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皓
(蘭州大學)
敦煌石窟藝術特別是北涼至隋代的石窟藝術,在犍陀羅藝術和中原漢化佛教藝術的影響下不斷創(chuàng)新,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發(fā)展道路。因此,描寫這一時期石窟藝術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徵,揭示各時代在洞窟形制、彩塑和壁畫藝術上的相互傳承與不斷革新已成爲研究和展示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鄭炳林教授主編的“敦煌與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之一,顧淑彥副研究員所著《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一書,就是從洞窟類型、彩塑藝術、壁畫藝術以及代表洞窟等方面專門對十六國至隋代的敦煌石窟藝術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的描寫和論述的著作。該書可謂近年來研究敦煌石窟藝術發(fā)展脈絡的又一力作。
全書共五章,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爲第一章,概述了敦煌石窟藝術的發(fā)展全貌。作者將敦煌石窟藝術分爲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曹氏歸義軍及回鶻、西夏、元代11個階段,詳述了每一階段營造的社會背景、洞窟類型以及彩塑和壁畫的主題內(nèi)容、藝術風格等,使讀者對敦煌石窟各個時期的藝術面貌和主要特徵有了具體的瞭解。
第二部分爲第二至第四章,從崖面位置、洞窟形制、彩塑和壁畫藝術四個方面介紹並論述了十六國至隋時期的敦煌石窟。作爲該專著的主體部分,使讀者對十六國至隋代敦煌石窟的形制與特點、彩塑類型與藝術形象、壁畫題材和主要內(nèi)容及它們所反映的佛教思想與藝術風格等形成較爲全面的認識。
第三部分爲第五章,是對北涼至隋代的代表性洞窟的細緻介紹和描述,不失爲此書的點睛之筆。通過著者對典型洞窟的討論,讀者不僅將對敦煌石窟的形制特點、彩塑和壁畫的藝術特徵有詳盡的瞭解,也會對這些藝術的成因、流變和發(fā)展有較爲完整的認識。
在研究個體石窟藝術的同時,還需要宏觀關注時代傳承與石窟藝術的發(fā)展演變,《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不僅介紹了特定時期的敦煌藝術,也提醒我們在研究石窟藝術時要有宏觀分析的視角。以下從兩個方面對本書特點進行歸納和評述。
如同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一樣,敦煌石窟藝術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西域佛教與漢文化的交互影響下,經(jīng)歷了持續(xù)傳承和與本土文化不斷結合而形成的。這部著作注重敦煌石窟藝術時代上的傳承與流變關係,在章節(jié)的設置和內(nèi)容的安排上有充分的體現(xiàn)。
以時代爲經(jīng),石窟藝術類型爲緯,經(jīng)緯縱橫,無論是從時間演變的角度還是類型對比的方面都讓讀者一目了然,這是本書的一大特色。著者以十六國至隋代的敦煌石窟藝術爲研究對象,在第一部分按照時代分十一小節(jié)完整闡述了敦煌石窟藝術的演變和發(fā)展。在每一節(jié)中,作者首先交代該時代石窟修建的社會文化背景,並對所建石窟的數(shù)量、編號等做出簡要的説明,如介紹敦煌盛唐石窟藝術是指唐神龍年間至貞元二年間的敦煌石窟藝術,此後河西地區(qū)逐漸被吐蕃佔領。此期建窟共計97個,代表洞窟有第217、215、130、45、46窟等(1)顧淑彥《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蘭州: 甘肅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44頁。。在概述每一個時代的石窟藝術時,著者力求對石窟藝術的三種表現(xiàn)形式——洞窟的形制、彩塑的藝術形象和壁畫的題材層次分明地做出描述,並對其反映的文化特點、思想主題和藝術風格予以論述。這使讀者不僅對每個時代敦煌石窟藝術的基本面貌和主要藝術特徵有了共時的瞭解,亦能通過對比各個時代藝術的異同,梳理出敦煌石窟藝術各時代的相互傳承、不斷變革和創(chuàng)新的歷史脈絡。
通過時代的更替來瞭解不同時期敦煌石窟的藝術特點是不夠的,還需從系統(tǒng)的分類中去分析同一類型的藝術品在不同時期所形成的不同風格。在第二部分,著者從四個方面、三個類型比對總結石窟藝術發(fā)展的變化,其中專門對北涼至隋的代表石窟予以細緻的介紹和論述,目的是讓讀者瞭解和體味出每一個時代中外文化相互融合、不斷創(chuàng)新的一般規(guī)律。
