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華書局點校本《宋書·樂志》??鄙倘盯?/h1>
2018-01-25 09:44:23
關鍵詞:宋書異文舍利

南朝梁沈約所撰《宋書》有《樂志》四卷,是現今流存的繼《史記·樂書》《漢書·禮樂志》之后又一部正史樂志,重點記載了東漢、魏晉及劉宋時期的音樂歷史與歌辭,在中國古代音樂史、文學史研究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獻價值。中華書局點校本《宋書》是目前最通行最權威的《宋書》版本,在校勘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時代條件等主客觀原因的局限,該書在??鄙线€有諸多不完美之處。筆者在對該書《樂志》進行??闭淼倪^程中,發(fā)現其中存在異文失校、校改不當、出校不當等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其中失校問題最多?,F將這些問題提出來加以討論,以供參考,期望于研究和使用《宋書·樂志》有所裨益。不周之處,還望方家指正。

本次??币灾腥A書局點校本《宋書》(1974年10月第1版、2008年12月北京第10次印刷)為底本,通校了以下7個《宋書》版本:中華再造善本影印之宋刻宋元明遞修本(簡稱“三朝本”)、明南京國子監(jiān)本(簡稱“南監(jiān)本”)、北京國子監(jiān)本(簡稱“北監(jiān)本”)、毛氏汲古閣本(簡稱“汲本”)、清武英殿本(簡稱“殿本”)、金陵書局本(簡稱“局本”)、商務印書館影印三朝本(簡稱“百衲本”)。

一、異文失校

所謂異文失校,主要指重要的異文沒有被發(fā)現,無法對文獻錯誤做出校改,主要原因在于版本及他校資料利用不充分或校勘不夠細致所致。

(一)

其內史中丞王定傳之,以授常山王禹。(534/4)②括號內斜線前數字為??闭渌谥腥A書局點校本《宋書》頁碼,斜線后數字為行次。下同。

“中”,各本同。按《宋書·樂志》關于漢代河間獻王劉德獻《樂記》的一段文字,當是本于《漢書·藝文志》。“內史中丞”,《漢書·藝文志》作“內史丞”,無“中”字。除《宋書·樂志》外,后世其他典籍引用《漢書·藝文志》這段文字,均作“內史丞”,不做“內史中丞”。考察《漢書·百官公卿表》等文獻,漢代王國設有內史一職,其下內史丞,但無內史中丞一職。綜此,《宋書·樂志》“內史中丞”乃“內史丞”之誤,“中”字系衍文,當刪,并出校記說明。

(二)

文帝黃初二年,改漢《巴渝舞》曰《昭武舞》,改宗廟《安世樂》曰《正世樂》……《五行舞》曰《大武舞》。(534/倒4—倒2)

“黃初二年”,各本同。按《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黃初四年八月之下,裴松之注引《魏書》補充一事:“有司奏,改漢氏宗廟《安世樂》曰《正世樂》……《五行舞》曰《大武舞》?!盵1]83裴松之所引《魏書》,除無“改漢《巴渝舞》曰《昭武舞》”一句外,其他文字相同,《宋書·樂志》之文或即本于此《魏書》,或是與此《魏書》史源相同之書。又,《晉書》卷二二《樂志上》《冊府元龜》卷五六五《掌禮部·作樂》記載此事作“黃初三年”。因此,關于曹魏改宗廟樂名的時間,文獻有黃初二年、黃初三年、黃初四年三種不同記載,目前難以確考何者為是。按裴松之《三國志》注所引《魏書》為曹魏時期王沉、荀顗、阮籍等人編撰,所記為當朝之事,《魏書》成書時間也較《宋書》《晉書》《冊府元龜》為早,應更為可信,“黃初二年”“黃初三年”或為“黃初四年”之誤。因無足夠依據,難有確論,故可存疑待考而不改字,同時出異文校記予以說明。

(三)

何承天曰:“世咸傳吳朝無雅樂。案孫皓迎父喪明陵,唯云倡伎晝夜不息,則無金石登哥可知矣?!背刑煸?“或云今之《神弦》,孫氏以為宗廟登哥也?!?541/4—5)

