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與脊尾白蝦(Exopalaemon carinicauda)營養(yǎng)學(xué)特征分析及鮮味評價

2018-02-09 00:54:34孫慧慧
食品科學(xué)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脊尾白蝦磷蝦

曹 榮,趙 玲,孫慧慧,劉 淇*

(中國水產(chǎn)科學(xué)研究院黃海水產(chǎn)研究所,山東 青島 266071)

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隸屬節(jié)肢動物門、軟甲綱、磷蝦目、磷蝦科、磷蝦屬,廣泛分布于環(huán)南極大陸架水域[1]。南極磷蝦資源量巨大,已成為世界漁業(yè)發(fā)達國家競相開發(fā)利用的海洋新資源。我國于2009年開始對南極磷蝦進行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化捕撈和加工,目前的產(chǎn)品類型以蝦粉、蝦油為主,而即食類、罐頭類、干制品等作為普通食品類型的比例相對較低[2]。開展南極磷蝦營養(yǎng)組成、鮮味特征、加工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為新型產(chǎn)品的研發(fā)提供參考。

脊尾白蝦(Exopalaemon carinicauda)是我國近海重要的經(jīng)濟蝦類,隸屬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長臂蝦科、白蝦屬[3],成年蝦體長約4~5 cm,在體型上與南極磷蝦相似。脊尾白蝦味道鮮美、肉質(zhì)細嫩,除直接鮮食外,有很大比例被加工成“蝦米”,深受消費者喜愛。與畜禽肉類相比,大多數(shù)水產(chǎn)品具有獨特的鮮味。目前已有魚[4]、蝦[5]、蟹[6]、貝[7-8]等風(fēng)味物質(zhì)與呈味成分方面的研究報道,而有關(guān)脊尾白蝦鮮味評價的研究還較少。

在世界近海漁業(yè)資源普遍衰退的背景下,南極磷蝦的開發(fā)利用具有戰(zhàn)略意義,而目前我國在南極磷蝦高效利用方面的基礎(chǔ)研究還比較薄弱[9]。本實驗選取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作為研究對象,對2 種體型上類似的蝦在營養(yǎng)組成與鮮味方面的異同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jié)果既有助于科學(xué)評價南極磷蝦這一新興資源,同時為南極磷蝦、脊尾白蝦等小型蝦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南極磷蝦,體長3~4 cm,系“南極磷蝦資源分布與冷鏈技術(shù)”課題組于2014年5月隨遼寧省大連海洋漁業(yè)集團“富榮?!碧柫孜r作業(yè)船在南極海域捕撈,捕獲后包被冰衣,迅速保存在-30 ℃冰柜中,2014年7月運抵實驗室后,繼續(xù)保存于超低溫冰箱中備用。

鮮活脊尾白蝦2015年5月采集自青島市沙子口海鮮碼頭,體長4~5 cm。采集后立即裝入塑料袋,充氧密封條件下1 h內(nèi)運至實驗室,選取活力強的個體進行實驗。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單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肌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IMP)、次黃嘌呤核苷(hypoxanthine riboside,HxR)和次黃嘌呤(hypoxanthine,Hx)標(biāo)準(zhǔn)品(純度>99%)、氨基酸混樣標(biāo)準(zhǔn)品(純度>99%)、直鏈脂肪酸甲酯標(biāo)準(zhǔn)品(純度>99%) 美國Sigma公司;甲醇、乙腈(均為色譜純) Merck化工技術(shù)(上海)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儀器與設(shè)備

L-8800型氨基酸自動分析儀 日本日立公司;GXL-25型高溫箱式爐 合肥日新高溫技術(shù)有限公司;DHG-9423A型電熱恒溫鼓風(fēng)干燥箱 上海精宏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KDN-04A型凱氏定氮儀 杭州綠博儀器有限公司;SZF-06型索氏抽提儀 邦西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695型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 美國Waters公司;6980N型氣相色譜儀、5973型質(zhì)譜儀 美國Agilent公司。

