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 建 楊曉方
梁啟超曾言“學術是天下公器”,學術具有原創(chuàng)性、前沿性、科學性的特點,是一個國家思想層次和教育水平的重要體現。學術出版作為連接學術和大眾的媒介,更是承擔著肯定學者智力成果,推動學術思想傳播、交流、爭鳴的重要使命。因此,學術出版必須保證學術品質和內容水準,才能真正為知識更新、科研進步和文明傳承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然而,近年來學術出版質量堪憂。有的內容質量存在問題;有的差錯率較高,編校質量問題嚴重;等等。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三審三?!敝贫嚷鋵嵅粐?。
“三審制”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推行,由責編初審、編輯室主任復審、總編輯終審形成的三級審稿制度,是國家規(guī)定并長期實行的出版社內部審稿制度;“三校制”是指從稿件編輯到最后簽發(fā),最少要經過專職校對人員進行三次校對?!叭龑徣!敝萍仁且环N制度,也是一種審稿方法,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完善編輯修改稿件時存在的失誤、紕漏,從而形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立體編審模式?!叭龑徣!敝贫燃仁菍W術作品的過濾器,也是學術出版的指南針,不僅對稿件參考文獻、中外人名、標點符號、出版單位等的書寫格式做出規(guī)范,而且對書稿社會效益、文化學術價值和出版價值的審讀審核明確了要求。
“三審三?!敝贫嚷鋵嵅坏轿唬吘壔?、弱化、空轉化情況突出,出現了以審代編、以編代校,審讀意見空洞無物、流于形式,甚至業(yè)務外包、審校缺失等諸多問題。以下將從出版環(huán)境、出版行業(yè)、出版社以及編輯幾個角度剖析“三審三校”制落實不嚴、學術出版質量堪憂的原因。
近年來,高校教材訂購政策的改革、技術革命引發(fā)的閱讀創(chuàng)新以及數字出版的出現等多種因素致使出版行業(yè)的競爭日趨激烈,傳統出版單位的利潤空間大幅壓縮。加上圖書出版成本上升,單本銷量下降的情況帶來的生存壓力,迫使出版社擴大圖書產出規(guī)模,大幅增加包銷、補貼形式的學術著作出版品種,在編輯力量不足的情況下,“三審三?!敝票贿吘壔?,選題重復、作品平庸、盲目跟風等現象也越來越突出,從而導致出版質量大幅滑坡、出版數量泛濫。
一是環(huán)節(jié)分工不合理,力量配置失衡。初審責編隊伍龐大,人均任務量少;復審終審人數少,審稿數量多。人員不足,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復審對初審編輯意見進行評價、終審編輯對復審意見進行裁決的環(huán)節(jié)多數流于形式,草率定稿。對需要專家復審的情況,由于專家的選擇和申請專家復審的煩瑣程序,也會加大三審制度落地的難度。二是重審稿進度,輕稿件質量。數字媒體時代,熱點更迭、信息更新迅速,出版單位面臨稿件時效性的壓力,編輯為爭時間趕熱點,審稿時容易走馬觀花,出現求新求異而放松對質量要求的情況。三是各環(huán)節(jié)缺乏有效溝通。編輯每天面對的稿件多、報告多、流程事務多,各環(huán)節(jié)各情況無法統一時間,無法針對一部學術書稿深入分析和有效溝通,導致審校時間延長,管理成本增加,而且后續(xù)環(huán)節(jié)的審校工作或多或少地受到前一環(huán)節(jié)意見、情緒或執(zhí)行情況的影響,難以及時配合,導致出版效率和質量把控的效果再度降低。
