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源(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13)
中國古代社會向來重視人倫關(guān)系,《孟子?縢文公》所謂五種人倫之教: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即“五倫”,[1]其中的“長幼”實際涵蓋了同鄉(xiāng)關(guān)系在內(nèi)?!抖Y記?祭義》:“居鄉(xiāng)以齒”,同書《哀公問》:“鄉(xiāng)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盵2]這種鄉(xiāng)邦文化情結(jié)極其濃厚,在統(tǒng)一的外貌下存在著強烈的地域觀念,共同的語言、風(fēng)俗、文化習(xí)慣形成這種地域認(rèn)同,由于政治、社會活動所產(chǎn)生的實際關(guān)系更使之加深。士人得勢之后,四周往往聚集了一批鄉(xiāng)里知舊,同鄉(xiāng)之間相互援引,成為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將此現(xiàn)象置于太倉兩大王氏家族(太原王氏與太倉瑯琊王氏)的交往中加以考量,尤其典型。王時敏與王鑑同聲相求,實系兩大家族的交好素有淵源,此如王時敏云:
瑯琊太原同源分派,見之簡冊者非一。然吾兩家至誼實不因此,蓋自司寇、奉常兩公與先文肅、學(xué)憲以同里締交,歡好宛若同氣,一時有“四王”先生之稱,自后子孫皆以輩行齒序異世靡斁。[3]
在王鑑的交游世界中,早年有董其昌、李流芳、陳繼儒等去世于易代之前的前輩友人,與他們的書畫往還,尤其是早年追隨董其昌鑒藏書畫的往昔歲月,成為銘刻于王鑑記憶中的一隅勝境。入清后,王鑑的交游圈遂局限于太倉、常州兩地,在太倉主要以王時敏、吳偉業(yè)為中心,常州以錢謙益①[4]、王翚為中心,形成了一個較為固定的文人交往圈。交往圈中的成員,多為有著相似經(jīng)歷與政治身份的士大夫文人,其中錢謙益、吳偉業(yè)、龔鼎孳為清初著名的“貳臣”,而王時敏、王鑑等雖未入仕新朝,卻有著迎降清軍的痛史。特別是在太倉,以王時敏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文人交往群體,他們本為前明臣子,世變中淪為貳臣或順民,同病相憐,互通聲氣,構(gòu)成了典型的“兩截人”集群文化現(xiàn)象。考察王鑑晚年的心理軌跡,此現(xiàn)象實為一條可資探尋的路徑。
此外,這個文人集團的成員,不僅在明清兩代具有盤根交錯的關(guān)系,而且一直延續(xù)著穩(wěn)固不移的文化致身傳統(tǒng)。以王時敏為例,他與太原王氏家族素有三代世交的董其昌結(jié)成兒女親家,使這層關(guān)系的紐帶得到進(jìn)一步強化。入清前后,王時敏還將眾子弟托付并從學(xué)于政、學(xué)兩界深有影響的錢謙益、吳偉業(yè)等人。王時敏與錢謙益交誼非同恒泛,入清后二人惺惺相惜,屢以書函相慰,商榷文章得失之事,令錢氏嘗生“安得與仁兄明燈促席,杯酒細(xì)論,相與俯仰江河,傾吐胸中結(jié)郁耶”[5]的感喟。而王鑑所在的瑯琊王氏家族,王瑞國與吳偉業(yè)亦締結(jié)為兒女親家,此一姻盟紐帶,則是1653年,王瑞國為清廷起用(時吳偉業(yè)被清廷任命為國子監(jiān)祭酒)任增城縣令的重要原因。
