教師的設計方案,也是學習自主學習的方案。教師要認真編寫,中考歷史復習課導學案的基本要素應包括:中考能力要求,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向;單元框架,幫助學生理清線索;考點概述,幫助學生構建完整全面的復習綱領;習題鞏固,幫助學生完成自我檢測,隨點練習,及時鞏固等。最后要科學巧妙地運用,包括課前預習、課堂導學、課后鞏固與反思。充分利用導學案,會讓歷史復習課堂事半功倍。
五、特性——合理滲透,升華情感,體現(xiàn)歷史學科的人文性
在復習課腳本的設計中,要體現(xiàn)歷史學科的人文性。新課標中強調,以人類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陶冶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歷史,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由此,歷史復習課中,也需要對學生的情感進行熏陶,完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之一。
還是以《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為例,在完成對知識點的復習后,我設計了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我是外交家》,針對中日關系這樣的熱點話題,設計兩個問題:1.您認為日本應該如何看待侵華的這段歷史,才能使中日關系健康發(fā)展?2.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極力掩蓋罪行,篡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您認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怎么做?通過這兩個問題,把學生引領到理性層面,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視和平、面向未來。最后,呈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在閱兵典禮上的講話的視頻,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清楚自己的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從而完成本單元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學目標。
六、結局——隨點練習,及時評價,鞏固提高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歷史復習課最功利的評價與目的,就是參加中考,取得滿意的成績。作為編劇,要書寫一個完整的結局,即在高效的歷史復習課堂中,要設計評價與檢測學生的鞏固習題。設計的練習題,要具有針對性,靈活多樣;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體現(xiàn)層次性;緊扣復習中的重點、難點,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啟發(fā)性與思考性。
一個好的腳本,一個好的編劇,才能孕育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教師作為編劇,只有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下功夫,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給我們的學生節(jié)約時間,才能構建出高效的中考歷史復習課堂。
注釋:
① 徐藍:《<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新思路與新變化》,《歷史教學》,2012年第17期
②徐藍:《<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新思路與新變化》,《歷史教學》,2012年第17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通安中學校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