按:此段文字中,前有“何承天曰”,后又言“承天曰”,用語重復,不符行文規(guī)范,后面“承天曰”三字或衍或脫或訛。宋陳旸《樂書》卷一七六《樂圖論·俗部·舞·吳蜀樂舞》載有這段話,中間無“承天曰”三字。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六三《何承天集》中將這段話視為何承天兩篇《論郊祀不設樂》之內容,亦即:都是何承天所言,但不是同一篇或同一次所言。清《御制律呂正義后編》卷八二《樂制考五》引用沈約《樂志》之文,作“何承天云”“承天又曰”。綜合諸家所引,都認為這段話是何承天所言,而非他人之文字,則后一“承天曰”或在“天”下脫“又”字,根據《宋書》引文體例,當作“承天又曰”為宜。

(四)

夫圣王經世,異代同風,雖損益或殊,降殺迭運,未嘗不執(zhí)古御今,同規(guī)合矩。(542/6—7)

“降殺”,各本同,《冊府元龜》卷五六六《掌禮部·作樂二》作“隆殺”。按:“降殺”之“降”“殺”二字詞義相近,難言“迭運”,與上句“損益”反義相成的結構也不對等。而“隆殺”之“隆”與“殺”二字,其義剛好相反,可與“迭運”相配,其結構也是反義相成,恰與上句“損益”對等?!敖怠迸c“隆”字形相近,“降殺”之“降”應是“隆”之誤,當改并出校說明。

(五)

后漢正月旦,天子臨德陽殿受朝賀,舍利從西方來,戲于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嗽水,作霧翳日;畢,又化成黃龍,長八九丈,出水游戲,炫耀日光。 (546/3)

“舍利”,南監(jiān)本作“含利”?!吧崂彼笧樯朔鸸?,那么“含利”又是何意?《文選·張衡<西京賦>》“含利颬颬,化為仙車”薛綜注云:“含利,獸名。性吐金,故曰含利?!盵2]59下薛注很清楚地說明了“含利”之性質及其得名原委?!端螘分尽愤@段文字中的“舍利”是否即是張衡《西京賦》之“含利”呢?《漢書》卷九六《西域傳》顏師古注云:“漫衍者,即張衡《西京賦》所云‘巨獸百尋,是為漫延’者也。魚龍者,為舍利(四庫全書本《漢書》作“含利”)之獸,先戲于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潄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于庭,炫燿日光?!盵3]3929-3930顏注表明《宋書·樂志》的“舍利”即是張衡《二京賦》之含利獸。這種說法也為后世學者所繼承,如宋王應麟《玉海》卷七一《禮儀·元會》“漢德陽殿朝賀、元會儀”條、卷一〇四《音樂·樂二》“漢九賓樂”條亦均作“含利”,且卷七一“含利從西方來”注云:“含利,獸名,即《西京賦》所云‘含利颬颬,化為仙車。驪駕四鹿,芝蓋九葩?!盵4]1337上至此已很明確,作為后漢正旦之日的幻術表演者,“含利”是一種野獸,與佛骨舍利毫不相關?!端螘分尽贰吧崂碑斒恰昂敝握`,應予改正。本志下文“舍利從辟邪”(627/倒3)亦同此,“舍利”當改作“含利”。又,丘瓊蓀《歷代樂志律志校釋》云:“舍利,梵語。原為人名,此泛指幻術、雜技表演者,以其來自西域,故稱為舍利?!盵5]140此說因未見到“含利”異文,而牽強附會,曲為“舍利”說,看來沒有根據,不足為信。

(六)

魏、晉之世,有孫氏善弘舊曲,宋識善擊節(jié)倡和,陳左善清哥,列和善吹笛,郝索善彈箏,硃生善琵琶,尤發(fā)新聲。(559/倒3—倒2)