1.3 方法

1.3.1 基本營養(yǎng)成分測定

采用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測定》常壓干燥法測定水分含量[10];采用GB 5009.4—2010《食品中灰分的測定》高溫灼燒法測定灰分含量[11];采用GB 5009.5—2010《食品中蛋白質(zhì)的測定》凱氏定氮法測定粗蛋白質(zhì)含量[12];采用GB 5009.6—2010《食品中脂肪的測定》索氏提取法測定粗脂肪含量[13]。基本營養(yǎng)組成以濕基計。

1.3.2 脂肪酸組成測定

參照樓喬明等[14]的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總脂,甲酯化后,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進行分析。氣相色譜條件:石英毛細管柱(30 m×0.32 mm,0.25 μm);氦氣作為載氣;壓力55 kPa;進樣口溫度230 ℃;檢測器溫度250 ℃;升溫程序:以3 ℃/s的速率升至210 ℃,保持10 min。質(zhì)譜條件:電子電離源;電離能量70 eV;質(zhì)量掃描范圍m/z 50~500。

1.3.3 氨基酸含量測定

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測定參照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測定》[15],原料經(jīng)濃鹽酸處理,采用L-8800型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以干基計。游離氨基酸含量采用磺基水楊酸法處理樣品,氨基酸自動分析儀進行測定,以濕基計。

1.3.4 呈味核苷酸含量測定

參照Yamanaka等[16]的方法稍作修改。取樣品5.0 g,加入15.0 mL預(yù)先冷卻的過氯乙酸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10%),均質(zhì)后離心,收集上清液,中和至pH 6.5,過0.45 μm濾膜,濾液用高效液相色譜進行測定。

色譜分析條件:色譜柱Shiseido C18SG(4.6 mm×150 mm);流動相為乙酸、檸檬酸、三乙胺混合溶液,濃度分別為20、20 mmol/L和40.0 mmol/L,pH 5.5;流速0.8 mL/min;柱溫40 ℃;紫外檢測器,檢測波長260 nm;進樣量10 μL。比較樣品與標(biāo)準(zhǔn)化合物色譜圖峰值的保留時間及峰高來確定AMP、IMP、鳥苷酸(guanosine monophosphate,GMP)含量,以濕基計。

1.3.5 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的計算

按公式(1)計算TAV:

1.3.6 味精當(dāng)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的計算

EUC是呈味核苷酸與鮮味氨基酸之間產(chǎn)生的協(xié)同增鮮作用,以同等鮮味所需的谷氨酸單鈉(monosodium glutamate,MSG)表示[17]。按公式(2)計算:

式中:1 218為協(xié)同作用常數(shù);ai為鮮味氨基酸質(zhì)量分數(shù)/%;bi為鮮味氨基酸相對于MSG的鮮味系數(shù)(Glu=1;Asp=0.077);aj為呈味核苷酸質(zhì)量分數(shù)/%;bj為呈味核苷酸相對于IMP的鮮味系數(shù)(AMP=0.18;IMP=1;GMP=2.3)。

1.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實驗重復(fù)2 次,每次設(shè)3 個平行,結(jié)果以s表示,以P值小于0.05為顯著,P值大于0.05為不顯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基本營養(yǎng)成分測定結(jié)果

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具有典型的水產(chǎn)品營養(yǎng)特征,表現(xiàn)為水分、蛋白含量高。其中,脊尾白蝦的基本營養(yǎng)組成與姜巨峰等[18]的研究結(jié)果類似。近幾年有關(guān)南極磷蝦營養(yǎng)組成的研究報道較多[19-22],但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這可能與所選用的實驗原料有關(guān)。南極磷蝦的基本化學(xué)成分受捕撈海域、季節(jié)、年齡以及性成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2],特別是蛋白與脂肪含量隨季節(jié)呈規(guī)律性變化[23]。實驗所用南極磷蝦原料系5月捕獲,蛋白含量相對較低、脂質(zhì)含量相對較高,這與聶玉晨等[23]的研究結(jié)果類似。