現行的編輯考核體系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編輯的工作積極性,增加了出版社的效益,但其存在的問題也直接影響到“三審三?!敝频膶嵤┬ЧR皇蔷庉嬁冃шP系到年終收益,以至出版單位過分強調編輯選題策劃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說白了就是拉項目、拉補貼的能力),審稿能力被弱化,導致大批編輯忙忙碌碌于找選題、找補貼,“三審三?!敝瓶辙D,使出版的大批學術著作濫竽充數,大批資源被浪費。二是績效考核體系中對編輯的定位,多側重于經濟效益衡量指標,社會效益指標雖有體現甚至獎勵力度甚大但卻具有太大的不可預期性,更沒有和企業(yè)的長期發(fā)展目標結合,考核體系缺乏系統性、辯證性和向社會效益、學術出版質量傾斜的“剪刀差”政策,“三審三?!钡貌坏街匾暋H强己梭w系的制定與編輯人員缺乏充分的溝通和反饋,調動編輯人員重視學術出版的指標設置不精準,與經濟指標的協調不給力,無法達到激發(fā)編輯人員學術出版工作熱情,提升學術出版質量的目的。四是績效考核中的責任追究辦法不完善。雖說出現問題三審三校人員理論上均應被追究,但出版的圖書上通常只有責任編輯的署名,其他環(huán)節(jié)人員的責任心和追究力度難以與責任編輯同比,甚至會出現推卸責任、互相扯皮的情況。而且,不同出版單位的責任追究辦法并無統一的標準和規(guī)范,懲罰要么過輕要么過重,更有甚者,某些單位沒有明確的責任追究與處罰辦法,或者雖有辦法但根本執(zhí)行不下去。
個別出版單位由于經濟利益的誘惑或是人情關系所致而缺乏自律,致使審讀、“把關”功能缺失。在這些情況下,出版社只執(zhí)行一個終審“走過場”,而沒有其他審次校次,而且對書稿內容質量、政治導向、學術性、科學性等問題的審讀不嚴、把關不嚴或不審稿、不把關,導致那些思想導向錯誤、學術性錯誤或內容不堪入目的學術作品進入公眾視野,違背了國家出版許可管理制度的初衷。更嚴重的是一號多用(使用一個書號出版多種學術著作)、一本多著(同一內容學術著作有不同著者的多個版本)、套皮書(著作內容與圖書封面不一致)等多有發(fā)生,導致“三審三?!敝菩瓮撛O,極大地破壞了出版秩序和學術秩序,一定程度上為學術出版不端問題的出現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編輯人員的素質主要包括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和職業(yè)道德等,直接影響“三審三校”的質量與執(zhí)行效率。一是編輯政治素質參差不齊。某些編輯在處理學術圖書稿件時,無法準確判斷稿件的政治傾向,尤其是涉及意識形態(tài)、民族、宗教、國家制度、歷史疆域、法律等話題時。二是編輯業(yè)務素質參差不齊。突出反映在一方面編輯人員缺乏扎實的編輯基本功和專業(yè)學科知識的審讀校勘經驗;另一方面是編輯的知識體系更新慢,對新技術、新領域的知識存在諸多盲區(qū)。學術出版的本質屬性是學術性、創(chuàng)新性,學術圖書內容往往較新,若編輯不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知識更新節(jié)奏,既難以在眾多來稿中進行有效甄選,發(fā)現優(yōu)劣,也難以駕馭書稿中出現的專業(yè)性、學術性問題,更別談發(fā)現書稿中的錯誤了。三是編輯職業(yè)道德意識欠缺。編輯的職業(yè)道德要求編輯對作者,對讀者以及對出版單位負責,對稿件質量嚴格把關,對稿件進行細致審核和校對。然而職業(yè)道德教育的缺失和約束的失落,讓大量存在學術質量問題的書稿得以面世,這樣帶來的后果便是學術出版的質量大打折扣,學術出版的聲譽大大受損。
解決學術出版“三審三?!敝频南盗袉栴},必須強化頂層設計、建設長效機制、加強行業(yè)自律與監(jiān)督等,從國家、出版行業(yè)、出版單位、編輯人員、作者等多方面嚴格“把關”,堅持內容為王,下力氣把“三審三校”制落到實處。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各地出版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學術出版規(guī)范和質量的“把關人”,不僅是“三審三?!敝贫鹊闹贫ㄕ摺㈩I導者,更是監(jiān)管者,負責指導各出版單位將編審制度落到實處。一是完善監(jiān)督體系,制定合理的約束機制,定期檢查學術出版物的學術水準和質量水平。二是建立學術出版績效指導制度,將各出版單位落實“三審三校”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學術出版的質量情況與出版單位的重點項目立項、國家出版基金申報等掛鉤。三是建立審讀報告、加工記錄、校對記錄定期抽檢制度,規(guī)范“三審三?!敝频穆涞貓?zhí)行。四是完善學術出版規(guī)范制定機制,讓出版單位的審校工作有規(guī)可依,有范可束。
