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軍仕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廣東 廣州 510040)
中國從封邦建國的分封制邁入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是社會制度發(fā)展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所以王夫之說:“郡縣之制,垂兩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豈非理而能然哉?”[1]秦并天下盡廢封建而行郡縣,把中央集權制的功能發(fā)揮到空前程度,強大無比不可一世的秦王朝未能千代萬世地傳下來,反而十多年便土崩瓦解。兩千年來,秦亡于制還是亡于政的論爭歷久不衰,但幾乎都以為秦亡于政,與當時推進的進步的郡縣制是無關的。筆者以為秦之速亡在于政與制二者并失,人為地強硬地不顧當時歷史狀況推行單一的郡縣制是其短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梢哉f,當時實行單一的郡縣制的歷史條件尚未完全成熟,在這種歷史條件下,以強硬的手段推行郡縣制是超越了歷史發(fā)展的階段,始皇君臣以為可以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歷史,結果很快受到了歷史的懲罰,這是法家治國綱領的悲劇,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秦王朝政體變革嘗試的徹底失敗向世人證明: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guī)律支配的,由一種社會制度轉向另一種新的制度,其間必須有一個不可或缺的過渡期和過渡性制度,而且這種向另一種完全不同制度的過渡,決不能一蹴而就,其間還會伴隨著尖銳復雜的殊死斗爭,漢初郡國并行制提供了多方面的歷史啟迪。
劉邦實行郡國并行制作為歷史過渡階段取得成功,證明郡國并行制是當時中國歷史發(fā)展鏈條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從此才真正開創(chuàng)垂兩千年而不改的郡縣制。但郡國并行制的實行,對于當年羨慕崇拜始皇帝的小小泗水亭長劉邦而言不是自覺意識到的,而是被迫的,所謂迫于勢也。
戰(zhàn)國后期文化交融軍事兼并的快速進展,使統(tǒng)一有了現(xiàn)實可能性,但迄今為止尚見不到一條資料,可以佐證關東六國人民把統(tǒng)一的希望寄托在秦人身上,歡迎秦人來消滅自己的歷史悠久的祖國達到天下歸一?!笆聦嵣?,秦代的普通人民并不關心統(tǒng)一不統(tǒng)一,只有爭霸天下的帝王才關心這件事。如果說普通人民擁護統(tǒng)一,就請拿出事實來,若沒有事實,那只是作者猜想,而作者以猜想為前提就肯定統(tǒng)一這件事對人民有利,這豈不是自欺欺人?”[2]我們從文獻中看到的則是各國都有許多志士仁人為反抗秦國的吞并保衛(wèi)祖國的獨立而獻出了生命,屈原、項燕、昌平君、李牧、荊軻、高漸離等等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其中雖不乏王侯將相,但也有文人墨客下層人士,就連在韓國難展宏圖而欲為秦國效力的韓非,也懇求始皇帝網開一面讓自己的祖國能多存在些時日。天下歸一后,項梁叔侄、范增、陳勝、張良等人還是那樣懷念熱愛自己的祖國,憎恨秦帝國的殖民統(tǒng)治,這也不能簡單地視之為失敗者的復辟報仇行徑。秦的統(tǒng)一是順應潮流的,也是強加給各國人民的,是用兇殘的殺戮血腥的戰(zhàn)爭實現(xiàn)的,在整個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絕沒有出現(xiàn)過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動人場面,反而遇到各國民眾前赴后繼不屈不撓的抵抗。雖然,戰(zhàn)國以來,人們心中有了華夏夷狄的明確區(qū)分,后來逐漸地不再把秦人視為華夏之外的夷狄,但有千年歷史的關東六國,有差別較大的政治模式、經濟特征和文化背景,尤其風俗民情的差異更大,人們對秦人、楚人、齊人、魯人的區(qū)分之巨,儼然具有亞民族的性質,《淮南子.