如表1所示,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均屬于小型蝦類,2 種蝦雖然在體長上相近,但基本營養(yǎng)組成有較大差異。與脊尾白蝦相比,南極磷蝦的粗蛋白含量顯著偏低(P<0.05),而粗脂肪含量顯著偏高(P<0.05)。

表1 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基本營養(yǎng)組成Table1 General nutritional compositions of E. superba and E. carinicauda

2.2 脂肪酸組成測定結(jié)果

表2 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脂肪酸組成情況Table2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total lipids from E. superba and E. carinicauda

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可以從南極磷蝦和脊尾白蝦總脂中鑒定出30 種脂肪酸。如表2所示,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的脂肪酸組成有明顯差異。南極磷蝦中飽和脂肪酸占32.31%,且以C16:0和C14:0為主;單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為28.63%,以C18:1和C18:1n-7為主;多不飽和脂肪酸占38.78%,其中C20:5n-3和C22:6n-3比例較高。脊尾白蝦飽和脂肪酸比例為36.40%,高于南極磷蝦,且以C16:0和C18:0為主;單不飽和脂肪酸比例低于南極磷蝦,以C18:1n-9為主;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為43.30%,以C20:5n-3、C22:6n-3和C20:3n-3為主。

2.3 水解氨基酸與游離氨基酸組成分析

表3 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水解氨基酸與游離氨基酸組成Table3 Free amino acid compositions of E. superba and E. carinicauda and amino acid compositions in their hydrolysates

如表3所示,在水解氨基酸種類上,南極磷蝦中Glu、Asp、Lys和Leu含量相對較高,而脊尾白蝦中含量較高的氨基酸依次為Glu、Asp、Arg、Leu、Lys和Pro。脊尾白蝦中Arg和Pro的含量顯著高于南極磷蝦(P<0.05),Leu、Gly和His顯著高于南極磷蝦(P<0.05),而Glu和Met顯著低于南極磷蝦(P<0.05)。與脊尾白蝦相比,南極磷蝦的氨基酸總量明顯偏低(P<0.05)。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在EAA總量上無差別,但∑EAA/∑AA分別為41.22%和35.77%,差異明顯。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xiàn)AO)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對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判定標(biāo)準(zhǔn)是∑EAA/∑AA為0.4左右、∑EAA/∑NEAA在0.6以上[24]。參照此標(biāo)準(zhǔn),南極磷蝦更加符合FAO/WHO推薦的蛋白質(zhì)營養(yǎng)的理想模式。

游離氨基酸是影響水產(chǎn)品滋味的一類重要成分。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的游離氨基酸總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種類組成上,南極磷蝦游離氨基酸中Lys含量較高,而脊尾白蝦中含量較高的游離氨基酸依次為Gly、Pro、Ala和Arg。Glu和Asp是典型的呈鮮味的氨基酸,脊尾白蝦的游離Glu和Asp含量均顯著高于南極磷蝦(P<0.05)。

2.4 呈味核苷酸含量測定

表4 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中呈味核苷酸含量Table4 The contents of nucleotide-related compounds in E. superba and E.carinicauda

如表4所示,核苷酸及其關(guān)聯(lián)化合物是影響水產(chǎn)品滋味的另一類重要成分,其中GMP、IMP和AMP是典型的呈鮮味的核苷酸[25]。脊尾白蝦中3 種核苷酸的含量依次為IMP>AMP>GMP,且3 種核苷酸含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南極磷蝦肌肉中核苷酸的含量依次為IMP>AMP>GMP,3 種核苷酸含量之間同樣存在顯著差異(P<0.05)。

