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出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義務教育化學學科教學)》(以下簡稱《指導標準》),系統闡述了“培育怎樣的人、怎樣培育人、培育得怎么樣”系列問題。它是初中化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根本指南,是化學教師培訓的國家標準,是構建基礎教育大廈的四梁八柱。
統覽《指導標準》,共分“前言”“培訓目標與內容”“實施建議”三部分,共計8萬余字,140多頁。結合初中化學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及實踐需要,在《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中“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發(fā)展”五個一級主題對應基礎上,增設了“學科整體理解”這一具有統攝性的一級指標。開發(fā)了初中化學教師教學能力自我診斷表,對“核心能力項”進行層級性描述設計,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自我診斷和培訓課程設置提供依據。主張通過走進真實課堂,進行現場把脈問診、開方拿藥、煎服調理,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通讀《指導標準》,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師培訓有了統一的國家指導標準,有了扎根實際的培訓程式,有了鮮明的操作導向。
一把尺子。與第八次課改同步,國家對教師培訓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分級實施,并不斷加大培訓力度。但是對于培訓的內容選取、方式方法、效度評價等關鍵要素,沒有明確的要求,導致教師培訓內容泛化、方式單一,不能滿足一線教師的實際需求。通過培訓滿足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個性化需求,增強培訓內容與實際教育教學的關聯度,是《指導標準》的首要任務。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指導標準》通過研發(fā)教師自我診斷的“能力水平表現級差表”,將學生的課程目標轉換成教師的教學能力標準,通過教師的自我診斷,較為客觀地評價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的現有水平,自覺地感知自身能力與培訓目標的差距。為自我定位提供了參照標準,為自我發(fā)展指明了方向,為培訓課程設置提供了精準專業(yè)指導,為實施分層培訓提供了依據。
一類范式??茖W診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求,是培訓活動開展的前提。對“核心能力項”進行層級性描述,通過“你最像下面哪一種”的比照,使教師明確自己的能力現狀,把握自己的層級水平,確定自己的進階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課程。結合培訓目標,依據教師教學能力的水平進階,設計培訓課程,研修主題與二級培訓目標相對應,研修專題與水平層級相對應。圍繞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現狀,結合各主題的教學能力培訓要求,分層設置培訓課程專題及其內容要點,在強調實踐與體驗的基礎上,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進行培訓,幫助所有化學教師進一步加深專業(yè)理解,提高專業(yè)水平,解決實際問題。
一種導向。目標決定方向,教師培訓應服務于教師的工作實踐。在培訓理念上確立為學生學習而研修、為學生成長而發(fā)展、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培訓理念;在培訓方式上堅持實踐導向,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經驗的積累,激發(fā)實踐的智慧,開發(f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旨的研修專題,構建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的課程架構;在培訓的重點上堅持能力為重,依據能力水平診斷結果,在對教師教學行為系統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層次的不同需求,設計不同培訓課程,確?!鞍葱枋┯枴?,切實解決教師培訓課程設置不盡合理、隨意拼盤、偏于理論等突出問題,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指導標準》能否被廣泛運用,在科學性前提下,主要就看標準是否“有用、能用、好用”。再次研讀《指導標準》,發(fā)現標準在追求實效的同時,有“便”“實”“活”三個特征。力求便于操作,從多角度觀照人文差異,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
1.便于操作。
便于研讀。由于篇幅較長、內容較多,為了便于參訓教師選擇性研讀,研判自己的水平層級,《指導標準》提煉總結了內容結構體系(參見《指導標準》第232頁),亦可作為導讀框架體系。
便于實施。根據《指導標準》要求,培訓流程可概括為:選擇培訓主題(一、二級指標)—確定培訓目標(三級指標)—進行能力診斷—決定培訓課程(研修主題和研修專題)—實施分層培訓。
便于評價。研發(fā)評價工具,通過“能力診斷”中“核心能力項”的陳述選擇,對照“能力表現級差表”,便能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水平層級。
2.實于效用。
培訓方式結合現實。推行集中面授、網絡研修與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強化基于教學現場的培訓實施策略,通過現場診斷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自我認知、自我評價,實行分層培訓,促進水平不斷進階。
培訓內容貼近實際。在“培訓目標與內容”部分,結合教學實踐任務,在《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五個一級主題對應的基礎上,增設了“學科整體性理解”這一統攝性的一級指標,構建6個一級指標、30個二級指標、若干三級指標(核心能力項)的初中化學教師教學能力指標體系。
培訓評價追求實效。開發(fā)適合本地的教學能力診斷工具,設計建立能力診斷試題庫,按照自診與他測相結合的方式,對照“能力水平級差表”,診斷教學能力現狀,明確教師培訓需求。
3.活于自主。
個性需求自診。在承認不同區(qū)域之間的師資水平差異基礎上,圍繞“核心能力項”設計開發(fā)不同的診斷工具,自行診斷,判定自己的水平層級和培訓需求。
研修內容自定。根據能力層級,圍繞培訓主題,設計符合不同能力層級要求的研修專題,分層培訓,進階發(fā)展。
培訓方式自選。倡導集中學習、自主研修和現場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強調案例培訓,加強實踐性、體驗性、反思性,發(fā)現真實問題,解決實際問題。
