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就成為語文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下,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需要,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和諧氛圍中逐漸提高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能力;運用能力
我們都知道,語言應用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xiàn)語文課程價值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將教學的關注點由學生的學習成績向?qū)W生的全面發(fā)展方向進行轉變,讓學生在教師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中逐漸提高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本文筆者就從自己對當前小學語文語言教學的角度出發(fā),試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加強學生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一、 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激活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
小學生在上小學以后,學生在身體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經(jīng)具備了接受小學教育的條件。隨著知識、經(jīng)驗、技能的不斷豐富,他們已不同程度地產(chǎn)生了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的要求,這時候就必須要培養(yǎng)他們對祖國的語言文字的興趣,促進他們身心發(fā)展的良好時機。在課堂上,我們要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表達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欲望,要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表達自己的看法。這需要我們自己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學會賞識學生。當我們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并且真誠的表揚孩子,能給孩子無窮的動力,而惡意的重傷和批評則會挫傷一個孩子表達和說的欲望。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學生的很多回答雖然會有和你預設的并不一樣,但他們的回答非常地富有創(chuàng)造性,值得表揚和肯定。
其次,擁有孩子般的童真。孩子和我們成人擁有不一樣的天空和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和觀察角度,只有擁有一顆孩子般的心,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孩子,才能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用一種孩子的語言和孩子溝通,用一種孩子的語言去傾聽學生的回答,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大大的表揚,更加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說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積極性
二、 賞析關鍵詞句,促進學生主動練習語言文字
詞語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構成元素,通過品析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是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也是學習語文、感悟語言的有效策略。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關鍵字詞的賞析,筆者在教學中就采用“了解內(nèi)容―品析詞句―文字練習”的模式進行教學。
如,教學《聽聽,秋的聲音》時,筆者在教學前就先點出“聽聽,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边@一句中的“抖抖”“刷刷”的語義,對這兩個詞語進行重錘敲打,結合課文的具體場景解讀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探究筆者運用這兩個詞語的寓意,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讀出秋天的聲音。之后再讓學生進行仿寫,如此,學生對重點詞句,不但能讀懂,而且能遷移內(nèi)化運用,把知識化為技能。
三、 抓住空白之處,運用想象訓練語言文字
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優(yōu)秀文學作品往往包含著許多“空白”,這種空白藝術成為我們語文教學訓練語言文字的重要部分。我們可以充分挖掘文中的“空白”,運用適當?shù)姆椒ǎ_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學形式有:續(xù)寫課文,文中簡略處補白,擴寫課文,縮寫課文,古詩新講、讀書筆記,讀后感等,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理解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的讀寫能力。
一篇文章可能有很多“空白處”,教師應恰當取舍,引導學生進行了充分合理的想象,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加深了對文本內(nèi)涵的理解。如,《火燒云》這篇課文,作者具體寫了火燒云像馬,像狗,像獅子……可是火燒云還可能像很多很多的東西,作者沒辦法把它一一描述,于是我讓孩子們觀察前幾段描寫的特點,用相同的句式,在描寫一種火燒云的形狀,這里的空白既能讓孩子們開動腦筋,充分想象,又訓練了孩子語言文字的運用。
四、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 讓學生真正學會運用語言文字
在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方面,學生嘗試運用之后,還不一定完全掌握,如果學生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有創(chuàng)意地獨立自主的運用,也就把發(fā)展學生思維和語言訓練表達結合起來了,就能形成有效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所以,教師要盡量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教師在課堂上要適當增加結合閱讀的練筆。低年級不妨從文本中挑幾個好詞,用上課文中新出現(xiàn)的句式,來寫句子,寫話。還有復述、續(xù)編創(chuàng)編故事。中高年級形式可以更多樣,可以仿寫、續(xù)寫、擴寫、縮寫、改寫等。這樣既能積累語言文字寫作素材,又能鍛煉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本領。
在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上,教師也不能急于求成。低年級重點抓好詞、好句式讓學生知道這些詞語、句式好在哪里。讓他們學會遷移學會運用。中年級重點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表達的時候要學習運用。在準確表達的基礎上,力求做到鮮明生動。還有在理解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寫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寫上一兩段話。高年級要從文本中學習有序表達,有重點地表達,有特點的表達。
五、 結論
總之,“語文”中的“語”就是指語言,“文”就是指文字。由此可見,語文課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語言,運用文字,即在言語實踐中學語言,在文字運用中用文字。所以筆者認為我們首先就應該從興趣出發(fā),先讓學生對文字感興趣,繼而引導學生理解語言,學會賞析語言,愿意去主動進行語言聯(lián)系,從而從練中用,切實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當然,最重要的是真正構建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語言運用語境,讓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到語言的價值,學會用語文語言解釋生活。
參考文獻:
[1]盛淑蘭.定西地區(qū)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教學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
[2]張志強.去蔽與創(chuàng)新:孫紹振作文教育思想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3.
[3]林濤.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6(03):26.
作者簡介:
肖玥,江西省贛州市,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青龍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