水產(chǎn)動物中AMP和IMP含量來源于活體狀態(tài)時體內(nèi)的積累,同時受死后ATP降解的影響。ATP是廣泛分布于細胞中的游離核苷酸,通過氧化磷酸化為肌體提供能量。水產(chǎn)動物死后,其體內(nèi)的ATP可通過不同的途徑降解,目前普遍認為的途徑有2 種[26],分別為:(a)ATP→ADP→AMP→AdR→HxR→Hx;(b)ATP→ADP→AMP→IMP→HxR→Hx。脊尾白蝦和南極磷蝦肌肉中IMP含量較高,表明2 種蝦ATP的降解途徑可能均是以(b)為主。而南極磷蝦肌肉中IMP、AMP含量高于脊尾白蝦,這可能與南極磷蝦原料歷經(jīng)較長時間貯運,ATP在此期間發(fā)生大量降解有關(guān)。2 種蝦類中GMP含量均較低,這與Nogushi[27]發(fā)現(xiàn)動物原料以AMP為主,而GMP主要分布于菌類中的結(jié)果一致。

2.5 鮮味評價

表5 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滋味活性物質(zhì)含量及TAVTable5 Taste-active compounds and their TAV values in E. superba and E.carinicauda

鮮味是水產(chǎn)品最重要的滋味特征,通常用TAV和EUC進行評價。其中,TAV被廣泛用來對食品的滋味強度進行判定,以及評價某一組分對整體風(fēng)味的貢獻[17]。當(dāng)化合物TAV小于1時,該呈味物質(zhì)對整體滋味作用不明顯;當(dāng)TAV大于1時,該呈味物質(zhì)對整體滋味有重要貢獻,且值越高,貢獻度越大。蝦類呈現(xiàn)鮮味的化合物主要有游離氨基酸(Glu、Asp)、核苷酸(AMP、IMP、GMP)和某些小分子肽等。如表5所示,IMP對南極磷蝦和脊尾白蝦鮮味的貢獻最為突出,其次是Glu,而AMP和Asp對鮮味貢獻較小,GMP雖然閾值最低,但由于含量也低,因而其貢獻最小。

不同滋味化合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也是呈味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當(dāng)呈味核苷酸與鮮味氨基酸同時存在時,可產(chǎn)生協(xié)同效應(yīng),帶來強烈的鮮味[28],這種協(xié)同效應(yīng)可以用EUC來衡量[29]。南極磷蝦和脊尾白蝦的EUC分別為11.01 g MSG/100 g和12.98 g MSG/100 g,這與大黃魚的EUC(13.43g MSG/100 g)[30]相當(dāng)。

3 結(jié) 論

南極磷蝦與脊尾白蝦雖均屬于小型蝦類,但在基本營養(yǎng)成分、氨基酸組成、脂肪酸組成方面有較大差異。與脊尾白蝦相比,南極磷蝦的蛋白含量顯著偏低(P<0.05),而粗脂肪含量顯著偏高(P<0.05);南極磷蝦的氨基酸總量明顯偏低(P<0.05),但∑EAA/∑AA更加符合FAO/WHO推薦的蛋白質(zhì)營養(yǎng)的理想模式;2 種蝦的脂肪酸組成同樣不同,南極磷蝦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相對較高。

南極磷蝦和脊尾白蝦均是IMP和游離Glu對鮮味起主要貢獻,南極磷蝦的呈味核苷酸AMP、IMP、GMP含量均顯著高于脊尾白蝦(P<0.05),而在游離氨基酸中鮮味氨基酸Glu、Asp含量低于脊尾白蝦(P<0.05)。南極磷蝦和脊尾白蝦的EUC分別為11.01 g MSG/100 g和12.98 g MSG/100 g,具有理想的鮮味特征。2 種蝦在普通食品、調(diào)味品開發(fā)方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 SIEGEL V, REISS C S, DIETRICH K S, et al.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Antarctic krill (Euphausia superba) along the Antarctic Peninsula[J]. 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 2013, 77(4): 63-74. DOI:10.1016/j.dsr.2013.02.005.