“郝索”,各本同?!端囄念惥邸肪硭乃摹稑凡克摹す~》引晉人傅玄所著《傅子》曰:“郝素善彈箏,雖伯牙妙手、吳姬奇聲,何以加之?!盵6]785此處作“郝素”。此后《白孔六貼》卷六二《箏》、《通典》卷一四五《樂五·雜歌曲》、《太平御覽》卷五七六《樂部十四·箏》、《冊府元龜》卷八五六《總錄部·知音》、陳旸《樂書》卷一四六《樂圖論·俗部·八音·絲之屬》、潘自牧《記纂淵?!肪砥甙恕稑凡俊菲鳌す~》等均作“郝素”而非“郝索”。按:《宋書·樂志》緊接以上這段話之后,又云:“傅玄著書曰:‘人若欽所聞而忽所見,不亦惑乎!設此六人生于上世,越古今而無儷,何但夔、牙同契哉!’”[7]559這里盡管沒有明言傅玄所著之書為何,但其所言“此六人”,與上段話中孫氏、宋識、陳左、列和、郝素、硃生六位音樂家人數剛好相合。雖然《傅子》今存佚文中僅見論及郝素而不及其他五位音樂家,但既然有“此六人”之說,則當分別對此六人有所介紹,所以“傅玄著書曰”以下引文很可能是出自《傅子》。只是因為《傅子》原書早已失傳,今天我們所見《傅子》是清代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佚出來的文字,已殘缺不全,無由睹其原貌和全文了。根據以上推測,我們可以大致判斷,《宋書·樂志》以上的這段話源自原本《傅子》的相關記載。傅玄為晉朝人,當朝人記當朝事,應該可信。綜此分析,《宋書·樂志》之“郝索”或是“郝素”之誤。此處可不改字,出異文校予以說明。

(七)

賓出入奏《肅成樂》歌詞二章。(597/倒5)

“肅成樂”,他本同,局本作“肅咸樂”。按:《南齊書》卷一一《樂志》、《樂府詩集》卷八《郊廟歌辭·宋章廟樂舞歌》亦作“肅咸樂”,歌詞相同,且《樂府詩集》明確標示其文獻來源為《宋書·樂志》,說明宋代流傳的《宋書》版本即作“肅咸樂”。此外,《隋書》卷一三《音樂志上》亦云:“眾官出入,宋元徽三年《儀注》,奏《肅咸樂》,齊及梁初亦同?!盵8]292此說亦見于《通典》卷一四二《樂典二》、《太平御覽》卷五六六《樂部四》、卷五六七《樂部五》。以此可見,“成”字應是“咸”之形訛,當依局本、《南齊書》《隋書》《樂府詩集》等改“成”為“咸”并出校。

(八)

皇帝還東壁受福酒奏《嘉時》之樂舞詞。(600/3)

“嘉時”,他本同,局本作“嘉胙”。按《南齊書》卷一一《樂志》、《隋書》卷一三《音樂志上》、《通典》卷一四二《樂典二》、《冊府元龜》卷五六六《掌禮部·作樂二》、陳旸《樂書》卷一六三《樂圖論·俗部·歌》、《樂府詩集》卷八《郊廟歌辭·宋章廟樂舞歌》亦作“嘉胙”,其中《樂府詩集》明確標示文獻來源為《宋書·樂志》。又,《通典》卷一四二《樂典二》云:“皇帝飲福酒,宋元徽三年《儀注》,奏《嘉胙》。至齊不改,梁初改為《永胙》?!盵9]3609此段文字又見于《隋書》卷一三《音樂志上》、 《太平御覽》卷五六六《樂部四》、《文獻通考》卷一二九《樂考二》等處。《隋書·音樂志》“胙”作“祚”,“胙”與“祚”通。綜合以上文獻可知,“嘉時”應是“嘉胙”之誤,當予改正并出校。

(九)

卻走馬以糞其土田。(606/8)

“土”,北監(jiān)本、南監(jiān)本、殿本、局本同,他本作“上”。按本句文字為《對酒歌太平時》歌詞,語本《老子》:“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盵10]186“糞”者,糞田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主有道,天下太平,兵甲不用,退走馬以務農田?!巴撂铩敝柑锏兀吧咸铩币嗫赏?,其意即上等田地?!秴问洗呵铩ど限r》曰:“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損?!盵11]916《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云:“民受田,上田夫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歲耕種者為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為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為再易下田。”[3]1119即是其證。此處可不改字,但出兩通校予以說明。