出版行業(yè)可通過評比、培訓、交流等多種形式,推進“三審三?!敝频膶嵤?。一是制定“三審三校”制實施的行業(yè)規(guī)范,并要求各出版單位落實到審校工作中。二是出臺并更新學術著作出版規(guī)范細則,供各出版單位學習貫徹,達到行業(yè)內部一致,增強書稿編審校的科學性、嚴謹性和權威性。三是定期組織學術出版質量評比和業(yè)內培訓,加強行業(yè)內部的交流。四是協同專家學者,組建學術出版協會,促進出版行業(yè)與學術界的交流,強化“三審三?!敝茖嵤┑淖月?。
一是加強編輯人員管理。一方面要引導編輯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yè)操守,堅守底線,切忌為眼前的小利犧牲自己的出版信譽和口碑;另一方面編輯部門定期交流,達成審校共識,比如定期將已出版的學術著作帶到培訓會上學習討論,建立糾錯機制,對于高效的審稿方法可以試行,對于出錯率高的做法及時糾正,以防再犯。此外,復審環(huán)節(jié)可以打破行政級別限制,邀請資深的編輯或者學術領域的專家參與復審,多方面聆聽意見。
二是加強書稿準入管理。要堅持內容為王,加強預審判斷,書稿準入嚴格把關。比如借助局域網,開發(fā)或安裝相應軟件輔助審稿,掃描書稿敏感詞匯、基本文字錯誤等,對于有明顯問題、字詞等錯誤較多的書稿予以退稿或返修等,以此嚴格抵制低質量、低水平學術作品。
三是在編審校人員的績效考核中強化質量,提高出版質量與社會效益與團隊、個人經濟收入的關聯度,將“三審三?!眻?zhí)行效果與收入分配掛鉤。
四是強化發(fā)稿手續(xù)“齊清定”機制,沒有完整三審意見、加工記錄及三校記錄的,不予發(fā)稿;并定期評選優(yōu)秀審讀意見、優(yōu)秀校對意見等,加大正向激勵力度。
五是在與編校人員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結合企業(yè)利益和社會效益發(fā)展要求,建立合理的全流程全環(huán)節(jié)責任追究機制,對出版質量不達標,“三審三校”環(huán)節(jié)、任務有缺失的,及時進行行政或經濟處罰,并覆蓋全流程各環(huán)節(jié)。
六是建立選題與營銷共生機制,強化選題、營銷創(chuàng)新與整合,優(yōu)化選題,拓寬銷售渠道,確保學術圖書實現較好銷售,提高編輯人員的創(chuàng)利水平,讓走學術精品道路的理念深入人心。
七是堅持審讀權不外流、發(fā)稿權不缺失,深刻認識“制作與出版”分開并不是審讀、發(fā)稿責任與出版社分開,堅決杜絕一號多用、一本多著以及套皮書等情況。
八是強化精品出版戰(zhàn)略,優(yōu)化選題質量,控制選題品種,提升單種選題的補貼額度或創(chuàng)利水平,解決編輯人員經濟考核的后顧之憂,使編審校人員有充足的精力和信心嚴格履行“三審三?!敝?,專注于出精品。
一是加強政治導向和出版規(guī)程教育,提高編輯人員的政治素養(yǎng)和規(guī)程意識,充分認識貫徹落實“三審三?!敝坪痛_保學術出版質量的重要意義,在本職工作增強“把關人”的責任心,以嚴謹的審讀態(tài)度對待書稿內容和流程規(guī)范。二是加強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突出國家有關出版物語言文字、編輯、校對、印制等規(guī)范、規(guī)程及相關文件的學習,提升審讀校對水平。三是加強專業(yè)知識培訓,提升編輯的專業(yè)學術水平,成長一批“學者型編輯”,使之能夠輕松參與學術研討,站到學科領域的高地,具備與一流專家學者對話的能力和水平。這樣,對于審稿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或困惑可以及時地與學者、該領域專家進行溝通,提升學術鑒賞能力。四是加強新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的學習、使用,及時借助QQ、微信、微博、知乎等新媒體工具查詢審校中遇到的問題,提升靈活、高效解決審校問題的能力。五是加強出版使命教育,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維護學術出版的嚴肅性,對作者和讀者負責,實現學術圖書效益的最大化。