[2] 黃洪亮, 陳雪忠, 馮春雷. 南極磷蝦資源開發(fā)現(xiàn)狀分析[J]. 漁業(yè)現(xiàn)代化, 2007, 34(1): 48-51. DOI:10.3969/j.issn.1007-9580.2007.01.017.

[3] 梁俊平, 李健, 劉萍, 等. 脊尾白蝦生物學(xué)特性與人工繁育的研究進展[J]. 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 2012, 28(17): 109-116. DOI:10.11924/j.issn.1000-6850.2011-3631.

[4] 趙輝, 徐大倫, 周星宇, 等. 新鮮海鰻營養(yǎng)成分及其風(fēng)味物質(zhì)分析[J].食品科學(xué), 2010, 31(20): 278-281.

[5] 伍彬, 章超樺, 吉宏武, 等. 南美白對蝦蝦頭自溶產(chǎn)物主要呈味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學(xué), 2010, 31(10): 184-187.

[6] 趙樑, 吳娜, 王錫昌, 等. 不同生長階段下中華絨螯蟹滋味成分差異研究[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 2016, 32(7): 261-269.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16.7.040.

[7] 楊婷婷, 劉俊榮, 俞微微, 等. 活品流通過程中蝦夷扇貝風(fēng)味品質(zhì)的變化[J]. 水產(chǎn)學(xué)報, 2015, 39(1): 136-146.

[8] 陳德慰, 蘇鍵, 劉小玲, 等. 廣西北部灣3 種貝類中主要呈味物質(zhì)的測定及呈味作用評價[J]. 食品科學(xué), 2012, 33(10): 165-168.

[9] 陳雪忠, 徐兆禮, 黃洪亮. 南極磷蝦資源利用現(xiàn)狀與中國的開發(fā)策略分析[J]. 中國水產(chǎn)科學(xué), 2009, 16(3): 451-458. DOI:10.3321/j.issn:1005-8737.2009.03.019.

[10] 衛(wèi)生部.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GB 5009.3—2010[S]. 北京: 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 2010.

[11] 衛(wèi)生部. 食品中灰分的測定: GB 5009.4—2010[S]. 北京: 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 2010.

[12] 衛(wèi)生部. 食品中蛋白質(zhì)的測定: GB 5009.5—2010[S]. 北京: 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 2010.

[13] 衛(wèi)生部. 食品中脂肪的測定: GB 5009.6—2010[S]. 北京: 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 2010.

[14] 樓喬明, 徐杰, 王玉明, 等. 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分析孔石莼中的脂肪酸[J].色譜, 2010, 28(7): 668-672. DOI:10.3724/SP.J.1123.2010.00668.

[15] 衛(wèi)生部. 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測定: GB/T 5009.124—2003[S]. 北京: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 2003.

[16] YOKOYAMA Y, SAKAGUCHI M, KAWAI F, et al.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 of ATP-related compounds in various tissues of oyster during ice storage[J]. Nippon Suisan Gakkaishi, 2008, 58(11): 2125-2136. DOI:10.2331/suisan.58.2125.

[17] 龔駿, 陶寧萍, 顧賽麒. 食品中鮮味物質(zhì)及其檢測研究方法概述[J]. 中國調(diào)味品, 2014(1): 129-135. DOI:10.3969/j.issn.1000-9973.2014.01.034.

[18] 姜巨峰, 吳會民, 郭華陽, 等. 鹽度對脊尾白蝦生長和肌肉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J]. 漁業(yè)現(xiàn)代化, 2014, 41(3): 15-20. DOI:10.3969/j.issn.1007-9580.2014.03.004.