覽冥》中就認為:“七國異族,諸侯制法,各殊習俗”,真正統(tǒng)一的主體民族遠遠沒有形成,加之歷史的慣性和文化的承繼性,六國人民對秦的武力征服充滿仇視和反抗是自然的,秦始皇多次對東方的威懾巡視就證明了這一點,秦帝國對關東六國民眾的野蠻殘忍地奴役和迫害,更激起了不愿做亡國奴的各國人民的復仇復國斗爭的怒火,早在大澤鄉(xiāng)起義爆發(fā)前,他們已開始了反秦的輿論和組織準備等前期工作。種種跡象表明,秦實行單一的郡縣制超越了歷史的發(fā)展階段,這種政體加速了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和爆發(fā)。并非時人都沒有認識到這一社會危機。關于政體的爭論,早在秦剛統(tǒng)一后就展開了。
始皇26年,丞相王綰就建議:“諸侯初敗,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無以填之,請立諸子?!盵3]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王綰在朝廷討論未來政權組織建設的關乎國家安危的重大決策上,他的提議經過深思熟慮,他清醒地看到了天下初定后潛伏的政治危機,以及秦尚無足夠的實力控制所有的新占領區(qū),因而主張在邊遠地區(qū)實行分封制,依賴宗親血緣為紐帶,讓諸王國鎮(zhèn)撫四方,屏藩中央。王綰是第一個提出實行郡國并行制的卓越政治家,他并不主張全面分封而只是局部分封,應該說他的見解是合乎當時歷史需要,是有歷史遠見的。所以“郡臣皆以為便”[3]唯有廷尉李斯飾詞邀寵投始皇所好而堅決反對,最后始皇以“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為由罷其議。始皇帝片面地總結周代分封制的教訓,只看到平王東遷后分封制帶來的諸侯割據(jù)紛爭不已的消極一面,而無視周初數(shù)百年中央與各地方基本和平共處社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積極一面,并將西周的全面分封與王綰提議的郡國并行制混為一談,更重要的是完全忽略了關東六國特別是楚、燕、齊等偏遠地區(qū)的獨特情況,把郡縣制當作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政體法寶強行推向全國,其實在社會科學范疇內從沒有過這種法寶??たh制風行全國7年后,再次引發(fā)了秦中央領導層關于集權與分封的政治大辯論,博士淳于越再次進言,要求封弟子功臣為王,以便“為枝輔”,“以相救”。雖無資料直接記載這次論爭的背景,但可以斷言論爭不是偶然的,小小的博士不敢空穴來風挑起這么嚴重的爭論,合理的解釋只能是,經過幾年單一郡縣制的實踐暴露出許多重大問題,迫使上層集團再次就國家政治體制做出抉擇。李斯當時的反駁恰好證明秦帝國已坐在火山口上,他這次提出的政治綱領無疑把秦帝國推向死亡之途。
大澤鄉(xiāng)的怒吼吹響了消滅秦王朝的號角,強大的秦帝國在滾滾的起義大潮面前顯得那么脆弱和不堪一擊。人們在消滅強秦的同時,必然會尋找造成如此巨大反差的歷史答案。在這特定歷史背景條件下,封邦建國幾乎成了人們不約而同的共識,義軍的蓬勃發(fā)展促成這一共識發(fā)展為強大的社會思潮,得到各階級各階層人士普遍響應和贊成,轉化為一股強大的社會動力,進而成為支配歷史的真正動力,在這個偉大的動力面前,任何個人和集團都不得不順從遵行。陳勝率先高舉張楚的反秦大旗,三老豪杰建議他“復立楚國之社稷”[3]。
陳勝于二世元年七月首義隨即稱楚王。六國貴族后裔也借機紛紛稱王,趙歇稱趙王,韓成稱韓王。一時王者多如牛毛,使這次起義迅速演變成六國反秦的軍事斗爭,清代趙翼把這種歷史現(xiàn)象歸結為“蓋人情習見前世封建故事,不得劇而易之矣”[4]未免簡單化。這些事件宣告了單一郡縣制實踐的徹底失敗,它是由經濟、政治、文化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強大的“裂土分封”的社會動力作用下,項羽只得“假立諸侯后以伐秦”[3]。并且奠定了他以后不得不分封十八王的政治格局,漢代知識分子在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時,也把不立宗室弟子為王當作重要原因,桓譚說秦“不任人封立諸侯”。司馬遷則認為秦“無尺土之封”,“適足以資賢者為驅除難耳”[3]。