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鈴 張令千
摘要:歧義句大量存在于日常交流中,已成為語言學研究的一個中心議題。本文以若干實例從模糊限制語產生的歧義句角度出發(fā),分析不同模糊限制語產生的語用模糊現象,找出消除歧義的方法。通過理論研究和實例分析,研究發(fā)現模糊限制語的禮貌原則并不適合所有的語境,在特殊語境中需要通過刪除模糊限制語或者替換限制成份來消除歧義,以達到準確的表達。
關鍵詞:模糊限制語 語用模糊 歧義句
一、引言
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具有任意性”。因此,語言只不過是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約定俗成的一種社會符號,沒有特定的表現規(guī)律和表達方式。根據(Lyons,1995)觀點:就語言的使用一話語來講,帶有主觀性是非常有可能的,同時他認為:語境決定語言的意義。語境的不同和人的主觀性會讓不同的社會符號表達出同一個語義,而同一個社會符號也會有多個不同的含義,所以語言中一句多義現象屢見不鮮,稱為句子的歧義現象(ambiguity)。
《朗文當代高級詞典》對“歧義”的解釋為:"some-thing that is ambiguous is unclear.confusing.or not certain.especially because it can be understand in more than one way."一個句子的理解不止一個,具有不確定、不清楚的特性,稱之為“歧義的(ambiguous)”。查閱已有論文發(fā)現:王紹斌以若干實例從詞匯和句法來分析句子的歧義,并提出消除方法:正確運用語境和注意提高語言水平(2001);滕學明從語音、詞匯、句法對歧義句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具體語境、改變詞序、換詞的方法可以減少歧義,使得句子更加透明(2009);章艷對歧義句類型進行研究,發(fā)現有語法、詞匯、隱喻、雙關四個歧義類型,并且提出消除歧義的重要因素是語境,個人邏輯思維能力和常識次之(2000)。所以本文僅從模糊限制語角度出發(fā),結合實例分析不同種類的模糊限制語: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范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緩和型模糊限制語造成的語用模糊現象,在特殊語境中會引起句子的歧義;探究出消除此類歧義的方法,幫助英語學習者更好地學習英語,提高交流水平。英語歧義句反映了語言可變性的一面,故仍有舉隅和探討之必要。(周立人,1997:1-2)
二、模糊限制語引起的歧義句
Lakoff(1972:183-228)認為“模糊限制語就是把一些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詞語”;伍鐵平先生在《模糊語言學》中提出:“模糊語言學是運用模糊理論研究自然語言中模糊現象的學科”。模糊限制語廣泛使用于語言交際之中,它是一種交際策略和交際需要,也是遵循禮貌原則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應國麗,2009)。本文通過研究發(fā)現在特殊語境中模糊限制語會造成語用模糊,引起句子的歧義;交流雙方無法理解彼此真正含義,做出錯誤判斷,鬧出笑話。
(一)程度變動型限制語產生的歧義句
程度變動語定義為:展現語言真實程度的詞或短語,能表達接近正確,但和事實又有所差別,比如:a lit-fie,sorts of,almost、somewhat等詞。當說話者A發(fā)出明確的邀請、詢問時,回答者B使用模糊限制語會讓回答產生歧義,A會誤解B的意思,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影響人際交往。具體可以看下面的例子:
(1)A:How do you like that film?Do you want to watch itwith me?
B:I kind of like it.
句(1)中kind of的使用削弱了回答問題的肯定語氣,說話者A詢問B:你喜歡這部電影嗎?想要和我一起去看嗎?在該語境下,A詢問對于電影的喜愛程度是次要的,真實想法是邀請B與自己一起看電影。B:I kind of like it(我有一點喜歡)。那么A在內心取舍過程中就會產生疑問:B到底想不想和我去看電影?程度變動詞讓B的回答含糊不清、無法判斷,盡管本意是只針對電影本身。王文斌(2013)認為一切事物均具時空規(guī)定性,且人類的主觀成分存在于人類的時空意識里。在人的感知含有主觀成分的條件下,程度變動語的使用讓句子產生了歧義,聽者無法做出判斷。此類程度變動語有:entirely,almost,sorts of,quite,in a way,somewhat.其語用功能為更加逼近真實性,接近客觀事實(徐章宏2012)。通過句(1)發(fā)現模糊限制語的該語用功能在特殊語境下并不適用。又如:(2)His feet were blue.(3)His feet were almost blue.句(3):他的腳青了。句(4):他的腳幾乎青了。句(4)的表達較為婉轉:almostblue意為(lightly blue),但受傷程度無法判斷。呂珊菁(2000)認為模糊(Fuzzy)就是不清楚,不明白,在特定語境中不清楚不一定不好,但在嚴謹性、學術性強的語境中,語言交際雙方必須清楚地回答,決不能含糊不清。句(3)若放在語境為:事故現場做筆錄,模糊限制語會導致傷亡不清,事故的判定失去高度的準確性、公平性。在該語境下就會產生歧義。
(二)范圍變動型限制語產生的歧義句
范圍變動語定義為可以對變動范圍進行約束、限制的詞與短語,能夠幫說話者在不知道準確事實時,給出得體的答案。查閱此類論文發(fā)現這類限制語多用于商務會議和國家重要會議。若語境中需要準確數字,模糊語會讓人產生誤解,影響學習和交流。Verschueren(1999)的觀點:語境的定義是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與客觀外在現實聯系的互動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交流的意義會隨語境改變而變化。通俗來說,即使是同樣一句話,出現在不同的語境中,其語言效果或含義將會截然不同(張令千,2016)。具體可看下面的例子:
(4)There are about100 students on theplaygroundendprint
(5)There are 100 students on the playground..