(十)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珪瓚、秬鬯、肜弓、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609/1)

“肜”,百衲本同,三朝本字跡漫漶不清,他本皆作“彤”。按《爾雅·釋天》云:“繹,又祭也。周曰繹,商曰肜,夏曰復胙?!盵12]2609下《尚書·高宗肜日序》:“祖巳訓諸王,作《高宗肜日》?!笨追f達疏:“祭之明日皆為肜祭?!盵13]176上據此可知,“肜”是商代祭祀的名稱,指祭祀之后第二天又進行的祭祀。查諸典籍,未見“肜”與“弓”聯用作“肜弓”者。而“彤”意為朱紅色,“彤弓”即朱紅色的弓,“彤弓”一詞在典籍中則很常見?!端螘分尽反颂幩啤皶x

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之事,見載于《尚書·文侯之命》:“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觅l爾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盧弓一,盧矢百,馬四匹。”[13]253下-254上文中正作“彤弓”,不做“肜弓”。故“肜”為“彤”之誤,當予改正并出校。

(十一)

志士思立功?!摇肚镲L曲》凡十五句,其十四句句五字,一句四字。(657/倒4—倒2)

南監(jiān)本在“思立功”三字之下有重文,即有兩句“思立功”,他本不重?!稑犯娂肪硪话恕豆拇登o·吳鼓吹曲》所載與南監(jiān)本同。又,“十五句”,他本同,南監(jiān)本作“十六句”,《樂府詩集》亦作“十六句”?!耙痪渌淖帧毕拢媳O(jiān)本多出“一句三字”四字,他本無,《樂府詩集》亦有“一句三字”四字,不過位置在“一句四字”之上而非其下。按點校本未見這些異文,屬于失校。至于是否當據南監(jiān)本及《樂府詩集》補“思立功”“一句三字”兩句并改“十五句”為“十六句”,存疑待考,可出異文校予以說明。

二、校改不當

所謂校改不當,主要指原本中的文字并無不妥,校改后反而錯誤?;蛘哂行┪淖质莾赏ó愇?,兩說可以并存,只出校說明即可,而無須改字。

(一)

《安世哥》本漢時哥名。今詩哥非往時之文,則宜變改。(536/倒4)

“往時之文”,各本均作“往詩之文”。點校本改“詩”為“時”,并出校記云:“‘時’各本并作‘詩’,據《元龜》卷五六五改?!盵7]560今查《冊府元龜》卷五六五《掌禮部·作樂》,其文為“往詩之文”而非“往時之文”[14]6489,點校本所據《冊府元龜》不知是何版本。此外,《南齊書·樂志》亦作“往詩之文”,《通典》卷一四一《樂一·歷代沿革》、《文獻通考》卷一二八《樂考二·歷代樂制》作“往歌之文”,“往歌之文”與“往詩之文”同義。按:“往詩之文”指過往歌詩之文字,其意可通,點校本改“詩”為“時”,既無版本依據,也會枉解原文之意,殊為不當,應據各本改回。

(二)

《前溪哥》者,晉車騎將軍沈充所制。(549/倒3)

“沈充”,各本均作“沈玩”,點校本據《晉書·樂志》《通典·樂典》改作“沈充”。按:《通典》北宋本、傅增湘校南宋本、明抄本、明刻本、清武英殿本等均作“沈玩”,浙江書局本作“沈充”,王文錦等點校的現今通行本《通典》將“沈充”改作“沈玩”。此外,《初學記》卷一五《樂部上》、《通志》卷四九《樂略第一》等亦作“沈玩”。《晉書·樂志》作“沈充”,很可能有誤,因為沈充在《晉書》中雖然有傳,但本傳并未載其曾任車騎將軍之職。我們知道,今傳《晉書》為唐時所撰,其中很多史料即來自于《宋書》,《晉書》的“沈充”或是編撰者誤抄《宋書》“沈玩”所致。總之,點校本據《晉書·樂志》《通典·樂典》改“沈充”為“沈玩”的證據并不可靠,當改回原本作“沈玩”,并出異文校,說明《晉書·樂志》等處作“沈充”。

(三)