深入研究秦過失的賈誼不止一次地表達過類似觀點,說秦王“廢王道立私權”,“孤立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他甚至還認為“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只要“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國立君”,仍可挽救秦王朝的命運[5]。東漢后期的班固也批評始皇帝:“竊自號為皇帝,而子弟為匹夫,內無骨肉本根之輔,外無尺土藩翼之衛(wèi),陳、吳奮起白梃,劉、項隨而弊之”[5],在長達百余年的歷史探討中,這些政治家、史學家或學者,一直持此觀點,發(fā)人深思,簡單武斷地歸之為倒退或人情習見都無法令人信服,只能說盡行郡縣確實不適合當時的國情,的確是秦亡的重要原因。
處在滾滾的分封浪潮中的劉邦帶領部下投入到與項羽逐鹿中原的楚漢戰(zhàn)爭中,在經濟、政治、文化諸因素外,又增加了軍事因素,使裂土分封的形勢更為迫切和復雜。為了分化瓦解敵人,早在進軍關中的征戰(zhàn)途中就封南陽守 為殷侯[3]。當他要與實力強于自己數(shù)倍的項羽一決雌雄時,客觀形勢迫使他順應潮流,把封王作為誘餌來刺激拉攏團結各軍事實力派首領,結成廣泛而脆弱的反楚同盟,最大限度地孤立瓦解主要敵人項楚集團。韓信在劉邦出兵關中前就把能否分封諸侯作為漢王事業(yè)成敗的重要條件,建議劉邦“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3]。韓信的意見具有廣泛性,至少傳達了軍事實力派的心聲,數(shù)年后王陵、高起在劉邦稱帝后,仍認為劉邦戰(zhàn)勝項羽的主要原因是劉邦能慷慨地實行分封制[3]。事實也是如此,劉邦以裂土封王為手段壯大了自己,在力量的對比上逐漸超過項羽,最后利用正確的軍事、外交、政治策略終于徹底消滅了項楚集團。劉邦所封的諸侯王全是不得不封者,他們有的是獨自起家自成體系手握重兵的梟雄,如梁王彭越不王則不會歸附;有的是以侯王之尊歸漢者,如九江英布、常山王張耳、燕王藏荼,不王就會叛而歸楚;有的是本集團中軍事首領,如韓信兵多將廣用兵如神,在劉邦軍事失利時坐山觀虎斗,以要挾取得王位,不王則無法滿足其欲望從而改變戰(zhàn)略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封異姓為王這是劉邦極其無奈不情愿的,他對諸侯王潛在的分裂割據(jù)危害有清醒的認識,在無法鏟除他們時,已采取各種措施阻止他們勢力的過分膨脹。他曾三奪韓信兵權,對其恩威并施牢牢掌握。戰(zhàn)爭剛結束又以徙封方式削弱諸侯王,阻其坐大。形勢稍稍穩(wěn)定后便制造借口尋找機會有步驟地向異姓王開刀,屠刀首先舉向最使他寢食難安的韓信頭上,楚王韓信徙封不足一年即被廢,不久又被誅殺,韓信無論忠與不忠,都難免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慘下場,剪除韓信表明漢王朝工作重心已由奪取政權轉向鞏固政權的階段,這一轉變不僅及時且非常必要。此后約六年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先后被殺,燕、趙、代諸王相繼被廢,只剩下無足輕重的長沙王吳芮,因國小力弱地處偏遠,吳芮又能力平庸且忠于中央,鎮(zhèn)撫南方有功才得以保留。勢力強大才干卓越的異姓王的覆滅,使?jié)h政權走出了岌岌可危的險境,但劉邦沒有也無法一勞永逸,在這有利時刻全面推行郡縣制,漢中央還沒有足夠力量直接統(tǒng)治全國所有地區(qū),在封王裂土的社會動力推動下元勛功臣渴望分封的狂熱不減,其勢洶洶甚至有醞釀事變的前兆。實行郡縣制的時機尚未到來,劉邦再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異姓王甫滅,絕對不可再封;盡行郡縣制此路不通,他唯一能夠做出的選擇就是以封劉氏宗室為王來填補權力空白。在宗法觀念濃厚的時代,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劉氏諸侯王在短期內不僅不會謀逆反叛還能鎮(zhèn)撫四方拱衛(wèi)中央,這一措施也杜絕了異姓功臣爭王的念頭。從史料分析當時異姓爭功封王的威脅是很大的,迫使劉邦不得不與大臣們刑白馬為盟,誓約今后“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3]。無疑欲以此遏制他們覬覦王權的欲望和行動,足以表明劉邦的無奈。