王鑑一生行跡,固然如王時敏所言“宦游、里居、蹤跡略同,亦有筆墨之嗜”[6],然滄桑后,二人的心境與行為方式卻并不完全一致。如前所述,王鑑的郡望為瑯琊,王時敏的郡望為太原,太原王氏與瑯琊王氏為太倉大族,淵源至深,而易代之際,升沉各異。王時敏本人雖未入仕新朝,但卻悉心培植其子孫追求功名,鼓勵他們在清朝為官舉業(yè),如其激勵女婿吳圣符云:“愿益淬厲制舉子業(yè),整融天斐。”[6]他嘗提醒嗜好繪畫的兒子王撰,不可為筆墨小技而耽溺經(jīng)世之業(yè):“但經(jīng)生本分內(nèi)事,所以當(dāng)心者甚多,筆墨小技,不愿其如此癖嗜也。”[6]為了保持家族立于不敗之地,失節(jié)后的王時敏雖然未起出山之念,但卻激勵其子嗣選擇科舉,以圖仕進(jìn)。在后輩的仕途舉業(yè)中,王時敏予以全力支持,曾致函朝中權(quán)貴,期望得到引拔:
不肖某,瑣尾陳人,衰殘朽質(zhì),尚未通名典謁,何敢妄有瀆陳?惟是嫡男州庠生某,府庠生某,平日下帷攻業(yè),每試則曹偶。而稚兒童生某,皆髫年力學(xué),有志向往?!貌唤聽偕钋?,循例于請,倘蒙老祖臺俯垂藻鑒,拔置前茅,則寒門賤質(zhì),一家悉何生成?他日幸邀寸進(jìn),援琴立雪,其敢一日忘明賜哉![7]
王時敏苦心經(jīng)營的結(jié)果是,其子王掞、孫王原祁皆中進(jìn)士,前者官至大學(xué)士,于是入清后太原王氏依舊顯貴。當(dāng)太倉太原王氏家族很快又再現(xiàn)了往昔的輝煌之際,瑯琊王氏卻無可挽回地敗落了。王鑑諸兄弟中,既有出家遁入空門,還有二人淪落為俳優(yōu),以歌舞自活,可謂潦倒之極。(現(xiàn)有史料亦無王鑑與其嫡親之間的往來信息)同族王世懋后人中,雖有王瑞國仕清任增城縣令,也不足以挽回瑯琊王氏家族的頹勢。世變中,王瑞國厄運迭至,家庭屢遭變故,幾至破家。入仕新朝后,又為其子狎邪不法所累,①據(jù)《研堂見聞雜錄》載:“其(王瑞國)子景,字明先,即以狎邪為不法,幾破家,獄經(jīng)年不解,受榜笞無數(shù),擯之遠(yuǎn)郊,不列士類?!盵8]晚境頹唐。舉凡瑯琊王氏家族的敗落之狀,勢必與乙酉迎降的歷史記憶,熔鑄成一具壓在王鑑心頭的沉重枷鎖,使得他在入清后,雖未正式披緇為僧,卻棄家獨居,“日坐蒲團,焚柏子一爐”,雖不辭興會,生活狀態(tài)卻與出家人無異。
即如錢謙益、吳偉業(yè)在其晚年遺民心理的強烈萌發(fā),歷史復(fù)雜性的一面在王鑑身上亦有體現(xiàn)。固然王鑑、王時敏有迎降經(jīng)歷,但二人并未出仕清廷,在處境上與遺民已難分辨,尤其是前者拋棄紅塵、過著近乎方外人士的生活。但是,清人張庚在其著述中卻提供了一則信息,稱王鑑在入清后仍有著出仕經(jīng)歷,其云:“既而廉州將遠(yuǎn)宦,念非奉常勿能卒此子(王翚)業(yè)?!盵9]張庚“將遠(yuǎn)宦”一語,實指王鑑于1654年的北京之行。囿于史料之闕,我們難以獲知王鑑此行的確切心理動機,然聯(lián)系當(dāng)時的歷史現(xiàn)實可以判斷,王鑑1654年北上京都,其性質(zhì)雖非張庚所說“遠(yuǎn)宦”,但確與謀官有一定關(guān)系。順治八年甲午(1654)前后,是前明士人出山做官最活躍的時期,此與順治七年(1653)清廷發(fā)布“詔起遺逸”的政策有關(guān),吳偉業(yè)即于是年被清廷起用。亦于同年,王鑑的堂叔王瑞國赴京謀求官職,得授增城縣令一職。在此期間,當(dāng)其好友紛紛出山做官,王鑑亦難遣寂寞,萌生青云之想也在情理之中。在京期間,王鑑的交游對象蓋以清廷貳臣新貴為多,如《夢境圖》跋語云:
客歲游燕,真定梁大司馬玉立、曹少司農(nóng)秋岳,皆屬余作《草堂圖》,尚未有以應(yīng)之。蓋兩先生方作長安貴人,籌邊計國,何暇及此。更俟幾年寫以寄之,代《北山移文》可耳?!盵10]
“梁大司馬玉立”,指梁清標(biāo),明崇禎十六年翰林,康熙二十三年擢保和殿大學(xué)士,二十七年入相,為清初大收藏家?!安苌偎巨r(nóng)秋岳”即曹溶,明崇禎十年進(jìn)士,官御史,清順治初授原位,亦家富收藏。王鑑與梁清標(biāo)、曹溶等雅好鑒藏的新朝大吏的行誼說明,固然有“縱觀名畫”的目的,亦難脫攀附權(quán)貴之嫌。是年,同里知友吳偉業(yè)在京任秘書院侍講,二人過從甚密。值王鑑南歸之際,吳偉業(yè)曾兩度賦詩贈別,其《送王元照還山》②1654年,王鑑南歸,時在北京做官的吳偉業(yè)作《送王元照還山》八首送別,詩載《吳梅村全集》。鄭威《王鑑年譜》沿用《中國明清繪畫》一書所誤,將此詩作者錯歸于王時敏名下,稱1651年“王時敏邀王氏(王鑑)共游相訴,作《送王元照還山》詩。”按一般常識,王時敏與王鑑時同在太倉,何來送別行徑?且時間、地點、情境皆與詩意不合,此謬為不考之故。[11]七絕八首③馮金伯《國朝畫識》載:“董文驥和吳學(xué)士《送王元照還山》詩:‘故國重來客薊門,宣和畫跡已無存。白頭只索丹青引,文采風(fēng)流舊子孫?!盵12]云:
青山補屋愛流泉,畫里移家就輞川。添得一舟乘興上,煙波隨處小游仙。
始興公子舊諸侯,丹荔紅蕉嶺外游。席帽京塵渾忘卻,被人強喚作廉州。
報國松根廟市開,公侯車馬鬧如雷。疲驢一笑且歸去,刑部街前且看來。
內(nèi)府圖書不計錢,漢家珠玉散云煙。而今零散無收出,故國興亡已十年。
布衣懶自入侯門,手跡流傳姓氏存。聞道相公談翰墨,向人欲訪趙王孫。
朔風(fēng)歸思滿蕭關(guān),筆墨荒寒點染間。何似大癡三丈卷,萬松殘雪富春山。
河北三公一紙書,浪游何處曳長裾。歸田舊業(yè)春山盡,華子岡頭自釣魚。
五馬南來韋使君,古人相見共論文。酒闌面乞黃堂俸,明日西山買白云。[13]
從“始興公子舊諸侯”、“向人欲訪趙王孫”等詩句可以看出,吳偉業(yè)將王鑑的北上之行與元朝的趙孟頫相聯(lián)系,在京“手跡流傳”而宣傳自我?!熬脐@面乞黃堂俸”一句則直指王鑑的求祿行為,卻因為不遇而“疲驢一笑且歸去。”“疲驢”一詞,亦隱含王鑑為謀官奔波、疲于奔命之意。特別是該詩題為《送王元照還山》,所謂“還山”,正是“出山”的對應(yīng)詞,若非先有“出山”,又何來“還山”?顯然有與“出山”謀官相對應(yīng)的意味。透過吳氏詩中語意,大略可知王鑑此行隱含的功利性,結(jié)果卻謀官未遂、碰壁而歸。另外,從吳詩“漢家珠玉散云煙”、“畫里移家就輞川”、“華子岡頭自釣魚”等句,不難體閱已淪為貳臣的吳偉業(yè)對故國的深切哀悼與悲涼心境,并以王維的輞川意象來奉勸好友選擇歸隱。由此可見,作為罪臣孽子的王鑑,在明亡以后并未徹底忘懷功名,其以游歷為名,實際上是與為清廷招安的吳偉業(yè)會合,混跡于清初的新貴權(quán)僚之間,再探青云之路。然身份的轉(zhuǎn)換于王鑑輩而言,失勢使之,不得不然,雖有遺憾,但面對異族統(tǒng)治下的滿清政權(quán),即令是歸隱或逃禪,亦未嘗不失為務(wù)實之舉。蓋由是年始,王鑑漸生構(gòu)筑染香庵之念,此則宣告了王鑑入仕理想的徹底終結(jié)。