(6)You can eat about three pills one day.
(7)You can eat three pills one day.
句(5):這里大概有100個學生在操場。當沒有語境時是沒有問題的。若把它放在以下語境:教師需要知道準確的人數,領取資料。該模糊語不能正面、具體的回答老師,導致教師無法判斷人數而影響工作。句(5)在該語境下就避免了這樣的情況,準確的數字作出正面的回答,消除了數字模糊帶來的歧義。句(6)是一則藥物說明:每天能吃大約三片藥。無醫(yī)學常識的患者無法做出判斷,容易過量或少量對身體造成傷害;句(7):你每天能吃三片藥,在此語境中就避免了歧義。此類范圍變動型限制語有:around,essentiallyap-proximately,about等。
(三)緩和變動型限制語產生的歧義句
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可以定義為:緩和交流中無法斷言的尷尬程度的詞,根據主語可分為:直接緩和限制語(Plausibility Shields)和間接緩和限制語(Attri-bution Shields)。以不改變句子本身意思為前提,加上這一類的限制詞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不僅減輕了講話者的斷言程度,還巧妙地掩蓋了講話人或許存在的某方面的不足(李鳳金,2003)。在特定語境中,過度的掩蓋就會造成語用模糊,引起句子的歧義。具體請看下面的例子:
(8)Here the poster session,I guess,is sort of a board communication a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我猜這個海報展有些像國際學術會議上的板報通訊處)
句(8)摘自一篇論文,在沒有語境的前提下該句沒有問題,說話留有余地,更顯禮貌。但在語境為國際會議上發(fā)言人使用句(8)就顯得不夠嚴謹,若被媒體解讀錯誤,就會產生歧義。又如:(9)He is suffering the illness.(10)According to his friend,he is sufferingthe illness.句(9):他病了。句(10):聽他的朋友說,他病了。在沒有目睹事實情況下,句(10)表達更準確。但在特定場合:法庭,作為證人使用According to other peo-pie,就有掩蓋事實之嫌,且不夠準確。根據他人所說不能成為嚴謹、準確的證詞。
三、消除歧義的方法
如上所述,模糊限制語在特定語境下使用會出現語用錯誤,讓聽者理解上出現偏差,最終導致歧義。通過對比發(fā)現消除此類語境歧義的方法是:1.刪除模糊限制語。2.替換模糊限制語。比如句(4)和句(6),在對方需要準確回答的時候,就應該刪除會導致歧義的模糊限制語,變成(5)和(7)這樣的準確數字、數量來回答;句(1)想要接受邀請,可刪除會引起誤會,產生歧義的詞語,改成:I like it.在法庭和嚴謹的學術研討會中要避免使用模糊限制語,以免他人理解錯誤,造成歧義?;蛱鎿Q模糊限制語中的成分,如(11)可考慮把“his friend”成“mymemory”等和自身有關的成份,才能保證自己的話真實可信,避免語用模糊導致的歧義。
四、結語
模糊限制語使用不當會直接影響表達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造成語用錯誤,引起句子的歧義,且人們往往通過更換限制語來彌補缺陷(徐章宏,2012)。造成歧義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語音,詞匯,句法三方面。本文只是在模糊限制語這一小角度展開研究,通過分析發(fā)現:1.模糊限制語雖然有更貼近事實真實性的語用功能,但是在特定的語境下會因為語用模糊引起句子的歧義。消除歧義的方法前人總結有:補充說明成分、替換詞匯、改變句法結構。本文僅從模糊限制語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比研究發(fā)現消除歧義的方法:1.刪除模糊限制語。2.替換模糊限制語中的有效成份。學無止境,語言是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更為精妙的方法遠不止這些,本文暫研究至此,后續(xù)方法可繼續(xù)補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