分封同姓起到了眾建輔弼與異姓抗衡的積極作用,此后數(shù)十年國家總體上是太平的,然而不論怎么講,分封諸侯王潛伏著分裂隱患,劉邦過人之處在于他為勢所迫大封同姓子弟為王時已有高度的警惕,劉濞王吳時只有20歲,但仍告誡他“慎無反”[3],臨死時仍對諸侯王的割據(jù)危險憂心忡忡:“其有不義,背天子擅起兵者,與天下共伐誅之”[3]。這里所指背天子起兵者無疑是同姓王,史料說明分封同姓仍是其政體過渡的手段而非目的??上抻跉v史條件的制約他無力也無時間完成這一使命?;谏鲜鲈颍瑵h初歷屆中央政權從政策上盡可能地給予諸侯王以限制,他們必須向中央繳納賦稅,無天子詔令及虎符不得動用兵馬,王國丞相由中央任命借以控制約束諸侯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破壞性,另一方面王國又擁有很大權力,可以任用百官,有各自紀年等,這又有利調動諸侯王鞏固政權建設地方的積極性。漢初實行的郡國并行制,看起來仿佛社會現(xiàn)在忽然落到它的出發(fā)點后面去了,實際上社會還只是在為自己創(chuàng)造革命所必須的出發(fā)點。事實上郡國并行制確實有單一郡縣制不可比擬的積極一面,各王國因地制宜,經濟恢復社會生產發(fā)展較快,尤其以吳、齊為著,“孝惠高后時,天下初定,諸侯各務自附其民,吳有豫章郡銅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東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盵3]曹參相齊以黃老之術為治,“故相齊九年,齊國安集”[3]。
漢初幾十年國內政治軍事力量對比呈兩極并立又相安無事態(tài)勢,以皇帝為一極的中央政府轄中央政府京畿及重要地區(qū)共十五郡。司馬遷說:“故關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具其有六?!盵3]其人力物力遠遠強于任何一個諸侯國??⒋娴膰谰蝿?,也促使中央政府謹慎從事,采取無為而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總方針,中央轄區(qū)內的經濟也得以迅速恢復和發(fā)展。與此同時,中央通過吸納各諸侯國上繳的錢糧,綜合國力有了驚人的發(fā)展,“民遂樂業(yè),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矩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乘牝者擯而不得:守閭閻者粱肉;為吏者長子孫?!盵5]這與漢初劉邦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子不能具純駟,而將相或乘牛車”的經濟狀況相比[5],真有天壤之別。
以同姓王為代表的另一極雖然發(fā)展很快,但尚無大規(guī)模造反的條件,所以在吳楚叛亂前的四十多年間,中央與諸侯國呈相安共處競相發(fā)展之勢,為第一個封建盛世的來臨和郡國并行制的最后解決鋪平了道路。漢初郡國并行制的嘗試是成功的積極的。雙方實力增強的同時矛盾也逐漸加劇,引起中央決策層的日益關注,而這時中央根基已經牢固,具備解決分裂的經濟軍事實力。潛在的危險發(fā)展成為公開的政治軍事對抗還需一個過程。漢初所封同姓王,以血緣受封,缺乏軍政才能,多數(shù)年紀輕輕無威望和號召力可言。賈誼也指出:“然而天下少安者,何也?大國之王幼弱未壯,漢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5]七國之亂的主要人物,吳王濞立國在位均42年;楚立國48年,楚王戊在位21年。都說明舉事需要長期的積聚準備。中年受封的諸侯王或平庸或忠貞,短期內也不可能對抗中央。劉邦的兄長代王劉仲在異族入侵代地時竟致棄國從小道倉惶逃回京城,懦弱無能躍然紙上;荊王劉賈、燕王劉澤雖久習兵革,但忠于皇帝,在擊滅英布和平息諸呂的斗爭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當時中央無力控制邊遠之地,諸侯王也無力興風作浪,客觀形勢迫使雙方致力政權和經濟建設,于是出現(xiàn)幾十年海內晏如的安定發(fā)展時期,其間雖有過濟北王劉興居倉促造反之事,然時間短暫地限一郡,不足為患。漢初中央的正確決斷極大地發(fā)揮了分封制在發(fā)展地方經濟保衛(wèi)中央政權的積極性,把其消極分裂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程度。