夫川震社亡,同災異戒,哀思靡漫,異世齊歡。咎征不殊,而欣畏并用,竊所未譬也。(553/倒5)

“同災異戒”,各本均作“同靈畢戒”。點校本校勘記云:“據《元龜》五六五改”,今查《冊府元龜》卷五六五,未見“同災異戒”之文,其文在卷五六六,點校者在抄錄文獻時小有失察。按《宋書·樂志》各本作“同靈畢戒”,于文義并無不通之處,而且在結構上與“異世齊歡”嚴密對仗,不必據《冊府元龜》改為“同災異戒”。

三、出校不當

所謂出校不當,是指必須出校的而未出校,不該出校的卻出校記,都是有違出校原則和體例的表現。

(一)

慶歸我后,祚無疆。(638/7)

在此兩句文辭之后,點校本出校記云:“按此詩宋明帝所制。‘烈武’謂臨川烈武王道規(guī)。‘景王’謂長沙景王道憐。‘南康’謂南康郡公劉穆之?!A容’謂華容縣公王弘。‘左軍’謂贈左將軍王鎮(zhèn)惡?!酢^王華、王曇首、王敬弘等?!健^到彥之。‘丞相’謂江夏文獻王義恭,義恭死后明帝追贈丞相?!颉^沈慶之,‘柳’謂柳元景,‘宗’謂宗慤。‘司徒’謂始安王休仁,‘驃騎’謂晉平王休祐?!病^江安侯王景文,‘殷’謂殷孝祖?!畡ⅰ^劉勔,‘沈’謂沈攸之?!盵7]668通觀這段文字,其內容系為歌辭中涉及到的人物作注釋,與校勘絲毫無涉,有違本書校記體例,殊為不當,當予刪除。

(二)

《圣人制禮樂》一篇,《巾舞歌》一篇,桉《景祐廣樂記》言,字訛謬,聲辭雜書。宋鼓吹鐃歌辭四篇,舊史言,詁不可解。漢鼓吹鐃歌十八篇,按《古今樂錄》,皆聲、辭、艷相雜,不復可分。(666/倒1—667/2)

按:此段文字是《宋書》卷二二《樂志四》卷末的注文。丘瓊蓀先生認為:“此識語乃陳以后人所記而誤刻之,非休文筆也,其引《古今樂錄》可證?!盵5]299王運熙先生進一步考證說:“最后一卷末尾有一段后人識語……《景佑廣樂記》系北宋官修之書,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四?!豆沤駱蜂洝?,陳釋智匠撰。按宋本《宋書》已有此段文字,當是出宋人之手?!盵15]311總之,此段文字并非沈約所撰《宋書》的原始注文,而是出自宋人之手,也即《宋書》流傳到趙宋時,整理者或閱讀者在卷末添加上去的文字,不是《宋書》原書所有。因此,應對此段文字的性質和原委出校加以說明,否則會對讀者造成嚴重誤導。

猜你喜歡
宋書異文舍利
一頂花草帽
我的新伙伴
談《紅樓夢》第三十四回的一處異文——讀紅零札
紅樓夢學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12
安大簡《詩經·召南·小星》異文考辨
遼《無垢凈光大陁羅尼法舍利經記》考釋
My Winter Vacation Plan
《太上洞淵神咒經》異文考辨
宋書寒吳煥琴招貼設計作品
藝術評論(2016年8期)2016-05-14 04:48:41
羅定《龍龕道場銘》碑異文考辨
西南學林(2012年1期)2012-11-12 12:57:52
何謂[舍利]

黑山县| 彰化县| 南安市| 晋中市| 佛冈县| 台东县| 凤凰县| 定结县| 建水县| 宕昌县| 文登市| 宝坻区| 桐柏县| 祁连县| 肥西县| 乐山市| 裕民县| 古田县| 武安市| 准格尔旗| 宜都市| 松潘县| 台东市| 南投县| 和平区| 临漳县| 侯马市| 故城县| 台北市| 那坡县| 葫芦岛市| 峨眉山市| 郓城县| 古交市| 卓尼县| 固镇县| 阳城县| 齐河县| 泾川县| 镇宁|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