遭遇喪國之痛的清初耆老如錢謙益、吳偉業(yè)、王時敏輩,其“老而彌慚”的痛苦心理自非一般人能理解,如王時敏自壽詩《七十自詠》云:“恩波太液浩無津,每詠秋槐倍愴神。竊祿五朝叨法從,偷生七袠愧遺民?!痹娭校鯐r敏稱其家族“竊祿五朝”,并愧稱自己的忍辱偷生有失遺民風(fēng)范。[14]與此相近,錢謙益在晚年亦常常對自己的失節(jié)行為進(jìn)行深刻的反省與自責(zé),致函王時敏云:“歲月逾邁,老病侵尋。陳人長物,不免引鏡自憎,且復(fù)自笑。每士友從婁東來,流傳仁翁記存之殷,獎借之過,欣慨交并,感愧兼集?!心晟僦緩?,重自悔悟。歧路已深,回車彌遠(yuǎn)。頃者衰遲潦倒,回向空門。”[15]出于同樣心理,清人胡介①胡介,初名士登,字彥遠(yuǎn),號旅堂,錢塘諸生。入清后,入城僦居一畝田,遂更其名,以示蠱上履二之志。嘗一游京師,梅村、芝麓諸公皆折節(jié)納交,而彥遠(yuǎn)意氣傲兀,亦未能籠絆之。致函吳偉業(yè),亦將其出仕喻為“日斜歧路”,其自憐自棄的語氣,反映了清初“兩截人”痛苦而又矛盾的心理,函云:
昨坐對竟日,見先生神意不佳。幸善為眠食,五濁亦名缺陷。既落世網(wǎng)中,順行逆行,冷暖自喻。要之古廟香爐,酬償本愿,我輩唯以不負(fù)三生為大耳。從來慧業(yè)文人,皆道人之名根色相未凈,轉(zhuǎn)展遷流者,故世遇率坎坷多故,正以助發(fā)其回首拂衣也。……茲日斜歧路,轉(zhuǎn)覺愴然,惟萬萬審時珍重。[16]
喪亂之后,興會如舊,只是平添了幾分心懷故國的感傷色調(diào),王時敏家中成為前明耆舊興會的聚集場所。吳偉業(yè)《琵琶行》載:“去梅村一里,為王太常煙客南園。今春梅花盛開,予偶步到此,忽聞琵琶聲,出于短垣叢竹間。循墻側(cè)聽,當(dāng)其妙處,不覺拊掌。主人開門延客,問向誰彈?則通州白在湄子彧如父子。善琵琶,好為新聲。須臾花下置酒……”[17]在王時敏家中,通州藝人白氏父子為吳偉業(yè)彈奏一曲,主題是崇禎十七年以來的滄桑往事,吳偉業(yè)、王時敏等不勝感慨,“相與咽者久之?!盵17]順治四年丁亥(1647)秋月,王時敏借賞菊為名,邀吳偉業(yè)等友人在西田別墅興會雅集,吳偉業(yè)即興吟詩二首:“不扶自直疏還密,已折仍開瘦更妍。最愛蕭齋臨素壁,好因高燭耀華鈿。”“坐來艷質(zhì)同杯泛,老去孤根僅瓦全。苦向鄰家怨移植,寄人籬下受人憐。[18]吳詩以吟菊花起興,借物言事,以吟嘆折節(jié)之菊,來隱喻他與王時敏等人堪憐的失節(jié)之痛,以及寄人籬下的不幸遭遇。②吳梅村與著名遺民詩僧蒼雪法師的交往即為顯例。1652年臘月,蒼雪過吳梅村草堂,二人促膝相談至“漏下三鼓”,得詩數(shù)十篇。蒼雪和吳梅村《西田賞菊詩》,有“賞菊秋容晚節(jié)全”等句,皆以詠菊來寄托遺民心境。[19]
在江山易祚之際,梅蘭竹菊之類的題材,在士人的精神世界里有著菟絲附女蘿的關(guān)系。以“詠菊”寄寓故國哀思,以及寄人籬下的屈辱無奈,實為清初士人遺民情結(jié)的一種宣泄方式。雖則尚無跡象顯示王鑑參與此次雅集,但毋庸置疑的是,王鑑作為該文化圈的重要人物,勢必也會染有這種令人難以超拔的抑郁。譬如,壬子年(1672)的一個冬夜,王鑑與梅清、笪重光、惲南田等興會于毗陵(常州)西郊舟中,諸友相繼為王翚《雪圖》題詠。王鑑即興題七絕二首,抒發(fā)其對高隱意象的憧憬。其云:
城中翠館沸歌鐘,城外霜林葉正紅。拋卻豪華對幽寂,先生高跡許誰同?
輞川筆跡少陵詩,泛泛輕舟興所之。閑與沙鷗定盟處,莫叫笑我不追隨。[20]