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以及血緣關系逐漸疏遠,少數(shù)諸侯王漸行不軌,這時強大的中央政權完全可以解除這一威脅,在賈誼、晁錯、主父偃等人的策劃下,采取三部曲策略先發(fā)制人消滅分裂勢力。文帝據(jù)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構想將淮南分而為三,齊分而為六[5]。景帝采納晁錯更強硬的政策,削減諸王封地,這次行動似乎有意使用過激手段,所謂“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先后削楚、趙、膠西三地[5]。此舉雖是促成吳楚七國叛亂的導火線,但中央掌握戰(zhàn)略主動,反叛數(shù)月便被平息,變長痛為短痛,為武帝徹底解決諸侯王問題創(chuàng)造了條件。武帝時頒行推恩令,命諸王在本國內再封眾弟子為侯,于是王國被肢解,達到“不削而弱”“藩國自析”的目的。各王國內部國中有國,引發(fā)其利害沖突,在內耗中抵消相互力量,這是賈誼眾建諸侯理論在實踐中的深化和提高。接著頒行“左官律”“附益法”等更是釜底抽薪從官員任用財稅收入上使王國陷入困境,終于使諸侯王落到“惟得衣食稅租,不得與政事”的境地。成了“不為士民所尊,勢與富室無異”的闊佬,財、政、軍三權蕩然無存[5]。彼時董仲舒的大一統(tǒng)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立也為政權的統(tǒng)一奠定了理論基礎。秦漢以來統(tǒng)治集團一直在尋求適合國情的理論綱領,《呂氏春秋》被扼殺,法家學說慘遭失敗,黃老之治長于守成但無助于中央集權制的建立與鞏固。經董仲舒改造過的新儒學大一統(tǒng)理論終于擔當起這一歷史使命,成為各階級各階層都能接受的指導學說。至此,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經濟發(fā)展、文化交融的漢帝國,終于有了高度集權的物質基礎和相適應的上層建筑,郡國并行制才走到歷史盡頭,垂兩千年而不改的郡縣制從此才真正鞏固起來。
綜上可見,秦漢之際近百年間出現(xiàn)的分封思潮及其實踐,有著復雜深刻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各界思維定勢等諸多歷史背景,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任何人都無法與這股社會動力抗衡,只能屈從它順應它。漢帝國在奪取天下的斗爭中,正是順應了這股強大的潮流才戰(zhàn)勝了對手,建國后若不以之安撫滿足諸侯王,立足未穩(wěn)內憂外患的漢政權極可能會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同樣不大封同姓屏藩中央就無法與覬覦封王裂土的功臣們抗衡,政權仍有顛覆的危險。劉邦審時度勢實行郡縣和王國并行制,是一大歷史貢獻。分封制并非一無是處,在當時條件下短期內仍有其積極作用;郡縣制亦非一好百好,也存在其不可避免的弱點和缺陷。另一方面,分封制確實是孕育分裂的溫床。漢代前期始終存在著控制與反控制、集權與分裂的斗爭,斗爭中最高決策層始終處于主動,較好地利用了分封制的積極面迅速壯大自身,經過六七十年的反復較量,終于徹底消除了危害中央統(tǒng)一的分封勢力,為歷代封建王朝解決類似問題樹立了一個典范。漢初的態(tài)勢是不封則反,剪除過急則眾叛親離,只有中央足夠壯大穩(wěn)固時,才可分階段地穩(wěn)妥解決這一問題,逐步過渡到單一郡縣制,這才是可行的歷史之路。秦亡漢興的歷史,證明郡國并行制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也是不可缺少的中國封建社會政體演進的過渡階段。
揆諸史實,無論何種社會制度何種政治體制,都存在集權與分權的矛盾,中央權弱則天下離析,地方無權則經濟難以發(fā)展。沒有完美無缺的體制,關鍵所在是集權和分權的程度是否適宜,中央控制地方的策略是否得當。漢末王莽篡國,班固認為是宗室子弟無政治地位“不為士民所尊,勢與富室無異”,“是故王莽知中外殫危,本末俱弱,無所忌憚,生其奸心”[5],雖不全面,仍是原因之一。足見事物多具雙重性,利弊互倚互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