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和奎
摘 要:近年來,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持續(xù)加快,為學生開拓出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基礎教育格局的全新開創(chuàng)。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指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的走上全能型人才的成長之路,另一方面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為教師各項創(chuàng)新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奠定下優(yōu)質基礎,全面推動著小學教育改革的長遠前行。本文對小學高年級讀寫結合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年級 讀寫結合 教學方式 創(chuàng)新策略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掌握基礎技能、完善認知體系的關鍵時期,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如何利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趣味性教學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結合,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挖掘學生的無限潛能,順利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師需要深入思考與研究的首要問題。努力創(chuàng)新讀寫教學,深度整合現(xiàn)有資源,有效利用個性手段,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顯著成果的最佳展現(xiàn)途徑。
一、豐富讀寫材料
我們的日常生活好比一本百科全書,中間夾雜著各種的酸甜苦辣。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教師主導著一切的教學活動,一味地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學習語文文化知識、理解語文文化內涵,課堂教學局限性較大,學生在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中難以進行主動思考,導致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始終不盡人意。高年級小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喜歡參與趣味性豐富的教學活動,但是不想受到教師固化思想的束縛。這種教學偏差問題的產(chǎn)生,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也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弊端現(xiàn)狀,教師們需要在不斷探索中努力前行,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方式,啟發(fā)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意識,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與深入研究,使高年級小學生更加細致地觀察生活,從而真正體會到生活之美。比如,在某一天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對此你有什么看法等。日記是最貼近小學生生活,最能夠展現(xiàn)小學高年級學生思想特點和行為特點的文字記錄方式。同時,在指導小學生對某一項內容進行寫作時,教師也可以將所寫作的內容和實際生活相結合。例如:在組織小學生對“我的家鄉(xiāng)”這篇命題作文進行寫作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小學生對實際生活的地方進行回憶,給學生提問題:“春天的家鄉(xiāng)是怎樣的”“夏日里的家鄉(xiāng)又是怎樣的”“你最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里家鄉(xiāng)的美景”以及“最喜歡做什么”等。
二、營造讀寫氛圍
良好的讀寫氛圍,能夠改變傳統(tǒng)的讀寫教學中單一而枯燥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高年級讀寫教學中,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讀寫興趣較低,讀寫熱情度較差,而良好的讀寫氛圍能夠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引入到讀寫教學活動當中,使小學高年級學生能夠在模擬的真實氛圍中,產(chǎn)生一定的想法,結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所觀、所思和所想,構建出一篇完整而富含真實情感的文章,增添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文章的說服力和情感內涵。例如:在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橋》這篇內容的學習之前,教師可以首先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小學高年級學生播放一些中國著名的橋梁視頻、圖片,比如趙州橋、廣濟橋、盧溝橋等。在小學高年級學生感嘆橋梁的壯闊同時,提問小學高年級學生“你們喜歡橋梁嗎”“你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看到過橋梁嗎”等問題,與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展開《橋》這篇課文的教學活動。在課文內容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為小學生展示一些有關于橋的視頻或者圖片,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組織學生對此進行寫作,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和真實情感。
三、課外專題訓練
語文的教學,不僅僅只是課內的閱讀,課外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學生對課外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在他們的眼中,外界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在外界,他們沒有壓力,帶著放松的心情去學習,去嘗試新鮮的事物。所以,學生對課外閱讀是興趣盎然的,老師就應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點評、表揚,指導學生該怎么寫好他們的讀書心得,或者對他們感觸比較深的事情、人物進行點評,讓學生知道在這個文章中的收獲,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后,積累的知識就會越來越豐富,這樣,他們的寫作能力也會隨之提高。例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圖書館,在圖書館向學生講解哪些書籍適合學生學習,然后指導學生在讀這些書籍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應該注重哪些細節(jié),同時告訴學生,讀一本書,就應該有所收獲。告訴學生讀完書后,寫下讀書感悟,最后學生之間再相互交流感受,讓學生在樂趣中進行自己的閱讀學習,鞏固自己的閱讀成果。同時,也可以開展一些例如“征文比賽”“成語比賽”“手抄報比賽”等等項目。通過這些項目,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閱讀的樂趣和快樂,使學生在快樂和樂趣中提高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四、重視教學延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們的閱讀機會,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圖書館,為學生們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作品,鼓勵他們進行閱讀;對于學生們的雙休日,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將雙休日變?yōu)椤伴喿x日”,利用閑暇時間閱讀課外作品。還可以定期的開展“專題閱讀”活動,設立圖書角,將一些書籍按照“文學”、“名著”、“科普”等等類型進行拜訪,在課余時間,學生們也可以抽空進行閱讀。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全面性”的培養(yǎng)??梢蚤_展各種各樣有趣的活動,在活動中進行閱讀的學習,鞏固自己學到的知識和閱讀成果??梢蚤_展諸如“手抄報大賽”、“征文比賽”等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到閱讀帶給他們的樂趣和巨大作用,增加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讀寫教學的效果。
五、總結
語文學習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需要長期的積累。在落實教學的過程中,教育者應敢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更好地學習,為落實高質量教學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鄒小冬.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0).
[2]熊熠.關于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方式的探析[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