王朝的更迭,使王鑑、王時敏輩心緒紛亂,矛盾重重??陀^地說,“二王”在明代皆為仕宦,入清后不仕,表面上是為保全不事二主的儒家名節(jié),實質(zhì)上則未獲清廷起用。他們在清初與達(dá)官顯宦交接頻繁,其中尤以鼎食明清兩朝的貳臣居多,如吳偉業(yè)、錢謙益、龔鼎孳、梁清標(biāo)、曹溶、宋犖等。王鑑、王時敏在清初雖無出仕經(jīng)歷,但迎降失節(jié)行為卻成為其一生的夢魘與暗傷,從此角度來看王鑑、王時敏的文化身份,與嚴(yán)格意義上的遺民顯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倘若將“二王”的迎降行為擱置一邊,僅僅從他們在清初出處上看,他們又具有一般遺民的特征——其言行充滿了對故國的懷思與對歸隱山林的渴望。因此,今人在定位王鑑與王時敏的政治身份時頗多分歧,特別是將其定位為遺民則基于一種籠統(tǒng)的立場。③在2009年9月澳門藝術(shù)博物館舉辦的“毫素深心——上海美術(shù)館珍藏明末清初遺民金石書畫”展覽及研討會中,王時敏、王鑑皆被納為清初遺民畫家的行列。[21]按照一般的理解,遺民與貳臣是屬于兩個不同世界的人物,二者之間似是漢賊不兩立的。然事實上,在清初即便像顧炎武、黃宗羲、傅山那樣耿直的遺民,也居然能夠與身為貳臣的清廷大吏相視為莫逆,更不消說王鑑、王時敏輩有著如此微妙的“兩截人”身份。正如謝正光指出:“事實上,遺民與貳臣被推向于兩個極端,并不只限于道學(xué)家的催化,也由于一些專門為遺民立傳的‘明遺民錄’的史家于有意無意之間為之定型?!盵22]故而,如果將政治操守的量尺暫時擱置起來,而從一個較宏觀的文化觀點去考察遺民與貳臣之間的行誼,則有其社會倫理之基礎(chǔ)。蕭啟慶將宋元之際的遺民分為“激進(jìn)”“溫和”與“邊緣”三種類型,[23]其中“邊緣型”遺民,乃指其人政治態(tài)度模棱兩可:不宋不元又亦宋亦元,此如王時敏、王鑑輩既附降清朝,又未有出仕行為。故而在清初的明遺民中,耿亮守節(jié)者,不必盡是山野或田園中人,亦不必都是伯夷、叔齊式的,或陶淵明式的。
清初遺民心態(tài)中,有一種“失節(jié)”的恐懼如夢魘纏身。遺民首先面臨的是氣節(jié)操守的時間問題,甚至連長壽都變成一種負(fù)擔(dān),到最后落得晚節(jié)不保。正如戴名世發(fā)現(xiàn):“明之亡也,諸生自隱退,誓不出者多矣,久之,變其初志十七八?!盵24]陳垣亦感嘆云:“噫!遺民易為,遺民高壽則難為?!盵25]言下之意,易代之際的遺民只有死得其時,才有能力保有晚節(jié)。可以這樣說,在清初的政治環(huán)境中,那些經(jīng)歷“失節(jié)”之痛后,又徘徊復(fù)歸的士人言行,也許這類人群才是清初士人的大多數(shù),他們的言行也才是一種“常態(tài)”,而王鑑、王時敏所代表的士人群體,則是考察這種常態(tài)的絕佳范本。王鑑的社會網(wǎng)絡(luò),鮮明地折射出清初江南社會“兩截人”士人群體的生活與心理世界,他與這個網(wǎng)絡(luò)的互動,塑造了他的人格、個性與文化身份。同時,王鑑復(fù)雜的人生經(jīng)歷與心理動向,也使得清初太倉文化圈呈現(xiàn)出奇景多姿的面相。
參考文獻(xiàn):
[1](宋)蔡模.孟子集疏(卷一)[G]//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四書類).
[2](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卷十一)[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jīng)部·禮類·周禮之屬).
