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紅偉
摘 要:故事教學法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聆聽故事過程中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探索故事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是教師所需要做的重要工作。
關(guān)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英語;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8)10B-0060-02
近些年來,英語教學日漸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許多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力求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高效性。故事教學法便是當前非常重要的英語教學方法,其能夠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好奇心,能夠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質(zhì)量得以提升,改變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了學生學習視野的拓展。教師更加需要對故事教學法予以高度重視,讓其成功輔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之路上走得越來越好。
一、側(cè)耳傾聽,體味語言美妙
故事應用的第一步便是聆聽,聽故事是很多學生所喜歡和鐘愛的。通過對英語故事的聆聽,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發(fā)音欲望,讓學生的英語語感得以建立。因此,教師要注重做好英語故事聆聽活動的安排,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聆聽故事,在故事聆聽的過程中學習英語。
比如,在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通過多媒體形式給學生展示了一個繪畫故事。Mike和爸爸一起去公園繪畫,看到了美麗的花朵和蔚藍的天空,花朵對Mike說:“I am flower, I am colourful.”高山對Mike說道:“I am hill, I am tall and mighty.”大樹對Mike說道:“I am tree, I'm very erect.”但是Mike畫不出來它們要求的樣子,于是教師便讓學生參與其中,來進行圖畫的繪制。故事的講述讓學生把握住了不同事物的特點和樣子,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想象,所繪制的圖畫非常精彩,五顏六色的花朵盛開在陽光之下;挺拔的大樹矗立在巍峨的高山下;燦爛的陽光普照大地,整個繪畫過程既讓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美妙,也讓學生能夠通過實踐參與到語言的具象呈現(xiàn)之中,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了極大的幫助。
聆聽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步。教師既可以通過圖像與聲音相結(jié)合的方式讓學生聆聽故事,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盲聽”的方式來進行故事聆聽,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達到英語“磨耳朵”的效果。
二、深入閱讀,感受故事內(nèi)涵
小學段的學生對故事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引入故事內(nèi)容,可以增加學生對英語課的喜愛,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故事的引入,能夠讓學生對故事的內(nèi)容記憶得更加深刻,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記住故事內(nèi)容,理解課本內(nèi)容,記住并理解英語句型的運用。
比如,在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幫pencil找主人的故事,讓學生對此句型的使用加深記憶。教師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pencil”的故事:一天,一只小兔子發(fā)現(xiàn)pencil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便開始幫助它尋找自己的主人。在尋找過程中,小兔子和pencil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小鴨子,便問“Is this your pencil?”小鴨子說:“NO, it isn't? my? pencil.”小兔子與pencil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象,便問“Is this your pencil?”大象說:“NO, it isn't my pencil.”接著小兔子與pencil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長頸鹿,這個時候教師向同學們問道:“小兔子會說什么呀?”學生很自然地說道:“Is this your pencil?”之后,教師還通過該故事進行引申:“我們撿到物品要交還主人,幫助別人的過程也讓我們自己更開心?!毙⌒〉墓适逻M行內(nèi)涵的剖析,也讓學生得以更好地成長,對于學生品質(zhì)的樹立也產(chǎn)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通過引用故事的教學方式,將教材的教學內(nèi)容與故事情節(jié)相結(jié)合,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調(diào)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渴望,并且通過故事情節(jié)及學生的整體作答情況,能夠讓學生理解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把故事中學到的語句應用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還可以對故事予以引申和拓展,讓學生理解故事中的內(nèi)涵,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
三、模仿探索,提升寫作能力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中學生所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學生不僅要能使用英語進行對話,而且還要注重掌握重要的寫作能力。融合故事教學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開拓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完成寫作內(nèi)容,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故事的幫助下完成寫作作品,最終掌握寫作的方法。
比如,在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2 In the library的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圖書館寫標語的寫作練習,教師并沒有直接讓學生進行隨意創(chuàng)作,而是讓學生首先閱讀教材中的“Story time”,并讓學生深入其中,成為故事中的角色,分析故事中哪些內(nèi)容需要我們改正。同時,教師還讓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就故事內(nèi)容進行分析討論,探討我們在圖書館中的正確做法。故事中的很多內(nèi)容都讓學生受到啟發(fā),教師再讓學生回到教材故事中,對其中的很多祈使句進行研究,讓學生模仿這些祈使句進行標語的寫作,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所制作的標識語也準確而漂亮,再將這些內(nèi)容融入寫作,也更為完美和具有創(chuàng)意。
寫作是學生思維的一種開拓,學生需要有足夠的經(jīng)歷及豐富的素材才能夠完成。運用故事情節(jié),能夠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同時通過了解故事中的語言,增加語言運用的方法,這樣反復訓練,可以讓學生的寫作思路不斷開拓,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文化背景,感受底蘊不同
英語是一種語言,蘊含著不同的文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融入到授課內(nèi)容中,讓學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讓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更為豐富。故事教學法的應用便能在促進學生文化背景感知方面發(fā)揮作用,能夠加深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能夠讓學生的文化意識逐漸萌生,對于學生語言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語言的學習必須基于文化,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把課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識向?qū)W生進行介紹,如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的由來,圣經(jīng)中的人物故事等,讓學生每學習一篇文章就對西方的文化加深一層理解。這樣在課堂中傳授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才是實用的、貼近實際的,學生在運用的時候才能水到渠成。
比如,在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給學生講述了圣誕節(jié)的由來。圣誕節(jié)作為西方的重要節(jié)日,帶有濃郁的宗教氣息,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耶穌是圣女瑪利亞所生,能夠帶領(lǐng)人們走出罪惡。耶穌誕生的時候,天色已近黃昏,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瑪利亞只有在馬槽里生下耶穌,這一天便是十二月二十五日。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十二月二十五日便成為圣誕節(jié)。故事的講述讓學生沉醉其中,之后教師讓學生將我們國家的春節(jié)與西方國家的圣誕節(jié)進行比較,感受中西方文化之不同。在對比過程中,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更為透徹,對文化的感知也更為深刻。
語言的學習不能脫離文化背景,借助故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感受不同國度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學習語言的文化內(nèi)涵,則能夠讓學生在故事參與中理解文化,并體會文化的發(fā)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英語。
故事教學法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模式,其與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相吻合,與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相契合。教師更加需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做好故事教學法的研究,讓學生從故事聆聽中產(chǎn)生英語學習興趣,從故事內(nèi)容中感受文化內(nèi)涵,從故事講述過程中學習寫作技巧,讓故事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強大的輔助和支撐。
參考文獻:
[1]董郭燕.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有效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7).
[2]姜紅玲.英語故事教學的課堂互動模式研究[J].廣西教育,2013,(41).
[3]徐家萍.談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興趣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4).
[4]凌詩.游戲化學習在中國的發(fā)展狀況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1,(4).
[5]陳芝英,林珊珊.基礎(chǔ)英語教學研究與教師發(fā)展——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運用的思考[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