讀者是學術出版的最終消費者,學術出版質量關系讀者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讀者反饋機制,通過出版者與消費者的雙向合作監(jiān)督圖書審校質量,提升學術出版質量,促進優(yōu)質內容的傳播。一是正式出版前,出版單位可以將那些需要征求讀者意見的學術書稿的內容簡介、目錄及一部分內容單列出來,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群發(fā)郵件、讀者群等渠道發(fā)布出來,讓讀者就該書的學術性、科學性、邏輯性以及表述的可讀性等點評、建議,以此降低正式出版后存在紕漏或不受歡迎的風險。二是出版過程中,針對“三審三?!敝邪l(fā)現的問題也可以及時通過一定的渠道公布出來,征求讀者的意見、建議,提升“三審三?!辟|量。三是在圖書尾頁附上反饋表,鼓勵讀者在閱讀圖書中發(fā)現錯誤、糾正錯誤,也可以在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平臺開放已出學術著作的反饋、糾錯渠道,聯動廣大讀者,為后面的改版、修訂收集信息。四是就已出學術著作建立對讀者的回訪調查機制,通過學術會議、院校研究團隊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審校人員與讀者面對面,以讀者為發(fā)現審校問題的鏡子,認真聽取讀者對本社圖書審校質量的意見,讓專業(yè)讀者為出版單位進一步優(yōu)化落實“三審三?!敝啤疤泶u加瓦”。
美國著名出版家小赫伯特·S.貝利曾在《圖書出版的藝術和科學》一書中談道:“出版社并不因它經營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為它所出版的書出名?!背霭尜|量是學術出版機構的安身之本。落實“三審三校”制,提升學術出版質量既是凈化國內學術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和諧干凈的學術氛圍,促進文化傳播的內在要求,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文化產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我國從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經之路。
[1]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重申“三審三校”制度要求暨開展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47058.shtml.2017-08-15
[2]出版量世界第一 “出版大國”何時能成“學術強國”?[EB/OL].http://media.people.com. cn/n/2012/0820/c40733-18782199.html.2017-09-15.
[3]賴政兵.中國出版業(yè)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
[4]吳明東. 編輯學者化:學術期刊質量的根本保證[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37-139.
[5]周慧琳.倡導工匠精神 做學者型編輯[J].中國編輯,2017(2)劉亞群.民營書業(yè)與國有出版社的合作模式研究[D].安徽大學,2013.
[6]崔兆玉,穆建葉.論當代科技學術期刊編輯的素質[J].編輯學報,2014,26(4):312-314.
[7]安力戈.論圖書質量與編輯素質[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0(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