[3](清)王時敏.題書城兄小像.王奉常書畫題跋[G]//中國書畫全書(第七冊).929.
[4](清)王鑑.九峰讀書圖.拂水巖圖.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王鑑精品集[M].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99.
[5](清)錢謙益.牧齋有學(xué)集(下)[M].北京:中華書局.1996:1366.
[6](清)王時敏.王奉常書畫題跋[G]//中國書畫全書:第七冊.918-919.
[7](清)王時敏.王煙客先生集(尺牘卷·致王光晉)[M].民國五年蘇州振新書社鉛印本.
[8]王家楨.研堂見聞雜錄.明代野史叢書:烈皇小識[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297-298.
[9](清)張庚.國朝畫征錄[G]//于安瀾.畫史叢書(三).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83:25.
[10](清)王鑑.夢境圖[M].王鑑精品集.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8:15.
[11]鄭威.王鑑年譜[M].朵云(3).1989:97.
[12](清)馮金伯.國朝畫識[C]//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周駿富輯.明文書局,1986:389.
[13](清)吳偉業(yè).吳梅村全集(中)[M].北京:中華書局.1990:498.
[14]童一鳴.王時敏年譜[J].朵云(46):117.
[15](清)錢謙益.致王時敏信函.牧齋雜著(上)[M].北京:中華書局,2007:196.
[16](清)胡介.與吳駿公先輩;周亮工纂:賴古堂尺牘新鈔[M].康熙元年(1662)賴古堂刻本.國家圖書館藏.
[17](清)吳偉業(yè).吳梅村詩集箋注(卷二)[M].(清)程穆衡原箋.(清)楊學(xué)沆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1.128.
[18](清)吳偉業(yè).吳梅村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38.
[19](清)吳偉業(yè).吳梅村全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460.
[20](清)王翚.清暉贈言[G]//中國書畫全書(第七冊).865.
[21]毫素深心——明末清初遺民金石書畫展(別冊)[M].澳門:澳門藝術(shù)博物館,2009.
[22]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游考[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383.
[23]蕭啟慶.宋元之際的遺民與貳臣[G]//內(nèi)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151.
[24](清)戴名世.戴名世集(卷七)[M]. 北京:中華書局.2000:201.
[25]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