“學科整體理解”是一個統攝性的概念,在此一級指標下,共設5個二級指標,分別是:化學學科特征和內容體系及價值理解、初中化學課程的理解、初中化學教學設計與實施、初中化學教學評價與反饋、初中化學教學研究與改進。它要求教師要能站在學生終身發(fā)展和學科課程建設的高度,研究不同學段間、不同主題間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脈絡,把握學生學習水平進階,綜合運用多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從化學視角系統認識化學學科價值,系統描述化學學科內容體系并能遷移應用,實現基礎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階段化學知識間的融合融通。例如:在進行《溶液的濃度》一節(jié)教學設計時,教師就要自上而下地站在分散系的高度,系統考慮設計教學方案;而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又要自下而上地從溶液入手,逐步拓展學生的認知水平,打開學生的思維通道。
教師發(fā)展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設計前,化學教師要能自主探查學生在知識、能力、認知、觀念等方面的已有基礎和學習障礙,對探查結果進行分析和診斷、歸因研究,把握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建立主題間的全面聯系,并落實到教學行為中。教學設計能關注情境、問題、思維等多種要素,自主設計學生在知識、能力、認知、觀念等方面的發(fā)展路徑。根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脈絡,綜合考慮知識邏輯順序,選取有價值的問題和證據素材,設計核心問題(組)和形式多樣的學生活動。教學過程中能綜合應用科學探究、STSE等多種先進教學方式實施教學;能基于學科能力和素養(yǎng)規(guī)劃,關注知識、方法、能力、素養(yǎng)四個維度,進行創(chuàng)新評價設計和開發(fā)評價工具,采取多元主體進行多種方式評價,并及時根據評價結果調整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在教學結束后,能從教與學兩方面進行全面反思,深入進行歸因分析,及時調整學生的發(fā)展路徑,并反饋調整教學活動。
“只有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來要求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才能將教師培訓最終落點在學生的發(fā)展上。按照‘學生的學習領域—教師的工作領域(培訓領域)—各領域主要工作事項(核心能力項)—每一事項的能力指標’這樣一個框架,為設立培訓目標提供參照標準,這是符合‘做事’的邏輯的。”(上海師范大學教授王榮生,2018年)。教師工作的主要方式是課堂教學,在“‘學科整體理解’教學能力水平表現級差表”中“初中化學教學設計與實施”處于中心位置,前面的兩個二級指標,應該是為此指標做好鋪墊和支撐的。針對此指標,“能力表現級差表”中設置了3個三級指標,“培訓目標與內容”部分設計了三個培訓目標,提供了2個研修主題和4個研修專題。教師根據“能力診斷”進行自我評價,選擇不同層級的研修主題或專題,為提升不同水平、不同類型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提供了可操作的培訓體系。
課堂教學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展示教師業(yè)務能力的關鍵要項,因此,教師更加關注“主題教學的設計與實施”這一“核心能力項”。在每一個主題教學的一級指標下,均設置了5個二級指標,分別是:主題學科內容及價值理解、主題學生發(fā)展的空間分析、主題教學目標確定和教學評價設計、主題教學過程設計、主題教學實施。依據培訓目標,教師自行診斷,按照能力層級設置培訓主題和培訓專題,這樣學有所用,切實幫助教師改進教學行為,提升教師的經驗智慧,有效激發(fā)教師培訓的熱情,增強培訓的原動力。
構建“理論+實踐”框架。研發(f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研修主題,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疑難雜癥。根據不同教學能力水平層次的需要,提供課程專題和內容要點的參考建議,增強培訓的針對性。
拓建“多樣+創(chuàng)新”平臺。創(chuàng)建集中學習、區(qū)域教研、校本教研、網絡自學等多樣化的培訓平臺,采取專家講授、案例研究、問題研討、現場診斷等多種培訓實施方式,開展名課研習、經驗分享、共同備課、現場展示、教學反思等研修活動。
強化“真實+應用”策略。培訓中要走進真實課堂,通過現場展示、把脈問診,解決實際問題,基于情境體驗改進教學行為,利用反思實踐和行動研究提升教學能力,確保培訓實施的效果,強化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堅持教師與學生共生。教師的培訓要堅守學生立場,基于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化學課程宗旨,結合教師日常工作內容和活動劃分來設計其“核心能力項”,確定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能力指標體系,使培訓和工作緊密結合。
促使能力與素養(yǎng)齊飛。培訓中要引導教師教學從關注傳授化學知識轉變?yōu)榇龠M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提升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以科學素養(yǎng)為核心的能力素養(yǎng)。要圍繞初中化學課程及實施要求,將“能力表現級差表”中的“核心能力項”逐一細化為可檢測可評價的指標體系,并研發(fā)相應的診斷工具,及時評價教師水平層級,提供相應培訓課程,真正做到以學定培。
做到資源與評價同步。要圍繞教學能力水平中的“核心能力項”,依據標準中各個研修專題,建立本地培訓團隊,開發(fā)培訓課程資源,為教師專業(yè)學習和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有效支持。研發(fā)適合本地師資水平的教學能力診斷工具,建立診斷試題庫,采取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能力診斷,把握參訓教師的培訓需求。
首先是有差距可“找”。切實指導教師對照“能力表現級差表”進行自我診斷,直觀地衡量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的現有水平,自覺感知自身能力與培訓目標的“差距”,科學診斷教師培訓需求。
其次是有階梯可“進”。教師根據差距,自主選擇合適的培訓課程,加強所學內容和培訓成果轉化,補齊短板,實現由“他要”向“我要”的自動轉換,激發(fā)專業(yè)成長的內驅力。
第三是有課程可“選”。培訓部門要以提高初中化學教師教學能力為主旨,依據培訓目標和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系統設計培訓課程模塊和體現教師教學能力水平進階的課程,引導教師提升知識、轉變教學觀念和行為,實施分層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