全書圖片共545張,有地理位置圖、外景圖、崖面位置圖、平面圖、立面圖、綫描圖、洞窟全景圖、彩塑特寫、壁畫全景及特寫等,全面展示了各個時期敦煌石窟藝術的全貌。在該著的開篇,作者就以位置圖和外景圖直觀地呈現(xiàn)出敦煌石窟的位置和壯闊的外貌,對未曾親臨的讀者有了一個清晰的圖像概念。文中還插入大量的洞窟平面、立面、剖面和內(nèi)景圖來展現(xiàn)洞窟的形制,從受印度支提窟影響的中心塔柱窟到隋唐興起並發(fā)展的覆斗頂形窟,再到唐以後的殿堂窟,可謂圖文並茂。通過形制的對比,我們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敦煌洞窟形制的演變特點。造像和壁畫是洞窟內(nèi)容的主要組成,大量圖片的使用,彌補了文字的抽象描述,使讀者能夠清晰具體地對比文字敍述來瞭解洞窟內(nèi)容。基於此,此書正是介於學術專著與普及介紹之間的著作,既可用專業(yè)嚴謹?shù)膽B(tài)度去研究分析敦煌石窟的藝術特點,又能爲相關的興趣愛好者提供全面的圖文資料。在經(jīng)緯交錯的網(wǎng)格中輔以豐富的圖版,可謂以文述圖,以圖繪文,彌補了衆(zhòng)多圖版和著作圖文分離的窘境,這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著者在安排章節(jié)內(nèi)容時注重將共時與歷時相結合、典型與一般相結合,使得即便是一個敦煌石窟藝術的初學者,也能在短時間內(nèi)對敦煌石窟藝術的演變和發(fā)展形成清晰的概念,這也是本書的獨到之處。
《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一書在全面分析中很好地把握了重點問題。第一章,著者將不同時期的敦煌石窟藝術特點以時間爲軸分期介紹,使讀者可縱觀全域,梳理時間概念。該書每一節(jié)又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對社會背景,如統(tǒng)治者的思想政策、大環(huán)境下的社會環(huán)境,營建石窟的條件,中西文化交流程度的介紹與梳理;第二部分是以具體洞窟爲例,對洞窟形制、彩塑造像、壁畫類型分類介紹;第三部分總結藝術特點。通過著者的描述,使石窟藝術無論是在時間還是在空間上的特點都得到了具體清晰的呈現(xiàn)。
在書中,作者重點探討了隋代石窟藝術。正如書中所述,“隋代,在中國歷史長河之中只有37年的壽命,可以算是一個短命王朝,卻開鑿洞窟百餘座”(2)顧淑彥《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第3頁。。這樣的建窟速度和比例在莫高窟營建史上是絶無僅有的。儘管洞窟數(shù)量最多的是唐代,但“平均每年營造近三個洞窟,這樣的速度和數(shù)量是其他朝代無法相比的”(3)顧淑彥《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第3頁。。絲綢之路的頻繁交流,安定繁榮的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使得隋朝石窟藝術迅速發(fā)展,這就是作者著重探討隋代敦煌石窟藝術的原因所在。隋代石窟的研究不及早期石窟的力度大,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樊錦詩、關友惠、劉玉權《莫高窟隋代石窟分期》(4)樊錦詩、關友惠、劉玉權《莫高窟隋代石窟分期》,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二),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71—186頁。,賀世哲《敦煌莫高窟隋代石窟與“雙弘定慧”》(5)賀世哲《敦煌莫高窟隋代石窟與“雙弘定慧”》,敦煌文物研究所編《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石窟·藝術編上),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60頁。,李其瓊《隋代的莫高窟藝術》(6)李其瓊《隋代的莫高窟藝術》,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二),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61—170頁。,段文傑《融合中西成一家——莫高窟隋代壁畫研究》(7)段文傑《融合中西成一家——莫高窟隋代壁畫研究》,載《段文傑敦煌石窟藝術論文集》,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2—373頁。,王惠民《敦煌佛教與石窟營建》(8)王惠民《敦煌佛教與石窟營建》,蘭州: 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35—257頁。等。這些成果主要著眼於洞窟的分期斷代,隋代流行的佛教思想對敦煌莫高窟的影響,隋代莫高窟洞窟的形制,造像和壁畫的特點,壁畫內(nèi)容從早期故事畫題材到經(jīng)變畫的轉(zhuǎn)變等。《敦煌十六國至隋北朝藝術》正是在這些研究基礎上對頗具特點的隋代敦煌石窟進行了詳盡的介紹與研究,以期引導讀者深入瞭解隋代石窟藝術的同時,喚起學術界對這一時期藝術的重視,爲今後敦煌石窟的研究提供一個方向。