[19] YOSHITOMI B. Utilization of Antarctic krill for food and feed[J].Developments in Food Science, 2004, 42(4): 45-54. DOI:10.1016/S0167-4501(04)80007-4.

[20] 孫雷, 周德慶, 盛曉風(fēng). 南極磷蝦營養(yǎng)評價與安全性研究[J].海洋水產(chǎn)研究, 2008, 29(4): 57-64. DOI:10.3969/j.issn.1000-7075.2008.02.010.

[21] 劉麗, 劉承初, 趙勇, 等. 南極磷蝦的營養(yǎng)保健功效以及食用安全性評價[J]. 食品科學(xué), 2010, 31(17): 443-447.

[22] 麥康森, 魏玉婷, 王嘉, 等. 南極磷蝦的主要營養(yǎng)組成及其在水產(chǎn)飼料中的應(yīng)用[J]. 中國海洋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2016, 46(11):1-15. DOI:10.16441/j.cnki.hdxb.20160337.

[23] 聶玉晨, 張波, 趙憲勇, 等. 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脂肪與蛋白含量的季節(jié)變化[J]. 漁業(yè)科學(xué)進展, 2016, 37(3): 1-8. DOI:10.11758/yykxjz.20150408001.

[24] 李鳳林, 張忠, 李鳳玉. 食品營養(yǎng)學(xué)[M]. 北京: 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09: 24-49.

[25] FUKE S, UEDA Y. Interactions between umami and other flavor characteristics[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1996, 7(12):407-411. DOI:10.1016/S0924-2244(96)10042-X.

[26] 沈月新. 水產(chǎn)食品學(xué)[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2001: 100-102.

[27] NOGUSHI M.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idic oligopeptides occurring in a flavor potentiating fraction from a fish protein hydrolysat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75, 23:49-53. DOI:10.1021/jf60197a003.

[28] MAEHASHI K, MATSUZAKI M, YAMAMOTO Y, et al. Isolation of peptides from an enzymatic hydrolysate of food protein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taste properties[J].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1999, 63(3): 555-559. DOI:10.1271/bbb.63.555.

[29] 楊欣怡, 宋軍, 趙艷, 等. 網(wǎng)箱海養(yǎng)卵形鯧鲹肌肉中呈味物質(zhì)分析評價[J]. 食品科學(xué), 2016, 37(8): 131-13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608023.

[30] 翁麗萍, 趙蕓, 陳飛東, 等. 養(yǎng)殖大黃魚滋味成分及其呈味貢獻的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5, 36(3): 82-85.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5.03.008.

猜你喜歡
脊尾白蝦磷蝦
磷蝦真是“蝦無敵”
南極磷蝦粉在水產(chǎn)飼料中的應(yīng)用
湖南飼料(2021年4期)2021-10-13 07:32:46
疫情當(dāng)下,上半年華東地區(qū)小棚、工廠化、土塘白蝦如何應(yīng)對?
“美味”的磷蝦
脊尾白蝦“紅”起來了畝產(chǎn)可達五百斤!
“美味”的磷蝦
六價鉻離子在脊尾白蝦和三疣梭子蟹體內(nèi)的富集動力學(xué)
苯并[a]芘在脊尾白蝦(Exopalaemon carinicauda)體內(nèi)富集的動力學(xué)研究
脊尾白蝦仿生態(tài)規(guī)模養(yǎng)殖試驗
收藏| 牙克石市| 三亚市| 麻阳| 洛宁县| 河津市| 沙田区| 夏邑县| 陇川县| 望奎县| 余干县| 德格县| 中卫市| 和田县| 日喀则市| 巩留县| 山东| 双柏县| 开江县| 天柱县| 辉县市| 遂川县| 南安市| 甘泉县| 莱州市| 凌海市| 镇康县| 东港市| 华坪县| 内黄县| 大埔区| 永定县| 扶风县| 定兴县| 霍邱县| 翁源县| 大埔区| 永宁县| 金塔县| 南投县|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