在第一、二章總體介紹敦煌石窟藝術時,作者不僅分時代對石窟藝術進行了總體概括,還介紹了敦煌北涼至隋的洞窟崖面位置及洞窟類型,對探究洞窟的開鑿是否具有整體規(guī)劃還是毫無章法地遵從個人意願,不同時期的思想信仰以及文化交流對洞窟類型的影響等問題都有所涉及。
在第三、四章,著者分別介紹了十六國至隋時期的彩塑和壁畫藝術,這也是該書的主體內(nèi)容。彩塑分爲佛、菩薩、弟子、天王、金剛力士、羽人、禪僧、地鬼、龍首九類,壁畫則分爲尊像、故事、經(jīng)變、供養(yǎng)人、裝飾圖案五類進行敍述。通過分類介紹和描述,可以瞭解不同類型的藝術特點與流變,對比出不同時期造像的異同究竟是時代風格的差異還是造像技法高低的不同。佛教早期傳播的載體主要有造像、佛經(jīng)、壁畫等。在十六國北朝時期,敦煌石窟內(nèi)多流行以故事畫來表達佛教與儒家思想的融合等內(nèi)容,例如睒子本生故事畫。隋代前期洞窟延續(xù)北朝故事畫題材,主要以本生故事畫爲主;到了隋後期,經(jīng)變畫出現(xiàn)並流行,場面也趨於宏大,爲唐代大型經(jīng)變畫的出現(xiàn)並流行打下基礎。作者將大量的彩塑和壁畫進行細緻的分類並加以描述,圖文並茂,將北朝至隋時期的藝術特點、洞窟內(nèi)容展現(xiàn)無遺。
第五章是代表洞窟的介紹。在系統(tǒng)介紹敦煌石窟藝術的基礎上,作者通過對典型洞窟的舉例探討,既能讓初學者做到全面細緻地瞭解敦煌石窟,也能達到讓研究者梳理石窟時間、空間的效果。如隋代第302、303窟兩個中心塔柱窟與北朝時期的塔柱窟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別,塔柱變爲須彌山,呈漏斗狀,這種典型洞窟的舉例更能體現(xiàn)出不同時代造就的不同藝術風格。
《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對特定時期的敦煌石窟藝術進行了深入介紹,特點鮮明,但書中還存在一些不夠嚴謹細緻的地方。如第一章第五節(jié)寫到現(xiàn)存隋代洞窟有100個(9)顧淑彥《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第33頁。。據(jù)筆者查閲相關資料,現(xiàn)存隋代洞窟數(shù)量雖無定論,但確已超過100個。作者的根據(jù)應是《莫高窟隋代分期》(10)樊錦詩、關友惠、劉玉權《莫高窟隋代石窟分期》,第171—186頁。中提到的隋代洞窟現(xiàn)存101個,後將第一期34個刪減爲33個,故推斷總數(shù)應爲100個。同樣在本節(jié)中,第三期洞窟文中寫39個,但實際只有38個,其中第429窟在第二期中重複提過,若第429窟歸爲第二期,那第三期洞窟實際數(shù)量只有37個。此觀點在王惠民《敦煌佛教與石窟營建》中早已提出(11)王惠民《敦煌佛教與石窟營建》,第236頁。。作者應是直接引用《莫高窟隋代分期》(12)樊錦詩、關友惠、劉玉權《莫高窟隋代石窟分期》,第171—186頁。中的定論,雖有發(fā)現(xiàn)並更改了第一期洞窟數(shù)量,但並未對後續(xù)研究深入調(diào)研。另外,第一章每一小節(jié)中分別對各個時代石窟開鑿的歷史社會背景都有簡要的敍述,筆者以爲這是很好的一種形式。但第一節(jié)北涼時期直接開門見山,筆者認爲如果補充敍述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會更加相得益彰。
敦煌莫高窟歷經(jīng)千年的佛教藝術傳播,保留了中古時期豐富的文化遺産與宗教藝術?!抖鼗褪鶉了迨咚囆g》分別從洞窟形制、造像、壁畫等方面多角度地對敦煌石窟藝術的源流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並分析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藝術特點。從本書中,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研究者都能各取所需。此書既不像學術專著那樣晦澀難懂,也不像科普讀物僅有皮毛。加之配有大量的圖版,對讀者瞭解敦煌藝術特別是北朝至隋的石窟藝術起到很大的助力。該書不僅是近年來敦煌石窟藝術的一部入門佳作,也對敦煌北朝至隋代石窟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鑒和促進作用。
本文係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敦煌寫本喪俗文書整理與研究”(17BZS029)階段成果之一。